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影視颶風 EOS R5 影片機能

看板DSLR標題[閒聊] 影視颶風 EOS R5 影片機能作者
whe84311
(Rainsa)
時間推噓53 推:54 噓:1 →:136

https://youtu.be/HIVupa8M20Y

8K0裁切RAW很棒 超採樣到4K畫面更棒
單機目前沒有電腦能流暢預覽8K毛片
高感光度表現優秀
寬容度C-log可以達12檔 RAW有15檔可調
8KRAW很大512G錄20分
防手震優秀定點可手持拍攝
新電池可拍攝2小時


很熱
真的熱

8K拍攝20分CD1小時
就算CD完也只給你拍5分
沒在錄純待機時也會扣Buff

良心就是過熱保護前Canon特別幫你計算還能拍多久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13.143 (臺灣)
PTT 網址

visualhong07/22 08:26r5性能是很好,但是一台錄沒多久就不能再錄的機子

visualhong07/22 08:27姑且不論效能再怎麼好,感覺就是一台測試人體忍耐極限

visualhong07/22 08:28脾氣的機種,想錄卻不能錄,那花了這麼多錢...是為了

visualhong07/22 08:29信仰嗎? ......反正我坐等r6..但也已經有過熱準備了

dezuphia07/22 08:34相機界的慧慧,8K爆裂魔法。不過說真的這畢竟不是錄影機

evadodoya07/22 08:34現在過熱大部分原因是8k,r6 4k理論上沒大問題才對(?

evadodoya07/22 08:34就沒有完美的機子而已

whe8431107/22 08:37因為MILC一開機CMOS就在丟數據給DigicX 熱到發火

carl310407/22 08:46好奇如果買現在市面上的8K電視,可以連結R5順暢播放拍

carl310407/22 08:46攝的8K影片嗎?

carl310407/22 08:47如果沒有電腦可撥8K這是否也是另一個方式呢?

KSWang07/22 08:49痾 你完全OP了 上面一個人po過了

evadodoya07/22 09:06不過說起來我比較想要云云(誤

scccc07/22 09:128k是canon的大招,放完一次要CD1小時,第二次放威力就小一點

blueneo00707/22 09:23看完覺得TIM在暗示其實機身沒有過熱,是被佳能鎖住了.

scccc07/22 09:25我也覺得不會這麼慘,而且過熱好像是不能開機,不是鎖功能

coox07/22 09:37誰會一直拍8K影片啊

aztec123407/22 09:38R6也有過熱問題

aztec123407/22 09:38https://tinyurl.com/yxd8apae

aztec123407/22 09:40另外當初Sony拍4k會過熱時也聽過「誰會4k拍這麼久」的

aztec123407/22 09:40說法.....

aztec123407/22 09:45被動式散熱如果發揮效果,拍完後機身就不應該是冷的。

aztec123407/22 09:45如果機身還是冷的,建議熱顯像儀看一下是不是熱能集中

aztec123407/22 09:45在內部根本沒散掉

h31101307/22 09:458k只能說送的 主要還是看4K能撐多久

aztec123407/22 09:474k的話,Oversampling的一樣有過熱問題,時間比8k好一

aztec123407/22 09:47點。不受過熱影響的是Pixel binning mode

whe8431107/22 09:47晶片除了PCB外沒有其他接觸的話 根本連被動散熱都不算

whe8431107/22 09:47完全就靠意念散熱了

aztec123407/22 09:48我怕的就是這個,連被動散熱都沒做...

whe8431107/22 09:49晶片熱了外頭感不到熱很不妙吧XDD

panzerbug07/22 09:58我覺得應該是沒有特別作散熱?r5和gh5差不多重,後者

panzerbug07/22 09:58面積只有近1/4

panzerbug07/22 10:03如果要作到gh5的散熱,應該就是s1h哪樣的體積

blueneo00707/22 10:33原來是佛系散熱 拍片的真的不要考慮了

andy302007/22 10:568K轉成4K時畫質很明顯有下降,不過檔案大小和電腦效能..

panzerbug07/22 10:57據聞c家下半年會有RF機,我猜應該是強化散熱的8K錄影

panzerbug07/22 10:57機,6、7千鎂起跳之類,作出市場差異

andy302007/22 10:57加上散熱問題,感覺8K很不實用呀

vpjack07/22 11:25過熱問題看起來主要存在8K和4K120P,8K基本上目前還沒有

vpjack07/22 11:25太多商業需求可以忽略。但4K120P應該已經馬上要進入主力

vpjack07/22 11:25戰場,如果還是會過熱就不太妙。R6最高4K60P,但就擔心R6

vpjack07/22 11:25如果4K60P長時間也會過熱,CD又和R5一樣慘烈的話,那就會

vpjack07/22 11:25連4K60P都沒辦法進入商業市場(個人娛樂應該能應付)

WiLLSTW07/22 11:34個人娛樂也很難應付吧 不少阿宅拿無反錄偶像都是拿著一個

WiLLSTW07/22 11:34多小時的 他們用的機器都是S1H那種的了

XristianBale07/22 11:36他連4K30超採都熱爆 如果只用4K30跳採 何苦用R5?

XristianBale07/22 11:36熱爆最大問題不在長度 而是CD時間 不可思議的久

XristianBale07/22 11:38拍5分鐘 停3分鐘 這樣還可接受 但是他機身是冷的

XristianBale07/22 11:38表示熱根本沒散出去 像保溫杯一樣悶在裡面

Jmoe07/22 11:38很好奇那過熱但摸起來冷,是熱在裡面散不出來,還是官方鎖

Jmoe07/22 11:38著而已....

XristianBale07/22 11:39所以冷卻了一小時 開機後還是5min last

XristianBale07/22 11:39如果是這樣 那外面吹電扇也沒用 他只能靠輻射冷

XristianBale07/22 11:44還有最誇張的部分是開機放著就會升溫 表示散熱力超

XristianBale07/22 11:45低 連待機產生的熱都散不掉 換句話說 光放著不動

nthomas07/22 11:45再等更多測試吧 這影片的結果和之前國外的有點出入,國外

nthomas07/22 11:45的CD沒這麼久就是了,其實8k錄製20分鐘倒是差不多。不過

nthomas07/22 11:45講半天,我會預定的是R6 XD

XristianBale07/22 11:45時間夠久的話 他一樣會過熱--待機過熱 不是不可能

blackhey07/22 11:50目前做8K本來就只是噱頭

rinkai07/22 11:58現在4K螢幕已經幾乎普及的情況8K錄影就是必須的了

rinkai07/22 11:58不會是噱頭

XristianBale07/22 12:03看很多發言就知道 實際上很多人不明白一點就是

XristianBale07/22 12:04高解析度的片源 放到低解析度的螢幕 畫質仍會提升

XristianBale07/22 12:04因為display也是有自己downscale的算法 不然要晶片

XristianBale07/22 12:05幹嘛

XristianBale07/22 12:06同樣 低解析度片源放到高解析螢幕 也會插值upscale

nthomas07/22 12:16我沒差啦 我拍照占9成9 過熱少點人買讓我早點拿到也好

blueneo00707/22 12:17錄影玩家真的不要考慮了,退訂買完整4K的A7S3

blueneo00707/22 12:18比較實際

XristianBale07/22 12:18拍照本來就用R5沒問題因為他是canon目前的最優選

XristianBale07/22 12:19現在在該的都是想要拍片的 S3性能未明 售價又飆上去

XristianBale07/22 12:20目前我目光是轉向S3 但覺得S3的4K30應該沒有R5出色

XristianBale07/22 12:20甚至連A73的4K30都比不上

blueneo00707/22 12:20A7S3畫素小理論上信躁比會比較好,而且說不會過熱

blueneo00707/22 12:21適合重錄影的使用者

blueneo00707/22 12:22https://youtu.be/FfYCiDKHkz4

blueneo00707/22 12:22這影片能參考一下

XristianBale07/22 12:23信躁比我相對比較不在意 低光場景拍的不多 S3直讀

XristianBale07/22 12:23解析度可能比A73的6K超採差 更不用講R5的8K超採

XristianBale07/22 12:24樓上那片我看過 我覺得他算法怪怪的 pixel binning

XristianBale07/22 12:25的信躁比竟然比超採的還要好 我覺得他是算錯了

XristianBale07/22 12:25pixel binning的S/N 應該是 8/根號2才對

bowaveradio07/22 12:26我不認為一般人有能力可以剪輯8k影片,大部分的人只

bowaveradio07/22 12:26是看個火力展示而已

XristianBale07/22 12:26不是算錯 應該是推導錯誤

XristianBale07/22 12:27剪4K8K當然是用proxy代理阿 這點沒什麼問題吧

blueneo00707/22 12:27感覺A73才是最適合XristianBale大的錄影機器

panzerbug07/22 12:28不知道all-i 和 ipb會不會有差

blueneo00707/22 12:29 https://i.imgur.com/SCxO0ME.jpg

blueneo00707/22 12:29 https://i.imgur.com/HYsDGRS.jpg

XristianBale07/22 12:29其實我垂涎的是高禎率 以及低禎率時的解析能力

blueneo00707/22 12:30轉貼兩個SAR A73資訊

blueneo00707/22 12:30A8S3

blueneo00707/22 12:30........放棄修正了

XristianBale07/22 12:31R5對我來講才是完美組合型態 可惜無法時戰使用

XristianBale07/22 12:32所以就只能拆兩台用 高禎用S3 低禎用有超採的機型

BF109Pilot07/22 12:33我的使用習慣是錄影只會錄短片,對我就沒差了

XristianBale07/22 12:35還有S3目前估價飆到$4000 IBIS未明 實在夭壽

XristianBale07/22 12:36就算有IBIS 相信他也不會比R5好 R5算石破天驚

leung374025007/22 13:23a7s系列的4k並不是直接讀取,s2的4k實際上是4240x

leung374025007/22 13:232385

leung374025007/22 13:27你要長時間錄影就很難用太高的採樣率,只不過12mp

leung374025007/22 13:27是有點摳,至少用個16mp然後搞個5k超採樣4k60

leung374025007/22 13:28能夠繼續錄2個小時就完全夠用了,錄3-4個小時還不

leung374025007/22 13:28過熱就overkill了

leung374025007/22 13:30順帶一提,r5錄8k的時候是isp和存儲模塊一起燒起來

leung374025007/22 13:30,錄8k超採樣4k則是只有isp燒起來

aztec123407/22 13:42目前還真的沒有完美型態機身,Pana沒AF,Canon沒散熱,

aztec123407/22 13:42Sony沒IBIS

aztec123407/22 13:43不過如果是A7S系列也要列入沒AF的行列...

rinkai07/22 13:58我以為索尼對焦很強?

WiLLSTW07/22 14:12A7"S"

Deparic07/22 14:58不會多買兩台?就能循環錄啦

aztec123407/22 15:07Sony沒在A7S裡放PDAF

aztec123407/22 15:08別人買多機是為了多鏡位,R5是因為單鏡位可用時間太短

aztec123407/22 15:08,這其實是完全不同層級的問題

lantieheuser07/22 15:10我覺得如果 R5 能很"穩定"地告訴你他能撐多久,這不

lantieheuser07/22 15:11是太大的問題。問題在能撐多久其實都是概估;工作時

lantieheuser07/22 15:12已經夠煩躁了,怎麼能承受這樣的不安全感。

lantieheuser07/22 15:13這錄影基本就是讓你業餘玩玩,或拿來工作上補一兩個

lantieheuser07/22 15:13特殊素材用的專武。

zebirlin07/22 15:27Canon:現在知道為何以前要擠牙膏了吧?

zebirlin07/22 15:28全給你你還吃不消呢~~~哼

vpjack07/22 15:34以目前的數據來看,買多機可能也難解。也8K或4K120P約20

vpjack07/22 15:34分鐘過熱來說,買3台輪替也只有1小時。問題是它第一台休

vpjack07/22 15:34息40分鐘之後,不是能再撐20分鐘,以目前測試來看可能只

vpjack07/22 15:34有5分鐘。那要多機是要多少?10台?或是完全忽略他的8K或

vpjack07/22 15:344K120P功能,只用4K60P?那,R5就不是唯一選擇了啊

rugger556607/22 15:46如果只錄影,那買單眼幹嘛?

leung374025007/22 15:49因為單眼比正港錄影機便宜多了,像一台威尼斯就比

leung374025007/22 15:49s3至少貴了10倍,

leung374025007/22 15:49差價夠你買好幾套同樣的機身和鏡頭搞多機位了

panzerbug07/22 15:54如果R5銷路好,搞不好會有魔改散熱套件XDS

rugger556607/22 15:55這個散熱問題大概只能改機了

panzerbug07/22 15:56希望日後韌體更新會改善,或者可以選擇關閉其他功能、

panzerbug07/22 15:56延長錄影時間?

whe8431107/22 15:59MILC就是加快門的攝影機 應該說拿攝影機拍照比較奇怪

rugger556607/22 16:02那智慧型手機跟攝影機是不是有沒有很大的區別?只是不

rugger556607/22 16:02能換鏡頭而已?

whe8431107/22 16:08啊他們成像原理就一樣呀XD

rugger556607/22 16:10智慧型手機成像原理也一樣阿

meimeiamy07/22 16:168K(X)流星群/過熱/葉風暴...(O)使用後降攻兩階

XristianBale07/22 16:21拿單眼拍沒什麼好奇怪的camcoder目前性能都還上不來

XristianBale07/22 16:22pana的AF不行 AX700還停在4年前的規格 低光都不行

XristianBale07/22 16:23而且不可換鏡 往上看的VIDEO Cam基本上都沒有AF

helba07/22 16:23快退一退 第一波拿不拿得到還不知道 2470L都缺貨了

XristianBale07/22 16:24體積跟操作隊單兵作戰或小工作室負擔很大

XristianBale07/22 16:25落在中間的自然是APSC-FF MLIC機型 APSC機型S/C兩家

XristianBale07/22 16:26都沒認真在做 認真做的FUJI鏡群又跟不上

XristianBale07/22 16:26這些自媒體小單兵的訴求自然就落到了最有市場的FF機

XristianBale07/22 16:27型身上 肯花錢的發燒友也多花錢在FF上面 對他有訴求

XristianBale07/22 16:28是很正常的事情 相對的廠商要賺消費者的錢自然也就

XristianBale07/22 16:28要推出能回應訴求的產品 就像手機百花齊放一樣

XristianBale07/22 16:29其實是廠商沒花心力投資在APSC上面 否則APSC應該是

XristianBale07/22 16:30最適合Hybrid Shooter的產品 拍照夠水準 錄影負擔小

XristianBale07/22 16:31S35行之有年各種周邊齊全 而且E卡口不卡邊 IBIS不卡

IslandHeart07/22 16:35肛門

pikach1807/22 17:07a7s3有望成為第一台CFe Type A的無反相機也蠻有趣的,自

pikach1807/22 17:08家有生產XQD但自家相機沒有用到XQD,如果儲存周邊的瓶頸

pikach1807/22 17:09的話那下一代就有可能開放更好的錄影規格?

panzerbug07/22 17:15type b的速度比較快吧,type a的卡蠻少見

XristianBale07/22 17:17SDExpress 跟CFE-A 都是走 PCIe3.0x1 速度一模一樣

XristianBale07/22 17:18差別在於SDE有多的腳位 可向下支援SDR104

XristianBale07/22 17:19或者反過來說SDE是把USH-II的兩隻腳拿來做TX-RX

XristianBale07/22 17:19所以可以支援UHS-I 但無法UHS-II

XristianBale07/22 17:20但無論是SDE還是CFE-A 都是新類型的卡 一定都超貴

XristianBale07/22 17:21CFE-B就是PCIe3.0x2 TypeC就是x4 速度就倍乘上去

XristianBale07/22 17:22但是TypeB有點太大張了雙卡很擠 選用TypeA蠻聰明的

panzerbug07/22 17:24 https://i.imgur.com/VM4XN5P.jpg

panzerbug07/22 17:24CFA公佈CFe 2.0點文件寫的

leung374025007/22 17:29type a 速度又不是不夠用,沒必要上type b

leung374025007/22 17:302600mbps的raw只需要325MB/s的速度,type a的極限

leung374025007/22 17:30的一半都綽綽有餘了。

leung374025007/22 17:31初期可能價格和type b差不多,但一段時間後一定是

leung374025007/22 17:31type a更便宜

panzerbug07/22 17:31感覺c家就是走typeb,s家離開XQD後走 兼容性的typ

panzerbug07/22 17:32R5錄製8k raw,對CFe卡的兼容好像不是很全面

panzerbug07/22 17:33似乎都推薦512的卡(速度達1700)

XristianBale07/22 17:50TypeA其實過的有點驚險 因為985MB/s是封包傳輸速度

XristianBale07/22 17:53實際傳輸速度6折差不多還要扣retry credit等非傳輸

XristianBale07/22 17:54資料的封包 還有NVMe的overhead 總之burst不會到985

leung374025007/22 18:21實際速度再爛都不會砍到325MB/s都沒有

LVCMAN07/22 21:23真香

TC043007/23 06:42售價要公佈了沒?

TC043007/23 06:42(台佳)

tangoo07/23 08:11周五會公佈r5售價歐

tangoo07/23 08:11https://i.imgur.com/12ETrh8.jpg

shyue07/23 10:48R6好久 慢慢等QQ

panzerbug07/23 10:52希望定價不要高於11萬,對岸換算台幣也沒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