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年輕人不願意閱讀漫畫?少年Jump+編輯長

看板C_Chat標題Re: [新聞]年輕人不願意閱讀漫畫?少年Jump+編輯長作者
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8

※ 引述《yokann ( )》之銘言:
: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 以前大家都愛看小說
: 小說是純文字的 從文字裡面去想像一整個世界

以前我熬夜看完整部射鵰英雄傳都沒問題

現在也行,但改用手機看小說


可見閱讀習慣是可以養的,但不能太晚


: 那時很多人輕視漫畫 說漫畫用圖像表示 更淺 更無深度
: 如果有在教育就知道
: 先接觸漫畫的人 就比較沒有專注力讀小說(純文字)
: 先接觸電視的人 就比較沒有專注力主動閱讀(文字或圖像)


這我個人是認為無稽之談。


因為我也很愛看漫畫很愛看電視,我年輕時看動畫都是整季整季看的

漫畫都是一看好幾本。


但現在我花最多時間的是看小說,只是改用手機看


所以我覺得這是習慣問題,重點在於你有沒有養成這個習慣

如果你有養成的話,你會發現你最喜歡的模式,其實是對你來說

最省力的模式。


再來就是,電視跟漫畫更淺更沒深度根本是錯的,實際上電視

跟漫畫要完整重現小說的劇情,需要更多的細節。


為了讓觀眾更好理解,電視跟漫畫的資訊傳輸量其實很大,不然

大腦還得花腦力去分析。要的就是讓你一眼看清楚,怎麼可能資

訊量會比小說少?


小說的內容改編成動漫畫,可能吸收的時間就會被壓縮。

所以再怎麼隨便做的動畫,從畫面到聲音的呈現資訊密度都比你看小說還大。


舉個例子,動畫一季大概三卷輕小說,三卷輕小說,閱讀習慣有的人像我

大概五到六小時看完,一季扣掉OPED,要四小時。


我算看得快了,有些輕小說內容比較水,動畫一集可能就能演完,等於兩

小時的量,要半小時解決。


真要比的話,大部分的動漫畫處理資訊都必須把大量的文字敘述壓縮成畫

面,每一個分鏡每一秒都是細節,哪裡是沒深度?


: 結果現在連漫畫都變哈扣了
: 大家只想要更簡單更無腦的短影音


我覺得短影音跟動漫畫是不同的東西,拜託分清楚。


很多短影音的製作也就是幾秒的拍攝,拍個自以為搞笑的短片橋段而已。

更爛的是剪輯動畫影片,連後製都不給,抄襲盜用的。


當然有些短影音牽涉到後製跟大量的訓練過程,這就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的確也跟動漫畫的製作成本跟時間花費差不到哪。

但製作過程差很多


: 漫畫已經是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成本"的玩意了 XD
: 不過話說回來
: 那種需要大量文字或是場景鋪陳的小說 長片 未來會不會更式微而死去?
: 緩慢的運鏡
: 點滴細緻的背景鋪設
: 會不會都被2倍速及五分鐘帶你看XX快速跳過? XD


這個問題要先釐清兩點

人類的大腦是否回不去了?再來是有沒有必要變回去。(實際上能當成同一個問題看)


現在是這樣,我們都處在資訊爆炸,下一代自出生就可能會大量接觸手機

等行動裝置,除了課本外卻連一本實體書都碰不到的時代。


越年輕的人,越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完整的長片,也越難有時間看完


光是看現在小孩的學習過程就能理解,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資訊吸收的量

越來越大,對於大腦是會產生負荷的。


有些人會把問題怪到下一代,我是覺得人類的大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東西

上一代能做到,下一代不能做到,應該不是大腦的問題,是整個環境改變了

使得我們不能用同一套習慣去處理資訊。


再來就是社群交流的問題了,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社群交流不再侷限於

實體聚會,而是在社群網站上,我們越來越習慣數位交流而非實體交流

連讀書會都出現那種線上讀書的情況。


我們追星開始不用看真人,追Vtuber的人越來越多。看小說不再拿實體書

,而是電子閱讀器或手機。


現在年輕人看東西的方式,跟上個世紀的舊人類已經有很大差異,溝通

模式也是,老實說我已經搞不懂年輕人怎麼處理資訊了,有些人從小就

在網路跟手機上打滾,他們大腦處理資訊的習慣跟我這個舊時代的人完

全不同。連接受的教育都有很大差異,至少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很多

甚至只靠紙本課本是不夠的,還得搭配多媒體教學才行。


所以我說這種情況下,下一代的大腦處理負荷其實反而比較重,被迫用

更有效率的方式吸收資訊,不然會跟不上。那可不能當成下一代比較廢

比較懶比較不喜歡動腦。


回到正題,假設我們回得去也有必要回去,過往的那些資訊處理方式所

產生的娛樂產品才是對大腦來說最適合放鬆的東西,那他就不會消失。


假設我們回不去了,人類必須往處理更多資訊的方向前進不然無法生存

那那些娛樂產品就會變成歷史。


或許未來人看小說動畫漫畫的方式是直接在腦裡下載整部作品,然後跳

著用關鍵字從回憶裡搜尋,就叫看過呢。

--
神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之美少女!


https://www.penana.com/user/2969/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3.39.7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hermis (211.23.39.77 臺灣), 10/31/2022 15:19:45

ttnkuo10/31 15:20我現在也是都看小說了

b16016010/31 15:25

StBeer10/31 15:34不要再看霸總與前妻了

我覺得韓國條漫崛起也跟手機閱讀習慣有關 而penana那邊也有不少數據顯示用手機app看的人越來越多 這表示其實跟載體無關,純粹是哪個載體更能在手機上閱覽而已 像是動畫這東西,用手機看除了比較方便外,體驗真的很差 因為播動畫耗電量比漫畫小說大很多,耐久方面不夠 再加上螢幕太小看啥都不過癮。 要字幕打字也是用手機很麻煩 所以現在動畫反而不適合用手機看,如果未來越來越多人拿手機,說不定 動畫的觀看者反而會比小說漫畫的讀者少。

Zsanou10/31 15:38認清媒體差異

medama10/31 15:40確實

deepelves10/31 15:50數位白癡工廠 弗林效應被逆轉了

deepelves10/31 15:51這就是下一代在智力標準化測驗變差的一個證據

deepelves10/31 15:52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全數位化的學習方式反而更聰明

要換個講法 聰明是否就是指有效率 我覺得不是 聰明是一種對環境的適應與應對程度 而不是指吸收資訊的效率 只是在和平國家,文明科技進步,我們根本不須要應付環境的突變了 加上資訊爆炸,為了處理這問題,反而是把屬性都加點到吸收資訊的效率 而忽視了資訊的應用,也就是聰明的部分,我們用知識的方法是越來越笨 這就是屬性點錯的結果 要扭轉這個不難,讓下代減少接觸資訊爆炸的網路即可 但現在上一代人都是採取放縱措施,過早讓下一代接觸手機跟網路,結果 就是在學齡時期都被訓練成資訊吸收笨蛋,除了拼命地提升吸收資訊的 效率外,其他根本都是零訓練。 我深信只要父母管教好,減少兒童對資訊吸收的依賴,多陪陪自己的孩子 交他們怎麼去用知識,用自己學到的東西,再讓他們接觸網路 問題就沒那麼嚴重了。

goliath10/31 16:01這好難誒 我也是依賴科技的爛大人 沒什麼獨立解決的能力

cactus4410/31 16:10所以就出現一群專門簡化資訊來賺錢的人啦...像剪精華或

cactus4410/31 16:10說書這類的

也就是懶人包文化,其實都是資訊毒品 我是覺得比起吸這些毒品 學習明辨是非的能力更重要就是 被大量垃圾資訊給主導腦子真的很危險......

※ 編輯: hermis (211.23.39.77 臺灣), 10/31/2022 16:21:27

chaoliu10/31 23:40不是更淺 而是想像空間被剝奪了 在哈利波特電影出來後

chaoliu10/31 23:41我跟我朋友都認為斜角巷不該長那樣 想當然我朋友的斜角巷

chaoliu10/31 23:42跟我的應該也不一樣 但不管怎樣看過電影後那就定型了

chaoliu10/31 23:42斜腳巷就得長那樣 就像你已經看到題目答案了再去回推原因

chaoliu10/31 23:43但永遠跟你看到題目再去想答案是不一樣的 這跟深淺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