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10高考 農業技術上榜心得

看板Examination標題[心得] 110高考 農業技術上榜心得作者
chubiechuan
(bie)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4

一、背景
120園藝學士、112園藝碩士。從109年5月全職備考,109考了高考三級、二級、地特、台糖職員。110考了高考三級、台糖工員、農藝技師、地特。

二、還願
承諾台北市文昌宮文昌帝君,若弟子信徒上榜要廣宣其名號。台北市文昌宮有五尊神明,文昌帝君、文魁夫子、朱衣神君、關聖帝君、太歲星君。求取了文昌宮平安符,在考試時隨身放在口袋裡,此舉能讓我安心,專心應試。
台北市文昌宮簡介:https://www.wenchang.org.tw/info.html
台北市文昌宮FB:https://reurl.cc/8WnkNM

三、分數
科目 109高三 109地 110高
國文 56(32+12+12) 54(31+9+14) 55(31+10+14)
法學知識與英文 58 58 66
作物學 50 59 63
作物生產概論 78 63 64
作物生理學 63 29 68
作物育種學 18 44 49
土壤學 68 55 51
試驗設計 41 55 64
total 53.8 51.87 59.97
錄取成績 55.53 59.27 56.97
排名 35 9 15

四、備考期間
1.讀書:
我的資質駑鈍,視當天情況約念2-8小時不等,幸運的是我有個好隊友,一起寫了99-108考古題。我寫難的,他寫簡單的,然後互相交換討論內容,找出盲點。

2.教材:考古題
強烈誠心建議,考古題每題都要自己寫過一次,並在每次複習時,更新考古題的擬答。這次上榜,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考前14天,背考古題的擬答,我的擬答是在考前14天出爐的。但之前陸陸續續都有在寫,而且重看時,也都有重新把不順的地方或覺得有問題的地方更新。因此,最後14天,就是背背背,能背多少算多少,背不起來也有個印象。這招在109地特也用過,可惜成效不好,因為收錄的題目數量不足。110年高考時,收錄99-109高考地特以及部分農藝技師的題目,讓我順利上榜。此外,這裡要非常感謝ericyoyotv板友提供的自己考古題擬答,跪謝!讓我與朋友可以從三種觀點來看題目,並修正擬答。我認為認真背考古題可以穩定拿到50分。

3.各科準備:
國文:
一個字「命」。
參考資料:青草茶的公文寫作(網路)

法學知識與英文:
法學,強烈建議憲法一定要念熟。
英文,個人實力累積,真的想準備,把高中7000字、托福10000字都是好選擇,另外可以多看英文文章提升閱讀速度。

作物學:
一個字,「背」。來說說偷懶的部分,我原本打算用ANKI背,但一半就放棄了。我朋友則是持之以恆,就有很好的效果。
參考資料: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雜糧作物各論》、嘉大講義《食用作物學》、嘉大講義《特用作物學》、台大講義《飼用作物、綠肥作物、覆蓋作物概論》、盧英權《作物學》、高景輝《作物學實習手冊》、汪呈因《特用作物學》、王慶裕《茶作學:茶樹栽培與茶園管理》、王慶裕《製茶學:台灣茶類之製造生產》、《農家要覽》,還有一本在國家圖書館翻到的丙級茶評師證照考題。

作物生產概論:
由考古題來說,我覺得很駁雜。我是以考古題為底,去找農改場、農試所的資料來增加守備範圍。再來就是農業統計要覽的各種作物產量產地,一定要背,而且每年要更新資料。我運氣好的地方是我背109的資料用了3次考試,110高考、110農藝技師、110地特。農業統計要覽會在7-8月間更新,所以高考用的都是前一年的資料。最少也要背前5名的作物,我自己則是背了23種常見的農藝作物。
參考資料:王慶裕《作物生產概論》、郭華仁《種子學》、台大講義《作物生產概論》、《農業統計要覽》、《農情報告資源網》

作物生理學:
考古題每題寫完,就差不多會有大概念了。我生理學的底子算是打的比較好,把大學跟碩士的生理學類的課程都修的差不多。我遇到的問題是我不愛背生化過程,然後,109地特就考壞了。所以,強烈建議,把路徑、生化過程背好背熟,手動畫圖。
參考資料:潘瑞熾《植物生理學》、蔣德安《植物生理學》、Taiz.Zeiger《Plant
Physiology》、Taiz.Zeiger《Plant Physiology and Development》、無數的論文。

作物育種學:
我的大死穴,之後是靠著許多原文書拉上來的。中文資料甚少,我建議找本好的原文書讀。不然就是要有學校講義。我遇到的問題是分子育種,是我的大弱項,傳統育種,則是弱項。
參考資料:高典林《現代作物育種學》、台大講義《作物育種方法》、George Acquaah《Principles of Plant Genetics and Breeding》

土壤學:
我從最基本的高職的土壤學讀起來,之後再讀普通土壤學。一頁一頁的讀,這個科目我算是從零開始準備。直到考完110地特與農藝技師後,我深深覺得要讀原文書,針對新的題目,這兩本可能已經不足以應付了。所以我推薦一本適合入門的原文書,Brady, N.C.
and R.R. Weil《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基本上土壤學的題目,只要是概念的題目,都能找到答案,缺點是要看英文,不過這本書是我在考完後才找到的,取得有一定難度。
參考資料:郭周武《土壤肥料》、張仲民《普通土壤學》、中興講義《土壤與肥料》、楊秋忠《土壤與肥料》、《農家要覽》

試驗設計學:
我是以考古題為基準,優先練習計算題,難題與觀念題則是先跳過。每一題計算題,我都手寫算過2次,練習時要按計算機,不能偷懶用電腦算,是為了習慣計算機的按法,這件事很重要,避免按錯,如果可以,最好計時練習。再來是熟計算式,包括各種設計、各種信賴區間、多重比較,提個重點,一定要計回歸分析,我在109年的高考和地特因為沒看回歸分析,直接去了2個25分。按照目前態勢,回歸不會考太難,是很好拿分的一點。如果已經都能熟練計算,但遇到原理部分不會,則開始練習推導過程,有時候緊張會忘掉算式,可以利用原理推,至少不會空白。數學,沒有捷徑,就是多練習題目。試驗設計永遠不要放棄,拿分的好手段,唯一有正解題目。
參考資料:沈明來《試驗設計學》、沈明來《生物統計學入門》、台大講義《試驗設計》

各科努力程度:試驗設計=作物生理學>作物學>土壤學>作物育種學>>>>作物生產概論
朋友的努力程度:多考了我一次108地特,他都會依照考試結果調整,但都不會太關注作物生產概論

五、心得
很開心跟朋友今年都有上榜,很感謝家人們的支持,沒有冷言冷語,在備考過程中真的備感艱辛。祝各位考生也速速上岸。
109年地特放榜後,我有去閱卷,個人認為效果不錯,有些題目可以知道小題拿多少分。

六、小提醒
備考中請保持樂觀,張弛有致,因為太認真隔天會耍廢。
毅志力薄弱者,可以考慮使用番茄鐘。
不要設定太困難的目標,達不到會毀掉一切,心態很重要。
建議有空的話,可以去閱卷。

七、最重要的東西
附上109地特、110高考的擬答。其他請參考ericyoyotv板友的擬答。不管誰寫的考古題都請小心服用,因為是「擬答」。
Link:https://reurl.cc/NpA2k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05.51.163 (臺灣)
PTT 網址

Unfriendly01/18 23:43恭喜

sinksink01/19 00:52

HAHAUCCUQQ01/19 07:06恭喜

ahurak01/19 08:02恭喜上榜

Halk01/19 09:00推保持樂觀,張弛有致~水到渠成

Suniuio01/19 13:31恭喜

Mbyd01/19 21:23恭喜上榜

henry151001/20 14:52話說,剛剛看了一下,正取18個 ,可是志願只有17個,這

henry151001/20 14:52樣正取最後一個的要怎麼選填啊….

chubiechuan01/21 17:41看以往的志願分發,是顯示「所填志願不足逕予分配」

henry151001/21 20:02因為我是增額啦,不知道會不會跟我們增額的一起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