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一直念佛經卻不知其意 還有效果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一直念佛經卻不知其意 還有效果嗎作者
khara
(生死線上掙扎)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 引述《P0GUY (仆街~~~~~)》之銘言:
: 很多佛經
: 除了依些什麼咒語的之外
: 大部分很多其實就像是論語一樣
: 都是在講述佛陀跟弟子講的話
: 然後修行的人就是一直念這些佛經
: 一天念個幾百次會很有福報之類的
: 但是其實根本一堆人都不知道裡面講的東西吧
: 幾乎都是玄奘那個時候用文言文紀載
: 現在大家都不讀文言文 怎麼看得懂
: 然後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阿公阿罵
: 最好是會懂那些文言文在講啥
: 那這樣根本不知道意思
: 拼命念 拼命念 念個幾千幾百次
: 就會法力無邊 福德滿滿嗎
: 有沒有根本不知道佛經意義
: 卻卯起來一直念會怎樣的八卦

其實佛經白話化確實佛教界已有人在做了,這是自然。
不過就算白話化,有些也未必那麼好懂。
說故事的也就罷了。
涉及思想內涵的,
你說就算是柏拉圖的東西要翻譯成英文也是會有解釋爭議。

基督教《新約‧約翰福音》開頭那句話,
就被哥德在《浮士德》裡面當作哏來玩:
《約翰福音》1:1的
「太初有道(《思高》在起初已有聖言)」,
英文欽定本作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路得德文本作 Im Anfang war das Wort,
《浮士德》中,神學博士浮士德嫌此翻譯太靜態,
不承認 Λoγοs(Logos)被對照成 Wort,
把他改了幾次:Im Anfang war der Sinn、
Im Anfang war die Kraft,
最後改成 Im Anfang war die Tat。
(錢春綺的翻譯,
順著浮士德的思路變化作「有思」、「有力」最後定調作「太初有為」)
這你怎麼去理解?

其實背東西,反覆念誦東西也未必不好。
看你覺得他重要不重要而已。
就像許多人學數學,也沒搞懂證明,
就背了公式一直算習題算到精熟,去體會那個公式的用途。

如果一個人覺得佛經重要,
他就反覆念誦企圖參透,
也未必不佳。
當然具體情況還有很多細節就是。

--
Repetitio est mater studioru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32.2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19710837.A.D61

takechance04/29 23:43讀佛學常識課本就好,都整理好了

SamuelLuo04/29 23:45 有德文有推

chain17404/30 00:00你說得很好

scoat04/30 09:05讀經千遍 其義自見

fuxk120904/30 12:03白話版本在哪?

google找 "白話佛經" 就有不少 不過我自己的程度也不夠,不確定哪家翻譯得比較好。 佛光山是出了一系列不過都是摘譯。 其實有些內容變成白話也未必好懂, 而前賢們(鳩摩羅什、玄奘等,其實玄奘也對前人有批評改進)的翻譯用字 也都是用過心血斟酌過的。 倒是有個有趣的電影: 首楞嚴演義 用白話電影的方式來表達這部經 (當然這部經有爭議,這裡我不多說,也不要輕信什麼否定說) 是很有意思的。 這個你用 youtube 找關鍵字就可以看了。 我覺得還不錯,但得要有點耐心就是。

※ 編輯: khara (114.37.228.118 臺灣), 04/30/2021 12: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