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有所謂三家機奴嗎

看板DSLR標題Re: [閒聊] 有所謂三家機奴嗎作者
Lemonkiwi
(檸檬奇異果)
時間推噓12 推:12 噓:0 →:6

曾經的器材控,來分享一下使用心得

先介紹一下曾使用的器材

Olympus EM5

Nikon D7000、D600、D810

Fujifilm X70

Canon 5D4

Nikon Z6

除了EM5還有X70不能換鏡頭,其餘機身都有使用過大三元、大光圈定焦鏡。

Olympus 的防手震真的強悍,機身做工滿精緻的,不過畫質跟 APSC 就是有一段差距,當時還能跟手機看出差別,但時至今日 ... M43系統的畫質,不放大看真的跟手機難分軒輊。

Fujifilm 顏色很有一套,如果有閒錢,很想再入手X-Pro3,不過富士的照片放大看,不知為何顆粒都有點大,機身內的設定檢查過了,還是如此,但如果是懶得修圖的人很推薦,照片氛圍很讚。

後來換到 5D4,跟 Nikon 相比,寬容度真的有差,不過主打LV快速對焦、人臉對焦,在當時以DSLR來說很厲害,用得很爽。

Z6 除了雙卡槽被閹割,其實沒什麼缺點,對焦不算頂級,但也夠用了,或許有人會覺得原廠 1.8 系列的定焦鏡太貴,但畫質真的讚,評測還贏過自家單反的 1.4 定焦鏡。

還有一點個人的外型喜好,Sony 的機身太過於方正,Canon 的機身太過圓潤,Nikon 個人覺得最好看 XD

拉回主題,Nikon 目前會輸就是因為無反起步太慢,很多職業攝影師跳槽 Sony,連帶業餘玩家也跟著跳,副廠鏡支援少,這對於要搶業餘玩家的市場很傷,因為不是人人都捨得買原廠鏡,Nikon 以往主打規格很敢給,但在Sony 的黑科技下,也顯得微不足道。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65.125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Lemonkiwi (111.83.165.125 臺灣), 03/20/2021 12:57:20

A791027A03/20 13:30sony不愧是數位時代的霸主

akito03/20 14:23推心得

xrade073103/20 14:34SONY很擅長把機身做得很難握,完全搞不懂

chairman12903/20 14:38自己鏡頭出得慢又不開放副廠協定真的蠻尷尬的

keynote103/20 15:30尼康2018發布無反到現在出鏡頭速度絕對是可以接受的,F1

keynote103/20 15:30.8好幾支,連大三元都出齊了,我只擔心沒錢買,不會擔心

keynote103/20 15:30出太慢耶

Z接環的鏡頭我都很愛,不過副廠支援太慢,騰龍的好幾支超值變焦都沒辦法用。

※ 編輯: Lemonkiwi (114.46.103.63 臺灣), 03/20/2021 15:48:41

keynote103/20 16:10騰龍去年底還有生產過剩停產線幾週的消息,相機市場萎縮

keynote103/20 16:10讓所有廠商對於擴展產品線更為保守,Z的銷量沒大幅提升

keynote103/20 16:10之前,副廠此刻不會貿然入場

※ 編輯: Lemonkiwi (111.83.165.125 臺灣), 03/20/2021 16:59:48

Mroy03/20 19:44那你現在用啥?

Z6

※ 編輯: Lemonkiwi (118.170.169.36 臺灣), 03/20/2021 22:32:59

kid72503/21 03:20EM5當年評價很好 想不到現在已經死在沙灘上

lupefan4eva03/21 21:14滿羨慕看得出來apsc跟m43畫質的能力

當時EM5是用KIT鏡,D7000用大三元,可能鏡頭也有差,但畫質真的差滿多的

NewTypeNeo03/21 21:41現在不是器材控了嗎?

以前技能樹點單一器材想到頂,現在想多邊發展,例如入手富士當隨身機,還是器材控

※ 編輯: Lemonkiwi (223.141.140.157 臺灣), 03/21/2021 21:56:07

kid72503/22 04:31其實現在m4/3也有上到2000萬畫素了 有聽過說法說鏡頭

kid72503/22 04:31好一點 跟2000萬畫素全幅不會差太多 不知道真的假的

畫素跟畫質無關,當初印象最深刻的是去拍湖心亭的夜景,一樣都縮光圈長曝,D7000的 立體感、雜訊遠勝EM5,當時內心充滿片幅差異的震撼,供你參考

※ 編輯: Lemonkiwi (223.141.140.157 臺灣), 03/22/2021 04:55:37

kid72503/24 04:26原來如此 感謝

kid72503/24 04:27不過其實我還不是很能體會所謂的"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