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爆卦] 誘買家逛錯街遭罰 創業家將訴願 苦主現身

看板Gossiping標題[爆卦] 誘買家逛錯街遭罰 創業家將訴願 苦主現身作者
ShopJKL
(ShopJKL)
時間推噓 4 推:6 噓:2 →:10

公平會近期發布了一則新聞稿:


宣告創業家兄弟與松果購物,因為不當利用 SEO 技術,顯示賣場沒有販售的商品、品牌字眼,本質上算是在「誘導、轉向」的欺罔行為,所以分別被重罰了 200 萬、80 萬元罰鍰。


https://i.imgur.com/akD5F4I.jpg



利用程式設計引誘消費者「逛錯街」,公平會開罰:https://bit.ly/3xPVCLK



【怎麼弄的?為什麼消費者會被誘拐「逛錯街」?】



其實它背後的原理並不是太難,只是賣場巧妙運用了 “SEO”(搜尋引擎最佳化)搭配程
式自動化的技巧。


網站先用演算語法篩選出自己站內熱門的搜尋關鍵字之後,再搭配特定的詞彙,組合成吸引人的文案,像是:


- 不用比價了!這邊一次幫你整理好今年最熱賣的【悅夢床墊】 就在生活市集

- 網友都說這裡的【悅夢床墊】真的很欠買!松果購物為你精選今年必買推薦


公平會宣告的附件


https://i.imgur.com/SCxZoK9.jpg



接著再把這些「組合字句」餵給 Google 去爬,就有機會讓讀者們搜尋估狗之後看到囉。


【購買「色情書籍」就到松果購物、評價公開透明不踩雷!?】



搜尋引擎就像一個很大的圖書館,它的工作是盡量幫讀者找出和關鍵字「最相關的」一本書(不一定是最精確符合!)。


而 SEO 的本質,其實就是想辦法讓這本書優先被館員推薦


https://i.imgur.com/Kqko4xn.jpg



當 Google 收錄了使用這一類 SEO 伎倆所組成的拼裝頁面之後,它就有可能變成和某個字眼、或者品牌名稱「最相關」的結果。比如說:



標題:


「不用比價了!【某牌床墊】 就在我的市集」

內頁:


類似商品、類似商品、推薦商品、推薦商品

相似商品、相似商品、熱賣商品、熱賣商品

(但可能沒有你搜尋的商品)



這起事件的苦主「悅夢床墊」,其實根本就沒有在購物平台上架,所以也幾乎沒有任何網路賣場的頁面和這家床墊「有關」。


但這時候,藉由程式所產生的「拼湊頁」,自然而然就成為搜尋引擎演算法認定「最相關」的結果了。(不一定精確符合)


可是呢,這種大量產生頁面的技術,也難免導致一些難以預期的副作用:


像是自己沒賣、可能也根本不想賣的不雅商品一起被 Google「收錄」進去 ——


https://i.imgur.com/D9X3fDA.jpg



比如上圖的結果很可能就是程式偵測到許多客人在松果購物查詢「色情書籍」,所以就跟著自動產生了相關的頁面,實際上你進去賣場頁內根本沒有陳列任何色情書刊

https://i.imgur.com/3ix1u0o.jpg




【板友不爽、公平會重罰,其實更受創的或許是品牌聲量】



從板友們的反應不難發現:


這樣的引誘、導向策略,早就引起許多鄉民們不滿,紛紛表示「罰得好、浪費時間」等意見。


https://i.imgur.com/ESjYXcy.jpg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50114040.A.08D


公平會開出的一次性數百萬元罰鍰,搞不好比不上這些負面聲量對品牌的傷害。



【創業家兄弟深深表示不解!】



https://i.imgur.com/yQCb672.jpg



同時身為松果購物、創業家兄弟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的郭書齊,就在臉書公開嚴正表示:

https://www.facebook.com/jerry.kuobrothers/posts/10225729991348856


使用程式產生對消費者最有興趣的關鍵字頁面,目的其實是追求更好的消費體驗,這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彌補既有商品分類頁的不足。


而且消費者每天搜尋的字詞高達數萬筆,有不妥的搜尋頁面只要一經通知,賣場就會即時針對該頁面進行處理了。


之前也早有部分廠商針對這樣的機制向司法機關提出意見,所有的判決都認定賣場並未侵犯任何消費者、或者廠商的權益。


所以,郭書齊表示對於公平會的開罰深表不解,也將提出訴願來維護自己的商譽。


https://i.imgur.com/sucLfCo.jpg



《中央社 — 搜尋機制遭公平會開罰 創業家:將提訴願捍衛商譽》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204180129.aspx



【苦主嗆「黑帽」SEO 技術:】



本次事件的苦主、悅夢床墊品牌負責人也聲明表示:


對方看到新聞還要上訴呢!...... 本業是電商還是做搜尋引擎?真荒謬。...... 正因為他們知道小公司透過商標打訴訟戰費心力,所以這樣蠻幹,先強姦騙流量,其他品牌有反應之後再說?



https://bit.ly/3v7nCIF


所謂的「黑帽 SEO」其實指的就是明確違反 Google 搜尋指南、甚至觸法犯法的操作技術,類似的行為包含:由程式產生對使用者沒有幫助、目的僅是操縱搜尋排名的內容,
是有可能被 Google 處罰的手法。


https://i.imgur.com/1X21LjL.jpg



因為 SEO 風險比較高,所以通常是被一些「灰黑色產業」,像是博弈、成人影音、地下借貸等方便打游擊戰的行業架設網站時使用。



【牽涉訴訟問題,律師怎麼說?】



針對這項議題,桀彬國際法律事務所的江皇樺律師就表示:


其實這行為就和購買對手的關鍵字廣告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用「某牌床墊」品牌關鍵字吸引消費者去逛,然後再說:我們其實沒有賣這品牌、但有其他品牌要不要參考?的確可能有不公平競爭的疑慮


創業家兄弟的爭辯,則是著重於在賣場本身無從預測消費者「進入網站以後」的搜尋行為,當然就無法預先控制或操縱特定品牌的文案,也就不是針對個案欺騙流量了。


不過,公平會的裁決是針對進到網站「之前」的行為


也就是說:賣場在大家搜尋之前,就利用誤導性高的手法、讓消費者看到他人品牌,所以這跟創業家兄弟的主張並沒有關係。


這樣做,有可能是試圖模糊化爭辯焦點的訴訟策略,詳細結果還待後續訴訟流程與公平會的裁決而定。



【用這招做 SEO 真的好嗎?】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這是不被 SEO 專家、以及 Google 自身所推薦的做法。


它的可能風險包含:「被產生」意料之外、惡搞的頁面


當顧客們在賣場內大量搜尋不雅的字詞,賣場也很可能產生很多不雅的頁面,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和品牌傷害:


https://i.imgur.com/f7u9chm.jpg



像是「推薦最便宜的A片就在我的賣場,不用比價了!」


Google 的資深分析師及發言人也明確表示過:由於這些內容往往缺乏品質,所以它們全部都不應該被收錄:


These should always be no-indexed, since they're often low quali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MNzdm0K-zE&t=3230s



【其他風險甚至還可能包含:被駭客、詐騙犯拿來利用】



比如知名的歐美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就曾經被搞過:


駭客從外界注入大量的惡意搜尋紀錄,成功讓「詐騙集團號碼」顯示在「Spotify 客服專線」的 Google 搜尋頁面上、誘騙到許多以為可以透過該號碼聯繫到 Spotify 客服人員的使用者。


這樣一來,就成功利用品牌的高知名度、「洗出」不小心錯認 Google 搜尋資訊的民眾,進而針對他們進行不法行為。



https://i.imgur.com/vqGrO7J.jpg




實務上,雖然潛在的 SEO 風險不小,但不管是歐美或繁體中文,其實仍有不少網站依然使用這樣的機制,所以也有些許不同意見認為:該罰的應是 Google?


https://i.imgur.com/RaWkA6X.jpg



只是,依照公平會的裁決來看,他們並不反對 SEO 技術,但如果這項策略搭配「誤導消費者以為賣場有他人沒授權的品牌」,目前似乎就只有被罰一途了。


追加卦點:


苦主老闆去創業家兄弟臉書聲明底下回文,疑似遭隱藏。


https://i.imgur.com/kmXpQfv.jpg


https://www.facebook.com/fish30.tw/posts/10215742222988029


備註 - 板友們怎麼看?

備註 - 關鍵評論網更正式網頁版(筆者投書,介意勿入):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65848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51.159 (臺灣)
PTT 網址

kk10519 04/24 13:20會架站都知道SEO方式騙瀏覽率

lolic 04/24 13:20阿就真的沒在賣阿 那不就騙人

chadmu 04/24 13:20爆卦偷渡新聞 滾

lolic 04/24 13:21我去萬華跟我說有年輕的結果都阿婆可以嗎

ghghfftjack 04/24 13:21阿鬼 講重點 太長

reigon1126 04/24 13:21很多都嘛這樣 找線上看一堆假網站

ptta 04/24 13:21松果這種方法真的造成一般人困擾啊!還敢大

ptta 04/24 13:21

piyobearman 04/24 13:22詐欺公司

Lailungsheng 04/24 13:24垃圾行為

mij 04/24 13:26新聞農場都是這樣啊 只是這個嘛

fonzae 04/24 13:26叫google開放評分,這種釣魚網站

fonzae 04/24 13:27評分制度可有效降低優先篩選條件

fonzae 04/24 13:27自然就不會惡搞了

palapalanhu 04/24 13:34

cka 04/24 13:50這就不正當啊,你沒有的東西騙人點就是欺騙了

cka 04/24 13:51欺騙就算了還有臉出來大聲?

oboh 04/24 14:08放八卦版建議放懶人包 太長沒人想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