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簡述影劇暴增的時序與成因

看板EAseries標題[閒聊] 簡述影劇暴增的時序與成因作者
subetu
(Subetu)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西方來源的資料寫得很清楚,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Reddit上看過兩個常見論調:
1.串流尤其是Netflix大量訂影劇,樹大必有枝。
2.Netflix成功後,其他公司追趕,也大量訂影劇,搞平台獨佔。(大家都獨佔,大家都要訂影劇)
兩者可能都對。

1.串流尤其是Netflix大量訂影劇,樹大必有枝。
時序如下:
1997年-2007年:Netflix本業是郵遞DVD租借。2004年百視達還有9000家門市,到2010年百視達申請破產保護。Netflix在這期間,吞噬百視達原本的龐大市場,並在2007年揮軍串流。

2007年-2008年:串流平台上線。2008年為了回應Hulu和Apple線上租借的威脅,DVD租借會員免費無限串流。

2010年:Netflix和 Paramount, Lionsgate and Metro-Goldwyn-Mayer. 簽了5年10億美元的合約。派拉蒙日後推出了自己的Paramount +, MGM推MGM+,
Netflix撿走AMC綠燈,Sony製作的 Breaking Bad.

2011-2012年: Amazon為了回應對手Netflix, Amazon Prime訂戶免費串流約5000部影劇,並和Epix(現在的MGM+)簽約。(2021年併購MGM)

2011年Netflix成為北美最大網路流量來源。訂了House of Card, Orange is the New
Black等老牌Netflix劇。
華納、派拉蒙合資的CW電視網,與Netflix簽10億美元合約。華納探索/HBO與派拉蒙都是未來對手。在2019年要推出自有平台競爭,不和Netflix續約。
2012年,Netflix和Epix簽5年約(現在的MGM+),

分析:
1.包月制串流成主流,雙方較勁,你無限我也無限,你免費我也免費。
2.影劇爆增,除了Netflix, Amazon自己訂之外,還簽了一堆約上架電視網影劇。以CW電視網為例,到2011年還沒賺到錢,有人拿10億美元簽約上架你的戲,還有一堆觀眾等著看,哪個白癡不照辦?CW劇沒有取消這種事,太賺錢了,新劇一直出,舊劇幾乎不會被砍。

2013-2016年: 2013年Amazon開始上架原創劇。Netflix早三年(2010年),並在2013年訂了4部漫威劇,向Disney訂了星戰系列動畫。這都是日後對手Disney的IP.
2016年Netflix一年訂了(並上架)126個原創劇/電影,超過所有對手。

分析:
Netflix自己訂影劇一年可以訂到126個,也花錢讓電視網影劇上架,電視網如CW自然瘋狂訂新劇,反正Netflix買單。
Netflix為何能這樣搞,可能如前述,吞噬原本百視達的市值,以及燒投資人股利。
串流的便利與吃到飽的特性養大了胃口。為了回應對手如Amazon, 你包月我也包月,但我訂更多獨佔劇。

2.Netflix成功後,其他公司追趕,也大量訂影劇,搞平台獨佔。(大家都獨佔,大家都要訂影劇)

編劇、演員工會罷工共同訴求就是Streaming residuals,包月的串流平台播放影劇是沒有residuals的,2022年串流超越有線電視後,編劇工會薪資倒退到10年前水準。

編劇工會討價的預估收益是每年4.29億美元,資方目前給的預估收益是8600萬美元。
若同意還價,增加成本要怎麼支應?無法吸收的話,若干串流平台就要量入為出,結束沒效益的劇,回歸市場機制。若最後競爭不下去,就該像其他產業也有的例子,認賠放棄自有平台。Netflix從以前到現在撿了無數的劇,像是You,會不會有一天連平台都撿起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36.96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subetu (36.237.136.96 臺灣), 07/17/2023 01:30:20

qaz95019707/17 02:42

Jotarun07/17 05:14

furio07/18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