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Sony a74和Canon R6選哪個好

看板DSLR標題Re: [問題] Sony a74和Canon R6選哪個好作者
lostbook
(笑有出頭天)
時間推噓38 推:39 噓:1 →:68

大家好

謝謝大家給的各方建議與心得
對小弟我幫助很大
也有鑑於大家熱心的意見
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報告一下我最後的結果
以及提供自己入手的一些心得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這邊的人特指初踏入門級無反全幅的一般同好
文章會很長
特別也要謝謝我一位後來決定買R6的朋友
有比較才有這篇文章

首先選擇的部份
目前canon R6單機身可以比Sony a74單機身便宜!!!
因此我那位朋友無懸念的果斷入手R6
所以我最終也義無反顧的入手A74

題外話
目前A74普遍缺貨及要等
我能拿到手是從認識的一位買了兩台A74且已收到貨的親戚轉買過來的
至於他為什麼買兩台,應該是有病吧他
因為不是主題,我就不贅述原因了

首先我覺得先把想買相機的分成2類
第1類是資深玩家及深度工作使用者(口袋深)
第2類是入門玩家輕鬆亂玩同樂者(口袋淺)
我和我朋友基本上是後者
所謂的入門大多就是之前只有買過一台微單、卡片機或是CANON 850D,NIKON D5600,SONY 6100 6400那種就是約2萬3萬的 aps-c相機
然後想進一步往前到全幅的
對不同類型的人來說購買需求的判斷基準也不同

先說資深型的
基本上就是
《2台沒所謂正解,看個人缺什麼》
資深玩家大多摸過很多機子,有許多人甚至不只一台相機
更不乏摸過更高階的相機
所以這種算是入門全幅基本上就是看他們經驗現有的以外還缺什麼需求來選擇
這等級的在比較就是各種專業數值來一一對比、放大比較
有很多專有名詞我甚至還不懂
而他們其實自己需要什麼自己都知道,也不太需要別人心得與意見
他們看評測就可以知道大概了

主要接下來是入門型像我這種的
我直接先講結論,當你剩這2台在選時

《什麼規格都不用看了,實際去摸實體機然後看哪個外型喜歡、操作順手就可以買了》

這2台你可以完全不用去比規格
對,網路上一堆比較文和影片
在那看ISO,EV,對焦、寬容度、動態範圍巴拉巴拉的
全都不用看了,沒意義
正確來說應該是對我們第2類的來說沒意義
會影響你選擇的最終恐怕是相機的外觀和操作而已
我這邊先說一個對我來說滿重要的點
《觸控快門》
這個晚點說
回過頭先說為什麼不用比較規格了

首先[像素][感光元件]
2000萬和3000萬
如果是資深玩家基本上會覺得有差
但對入門玩家來說你又沒有要拿來工作
大多還不是放上FB.IG.FLICKR那些平台
基本上2000萬和3000萬都是夠用的
入門的應該沒事不會把照片放大再放大再放大
除了看妹子皮膚以外,其他風景場景夜拍誰會沒事放大看角落的銳利度和雜訊啊
我是不會啦
而這2台的差距基本我和我朋友覺得會感覺出有差的應該都是資深高手了
只是對資深高手來說我覺得要那個質的話應該可以乾脆索定A7R4,A1,A9和R5,R3以上那些對入門玩家來說破2000萬畫素以後其實差異不大
因為真的感覺不太出來,畢竟我們是從下面升級上來的
2台一樣都比先前的優很多,相對來說2台的那個畫素差距實在感覺不出來
就算你要裁切
對入門程度的裁切狀況應該意思都一樣
至少我是這樣啦
當然你如果配上高階鏡頭像各家大三元
但別忘了前提,會入手到那麼頂的大多是第1類
我們是較窮的第2類
用中階低階鏡頭下2000萬3000萬其實都差不多夠用了

[對焦]
兩台都很強,都很快,都很準
基本上你是第2類的話相信我
你升級上來只會覺得欸幹對焦好猛
兩台你要在那比誰快一咪咪實在浪費生命
對焦系統的點位CANON多很多?
放心,你一樣感覺不太出來
從下面上來的你只會覺得著2台對焦追焦好猛
內牛滿麵

[EV]
那是什麼東西
我和我朋友之前都不懂
那之後再懂就可以了
你看一些影片比較
在那邊+幾到-幾,入門如我們真的用不著比較到那麼細
也感覺不到那麼細

[發色]
我後來有去找之前a73等比對
A74發色改很多了,有往canon偏
所以其實發色很棒了拉,沒什麼好挑惕的

有點懶得打了
其他像是說什麼[動態寬容度],[防震]等等都一樣
只要你是從下面上來的都應該沒差

[4K錄影]
什麼A74 4K60有1.5倍裁切等等
都沒差
甚至你有可能還用不到
還有什麼過熱問題
基本上對入門玩家來說也很少錄到那麼高規且那麼久
幹嘛,你要拍電影阿
我朋友買了後才發現如果要修圖甚至編輯影片他現有電腦跑不動
還要多花一筆預算買新電腦,很慘
因為這2台其實定位應該都是入門全幅
而對入門者來說這2台的規格其實也都夠用了
甚至很多說不定用不到
而對有影響的往往是高階玩家
但我相信要錄影和拍照他們有更上的選擇,像A7S3,A7R4
有的在比那些差別其實就是圖個爽度而已

[鏡頭群]
其實這也是對第1類人有影響的
別忘了我們是第2類,從下面上來的
而這兩台也確實定位應該是入門級全幅無反
所以老實說像我朋友之前就是一機一鏡走天涯
我則是kit鏡+人像鏡也就2顆
所以對第2類人來說我想一般就是頂多精挑細選2顆常用的鏡頭而已
而且雖然是入門相機,但好歹是全幅
單機身六七萬的東西
你鏡頭買太低階的也是有點浪費
而要買中階一點的,說真的對2類的來說至少短期不會有太多顆鏡頭
所以鏡頭群這其實是資深玩家才會在意的點

那接下來最後來說我覺得真正會決定這2台選擇的因素
[外型].[操作].[手感]

外型這很主觀
像我覺得SONY的外型好看
較現代感,體積也較小
但我朋友比較喜歡NIKON外型,其次是CANON圓圓的較可愛
所以這就看你喜歡哪個

手感也很主觀
就像每人的手大小不同,力氣也不同
所以習慣的大小和重量也不同
有時不是說越輕就越好
拿起來對自己來說稱不稱手才是重點
像我就覺得A74的重量比較適合我
而我朋友覺得R6抓拿相機的手感比較好

一堆孔位也是要看個人有沒有用到
其實除了必備的卡槽以外有很多我不太會用到

操作其實也看自己習慣
A74那個拍照錄影SQ轉盤我覺得錄影應該和SQ對調
因為我從拍照要撥過去錄影時常會撥過頭到SQ
從SQ要撥到錄影也會撥過頭到拍照
但這還算可以習慣
不過這邊有一點我覺得對我影響很大

《觸控螢幕》的部份

我之前的canon750d,是可以透過螢幕畫面直接按它就能對焦合焦並拍照
應該就是所謂的[觸控式快門]
這在操作上蠻方便的
就很像手機一樣
如果我沒記錯從約9年前的650d那時起就有了
而且可以在拍攝時透過螢幕更改設定
但a74的觸控主要是指菜單時的觸控
在拍攝時觸碰螢幕只有對焦和追焦的功能
好像是沒有觸控快門的
除此之外沒辦法透過觸控螢幕更改太多設定,要進入選單或是透過按紐
這點對我算滿有差的
因為我之前有時習慣透過螢幕直接點要對焦的物體它就能直接拍了
所以觸控螢幕這塊我是覺得sony很沒誠意
遠在10年前canon 600d的螢幕就是104萬畫素翻轉螢幕
10年後的sony a74是103萬畫素,而且還是算半殘的觸控功能….
基本上觸控螢幕我是覺得r6吊打a74
如果原本是用c牌的應該會覺得有落差
如果原本是用s牌的應該就無所謂
只是如果去摸c家的就會知道螢幕差多遠車尾燈


另外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續航力=電池]
我們兩台試過一天走走拍拍基本上一顆電池沒什麼問題
只要不是重度使用者的話
但因無反的續航力比單反低
所以我覺得這2台基本上電池最少都要有2顆
若你常出門旅遊往山跑不見得當天能有插座的地方充電池的
那就買個3.4顆,或是備好充電配備

所以再一次總結
對入門初踏全幅無反的玩家來說
網路那些規格比較的都別管了!!!!!
實際去摸機子選合自己意的就行了
這2台都是很好的機子
對第2類的我們來說基本上沒什麼缺點
網上寫的那些缺點我們都不一定會用到
當然如果你是A74和R6和Z62再選我覺得也一樣
去摸,選自己順眼的
只是!!!
如果要買R6我覺得就只能是現在
因為現在最划算
網路平台有許多會半夜97折和95折
CANON年末又有回送6600的活動
我朋友R6就是網路平台95折單機身73100*0.95-6600=62845
而A74目前應該都沒什麼打折可以撿
我跟我親戚買來也是照原價
同時根據相機的週期
在2022年6月以前要買R6還行
但過了6月後如果這2台在選我就建議A74
因為過了1年半
不管是乳摸還是後繼機有可能都差不多有動靜了
所以一旦超過1年半那就直接秒選A74吧
不然就是要等下一代看規格怎樣
我覺得這2台來說
R6是CANON很有誠意的一個作品
對入門無反全幅來說沒什麼好嫌的
A74則是SONY像是被CANON NIKON逼應戰而端出來的
驚喜不夠 ,觸控螢幕很沒誠意
這不是做不到的關係
產品類型太多,商品定位就變窄

補充一個[幹話篇]
我朋友在那蝦掰說不買a74是因爲唸起來不好聽
欸去死,欸氣死
一直在那邊你的欸去死借我看一下那個...
唸a7m4不就好了
說如果是a75就考慮
最希望等a76欸七辣和a78欸雞掰
我就是說如果有R8你最好別買
為什麼
你如果買了的話我一定問你
你那台型號是什麼
R8阿
乖兒子!!!

以上說笑拉
這2台都很棒
買了就開心拍
有什麼不足版上很多高手都有分享寶貴心得和一些專業知識可參考

希望這些心得對同是入門的同好有點幫助
打了一長串結果簡單講就是覺得都別管
去看實體最實在
不過這僅限入門同好拉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5.77.230 (臺灣)
PTT 網址

smileahpain12/23 00:05有在固定分享的話,除非你特別提,沒人會在意你用

※ 編輯: lostbook (44.75.77.230 臺灣), 12/23/2021 00:12:30

smileahpain12/23 00:06什麼器材,器材性能也從來都不是重點。

smileahpain12/23 00:08當然作為職業用那差一點或許很多,作為休閒用

smileahpain12/23 00:09其實FF與APSC最大的差異是換鏡頭時看到感光元件大小

的確 大多還是看照片呈現效果

vpjack12/23 00:11鏡群還是有差啦!S最主要就是贏在一堆副廠鏡頭,母湯龍、

vpjack12/23 00:11西格瑪、三洋、老蛙,實在很多好玩又香的鏡頭,副廠豐富

vpjack12/23 00:11的話,就可以在比較低的價格找到比較多選擇,方便快速購

vpjack12/23 00:11入第2、3、4、5顆鏡頭,也可以儘早體驗不同焦段帶來的視

vpjack12/23 00:11角差。當然,如果接受R6轉接以前的EF鏡那鏡群更豐富,但

vpjack12/23 00:11我個人無反就只習慣配無反的鏡頭,凸那一截法蘭距我覺得

vpjack12/23 00:11很不順眼。

這是也有道理 但我認為會入到3顆4顆5顆鏡頭的都算中等玩家了 像我朋友算是一機一鏡走天涯的 我之後頂多也2顆3顆 對剛入門全幅的人來說我想應該不會每個人都會一開始就入中高階規格的 副廠的價差在中高規格較明顯 低階的感覺差異較小

reFine12/23 00:21鏡頭群對預算優先的入門級玩家很有差吧,S的選擇就是非常

reFine12/23 00:21多樣,不乏許多價格便宜畫質又好的鏡頭,真的預算不足也還

reFine12/23 00:21有更便宜的可以選。C的選擇就相對更少,甚至可能沒得選。

reFine12/23 00:21除非真的一輩子只用kit,不然當你想要升級或擴展焦段時,

reFine12/23 00:21就會很有感了

但我認為c家之後還會補 而在當下雖然s家選擇多 但我覺得較會被選的就那幾個而已 等到想升級時應該不全是入門玩家了

Derp12/23 00:30這是FB嗎

不是阿 但我想說回報一下並分享我做功課後發現化繁為簡的心得 不知道這樣不可以 真是抱歉阿

SHENG201412/23 01:01apsc升到全幅就不是你說的那種第2類型,除非你很有錢

不是這樣哦 就我單看我們辦公室的同事聊過 他們如果有心要買相機預算起碼4-5萬起跳 不然他們說要3萬多以下的他們直接買iPhone拍就好了 所以如果有心要另外買相機 就需要跟手機有一定程度的差距 而用apsc 的有不少都是好幾年前用到現在的 基本上會買相機的都有一個程度的經濟能力 畢竟相機算是偏奢侈型的興趣 真的窮的很多連買都不會去想 而且這12類其實是相對的比較 比起手上有好幾台相機的或是1年2年就換新相機的來說 好幾年買一台並一台用好幾年的人口袋是相對較淺的

zsp9500312/23 01:10恭喜入手新相機

謝拉

zsp9500312/23 01:10不過對裁切來說 個人兩千萬跟三千萬像素比

zsp9500312/23 01:10還真的蠻有感的其實… 有時候a73都覺得不太夠用XD

我是覺得夠用欸 而且還要是都有碰過2000萬和3000萬的才知道 如果從下面上來的感覺到的應該不是2000萬和3000萬的差距 而是全幅和apsc 或手機的差距

SHENG201412/23 01:13當你需要的鏡頭要5-6萬且無副廠選擇,你會怎麼想?

如果都不看副廠 不就從你預算去找對應的鏡頭就好了嗎

nthomas12/23 01:15推後續回報

謝拉

sniper071012/23 01:55A7 iv 之前雙11/雙12 手速夠快就能定價-5000

真假 我都沒看到 那應該都被秒殺吧

homepark12/23 03:13分享給推

謝拉

bmf3dy12/23 06:59我覺得這心得分享很不錯,有的人為了一點點差異要比很多天

我的重點在於當你篩選到剩這2台時 這2台都是好機子 也都夠用了 真的不用在那比你可能感覺不出或不見得會使用到的部分了 直接去摸實體買回家開心拍比較實在

dragon8326212/23 07:03恭喜!新機到手

謝拉

zaxy31212/23 07:36SONY那個握感 不敢

A74我覺得很好了拉 我ok 我標準比較沒那麼高

dddaiel12/23 07:48畫素差多了,2400萬都不夠用了,更何況2000萬

到底要用在哪阿

David201812/23 08:09恭喜入手新機,也感謝分享,對新手很有幫助!

謝拉

SHENG201412/23 08:30花近10萬只靠外型手感其它都不重要哪裡對新手有幫助?

大大會錯意了 我這篇的前提是當你做功課篩選到剩這2台 不是說什麼完全不做功課都不管就隨便買 當你篩到這2台時我覺得這2台對許多人來說都夠用了 因爲這2台都是好機子 而這2台的差異就我做的功課及我和我朋友實際心得 那些差異很多是像我們這一類的根本不用去在意的問題 所以當你選到剩這2台時就建議直接去摸實體最實在

M16A112/23 08:41每個人的偏好不同 說說自己著重的點很好啊

謝拉

dddaiel12/23 08:58ISO,EV,對焦、寬容度、動態範圍 這些本來就要看和比較

dddaiel12/23 08:59買了就無法改變的事情,還不用在意?

說實在的那很多東西不是每個人都會用到 而這2台基本上功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夠用了 局部的勝敗差距我是覺得不用太糾結 我就是花了時間比然後發現其實不用太過在意那些 因為這2台都夠強 當然這是我和我朋友的想法 如果你非得每項比個數字然後為了那個煩惱猶豫 也是每個人著重的點不同 我只是因自己有比過 覺得可以不用像我那樣 前提是你選到只剩這2台再選

smileahpain12/23 08:59我倒覺得那東西也真得還好..

真的 要資深玩家才會在意並使用得出它們極限來呈現差異 對入門或一般人真的還好 至少我和我朋友是這樣拉

dddaiel12/23 08:59這些明明就會影響使用

這些因素當然會影響 但這2台在比時我覺得對一般人來說差異有限了 最直接的影響反而是外觀操作手感那些

smileahpain12/23 09:00除非你每一張照片都需要進LR修,而且是大幅度的修

dddaiel12/23 09:00至少這些要符合自己需求和知道自己的系統差在哪

dddaiel12/23 09:01連自己的相機差在哪都不知道,不相信多能掌握它

所謂的差在哪不是單和一台比吧 我前提是剩這2台 不是說對自己相機完全不了解 我不認為和單一台比得細微就能決定是否掌握它

smileahpain12/23 09:01我就是實際用後,最後出掉Z6回富士去

nthomas12/23 09:31就那些東西比完差距有限甚至不分軒輊,所以才會跳到結論

是滴是滴 很多人都誤會是什麼都不管 我前提是根據自己基本需求做功課到篩剩這2台阿

nthomas12/23 09:31的吧

vpjack12/23 09:36其實花了10萬只靠外型手感來判斷對原po寫的第二種人來說

vpjack12/23 09:36是真的沒錯啊!他的立論基礎其實就是現在的硬體性能完全

vpjack12/23 09:36過剩,R6和A74對非職業工作者,以旅遊、紀錄生活、分享在

vpjack12/23 09:36自己的私人空間來說,都已經完全過剩,在那邊計較一些性

vpjack12/23 09:36能上這些人根本用不上的差距,不如挑一個順手順眼的趕快

vpjack12/23 09:36出門拍照。只是鏡頭這一點我覺得在只考慮無反時代的鏡頭

vpjack12/23 09:36來說,S的優勢還是蠻大的

大大說的就是我想表達的阿

xoy12/23 10:16就每個人走過的路不同,對器材的需求重點不同

沒錯

M16A112/23 10:35我換rp就覺得性能很夠用了 更別說a74/r6

之後不知道會不會有RII或RPII

gohome008312/23 10:50我自己是覺得除了機身上某些特殊功能的差異 (景深堆

gohome008312/23 10:50疊之類的),sony主要還是贏在鏡頭群啦,canon對焦能

gohome008312/23 10:50力跟動態範圍已經追上來了,就算DR小輸我覺得也不影

gohome008312/23 10:50響使用,也不是一張照片成敗的重點。

就是這2台的規格其實都夠許多人日常使用了

bosscool12/23 11:18以第二類人來講沒錯呀,現在的相機比人兇太多了,剛入

bosscool12/23 11:18坑到能理解相機的不足,可能還有很長一段時間

對阿 基本上這段時間鏡頭需求也不大 很多甚至在這摸索階段就退坑了

waterspinach12/23 11:21希望canon趕快開放副廠鏡支援,好幾隻副廠鏡好想要

這點大家應該都樂見其成

eraser110112/23 12:12分享購買心得給推,也不是短短幾行,每個人對相機的要

eraser110112/23 12:12求本來就不同,新手對畫質、螢幕、觀景窗等等專業參數

eraser110112/23 12:12可能需求不大,當然最直覺的就是手感跟外觀,用久了自

eraser110112/23 12:12然會越來越清楚自己的需求

謝拉

h31101312/23 12:29是說 Z6ii不香嗎?怎麼大家都不推?

我覺得也挺香的阿 所以有補充說如果a74,R6,z62在選也一樣

rhoad12/23 13:55你等一下又要被嘴說2000萬跟3000萬差不多XD

rhoad12/23 13:58不瞭解人家的說詞,只看表面文字,一昧只想嘴(ptt水準

ktoaoeex12/23 14:09A74跟R6兩台對預算有限的一般使用者 我覺得主要還是鏡頭

ktoaoeex12/23 14:10的選擇影響比較大 R6現在不想轉接的話 中階鏡頭選擇很少

ktoaoeex12/23 14:12SONY這方面的優勢還是大很多 尤其二手鏡頭價格已經穩定

ktoaoeex12/23 14:21EF鏡豐富規豐富 但我自己覺得有吸引力的也只有大小三元

ktoaoeex12/23 14:2250定那幾顆對我來說還不如55ZA

這我是認同 但選擇少不代表完全沒有 而對入門來說有的還在摸索 會不會一開始就衝中階及鏡頭需求少且會選的對象是否就那幾個 對入門的人來說有的不會想到那邊 很多甚至到一半熱情就冷卻了

smileahpain12/23 14:42除非新手開場就要鏡頭買滿,不然先買一機一鏡

smileahpain12/23 14:42其實鏡頭群重要性也不高,等到練起來那也是以後的事

smileahpain12/23 14:43在fb上看到賣最多的就是一機+一鏡在賣,理由都相近

smileahpain12/23 14:44現在手機太方便,新手陣亡率實在有點高阿

中肯 有說出我的想法

PhilumniS12/23 15:30這種意見比較偏向普通使用者,大推

謝拉

shellpig12/23 16:18好多都沒差,確定用起來跟手機有7-8萬的差距嗎?^^"

shellpig12/23 16:20不過這兩台是真的都可以啦!

我的前提是選到剩這2台

M16A112/23 16:21樓上 不是沒有差距 而是差距跟重量選擇了差距

smileahpain12/23 16:26看人,像是大太陽底下有EVF就是方便...

huon12/23 16:31推這篇,對一般用戶很實用,感謝

謝拉

MusicD12/23 16:38推直觀心得

謝拉

ihcc12/23 17:403萬多以下買iphone就好...M43表示QQ

我必須說他們觀念不見得正確 但確實有的人就是這樣想 與其拿m43他們覺得拿手機感覺差不多

heero033312/23 17:44錢拿來買好點的電視才是真的 每個牌子的電視發色不一樣

heero033312/23 17:45手機iso頂多自動到800吧 A74跟R6至少6400以上可用 差多

iPhone有的人拍出來修一下很威欸 我就看過一個朋友對人家說他覺得他iPhone拍出來的比人家d5600好看 還說iPhone超廣角有到13mm 你有的相機買的鏡頭都還不一定有那麼廣角呢 只能說各式各樣的人真的都有

※ 編輯: lostbook (42.75.77.230 臺灣), 12/23/2021 18:08:53

rahim121112/23 18:37m43喔,現在手機追上o家75/1.8的畫質了?

helixc12/23 18:53超有趣,害我邊看邊笑wwww

dddaiel12/23 19:11光你說全都不用看沒有意義就更不用說掌握了

dddaiel12/23 19:11根本不知道這些符不符合,到時候買進來不符合

dddaiel12/23 19:11只會想要換,這也算不能掌握吧。

dddaiel12/23 19:12沒比較沒傷害,沒比較哪能知道哪一台才是真正符合需求

dddaiel12/23 19:12單看規格就想要知道符合需求,那跟看外觀一樣表面

dddaiel12/23 19:13不然買東西為何要參考測試文章,就是要看規格看不出來的

zsp9500312/23 21:00回原po 因為工作上很多時候需要裁切彌補24105焦段不夠

zsp9500312/23 21:00的情況 這時候裁切下去就會感受到圖片品質的差異了 不

zsp9500312/23 21:00然正常使用下是真的沒太大差異

xm4vuejo12/24 16:37恭喜買了新機,器材到最後沒有絕對好,好好享受拍照的

xm4vuejo12/24 16:37樂趣跟與同好的分享

arsei070712/24 17:17那個平台有95折呀

n002948030012/29 19:56推心得,R6是非常棒的一台機子,恭喜入手

holdon01/05 01:01推心得 現在其實一般拍照都夠用 尤其比較錄影功能 80%的人

holdon01/05 01:01根本不會去用

holdon01/05 01:03會影響的還是在操作體驗和鏡頭群支援度

holdon01/05 01:05當初和我同時買單眼的朋友 或是比我早買的 現在都只用手

holdon01/05 01:05機了

holdon01/05 01:10對資深的玩家 會進後製的才會考慮各種參數表現 一般人根

holdon01/05 01:10本不會進後製 入門玩家真的不用太揪結

holdon01/05 01:12資深的玩家有的還會找不需要性能過剩的機身

credo805/08 01:59推 R8啊 的梗好好笑

謝謝大家

※ 編輯: lostbook (42.75.203.42 臺灣), 06/09/2022 00: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