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3關務特考三等關稅法務(英)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3關務特考三等關稅法務(英)上榜心得作者
rosa0027
(roror)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5

零、成績
112
法學緒論_______58
國文(申59 測14)_73
行政法_________33
民法___________66
英文(申31 測36)_67
民訴強執_______40
關稅法規_______30
總成績_50.86_(成績排名 81)_(錄取標準 57.14)

113
法學緒論_______74
國文(申51 測20)_71
行政法_________69
民法___________31
英文(申20 測30)_50
民訴強執_______54
關稅法規_______74
總成績_58.98_(錄取標準 58.60)

一、
1.學歷: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畢業
2.考試動機:
之前做過海關約僱,覺得工作氛圍不錯。
尤其是同事年紀範圍很廣,同事年紀比較大但工作上偏傳承經驗而非倚老賣老,這點很合我的心意。當時快三十,也會思考自己的未來,希望下一份工作能長期經營。

以下是幾點是因工作特質影響的文化,短期比較難改變。如果偏喜歡的話,推薦來考。
*工作3-5年輪調:
長官不一定比基層懂(即使他機關也有,但是因為輪調,這是普遍認知的)、
即使是爛單位也不會做太久(我也不喜歡一份工作做太久,這點剛好適合)

*工作內容與法規高度相關:
查緝需靠經驗;但基層有理也可依法堅持(但是自己也要精進)

*工作內容接觸廣泛,需要了解新事物
*不限職系論調,同事年齡跟所學廣泛
年輕人與前輩的相處,能互相需要才能維持平衡。從以上幾點,我會覺得大多數的單位氛圍應該還行。

*工作大部分跟貨物、價格有關,比較客觀有得討論,不會直接以人民喜好為主;有查緝部分,但(應該)相對安全。

其實公職很多都很忙,
但是我比較不喜歡應付因人而生的因素。

唯一很勸退的一點是輪班,而且是日夜輪班。
不過以文組來說,薪水太香。還是先考看看。

3.備考方式:全職無補習,自己看參考書。
4.備考時間:兩年多,111下半年開始準備,參加112、113關務特考。

二、各科備考方法及書單
0【國文】
國文基本上沒準備。
113年考試前一天及當天,準備了一個故事。
因為112年第一次刪公文,當年關務國文作文是兩題;但後來的高普考是一題。113年關務有可能是一題。如果是一題占80分,我想大概要寫超過1000字。
都寫我自己的事,感覺太單調。想了一個不論主題都能用的方法,因為考試結尾大多會收在正面思考,所以要找正面的事。如果只用聽說過的事蹟,寫出來不夠具體,說服力會下降,也會用贅詞。

準備故事的方法:
某某人做了什麼事聞名(得獎盃或有個具體成就);他做這件事得起心動念、經過多少時間、困難、如何克服或得到幫助。
這個故事要足夠具體;我對這個人事物有自己看法(如敬佩哪個部分)
在新聞裡挑某個人,了解故事關鍵點,把關鍵字記在手機,考前五分鐘專心背。
後來果然有用上。

各位好奇功效的話,可以像我這樣先找好,然後再隨意找一兩年作文題目套入。開題寫自己的意見,第二或三段用上故事舉例。
同一個故事可以有很多不同切入點,就像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看法,並不會很奇怪。

1【法學知識】
1-1來勝基本法分科:公法及其相關法規(含財稅法)

沒另外準備。因為專業科目與其相關,感覺有點心理安慰。
第一年考前應該有看,可能是看考試路上別人發的題目。

第二年考試當天,帶1-1去。因為法學知識通常考五院、總統職權、釋憲案例,當天針對這部分看了一些,加上過往的記憶去推理答案。沒想到成績還不錯。


2【行政法】
書單
2-1程樂的十堂行政法解題課(二版);程樂‧于歆行政法體系書(連新版體系書約讀三次)
2-2行政法基本十講(13版)_李建良(概略掃過一次)
2-3行政訴訟十講(沒看)
2-4解題書(看兩題)
2-5行政法題型破解(15版) 周董,周凌
1-1來勝基本法分科:公法及其相關法規(含財稅法)


備考的2-1這本書剛出版,沒有改版問題。
第二年大改版行政法體系書,用hyread借電子書看,沒另外花錢。一邊對照新版,發現很多改動處,沒看到真的會哭,比對的過程又更有印象。
2-1這本書真的很優秀。我本科讀的懵懵懂懂,但是看了這本書,很有教科書的味道,也能下筆寫題。我覺得一本好的書,是作者程度比讀者高,而且了解自己的讀者。當作者程度比較高,他能寫的很簡單,而且能帶出整個科目的思考架構。
其他科的參考書是以這本的標準找的,可知我對這本的評價有多高。

但是也有個小缺點,就是有些小主題,書裡沒寫。像113年第一題我沒印象看過,就是臨場應變。有些書裡著墨很少,像112年第三題行政罰減輕或免罰。
行政罰法跟行政執行法可能要至少掃過一遍法條,需要時才會有印象。

我自己覺得申論題,能出成題目的都至少要能寫出三部分。比如常考的主題行政救濟,就要先分析、定性(是否行政處分)、救濟。不太會出簡答就能寫完的題目。
因為如此,回答也要精準。如果回答常覺得找不到重點或是寫太多了(最精簡去掉贅字及條文內容,應能寫成一頁800字),應該是沒回答到題目要問的。
如果常常這樣,要回頭去看書,有可能是看得太少只知道部分;也有可能是抓不到題目要問的。可以從書裡的擬答回推題目、分析題目問法跟答案的關聯性(與自己回答的相比)。
(以上觀察,關稅法規例外...)

備考過程體會到"量變帶來質變"。
第一年備考的時候,想著時間緊張,看了一些記憶法的書,記一些條號,不過效用不高,能記得條號,但不一定考出來,而且又要花另外的時間去記。其實申論題有寫條號是加分,沒寫不一定沒分。有回答到題目要的比較重要。

第二年重新準備的時候,覺得第一遍的打底在腦海裡留下印象,理解度提高一個等級。
所以我建議,第一次讀的時候,不需要煩惱作筆記的事。不然都是照書本抄而已,既浪費時間,也起不了作用。還是多看幾次比較有用。

2-1很多擬答都提到自製模板。
參考了概念自己建立簡單結構。因為行政法很多法條會一起用,比如行政法92條行政處分的定義,可以用在行政處分相關題目,也能用在行政救濟。
方法:書裡擬答一篇,把擬答的法條條號抄起來,當成一個組合。累積下來就知道哪個主題會用到那些法條。一方面是記憶,一方面藉由比較加深記憶。
我沒有另外寫筆記,因為回頭看筆記的時候會覺得記得太少了,沒安全感,也會覺得筆記不如書本有延伸概念。只會在書上記個小東西或貼紙條。
考試的時候帶整本書去,很重......。

3【民法】
書單:
3-1民法入門(15版)_李淑明(看一遍,部份兩遍)
3-2來勝基本法分科:民法及其相關法規(含勞動社會法)(沒看)
3-3張璐的物權法有聲解題書_張璐(看一點)
3-4財產法(I)契約法_李淑明(一遍+一點點)
3-5財產法(II)侵權行為法.物權法_李淑明(一遍+一點點)
3-6財產法(含民事法綜合題)解題書_李淑明(看一些)

我第一年只用民法入門考的分數比第二年看兩本(3-4、3-5)來的高......。
應該說,基本的招式如果夠穩,這科應該不會差。
3-4、3-5要配3-6一起看,有些答案對不了,心會懸著不太好。

4【民事訴訟法】
書單:
4-1民事訴訟法解題書_梓潼(看一半)
4-2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_劉明生(沒看)
4-3民事訴訟法(含家事法)解題書_李淑明(看一些)
4-4 8週破解民事訴訟法學霸筆記書_溫語(看一些)
4-5 民事訴訴法(上)(下)_喬律師(挑著看部分)

第一年看4-3,考前翻,有稍微寫出東西。但是準備第二年的時候,想再繼續看這本,卻發現越來越難看懂。開始了看不下去就買書的循環......。
4-4幫我打通一些答題思路。比如說不一樣的題目回答的有點像、有點像的題目可以回答的不一樣......?
重點是怎麼回答(?)
後來覺得4-4比較偏司律,回答的很細。就沒多看,怕回到一般的題目不會寫。
113能寫出答案,應該主要是4-5+4-4,一點點4-3+4-1。
4-1擬答的就很剛剛好,不會給更多方便理解的說明。我雖然看懂字,但是架構不太理解;就回去看4-5。
4-5真的字好多,但如果有時間讀的話,單獨看這兩本應該也夠了。

5【強制執行法】
書單:
5-1就是這本強制執行法體系+解題書(3版)_黃韡誠律師(沒看)
5-2喬律師的強制執行法_喬律師(看兩遍)

5-2很推。強制執行法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考科。
架構很明確、原則很明確,不太有模糊地帶。熟悉架構之後,考前再翻也還能記住一點東西寫。投報率不錯。
112跟113年考試分數穩定。

6【關稅法規】
6-1關務人員、專責報關人員考試【關稅(務)法規(含概要)】(略)(11版)_胡劭安(每次想翻都只看一點)
6-2蝦皮買的重點整理&近十年擬答
6-3前輩支援的擬答(略掃一遍)
6-4我自己的整理

這科能參考的真的很少,能買到的只有6-1。偏偏6-1不是每年更新。而且內容大部分是法條,我遇到這種沒有前後文的文字,就看得很慢、會忘記。每次翻都被打敗。但是法條的整理運用跟考古題可以參考。
第一年準備,用6-2較多。去考試的時候還發現別人也看。哈哈。
不過這科真的很難考高分。
113能考高分,我覺得是題數多的關係。
不然像112的題目,高分的人除了關稅法以外,一定還寫了其他東西吧(?)
6-3前輩的擬答真的很狂,打開檔案當下,心想:這題可以寫這麼多嗎我好像記不起來。

題目很像簡答題就是這科殘酷的地方。
一題可能要結合兩三條法條才寫得出來。有時候甚至是跨法的比較,比如常考的海關緝私條例跟懲治走私條例裡的私運定義。

如果真的把題目當成簡答題來回答,分數也會跟簡答題一樣......。難記,也難臨場發揮。

會寫6-4也是因為記不起來。結論跟前輩一樣,「一定要自己寫不然記不起來」。(把考古題答案手抄幾遍應該也有效)

不過我寫的不是擬答,是法條的整理。也不是很正式的寫,只是寫在印下來的法條背面,分量不多。整理的方法放在後面附錄。
其實這科題目重複率不低,但是真的很難背。

7【英文】
7-1我的第一本格林法則英文單字魔法書_陳冠名/楊智民(看前20頁)
7-2(略)格林法則公職英文單字魔法書_黃宏祿等(基本沒看)
7-3關務署網站英文版新聞稿(看的都沒出題到)
7-4過期英文雜誌:常春藤、advanced彭蒙惠英語(看一點點)

關務的英文很難。因為猜不到,就吃老本。選擇題跟海關相關度不高,喜歡考很難的單字。翻譯跟作文的部分有在考前練習跟找相關文章看,勉強可以準備一點,但投報還是不高。113年作文海關需要的特質,考前有練過(因為是無法臨時應變的舊考題,挑出來寫),但分數比預期低。
感覺今年改的比較嚴格。(感覺啦)

如果英文真的很差的人,要把準備的時間切的零碎,每天準備一點點。以準備高中考大學的教材讀應該能保證一半的選擇題分數跟三分之二的手寫題分數。

8【其他】&備考心得
8-1非本科系六連榜司法官學霸告訴你:這樣做就只能上榜了阿
8-2國考歐趴:心理+技巧鍛鍊(略)_小歐
8-3P律師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_P律師
8-4圖解最省力的榜首讀書法:(略)_賴小節
8-5打造超強國考記憶腦:露西來了(略)_王爵
8-6網路上各家網友分享的上榜心得

這部分只列出有幫助的。
因為我是個不標準的考生,
如果打開國考書籍,看前言就讓我心生沮喪的話,會果斷放下這本書。
我覺得備考就是這樣,要盡量把心力集中在看書上。讀書很孤獨,因為進度的好壞自己知道、自己控制,有時候控制不了,也是自己承受。
當他人給予支持,除了感謝之外,只有再三的投入時間保證結果,才是最好的回報。
當自己有負能量、迷茫,就算別人願意聽,說多了,還不如回頭看書。畢竟考上才是自己辛苦的理由,說再多也不會回饋到成績上。
其實看書是一件中性的事,它不會傷害我、不會讓我難過,是我的期望、挫折。
每當這個時候,我會看看書、看網友心得,我就覺得沒那麼孤單。

了解自己在備考過程很重要。
我不太會看不下書,只要開始看書,我都能理解一點什麼。
但是會逃避看書。就是壓力太大的時候,莫名其妙時間就溜走了。
相對地,全職讓我生活有重心、經濟無虞,還能因為他人的眼光維持看書時數。
我沒有運動習慣,但是散步放空能讓我輕鬆,那也不需要強求。
因為這點,備考後期的時候還滿有罪惡感的。有些人建議零碎時間可以用來複習,我也試著做,但那讓我好有壓力。好像不配擁有放鬆時間。
後來不會強迫自己,但走路想到什麼問題想不起答案,還是會打開查。後者是腦力激盪,答案不找到放不下(哈)。
到接近考試的時候,偶爾進廁所會乾嘔一下......。那時我就知道,只能再放低要求。
只要堅持就好。

非常謝謝同事朋友家人的支持。我有努力,也非常幸運。

9【附錄】
整理方法
0先把海關業務區分成幾個部分:
稅:關稅(完稅價格、報關程序)
保稅:課稅區、非課稅區
貨物管理(進出口貨物放行、業者管理及罰則)
查緝(查驗、事後稽核、申報不實等/私運)
這部分可以到關務署看白話文或是看新聞了解。

1抓大法條:關稅法、海關緝私條例。以這兩個為記憶架構。
套入前面了解的業務範圍。

2理解各法條的階層屬於法律、行政規則或其他。
(1)有裁罰金額、處分的一定會放在法律位階。
(2)適用對象不同的會放在不同法條。

3以法規架構,授權母法會放在第一條。
以關稅法為關鍵字搜尋,如果出現在第一條的,都是可能會考的。
很多,但要記得適用對象的定義跟裁罰都在母法裡。
同類型只是適用對象不同的話,會有相同的概念。

4比較關稅法內部的連結與橫向概念
從關稅法81條到91條是對海關管理之對象違反規定的罰則,罰則訂得很像,但又有不同;而這些對象能經營哪些業務分定在前面的條文。透過比較了解這些業者的不同,會比較有記憶點。

關稅法規定的追繳期為五年(第9條:5+5+5;48條;59條;98條)
;稅捐稽徵法23條的五年;公法上請求權是5年;關稅法內文件保存期也是5年。
讓法條看起來有道理,像有故事線,好記。

通常有進口適用的辦法、就有出口適用的。
有特殊優惠資格的(免稅、保稅、沖退稅),就有定義跟時效。

這科也是有寫有分,所以盡可能了解全面一點。即使臨場忘了條號、完整內容,還能藉由推理推出一點內容。
比如,保稅是一種優惠,它是有條件的,需受監管(進出造冊、專責人員、攜入課稅區需補稅等)。監管沒明確寫在條文,但是透過這些規定,可以說保稅須受監管。
保稅是暫時的,有鼓勵外銷的政策目的;
而免稅也可以說是暫時的,是某些用途、身份的人享有的優待,當持有人不是符合資格的人且未到年限,還是要補稅。
以大架構去補充細節,透過比較異同去理解,或許有幫助。


還有一個小方法,我會去找關務署公布的表格。每一個表格代表可以申請的業務,上面會有適用對象、規定。有具體的東西,就像分開不同內容的抽屜,有立體感。

最後提醒一下,
上榜的人要去關務署看公告。填志願的時間跟系統跟考選部無關,8月要記得去填。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90.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Examination/E.XYhGDHWtkd4M

※ 編輯: rosa0027 (123.192.190.245 臺灣), 06/28/2024 22:57:06

asxu3106/29 00:52平平是約僱,北關人事有一個就...

Lanword06/29 02:12真不知道該說行政法好還是民法好

MosDonalds06/29 05:00感謝分享,我也是今年上榜

MosDonalds06/29 05:00我112年英文吃老本裸考 ,分數跟你差不多,今年英文7

MosDonalds06/29 05:002 手寫30 選擇42,寫10年考古題+看了一本The Economi

MosDonalds06/29 05:00st

MosDonalds06/29 05:00關說法規去年背半天20幾分 ,今年只看兩次50幾XD 看

MosDonalds06/29 05:00來今年關稅法規給分比較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