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Double Pivot(文章翻譯)

看板FAPL標題[閒聊] Double Pivot(文章翻譯)作者
ssp8507
(SSP)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2

繼續分享及嘗試翻譯文章

https://www.coachesvoice.com/cv/double-pivot-football-tactics-explained-bayern-munich-chelsea/

同樣中間舉實例的部分,為節省版面不翻。

---------------------------------------------------------------

什麼是Double Pivot?

Double Pivot指的是由拖後中場或防守中場組成的兩人組合。

他們的位置在中後衛前方,在兩邊邊後衛中間,並在進攻中場身後。

Double Pivot常見於4-2-3-1陣型,在10號位身後提供協助

Double Pivot也使用在4-4-2陣型內,或是在3-4-3下,站位在三後衛前方。

如果說Single Pivot是在進攻跟防守連結的中間區域放置一個球員,Double Pivot如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在這區放入第二個球員。

---------------------------------------------------------

Double Pivot的沿革

兩個中場置於後防前方的概念很早就出現。

1920年代出現的WM陣型,就將兩個球員置於三個後防球員前方,兩個進攻球員後方。

Double Pivot的角色在此後也有很大的變化跟發展。

1980年代,巴西啟用4-2-2-2陣型,安排兩個中場在兩個進攻中場後方。

而這陣型也隨著時間逐漸發展,形成類似現代4-2-3-1的陣型。

兩個前鋒的其中一個後撤成為進攻中場,另兩位進攻中場分別往邊線移動。

在1986年世界杯,球隊開始嘗試只讓一個球員拖後,解放另一個球員前推。

而在法國於1998年世界杯及2000年歐洲杯,採用Single Pivot並獲得成功後,歐洲的球隊開始更多嘗試只使用一個球員來保護大禁區外中間的區塊。

大禁區外中間的區塊在足球戰術內稱為Zone 14。

但對手逐漸發現可以透過將球分邊、往兩邊帶球或跑動等方式將Single Pivot調離Zone 14,讓後防線失去屏障。

球隊最後還是會在Zone 14安排兩位球員,特別是西班牙的球隊。

自2020開始在Guardiola底下當助理教練的Juanma Lillo就是一位很早就在提倡球隊持續維持Double Pivot的4-2-3-1陣型的教練。

他希望透過Double Pivot參與逼搶,以提高高位逼搶的效率,並同時靠Double Pivot在進攻成員後方提供更多防線上的保護。

--------------------------------------------------------------

球隊擁有球權時,Double Pivot的職責

Double Pivot必須對球場上的空間及壓迫,特別是中間的區塊,有足夠的理解及警覺意識。

他們也必須持續觀察搭檔的位置,避免同時佔據同個區塊或處在同條線。

Double Pivot必須有足夠的持球、長傳及轉換進攻方向的能力,也必須在面對對方壓迫時,透過短傳破壞對方防守線,將球交給前方的進攻球員。

同時也需具備在出球階段後撤進後防線協助出球,及兩腳都具備持球及轉身的能力。

由於Double Pivot主要在進攻球員身後游走,其中一個可以找時機前插協助進攻。

前插的類型包括在適當的時機進入禁區,邊路球員內切時Overlap進入邊路或是主動帶球前插。

-------------------------------------------------------------------------

球隊未擁有球權時,Double Pivot的職責

Double Pivot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在於贏下球權,他們必須準備好應對各種情況,去爭搶及取得球權。

Double Pivot同時必須保護身後由中後衛組成的後防線,因此彼此間需要維持良好溝通及紀律來保持防守陣型,知道何時需主動上前逼搶或是往邊路移動,協助邊路的防守球員。

Double Pivot也必須協助高位逼搶及延緩對方的反擊。

透過弧線跑動逼搶迫使對方將球傳向邊路及將球限制在一側邊路也是職責重要的一部分。

-----------------------------

Double Pivot的優勢

跟Single Pivot相比,球隊採Double Pivot可以在中場區塊更有存在感,更好保護後防線。

同時不論是在中路或邊路,Double Pivot都能提供額外的傳球選擇製造區域性的人數優勢。

Double Pivot也比Single Pivot有更多的跑動路線變化。

Double Pivot能分攤破壞或延遲對方反擊的職責讓兩邊邊後衛同時前推。

他們同時也在邊後衛前推參與進攻時,保護邊後衛前推後,身後所留下球場兩側的空間。

球隊擁有球權時,Double Pivot其中一個球員能找機會前插,由搭檔保護他前插後,身後空出的空間。

如對方未注意到Double Pivot的前插,Double Pivot的前插跑動常能創造得分機會。

就算對方有注意到前插,也能作為誘餌吸引防守球員注意,將防守球員拉出原本站位,為隊友製造機會。

-------------------------------------------------

Double Pivot的缺點

如球隊有能力足夠擔任Single Pivot的球員,繼續採用Double Pivot會使中間區塊過於擁擠影響他的發揮。

與Single Pivot相比,Double Pivot少一個球員參與進攻。這導致球隊常需要透過更複雜的跑動及輪轉來補上進攻球員的數量,大多是透過邊後衛前推來做到。

採用Double Pivot與Single Pivot相比,球隊需要更複雜的跑動及輪轉,造成球員需要更多時間熟悉戰術,球隊也需要更具戰術素養,懂得在進攻時在何時該如何跑動的球員。

----------------------------------------------------

以上是原文的翻譯

雖然原文寫得像需要兩個頂級全能中場才能踢Double Pivot,但實務上幾乎不可能做到,球隊必須有所取捨。

如球隊著重控球,挑選組成Double Pivot球員的就會偏向選技術、傳球好來應對逼搶,至於爭搶上的弱勢透過其他方式彌補。

球隊攻擊主要從邊路發動,對Double Pivot的要求可能就會轉為防守為主,傳球跟持球能力不用太好,只要能幫忙將球轉移到邊路即可。

Double Pivot的主要任務轉為保護邊後衛前插後留下的空間。

或是用一攻一守組成Double Pivot的方式。

但Double Pivot現代不一定是兩個固定球員的組合,改為戰術上的概念。

透過球員換位輪轉,無球時跟有球時的中場雙人組是不同成員

例如4-2-3-1,過往中場的2是Double Pivot,不論有球或無球階段都是同樣的組合

現在可能同樣4-2-3-1,無球時中間兩個中場組Double Pivot,

到球隊持有球權時,兩個中場其中一個前推,由同側的邊後衛內收進中場組Double Pivot。

但是這種玩法,對於球員的位置感、戰術/場面理解能力、球員彼此間的默契跟戰術熟練度要求又更高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4 XL.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45.58 (臺灣)
PTT 網址

wu2160705/27 17:10

iamnotgm05/27 17:59

KrisNYC05/27 17:59很有趣 中文好像是說單拖後 雙拖後 單後腰雙後腰

KrisNYC05/27 18:00用pivot感覺更有雙核心的感覺

Supasizeit05/27 18:23居然拿車車做例子

Supasizeit05/27 18:25然後成功案例沒有Slot的飛燕諾,我看我軍要涼涼了

kidd81yc3705/27 19:02

Layase05/27 19:25

rockmanalpha05/27 20:20推個

zwe05/27 20:52專業推

zwe05/27 20:54英超大家都會用雙pivot了 反而是利物浦比較少

teata05/27 23:13專業推

kanokazurin05/28 02:15

THEANS8805/28 21:47推用心!感謝分享~

GSHARP05/29 00:58

carsun041205/29 07:07double pivot最經典應該是溫伯伯的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