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布列松放到現代
攝影大師布列松現代技術攝影之父
啊他如果來到21世紀會跟現在一樣紅嗎
那他的攝影革命還有構圖法還會跟現在一樣變成學習標竿嗎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90.39 (臺灣)
※ PTT 網址
噓
滾
→
為什麼這給我一種洗文章的感覺….
噓
因為這就是略低於標準的洗文阿w
→
現在流行的都會打很長標題、標點符號也不會忘
→
設定一個時間段內回覆推文,甚至有些內容還是AI寫出來的
→
於是這種連換行都懶的打工仔,就變得特別明顯。
噓
....
→
Shisa不要一只站內騷擾好嗎,已經到檢舉版檢舉你煩
→
不煩
→
抱歉打擾到您工作了,加油^_^"!
32
[閒聊] 十年前的外拍人像風格跟現在差異頗大偶然看到一些無名盛行時期的麻豆外拍攝影 可能都2010年以前的照片 整體看下來的感覺跟現在看到的人像攝影差蠻多的 網路隨便找個2006年的外拍 顏色相對於現在比較飽滿20
[問卦] 豬哥亮如果活在現代會紅嗎?豬哥亮 台灣知名主持人 全國沒有人不認識 在1980年代 收入一年就好幾億15
[閒聊] 北斗神拳或魁男塾這畫風放到今天還會紅嗎本座讀書時, 北斗神拳跟魁男塾這兩部漫畫在同儕間算滿紅的, 好朋友之間動不動就假裝打一拳然後說「你已經死了」, 不然就是做出魁男塾秘奧義的動作然後說出招式名還自以為很帥, 現在想想真的既白癡又好笑, 不過這兩部漫畫都是硬派畫風, 誇張的肌肉+畸形的頭身比,10
Re: [作品] Q的不知道拍什麼難得有人拋出一個接近攝影核心的問題,藉此機會我寫一下我對於攝影的想法好了,近幾年對於台灣攝影一攤死水真的很無力,順道拋磚引玉讓大家對攝影有比較不一樣的認識,而不單止於好看與否。 原PO想要拍出故事感,那麼所謂的故事感到底是什麼?就我觀察到大眾指的故事感也不過是一種既定印象,也許源自過去布列松那群的紀實攝影,也可能是源自電影中的構圖方式讓你的腦袋產生有故事(敘事)的錯覺,其實也只是對於刻板印象的聯想,總得來說那種故事感的畫面只是觀看者的腦補。此類照片很能討觀眾的視覺歡心,經過大家點讚分享爆炸式傳播的速食圖像文化,因人類的從眾性加上洗腦心理,自然而然對於這種美學感到愉悅,產生這種才是好照片的錯覺,進而想拿起相機拍出同個"感覺",但往往都落入失敗感到挫折。 那麼為什麼會感到挫折?拍不出來後自己開始懷疑人生不認同自己,或是真的拍出來了,那麼拍出來之後呢?不斷複製這種美學到最後其實還是會挫折,你還是會感到自己不知道在拍什麼,大多數人拍照很多年後都卡在這個瓶頸。因為你在追求某種虛幻的美、一種感覺,拍出的東西一點內容都沒有。 而我說的看書,可以看任何你喜愛的書,再把吸收到的內容應用到攝影上。比如你想要有故事感,那麼你可以去看看漫畫的分鏡,看看漫畫家如何用圖像敘事,可以是單張也可以是系列,然後學習解讀圖像的能力,一個圖像裡面有什麼符號?這些符號間的關係是什麼?空間關係造成的效果是什麼?圖和圖之間如何形成一種敘事?也可以去看戲劇劇場理論,一個故事如何被產生,再把理論應用到攝影上。 把照片裡面的東西都當做符號去解讀比較踏實,不然太容易落於什麼OO感XX感的不踏實感,結果拍的人跟看的人都滿頭黑人問號==11
[情報] 北美館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網址: 縮: 北美館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7
[情報] 講座:布列松為什麼曾經重要?活動介紹 為什麼布列松曾經重要?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20世紀最著名的紀實攝影師,但是時 至今日布列松仍然重要嗎?我們應該如何衡量布列松所留下的藝術遺產? 在這次講座當中將討論布列松在攝影藝術化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後來對6
[作品] 漁港意象 a6000接觸攝影大概也接近一年了,雖然還是新手但覺得學了很多東西,最近拍攝澎湖漁港邊的 照片,挑了黃昏的時刻,顏色很金黃,加上岸邊有時候會有一些特別的人事物出現! 相機鏡頭 a6000+ Sony FE 28-70mm F3.5-5.6 ~~~~~~~~~~~~~~~~~~~~~~ 作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