PTT評價

[分享] 死亡喚醒沉睡之愛:談「淚之女王」的愛情

看板Boy-Girl標題[分享] 死亡喚醒沉睡之愛:談「淚之女王」的愛情作者
psylee01
(穗波心理師)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淚之女王」已落幕,但我認為它揭示的愛情景況,很直得多年伴侶思考

(本文有雷,不喜勿入)

已經看完「淚之女王」,總覺得想要說什麼,又覺得說不太出來,自己又會喃喃自語地問,這樣的愛情故事可能嗎?沈澱了幾天之後,我對此劇有一些想法,整理如下:

1、這是一個沈寂已久的愛情再次被喚醒的故事,總括一句是「不忘初衷」的具體展現,但表現在戲劇上,會讓人覺得是「重新愛上」舊愛的故事,也算是復合的故事。

2、愛情要復合,在我實務觀察人世間的愛情,多半要達成兩個要求,一是原先導致兩人關係冰凍崩裂的問題已消失;二是兩人均有意願復合(互相忍讓)。但是妙的是在「淚之女王」此劇中,這兩個條件都沒達到。先說第一點,劇中情節沒有特別交待,只是暗示洪海仁第一胎流產導致夫婦關係到冰點;第二點,白賢祐剛開始並沒有想到復合,他甚至想脫離婚姻。他在意識上並沒有意願要和洪海仁「復合」到以前的甜蜜狀態,洪海仁在劇中一開始時,也沒有特別重視白賢 ,而是維持一貫冷調的態度。

3、那原本白賢祐在什麼狀態呢?從劇中知道他在女王家族裏非常不自由,然後要應付許多耍心機的事情,他並不快樂,而且夫妻關係(和洪海仁的關係)處在低潮狀態。從實務經驗可以理解,他和洪海仁的夫妻關係並不是處於對立破壞性的關係(如:家庭暴力情事),反倒是一種愛情趨於平淡的友伴關係,這種平淡的友伴關係,在我談「愛情生命史」(見拙作)提過:「兩人相互熟悉以後,感情在圓缺輪替幾轉之後,許多事都沈默到兩人的關係背景之中,伴侶開始轉化為一種「家人」角色的身分。我們對伴侶已經很熟悉了,容易變得不經意,容易不把對方視為關注的對象ꄊA但是生活中的許多事項實際上已經密密麻麻地牽扯在一起,比如有共同的朋友及社交圈;生活的各種習慣之磨合 」,談戀愛的人們,隨著時間熟悉,對伴侶的感覺終究從意識上的「對象」沈沒到「背景」裏,内心中從嗄嗄作響的故事(原本鎂光燈下的焦點),逐漸轉為沈默的生活背景,而成為個人生活中的一部份,然後我們和對方互動時,就顯得不經意,不再像熱戀時那麼專注於對方。此時愛沒入了生活背景中,跑到了另一位置,而不是消逝。

我並不同意白賢祐的律師朋友解釋愛情就像學過的游泳技巧,以為忘記了,然後突然被丟在水中時就會自動表現游泳技能的比喻。我比較認為愛情進展到穩定狀況時,就像一個人日常處在人際關係的網絡中,此時此人的關係之網是沉默無聲的,但事實上在暗地裏早已糾結一片,而人們常常日居而不察,唯有關係破損的時候才顯化出來,比如失去某個人,才覺察他在我們內心中實際的重要性,有點像平日一個人在外地工作,不太會想起爸媽,不過有朝一日爸媽出現意外,面臨死亡風險,甚至因此死亡,才會突然大量思想起過去和爸媽相處的點點滴滴,突然明白了自己愛他們甚
深。

4、因此我們來到此劇的主軸,白賢祐過去的愛如何被喚起呢?如何從厭惡洪海仁反轉到再度愛上洪海仁?我發現編劇設計了一個「死亡景」,這個死亡景反轉了白賢祐對洪海仁的感覺,雖然白賢祐在意識上剛開始是「再三個月(等洪海仁死亡)就解脱了,沒必要現在提離婚。」,又得知洪海仁並沒有留任何遺產給他。他的律師朋友認為三個月內要讓洪海仁感覺到白賢祐居然愛她愛得要死,以讓洪海仁更改遺囑讓白賢祐獲得女王百貨,於是白賢祐剛開始是意識上操作自己要刻意表現出對洪海仁的愛,但沒想到自己面對將死之人洪海仁,卻喚起自己愛她的初衷,他的愛不再刻뜊N做作,而是自然流露出來。

這個心理機制就如同「子欲養而親不在」,當你面對即將要失去的東西,喚起了當時的初衷,我們可以說:「死亡喚醒愛」。

5、所以表面上好像白賢祐再度愛上洪海仁,實際上是面對洪海仁可能死亡之事,回復了他對洪海仁的愛,可以說是「不忘初衷」。

6、但我好奇的是,洪海仁被治癒時,這兩段的愛情經歷不會讓他們的愛情再度沈默嗎?愛情再次跌入生活背景裏?我認為當然會,但是編劇很聰明地設計一個家庭劇變,就是讓洪海仁的家庭從富豪變成幾乎一無所有,而貫穿在白賢祐和洪海仁之間的第二段愛情經歷。這使得他們間的愛情更刻骨銘心,兩段愛情的歷練,編劇似乎認為愛情至此已達永恆。但事情會不會如此演變,對我來說雖然並非百分之百肯定,但我認為有這個可能性,因為人的心理若能屢屢回顧這事得來不易,必將珍惜眼前之事。尤其白賢祐在第二段的愛情經歷中,他對洪海仁的「愛情能見度」(見拙作:ꄊu我們能一直走下去嗎?-談『愛情的能見度』」一文)是一輩子,這種基於愛情產生的「愛情能見度」連帶影響洪海仁的「愛情能見度」。

7、最後編劇設計的Happy Ending,並不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的樣式,如在一起或再度結婚。(其實此劇第一集所演的「世紀婚禮」,可視為他們第一段愛情的happy ending ,但是這個happy ending 卻不保証未來的生活美滿,這也是告訴眾人,真正的兩人關係考驗,是全世界都同意你們在一起,此時兩人相對、四目相交,實質的考驗才開始)。編劇改以「未來景」呼應,老年的白賢祐在洪海仁的墓上獻花,這一幕其實暗示著愛情之永恆,打破了時間性,已經永存於兩人心中。
(閱讀困難的人,可以用聽的,內容有些不同,請聆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 ,EP82)(本文已發表於某網站)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4 Pro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44.153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