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當伴侶的自由衝擊關係底線時,我感到地位
關係的焦慮
一位女性發現她的男朋友上色情網站視訊打手槍;另一位男性發現他的女友熱衷見網友。其中一位很焦慮,但兩人都很生氣。
他們都感覺到伴侶不夠尊重他們,但是上色情網站的人被抓到後,無辜地對女友說:「我只是為了打手槍而己!」;而那位熱衷見網友的女性,生氣地對男友說:「我已經成年了,這是我的自由!難道我不會判斷風險嗎?」
上述兩例,可以看出兩人之所以生氣,是他們覺得伴侶沒有伴侶的樣子,但什麼是「伴侶的樣子」呢?我覺得要看這一對「是否已經結婚」來討論,因為當進入一個婚姻之後,不僅有法律的位置,更是產生新家庭的起點,開始有親屬關係,所要 擔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大不一樣,互相承諾的強度也不同,遇到問題所折射出的解決方法,也大不相同。
我們可以分為「未婚前的伴侶狀態」和「已婚的伴侶狀態」來看這兩個例子:
「未婚前的伴侶狀態」和「已婚的伴侶狀態」的應對差異
如果還沒有結婚。我會建議上述兩個例子中的女性和男性完全信他的伴侶,專注在自己和伴侶關係的品質提升上,頂多誠實柔和地表達自己的擔心和不滿。
因為在未婚的狀態,伴侶和你的關係頂多是口頭承諾的連結,並沒有法律效力,而且兩人都還是開放著關係多元的可能性,伴侶劈腿或上色情網站視訊或去見網友 等,是伴侶本身的選擇,他必須負起自己的責任。如果伴侶不顧你的感受去做他想做的事,他要負起失去你的風險。
而你自己得要思考這樣的伴侶,還值得交往下去嗎?以後是不是也會延續這種行為模式?自己受得了嗎?因為親密關係伴侶的對待性質,我一向是主張「當兩人成為伴侶是相互歸屬,而不是相互佔有」,我並不擁有對方,對方也不擁有我,親密的兩人有各自的自主獨立性,各自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不管是未婚或已婚狀態都是如此,只是已婚狀態的兩人相互歸屬性的強度更強,彼此相互承諾度更高,相互為了對方的心思情意更濃厚,而且還有法律的契約規範,賦予彼此「配偶」的法律地位,因此看待伴侶的期待更慎重。但在未婚狀態,隨時可以拆夥而沒有法律約束,頂多只
有道德性的考量。
當發現伴侶上色情網站交流時
說回發現男友上色情網站交流的狀況,如果是因為感覺自己本身情侶的地位有所動搖而不安進一步生氣的狀況,可以先等一下再生氣,觀察男友和你之間的對待狀況是否有變化,再決定是否要生氣!
大部分的男性可以把他們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分開處理,這往往和女性不同。很多男性可以對雜誌上的清涼女性或打火機包裝上的比基尼女性照片,產生生理反應,卻無任何情感投入,男性在接觸這些色情資料時,往往墜入一個想像空間,取得心理上的快感。
換句話說,大部分的男性,可以把靈與肉分開,馳騁在想像中的獸性,尋求身心上的快樂。使用色情電話或視訊打手槍也屬於這種類型,這樣的行為和現實生活中對待情侶作為,可以分得很開,兩者不會相互違和,除非把想像界帶入現實界想要實現它,則可能發生問題,比如,一位男性把幻想中的性場景帶入,強迫要求他的女伴穿性感護士服,這就涉及家暴或妨礙性自主罪。
所以,女性在發現自己的男性伴侶接觸色情資料時,可以做的事情如下:
1、先深呼吸幾下,不急著生氣
2、檢查自己的伴侶地位,有沒有因為對方沉迷於接觸色情資料而冷落了自己,侵犯到自己做為伴侶的地位、權益,比如說男友或先生自從打色情電話而冷落了自己,不再跟自己有所交流。
若是,當然要對男友或先生抗議生氣。若在已婚狀態,更要小心先生有沒有擦搶走火的可能性,比如從上色情網站,交流交流,就被約出去發展感情出軌,或是先生被詐騙。此時,你可以要求先生不要再從事這種活動。
3、若沒有侵犯你做為伴侶的權益,可以思考自己有沒有能量把「對抗」的位子轉成「一起同夥」的位子。意思就是說,留意男友或先生接觸的色情資料,是不是有個固定型態,如黑絲襪或護士服,如果自己願意的話,還有能量的話,自己在某些場合也可以穿上黑絲襪或套上護士服,和對方一起在他的想像空間遊玩,增加兩人間的生活情趣。
對於伴侶(女友)熱衷於見網友
對於伴侶熱衷於見網友一事,參考的原則作法如下:
1、先去瞭解「女友見網友」的型態。比如是一對多(如網聚)還是一對一(如使用交友軟體),評估這事件對於自己和伴侶關係所引發的風險程度如何?
2、若是風險度低,建議增進兩人關係品質,然後全然的信任伴侶,讓伴侶感到全然地自主。
3、如果風險度高,可以要求伴侶在手機畫面秀出你們的親密合照,或像手戴髮圈、彼此穿伴侶的外套 等宣示主權。但若在未婚前,全然地相信伴侶,大可不必如此。若是已婚伴侶可以要求對方不要進行此類活動,告知伴侶你的擔心。或是去見網友時,一定要標示自己已婚身份,如戴上戒指 等。
4、當然以「當兩人成為伴侶是相互歸屬,而不是相互佔有」的邏輯來說,你可以要求,伴侶可以拒絕。同樣地,如果伴侶不顧你的感受去做他想做的事,你自己得要思考這樣的伴侶,還值得持續下去嗎?
求取平衡的反應
很多生活上的事件,都可能動搖自己在伴侶關係中的地位。有的事件具威脅性,但有些事件則風險度低。明辨事件的風險性高低,在伴侶個人自由和伴侶關係維繫之間,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衡反應,是應對這些事件的原則。
要知道,兩人在一起,世界是愈走愈大而不是互相限縮綁死,愈走愈小。
(若是閱讀有困難者,可以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 EP99,內容大同小異,以討論、風趣地方式呈現)
(本文已刊登發表在某網站)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4 Pro
--
又是聽君一席話
不要拿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要求別人
找另一半一起看A片 她就不覺得怎樣了
以後讓你自己看
愛的貓語至少比較搞笑,聽君一席話比較煩躁。
太長了…
62
Re: [討論] 找伴侶的目的是…?我把你文中的解讀,跟最後的疑問給整合,得到這命題: 「一個人經濟無虞,到底有什麼不可取代的理由需要婚姻跟伴侶呢?」 答案,我覺得是這樣。 「不可取代的,不是"理由"本身,而是當下你想跟他/她成為伴侶的那個人。」 你前面講的也許沒錯,有些人生活技能幾近全能,或者有錢買到一切,58
Re: [心情] 謝謝大家(關於伴侶諮商)現在才看到這篇文,我想針對伴侶諮商的部份,說明回覆一下: : 果然跟他說的一樣,談開了真的對兩人沒什麼幫助。 談開了,不是沒幫助,而是要看兩人怎麼談。 : 然後他不會跟我去諮商,因為他不相信諮商,就像他不相信任何宗教或是怪力亂神的事情 : 。他表示:「跟一個陌生人講真心話會有什麼幫助?我為什麼要跟一個陌生人講真心話?13
[討論] R: [討論] 找伴侶的目的是…?我是不能告訴你找伴侶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每個人也許都有不同版本的答案。而沒有人可以去評判別人的答案是對還是錯,只能去判斷自己「要不要參考這個答案」 但我覺得既然有這個問題,你心裡應該仍對找尋伴侶或所謂幸福的伴侶關係有所期待。至少對於找伴侶這個議題有關注 因此,我覺得你或許可以思考一下以下兩個問題: 1. 有伴侶與沒伴侶之間的所有差異,是可以用客觀量化標準衡量甚至是交易的嗎? 承上題,在關係中以交易的心態衡量得失,會更可能讓你趨於幸福與平靜,還是讓關係走向計較與衰亡?1
伴侶會談方案招募大家好~ 我們是合格執業的諮商心理師, 曾接受趙文滔伴侶諮商心理師的初階專業訓練, 目前正在進行精進督導訓練, 希望招募參與伴侶會談的伴侶。1
Re: [討論] 現在這個社會交朋友很難因為你所謂的社會 只是你的【同溫層】 多看看世界 世界很大 David M. Buss | Porn, Cheating, Mating, Sex, Mate Value, | Ep. 195X
誠徵伴侶諮商個案Hihi 大家好~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我的同事目前在接受伴侶諮商的培訓,需要徵求伴 侶個案探討在關係中的議題、相互成長,因此協助代po,資訊如下: ———— **邀請函網址: 您好!我們是合格執業心理師(個人簡歷如連結內附件二),正接受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 過往有如吉光片羽般珍貴 值得停下來回頭看看好好回味 我們都有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傷 但都可以在親密關係中,有了第二次修復關係的機會 第一堂課:增溫會談 - 相識、相知、相惜:對你們來說,珍貴的小事是什麼?
- 其實原Po沒有完全讀懂原原Po的問題 原原Po問的是,明明有單一伴侶,卻選擇開放性關係的人,為什麼不乾脆多重伴侶就好 又或是選擇不固定的,只滿足性的性伴侶 我想這個問題的原意是這樣 有研究認為,單一伴侶會成為現今社會的主流,是因為能更好的滿足人的各種需求
- [親密關係探索 一日工作坊] Q:關於結婚的一百件__________的事? A:擔心、焦慮、疑問、靠北…? /「已經32歲了,我適合結婚嗎?如果後悔怎麼辦…」
- 蔡英文總統 她沒有已婚配偶,也沒伴侶(?) 所以可能不需要擔心隨扈問題 未來的蕭美琴副總統,目前未婚(?) 但好像有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