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心得] 怎麼克服報酬偏差台股的心魔?

看板Foreign_Inv標題Re: [心得] 怎麼克服報酬偏差台股的心魔?作者
dapu5566
(平價鐵板燒)
時間推噓57 推:57 噓:0 →:168

自己的文自己回
我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並不是主動投資的想法,例如預測哪個市場比較好

也不是單純人性上考慮,想要跟周圍人的績效類似
而是關於通膨和科技業的反思

怎麼說呢?

不是因為我看好台股,或是認為說台灣股票會比較漲

而是大部分台灣的股票是高度綁定科技業的,也就是說科技業好,台灣的股票就會漲,而科技業的薪水更會漲。而科技業漲薪,代表有部分熱錢流入,那推高房價、物價是不可避免的

(當然你也可或是未來台灣的股票並不會綁定科技業 ,確實,但是這個以目前的狀況來看的
話 短期之內都是如此 )

那這會造成什麼情況?假如說你的職業不是科技業

譬如以我而言我自己是醫療業,那在這段科技大成長的這三年來 我並沒有吃到科技的紅利,卻會承受通膨=資產縮水的弊端

所以變成說,科技業的紅利,帶來的科技業薪水的漲幅 我沒有跟到,但是我卻承擔了通膨的
後果。

所以我認為要解決這個辦法問題的方法就是說「要多投入台股 」

撇除掉科技業以外的白領 就你捫心之問你們薪水有漲嗎?有跟得上現在通膨的漲幅嗎?

有人會說,那假如台股跌得比世界平均還要多呢?

如果台股跌得比較多,說明台灣的經濟是下行的,而台灣的經濟下行,那房價以及物價 在通
膨往上漲的機率就沒有那麼高。在這種情況下,我接受我報酬率比不上世界平均報酬也無所謂,因為我在我居住環境的生活品質也相對不會下降。

我想這個問題對於資深板友恐怕嗤之以鼻。因為你們的資產所得已經大於勞務收入。你的職業相對比較並不會影響你們的資產累積。

但對25-40歲的人而言,尤其像我沒買房的、醫法公警等職業,「加大對台灣科技業的曝險,
以對沖通膨的風險」我覺得是合理的

反過來講,科技業的朋友則應該反過來降低對台股的曝險。因為你的身價跟台灣股市高度綁定。


(打完發現文中對科技業有敵意,更正一下,沒有覺得科技業怎麼樣,我也很開心科技業賺進大量外資,只是單純描述通膨確實是股市上漲所導致)

以上完全沒evidence based,是我自己胡思亂想。另,我還是高度支持指數化投資的。可能把6208:VT拉到頂多2:8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5 Pro Max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09.17 (臺灣)
PTT 網址

ongioku06/16 20:04沒有要打廣告但我覺得你去看清流君有一個會員影片講台股

daze06/16 20:04你的想法在理論上可能是合理的,但實務上到底該加入多少home

ongioku06/16 20:04比例的 應該很多想法會給你這問題一些支持

daze06/16 20:05 bias才「適當」,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dapu556606/16 20:07講的更黑暗一點,人的快樂都是建立在社會PR值的比較。

dapu556606/16 20:07工程師PR上升,你沒吃到股票漲幅,你在社會PR就是下降

dapu556606/16 20:07;反過來講,台股跌,工程師薪水跌,你的PR不會下降(

dapu556606/16 20:07相對外國人或許下降啦,但人性不會去比看不到的人)。

dapu556606/16 20:07只是這觀點不太政確

SweetLee06/16 20:08不建議選科技業 就直接選台股大盤就好了(0050 6208 006

SweetLee06/16 20:0831) 清流君有一集我記得是說1/3本國 1/3美股 1/3其他

dapu556606/16 20:10畢竟賺錢原動力就是跟周遭的人競爭的;不管兩性市場、

dapu556606/16 20:10住的房子還是社會觀感。你變得比日本人更有錢不會帶給

dapu556606/16 20:10你多少快樂;但你比周遭的人有錢會

dapu556606/16 20:11更別提房價了

hensel06/16 20:28周遭永遠有人比你有錢

SweetLee06/16 20:32你攀比心理太強了 賺錢是為了讓自己生活變好 如果喜歡

SweetLee06/16 20:32跟別人比 那你永遠也不會快樂 因為即使你已經是世界首

SweetLee06/16 20:32富了 你也會天天擔心害怕被第二名超越

rmna06/16 20:34如果你是這樣想會比較舒服的人,台股只佔兩成反而太少了

ffaarr06/16 20:38拉到2:8我覺得ok啊,確定之後台股變差也不後悔就好。

rmna06/16 20:40台股只佔兩成本身沒啥問題,但如果很擔心投資輸給台股大盤,

rmna06/16 20:40那只擺兩成也也不能幹嘛

rmna06/16 20:42輸台股很不開心,贏台股也沒多開心,那真不如全買台股

dapu556606/16 20:43但攀比不是單純心理上啊,確實會因為通膨而推升房價、

dapu556606/16 20:43物價

jackypan198906/16 20:43重點是你要能夠長期 B&H

dapu556606/16 20:44或許各位前輩是有一定資產水平,已經買房了,才沒有深

dapu556606/16 20:44刻體驗到這波通膨來的之急之快

guesttry06/16 20:45dapu: 科技業中真正拿到高薪的只是一小群人

dapu556606/16 20:45Buy and hold倒是沒問題。不擇時不擇股不賣出,這應該

dapu556606/16 20:45是此串大家的共識。重點在配置比例

dapu556606/16 20:46可能我打的太偏頗了讓大家失焦XD 我改一下好了。重點不

dapu556606/16 20:46在其他行業的薪水,重點是「當你職業跟股票無相關甚至

dapu556606/16 20:46負相關,股市卻跟通膨有正相關時,配置多一點在台股上

dapu556606/16 20:46的合理性」

guesttry06/16 20:46年薪1000萬一定會贏你對吧? 人數夠少就不會推升房價

guesttry06/16 20:48不需要攀比啊.我猜你是醫生..比擬薪資低的藥師,護理師

guesttry06/16 20:48都能在台灣存活...你一直坐這山望那山 羨慕台積電那群

charles093906/16 20:49你就是看錯了標地

charles093906/16 20:49就算不買台股

guesttry06/16 20:49現在物資幾乎已經是世界流通了...台灣不會單獨通膨

charles093906/16 20:49你也買錯了美股標地

guesttry06/16 20:49不信去看淘寶黃金...你會發現黃金就是全世界一個價

guesttry06/16 20:50一小群人就算年薪一億...就房子買大一點...很少買兩間

dapu556606/16 20:51不是啊g大…你這上升到哲學層次了…照你這樣說,月花1

dapu556606/16 20:51萬五就能活,反推回去你500萬就能退休了….你會想過這

dapu556606/16 20:51樣的生活嗎?我所謂的攀比,不是我要受人景仰買奢侈品

dapu556606/16 20:51買跑車,是切切實實的實現自己的理財計畫啊。而股市上

dapu556606/16 20:51漲就是帶動通膨,這不能否認吧…

guesttry06/16 20:51護理師,藥師也會買房..怎麼可能醫師不能買房咧

guesttry06/16 20:52台積電那群就炒高竹北 炒到跟當年東京一樣

dapu556606/16 20:52Ch 大,這裡我們不討論個別標的,你這是主動跟被動投資

dapu556606/16 20:52之爭,離我們論點更加遙遠了XDD

guesttry06/16 20:52結果拿一堆高薪買了一個超沒價值的竹北天價房

guesttry06/16 20:53股市熱潮每個時代都有...我也不是科技業...

guesttry06/16 20:55趁著大家都炒高股市改弦易轍到台股

guesttry06/16 20:55這種方法只會讓你搞到65歲還在拿薪水買台股

guesttry06/16 20:57台幣幾乎綁定美金,物資是世界性的..沒理由台灣特別高

dapu556606/16 20:59這越來越複雜了,要討論到總經了。坦白講我也不是懂經

dapu556606/16 20:59濟學,但我完全不認同「通膨是全世界的,都對標美金,

dapu556606/16 20:59沒有地區性差異」。

guesttry06/16 20:59不然大陸經濟爛...我們都改買淘寶貨...自然不會匱乏

guesttry06/16 21:00反正醫師的月薪換算成拿人民幣的大陸老百姓

guesttry06/16 21:00簡直是皇帝的收入啦...

guesttry06/16 21:01美國滾動CPI約落在2.5%...台灣喊<2%是政府扭曲導致

guesttry06/16 21:02拿錢補石油, 補電價...鹽不漲,糖不漲...造出的假象

guesttry06/16 21:03台幣死掛美國(28~33).兩國長期報出不同的通膨率...

guesttry06/16 21:04頭腦正常的人都知道這是騙人的...

guesttry06/16 21:06所以看到7-11員工還在一小時180...也還沒餓死

guesttry06/16 21:06管他張忠謀有400億還是800億呢(他有一億股台積電,自己算

guesttry06/16 21:07政府的基本時薪就是算好了..這樣死不了...

guesttry06/16 21:07我們只要看自己是基本時薪幾倍就好

guesttry06/16 21:07看台股沒意義

daze06/16 21:09我聽我們主任講古,他在民國76年的名目薪資是高於去年他退休

daze06/16 21:09前的名目薪資的。從基本時薪幾倍的觀點,醫師的薪水...嗯。

guesttry06/16 21:10我說通膨是世界性是限於貨幣死掛重要貨幣的國家(如台灣)

guesttry06/16 21:11那些怪怪國(辛巴威, 南非)...貨幣亂飄的..才會自己通膨

guesttry06/16 21:13嗯~ 這個我有觀察過...40年前醫師薪水約是教師50倍

daze06/16 21:13年輕醫師可能需要managing expectation,才不會有太大的相對

guesttry06/16 21:13可惜薪水不是決定一個人65歲的財富...

daze06/16 21:14剝奪感。

guesttry06/16 21:14我看現在75歲的醫師很少財產是75歲退休老師10倍的吧?

guesttry06/16 21:15醫師理財很少成功...就算在中山南路那家也一樣...

guesttry06/16 21:18感覺是 基本的對經濟的認知不足.腦子可能往其他方向發育

guesttry06/16 21:18沒辦法...哈哈....

daze06/16 21:19我自己目前的想法是,短期高薪優先於長期穩定。環境持續惡化

daze06/16 21:22下,花幾年時間去讀博士未必是個很好的選擇。

daze06/16 21:25臺大醫院的很多人是家裡本來就有錢,來追求自我實現的。

bnn06/16 21:34醫師理財的容錯率很高 俗稱本多終勝 不用多成功 穩定就不太輸

yangmin102806/16 21:41你這理論就是以前科技業領到配股要立刻賣掉減低風險

yangmin102806/16 21:41,所以反過來你偏押科技應該也可以接受

yangmin102806/16 21:45你講的也就相對剝奪感,即使我們生活比20年前水準還

yangmin102806/16 21:45高更便利,但身邊大爆賺的人一堆就會不開心

ug77106/16 21:58跟前陣子看到的:投資科技業抗通膨,有點類似

sanfan06/16 22:10"資產只和國內比"這個理論其實是對一半的 通膨有分不同種

sanfan06/16 22:12若只有台灣薪資上升 房價和服務(人工)會通膨

sanfan06/16 22:12但是原物料和國外生產的商品如汽車3c衣服 是全球同樣價格

sanfan06/16 22:14人工的部分如果引進外勞的話可以解決通膨 但就看政策決定

SweetLee06/16 22:44你這樣如果全押台股 遇到科技業不好的時候也是會一樣會

SweetLee06/16 22:44不甘心 而且全押台股太集中了 反而風險大

comi053006/16 23:10我也醫療業 老實說想法跟你完全一樣XD

comi053006/16 23:13極端一點時甚至希望經濟衰退 醫療業的相對剝奪感反而

comi053006/16 23:13沒那麼重 當然看到台灣科技業飛天很開心 也把資金部

comi053006/16 23:13位放進去跟著成長

guesttry06/16 23:14我也醫療業,薪水已經不重要...股市黃金20年已經笑看人生

guesttry06/16 23:16現在剛當VS的人,理財的確是很無言...我們有2008~2024

guesttry06/16 23:16基本不管all in 台灣或是all in USA(指數化)....

guesttry06/16 23:17連房帶錢應該會有9位數...沒有的人就是沒讀巴菲特...

guesttry06/16 23:18或是殺進殺出...那也沒辦法....醫生大多數殺進又殺出...

guesttry06/16 23:19一年周轉率很多都破千%...當然不會賺錢...

darkMood06/16 23:22邏輯問題,把不相關的兩件事扯在一起啦

wuz83010106/16 23:25最近忙著數錢數到手軟沒時間上來這版,今天剛好有空,

wuz83010106/16 23:25點進來這篇文章看到熟悉的ID dapu5566,他媽快笑死突然

wuz83010106/16 23:25想起來這不是多啦a夢的小徒弟嗎,這麼厲害還上來發文問

wuz83010106/16 23:26個什麼屁問題,你的師父都已經被我按在地上摩擦了,先

wuz83010106/16 23:26問你師父怎麼會叫你買VT這垃圾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wuz83010106/16 23:26https://i.imgur.com/yYdoFwY.jpeg

guesttry06/16 23:36聽說VT是不太好 綠角滿愛的是嗎?

guesttry06/16 23:37以全球眼光來看 東亞種智商106, 美國是科技強國...

guesttry06/16 23:38把錢丟在智商阿撒布魯的國家應該是不智之舉

guesttry06/16 23:39想也知道只投台美會比投世界好...智能不夠

guesttry06/16 23:40就算有油有礦...終究只是一塊肉...獵食者沒在嘴軟的...

guesttry06/16 23:41南非產金, 中東有油...還不是全流給美國用美金買光光

guesttry06/16 23:42國家強,人民聰慧...沒油沒礦有腦礦就會賺大錢...

DSI06/16 23:59我也覺得把本業跟投資混在一起談有點奇怪...

O4O55506/17 01:37你的思考是合理的,簡單來說就是分散風險跟相關性的問題

O4O55506/17 01:38從整體資產收入的角度出發

ck32606/17 03:25我很好奇年底或是明年原po會不會又變了,嘻嘻

xsfhk06/17 04:55我覺得你的想法是正確的,就像巴菲特投資台積電必須考量戰

xsfhk06/17 04:55爭風險,但台灣人如果資產不大戰爭跑不掉的反而就不用考量

xsfhk06/17 04:55戰爭風險了

kaijai1043906/17 05:45推文怎麼又有小丑出沒啊

kaijai1043906/17 05:57另外 我記得daze大之前也有講過類似資產配置的概念

kaijai1043906/17 05:57就是投資人要明白自己的屬性 然後對跟自己屬性負相關

kaijai1043906/17 05:57的投資項目曝險 但要怎麼了解自己的屬性並量化 這是

kaijai1043906/17 05:57個困難的問題

bagaalo06/17 06:31那認真回應一下 不需要調適心情 自己評估一下自己風險承

bagaalo06/17 06:31受度 從美股裡面適當比例開槓桿吧

bagaalo06/17 06:31投資總是邊做邊調整 發現自己資金有餘 風險承受度越高

bagaalo06/17 06:31 開一部分比例槓桿來提升部分績效是可以嘗試的

recorriendo06/17 07:34要比較是比較不完的 等真的有錢了就會開始抱怨別人

recorriendo06/17 07:34也賺差不多多但是天天吃喝玩樂自己卻每天膽戰心驚勞

recorriendo06/17 07:34碌命等等 我身邊認識很久的醫生就是這樣 最後就發現

recorriendo06/17 07:34要不快樂可以有一萬種理由 但其實那些都不是真正的

recorriendo06/17 07:34理由

recorriendo06/17 07:38心態才是快樂的關鍵 你以為的快樂是比較出來的其實

recorriendo06/17 07:38根本不成立 事實上就只有華人最愛比較 且華人比較的

recorriendo06/17 07:38標的還非常少 永遠就是錢 房子 分數

deolinwind06/17 07:54猜猜為什麼號稱分散投資 卻沒有標準配置比例的原因?

daze06/17 08:18話說快樂的程度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基因決定的,賺更多錢的

daze06/17 08:18影響力有限。SSRI的影響力可能還更大一點…

wuz83010106/17 08:18舔狗從去年舔到現在,還是放不出什麼狗屁,報酬率倍屌

wuz83010106/17 08:18打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沒關係就繼續舔我繼續數錢

wuz83010106/17 08:18https://i.imgur.com/kcbJhdU.jpeg

imgroot06/17 10:09wuz 現在貼圖有報酬率 這樣視覺效果好多了 當初推薦你算

imgroot06/17 10:09出來放圖上的時候 還噴我連計算機都懶得按QQ

sgxm306/17 10:12樓樓上是在引戰嗎?貼個績效能幹嘛?

wuz83010106/17 10:21貼績效圖能幹嘛?就跟你出生能幹嘛一樣啊,講廢話和拼

wuz83010106/17 10:21命舔嗎?XDDD

wuz83010106/17 10:21https://i.imgur.com/t2AgOu4.jpeg

dapu556606/17 12:00好奇wuz認為科技股有超額報酬的原因是什麼

wuz83010106/17 12:12你現在是要認真發問還是又想嘴砲,想嘴砲的話無可奉告

wuz83010106/17 12:12,然後我會一直在這版時不時就貼績效嘴爛你師父還有你

wuz83010106/17 12:12,喔對了,上面有一個版友deolinwind 的疑問我覺得很好

wuz83010106/17 12:12,你可以自己好好想一下,說不定就會知道不該執著VT

RoseHeadS06/17 12:25可是QQQ只有50%是科技股,還是說你覺得在納斯達克上市

RoseHeadS06/17 12:25的股票就會有比較高的超額報酬?

wuz83010106/17 12:40老天鵝,納斯達克上市跟報酬有什麼關係,今天鬼島上市

wuz83010106/17 12:40一個QQQM,那我一樣買鬼島的產品啊XD

wuz83010106/17 12:40還有你講納斯達克100只有50%科技股也不對呦^^

dapu556606/17 13:09我是認真問阿

sgxm306/17 13:10所以就只是單純引戰謾罵而已,無聊。

RoseHeadS06/17 13:27老哥你是認真的嗎?去查查QQQ的選股邏輯還有持股比重

RoseHeadS06/17 13:27吧,納入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中市值前100的企業,目前

RoseHeadS06/17 13:27科技股的佔比是50.63%

wuz83010106/17 13:27無聊你還不是全部看完了,果真是廢話一堆XD

wuz83010106/17 13:34我是認真在回答你問題,結果你認真在搞笑,我隨便加一

wuz83010106/17 13:34加就超過50%了,你的資訊是遠古時代來的是不是

wuz83010106/17 13:41笑死你看yahoo的喔,想說哪裡冒出來的數據,連數據都沒

wuz83010106/17 13:41辦法判斷真偽,難怪會覺得別人買ETF是看在哪上市買的,

wuz83010106/17 13:41滾回去喝奶吧

RoseHeadS06/17 14:18啊隨便加起來超過50不就代表不是100?QQQ就不是純科技

RoseHeadS06/17 14:18股ETF啊,還是你覺得Costco是科技股?裡面還有防守性

RoseHeadS06/17 14:18消費、醫療保健、通訊服務、必須與非必須消費品之類一

RoseHeadS06/17 14:18大堆不是科技股的,這串就在討論科技股了非要拿個那麼

RoseHeadS06/17 14:18不純的來舉例= =

RoseHeadS06/17 14:18如果你是要投資超大型股的話,那你應該買的是IOO,而

RoseHeadS06/17 14:18不是僅限納斯達克上市的市值前100的QQQ,所以你投資的

RoseHeadS06/17 14:18邏輯真的讓人看不太懂

wuz83010106/17 14:23我根本沒說過我是買QQQ,我也沒講過如果真的要投資QQQ

wuz83010106/17 14:23是因為他是科技股,都你自己腦補的笑死,我從頭到尾只

wuz83010106/17 14:23有在比較QQQ和VT而已,你自己跑進來腦補我買QQQ還覺得

wuz83010106/17 14:23我買QQQ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科技股,你要不要去看一下醫生

wuz83010106/17 14:23啊老頭

SweetLee06/17 14:28這就跟網路泡沫時期 一堆人在笑巴菲特一樣 到後來...

sgxm306/17 14:42股神現在也還是被一堆鄉民在笑阿。昨天還在股版看到一個說

sgxm306/17 14:42生命週期投資法是屁話的鄉民。自大又狂妄,只有嗆人很大聲

sgxm306/17 14:42的鄉民真的很多。

wuz83010106/17 14:49真的,就像講別人說廢話但還是把廢話看完的鄉民一樣多

SweetLee06/17 15:08不看完怎麼知道是廢話?

wuz83010106/17 15:19說的也是,就像我現在花0.3秒把你的廢話看完一樣

ck32606/17 15:35每次訊號出來都差不多啦,多空循環都走幾次了,嘻嘻

Annahahaha06/17 15:54你可以改買QQQ或是SOXX

hensel06/17 16:58黑名單是個好東西

ancer06/17 17:18

m18006/17 18:30vt 的dead money 愈看愈難過 換股好嗎?

QuakerH06/17 19:00我看法跟你一樣,之前投資了7年的VT…今年把所有VT換成QL

QuakerH06/17 19:00D和正2,並持有30-40%現金配置,是有心理準備之後波動大

QuakerH06/17 19:00的風險,總之比較起來,之前真的長年看VT的報酬想哭,換

QuakerH06/17 19:00完看近期的漲幅舒服多了

sailinthesky06/17 21:22同意本土資產比例不要太低,但也不一定就只能持有

sailinthesky06/17 21:22股票,房地產也算啊!房子買下去,台股的比例應該

sailinthesky06/17 21:22就不用太高了...

tonsofdamage06/18 01:43事實就是想賺快錢,想賺快錢就得拿風險來換囉,盈

tonsofdamage06/18 01:43虧同源,沒有不擔風險又爽賺的,有的話,叫做詐騙

LTpeacecraft06/18 07:56清流的本地偏誤推導台股2%到1/3是相對合理的,光是

LTpeacecraft06/18 07:56把台灣房產佔比收入1/3就是一個相對合理的論據。跟

LTpeacecraft06/18 07:56科技業相比我想相對購買力大幅落後是比較貼切的描

LTpeacecraft06/18 07:56述。中年的人本地人追不上買不起政府也推新青安40+

LTpeacecraft06/18 07:565了,一口氣從30年把房產競爭更加白熱化

LTpeacecraft06/18 07:57我們總是可以從焦慮中看到一些資訊殘值,沒必要說

LTpeacecraft06/18 07:57人家文廢吧

LTpeacecraft06/18 08:04事實上科技業的蓬勃帶來的稅收其實分擔了不少通膨

LTpeacecraft06/18 08:04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