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軍武] F/A-18的後座飛行員,工作有哪些呢?

看板C_Chat標題Re: [軍武] F/A-18的後座飛行員,工作有哪些呢?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7

※ 引述《Emerson158 (紅豆 X 八嘎 X 烏魯賽)》之銘言:


(略)


BF3影片裡是SU27/35系列喔


最初F/A-18前身是YF-17
這前身網路可以查的到,不多提。

但一開始型號是叫F-18 A-18
分別取代F-4 F-8跟A7 A6。
但測試過程發,對空對地兼用工作能力太好了。
最後通稱F/A-18

AA/AG鍵在F/A-18飛行員座艙左中前面
為何我會知道,因為我有玩DCS WORLD
飛行模擬遊戲。
DLC有買F/A-18 F16 F14 F15等機種來玩


F/A-18對地攻擊能力來説,極為優秀
從MK82 73 84或是子母彈 集束炸彈不提
CBU雷射導引炸彈,魚叉反艦飛彈等。。
以及提供目標照準指示莢艙。

在那時已經有了電腦計算投彈系統
(CCIP / CCRP)
飛行員只要透過抬頭顯示器
就提供了足夠的資訊。
線傳飛控系統也自動化。

在此之前,戰鬥機投彈都算是沒有電腦協助的。
算是要用手動計算吧(?)
到F-16才有飛控電腦協助計算投彈的彈道。


好,至於F/A-18多了個後座,純粹是多一個武器官
在後座弄火控雷達,就跟F-15E或F-14一樣。

F-35的航電感測已經進步很多了
開上天就只需專注執行任務內容跟
分配目標資訊給友軍
就好。
甚至還有防撞地系統。



至於如何分辨新的跟舊的大黃蜂戰機??
超級大黃蜂(E/F/G型)分辨很簡單
看進氣口是矩形的就是了,

橢圓形進氣口是經典大黃蜂(A/B/C/D)
還在翼前緣多了一對翼刀,是後來加上的。
當初實際使用發生過不少事故。

最後發現翼渦氣流會打在F/A-18
垂直尾翼上會損壞。
一開始解決方案是在垂直尾翼上加補定補強
後來是加了翼刀,讓正對垂直尾翼的氣流
直接“劈開”才解決。

附帶一提,當初IDF研發過程是
有考慮雙垂直尾翼,但也是看早期F/A-18那
最初失事經驗,最後才改成單垂直尾翼。
(可是我心裡OS:戰姬顏值我比較喜歡雙馬尾)

那至於超級大黃蜂,已經是重新設計放大過
空氣動力構型都做過修正,自然不用加翼刀了。
當然新款大黃蜂的零件跟舊大黃蜂零件幾乎不相通的。


其實啦,
BF3那影片的航艦甲板作業,
也應該不算是最還原的。
真實應該是甲板一旁戰機,發動機啟動後慢慢自力
飛到蒸氣彈射器前面,聽著甲板人員手勢準備彈射起飛。

如果用拖車把戰機拖到彈射器前面,
冷啟動跟調校航電約20-30分鐘,
戰機到彈射器前時,就要準備開AB飛上天了。

套用國軍的梗
“前面的,你還要多久呀!?
,所有航空母艦艦載機,全部都在等在你一個彈射升空!!”(誤)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RD.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65.124 (臺灣)
PTT 網址

kira92504/11 00:34IDF用單垂尾倒不是看到蟲子改的拉 師傅是通用

kira92504/11 00:34通用選了非常接近F-16的氣動基礎教 當然就單垂尾了

kira92504/11 00:35LERx加上V垂大攻角當時還是Northrop獨門絕學

Emerson15804/11 00:58嗚嗚嗚 我的本文被掠過惹 嗚嗚嗚

Emerson15804/11 01:01所以我國F16要裝那個電子莢艙 真的會戰力大提升嗎?

Ryan1004/11 01:10可是我記得當初好像真的有考慮雙尾翼的構型欸,沒記錯的話

Ryan1004/11 01:10有做出模型來(忘記是不是給風洞測試用的了),但好像是配重

Ryan1004/11 01:10問題吧雙尾翼好像太重了所以改成單個XD

Ryan1004/11 01:10這完全只是印象中而已 還請有詳細資料的大大補充<(_ _)>

F16V04/11 17:14順便借問一下你玩DCS有用Aimxy頭瞄還是Trackir嗎?有沒有推薦

F16V04/11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