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佛教為什麼被趕出印度?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佛教為什麼被趕出印度?作者
khara
(生死線上掙扎)
時間推噓 6 推:7 噓:1 →:4

※ 引述《owo0204 (禦史郎)》之銘言:
: 我有個問題
: 那麼既然一切都是假的
: 那是否佛教覺得殺人放火其實無所謂?

「自我指涉」這招,
套到佛理上,
簡單說就是「戲論」。

什麼叫「戲論」?
滿足第六識的愉悅,但對超脫沒有幫助的,
在佛教的立場就是「戲論」。

佛教有其哲學的一面沒錯(尤其大乘,但我這裡不想就此多說),
可是佛教的核心仍在實踐,也就是修行。
最現實的眼耳鼻舌身各種苦受樂受你不能超脫,
嘴巴上喊空是沒意義的。

這就像某些諷刺懷疑論者的說法:
一個懷疑論哲學家可以懷疑眼前看到的桌子的存在性,
但他從來不會懷疑明天的午餐!
肚子餓了他就是會找東西吃,
不會去懷疑「感官經驗的可靠與否」。
(即便用另外一些判準來說,
比方,
他可能已經過肥,這一餐根本沒必要吃。
當然一個狡猾的哲學家
在這時又可以自助餐式地懷疑科學理論的有效與否
轉過頭來強調感受就是真實!)

在佛教,確實有著重「空」的一面。
smallpig02的合鴨的比喻相當好。
不過,
藉口「空」而無所不為,
至少某些意義上確實應非佛教之實踐。
說「空」說「有」(佛教亦有強調「有」的)
都只是暫立假名,
對現存的「苦」及如何超脫「苦」去作描述。
闡釋了根本理論之後,
如何確實修行到不動心,才是佛教實踐所做的。

但,
至少就我的理解,
由於佛教實踐的目標,
其摻入神秘主義的成份亦不可避免。
「假如」對解脫狀態的描述是真,
那麼獲得那種解脫狀態的傢伙就不再是一般人之所理解。
比方說,
小孩子搶糖果吃,
你則已經不再眷戀糖果,
可是小孩子給你吃糖你仍可禮貌性地吃下去。
或者比方說,
你並無煙癮,但也不排拒煙味,
對你來說抽煙與否是「自由」的選擇。你處於一個超然的狀態。
(這裡先不考慮健康問題,單純就成癮與否來說。)
那麼問題來了,
對第三人來說,
面對一個自稱並無煙癮的傢伙,
他聲稱他其實不眷戀抽煙只是因應場面意思一下,
你怎麼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對一個,「假設」是大成就者來說,
在他眼中這一切確實都是虛妄的,
因此他可以怎麼做是都無所謂。
可是第三人怎知他自稱他獲得大成就是真是假?
大體而言,佛教其實是有在阻止這種問題的。
但也只能說是大體而言。

已解脫者且不論。
至少就一般佛教徒凡夫而言(強調佛教徒,不信的反正無所謂),
只要自己還有耐不住的痛,
還有忍不了的飢,
連普通的五根五塵五識都無法看破,
那就別滿嘴空地宣稱殺人放火無所謂。
老老實實相信「一切實有」(這也是一種佛教思維),
在實有的基礎上求超越更實在。

不過話說回來,
常見到有諷刺「嘴念經手摸奶」的,
確實僧團自有其戒律,自有其處份,這個不用說。
但我倒覺得,
正是因他還是個凡夫,
所以還會有想摸奶的慾望是正常的。
嘴上還願意念經(前提是這不是拿來騙人),
至少還不錯了。
當然重點在得知道修正得知道改進,還有得認錯。
一堆無聊人酸了半天的素肉亦可作如是觀。
(不過素肉若單純只看作一種食物,反正也就像鳳梨酥沒鳳梨也沒差。)

--
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ru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11.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15696476.A.708

benomy03/14 12:38推推

wellein03/14 12:38分析的不錯呀。

benomy03/14 12:40你分析得很好,淺顯易懂,我個人喜歡日常即修行

darkdogoblin03/14 12:40一些電影中有人吃了無欲無求的藥,說不定才是真解脫

darkdogoblin03/14 12:41可那些電影的宗旨卻偏偏告訴你這不對,違反人性XD

這點很有趣。 到底什麼才是解脫的狀態? 很難描述。 但, 在佛教論述的非解脫狀態中的天界, 卻有著像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這種, 天魔所居的縱欲的世界。 (而且還比佛教所推崇的兜率天高一層!) 可是天界的生命在「定力」上一定比人或畜生強。 看似矛盾嗎? 或許勉強類比是, 就像是大廚或者大美食家,嗜欲深重, 可是卻也不會隨便嗅到什麼烤肉味, 就激動得像小狗亂搖尾巴一般。 他們的鑑別能力更深更廣了,「定力」卻也更強了。 (話說小狗其實也可以訓練定力的……大概吧。) 但欲界之上,還有更深的甚至最高到非想非非想的世界。 似乎很微妙: 既不具有粗俗的想識等, 卻也不是輕率的否定掉的不想一切, 感覺非常妙的境界, 但即使是這種境界, 佛教論述中都主張這還不是解脫,仍然會有天人五衰的一刻。 大乘某種意義上 應該也正是建構在不斷由矛盾衝突再突破矛盾的論述來成立的吧。

darkbrigher03/14 12:44實際上那素肉就超難吃 我要吃蛋白質還不如吃豆乾

哈哈!個人主觀,我也不知道囉。 就像我不覺得抽煙有多享受(也許我經驗的都是劣質二手煙?), 但有人就是愛。

vyjssm03/14 12:44為啥麽台灣這幾個大和尚尼姑,搞得富可敵國?修的什麼鳥行

vyjssm03/14 12:44?教一下吧,我也想發大財~

這您該去問管束宗教法人的有關單位啊。問我有什麼用? 吸睛斂財的手段百百種, 從上市公司掏空,到藉口健康的直銷,到各種seafood, 怎麼去約束,怎樣的範圍內算合法,那不是我這種人所能處理的。 但如果純從宗教本身來說, 某種意義上的集資有其意義。 如何區分正常的宗教與惡意的斂財?是該有點方法。

midorigogogo03/14 12:46嘴唸經手摸奶 表示言行不一 這我不能接受

probsk03/14 12:51要這樣不如去信日本佛教 吃肉娶老婆都是OK的

ukgary33103/14 13:01去雙修!

lavign03/14 14:05一是神棍 或凡夫凡婦附大和尚的願 但仍在做貪嗔癡的事

確實神祕主義很容易成了神棍的藉口。 以及嘴上說看空一切行動卻處處縱欲那根本是噁心。 「空」指的是從更深的眼光來看,來超脫執著, 但假如連最初等最粗的欲望都無法超脫, 滿嘴說空就毫無意義了。 不過, 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地盤, 卻在其他地方發揚光大, 有一個地區就是內亞。 內亞的宗教傾向似乎都較易接受巫術色彩偏濃的。 在佛教來說, 就是密宗, 藉由「空有不二」的辯證哲學, 既強化了內在深度,表層又易與內亞牧民的巫術相結合, 用這種辯證的方式把求解脫的教法傳播出去也很微妙。 在伊斯蘭, 則有更加不受拘束的蘇菲派。 音樂、詩歌、舞蹈都成了他們與真主親近的手段。 而也同時與突厥諸族的薩滿傳統較近。 不過這幾種神祕主義都容易受到原教旨派的抨擊就是。 其是其非則不是我所能論斷的。

※ 編輯: khara (114.37.230.68 臺灣), 03/14/2021 19: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