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2023年2月長崎新遊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2023年2月長崎新遊作者
k4851118
(高望)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2023長崎觀光檢定新遊:長崎燈會.高島秋帆舊宅.小菅修船廠.長崎縣美術館等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836045

造訪日期:2023年2月


2023年2月初也就是春節連假後一周,我前往日本約5天,主要的目的就是參加長崎歷史文化觀光檢定。這次首先前往東京跟遠親領取檢定准考證,再坐國內線飛機前往長崎參加考試。

這次在東京單純只是為了拿取准考證與跟遠親見面,所以沒有任何行程。參加檢定心得已經寫於另篇,本篇介紹這次在長崎去的其他觀光景點與歷史遺跡,其中高島秋帆舊宅遺跡、小菅修船廠遺跡將會整合至將來「長崎學」的主題介紹中,另外高島將另外於「長崎學」專欄以長篇介紹。

2023年長崎燈會

(長崎燈會也曾於2020年前往,詳見「2020長崎燈會之行:長崎燈會」)

長崎燈會是長崎冬季的代表性活動,發源於1986年為了慶祝新地中華街的新設牌樓,而在農曆春節到元宵節所辦的「燈籠祭」,後來1994年為了把該祭典成為地方觀光的一大盛事,因此擴大舉辦成為燈會。燈會除了燈籠展示外,配合舞龍舞獅、媽祖遊行、中國雜技表演等活動,使長崎在春節期間有濃厚的中國風味。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時便已來過燈會,這次因為參加檢定當天正好是該燈會的最後一天,因此在結束考試後當晚就前往參觀。有意思的是由於是正值該燈會的最後兩天又是周末,長崎市內觀光客眾多,車輛把市內道路擠者水洩不通,這是我在2020年參觀燈會並未看到的現象。

這次因為參觀時間短暫,主要看中央公園、新地中華街、湊公園等場地,尤其湊公園的表演場地因為正值周末因此表演眾多,有沖繩前來的團體舞蹈、在地學生所表演的舞龍舞獅(值得注意的是每年10月的長崎くんち也有「龍踊」這類似舞龍舞獅的表演節目),還有華人的中國樂器表演,相當精采,因此花不少時間欣賞,這跟上次參觀燈會不同。

至於燈會的展示,就如同我在2020年燈會參觀心得所示,大多跟中國傳統人物、習俗相關,其中最多的便是代表吉祥的龍、年獸、十二生肖動物等,還有孫悟空等神話人物,呈現的是非常強烈傳統的中國味,對於沒有農曆過年習俗的日本人而言是吸引人的異國文化活動,但對從小看燈會長大,且展示已呈現多元特色的臺灣人而言,這樣的燈會並不吸引人。另外由兩年燈會的展示比較,可看出部分有明顯的相似,甚至可以說一模一樣,頗耐人尋味。

中之茶屋(清水崑展示館)

中之茶屋位於市區附近山坡上,被稱為「丸山」的地方,江戶時代曾是著名的風月場所。長崎由於有官員、日本商人、荷蘭人、中國人,及來學習「蘭學」的文化人聚集,因此風花街相當興榮,並衍生許多詩歌與文學作品。中之茶屋曾是風月場所「中之筑後屋」所設的茶屋,別名為「千代之宿」,並附設庭園,曾是文人墨客很受歡迎的聚客場所,但原本的房屋在1971年毀於火災,5年後的1976年重建。

目前該茶屋除了有日式住宅與庭園可供欣賞外,近年以「清水崑展示館」為名作為其作品的展示場。清水崑本名清水信雄,出生於1912年,是長崎市出身的漫畫家,二戰後在新聞上刊載政治漫畫,尤其喜歡諷刺當時首相吉田茂,1953年起連續5年,以河童當主角的漫畫「かっぱ天国」是他最有名的作品。館內陳列他的許多插畫,其中又以「かっぱ天国」中的河童插畫最多。

高島秋帆舊宅遺跡

高島秋帆舊宅遺跡距離上述的中之茶屋不遠的山坡上,顧名思義就是幕府末期西洋炮術專家高島秋帆的住宅遺跡。高島秋帆出生在長崎,父親本身也學習炮術,後來他專研荷蘭語與西洋炮術後,自行購買武器而成為「高島流炮術」的創始者。1840年左右中國於鴉片戰爭戰敗,高島秋帆上書幕府強調炮術的重要性,並於1841年進行首次的西洋炮術與槍法演習,來觀看的幕府人士十分震驚,高島因此立即獲得幕府重用,並收取弟子教導炮術。

1842年高島秋帆因被商人檢舉從事走私貿易而被逮捕,之後遭到長達10幾年的軟禁,但許多武士依然私底下向他求教西洋學術。1853年美國前來的培里向日本威脅開港,幕府必須加強海防下,使他被釋放且再度被重用,之後開設講武所教導炮術,並著有西洋操演等著作,成為幕末軍事近代化的先驅者。

高島家本來居住在現在的市中心,但幕府末期的火災使得家族於1838年遷到現在遺跡的位置,該地本來是1806年高島秋帆父親所建的別邸,他於1838年到被逮捕前的5年在此居住。該住宅在1922年被列為國家史蹟,但在原爆時全毀,目前僅有空地與一個石造倉庫,該倉庫據稱存放過高島秋帆使用的彈藥,但實際建築時期不明。

小菅修船廠遺跡

小菅修船廠遺跡位於長崎市區南部的郊外,從大浦天主堂電車站搭乘公車約10幾分鐘抵達,或是走路約30-40分鐘。該地是日本近代最早的西洋造船與修船廠遺跡,於1868年由西洋實業家哥拉巴(グラバー)與薩摩藩士共同投資設立,隔年明治政府成立後被政府收買,作為長崎鐵工廠的設施之一,1887年再將該廠轉賣給三菱,成為三菱長崎造船所的前身之一。

該廠基於對近代造船產業歷史的重要性,於1969年被指定為國家史蹟,最近以「明治工業革命遺蹟:鋼鐵、造船和煤礦」列為世界遺產。該廠遺跡目前可見的主要是以磚瓦建造的機械室,與前方被稱為「乾ドック」的乾塢,水中運行的船隻便利用此設施拖運到陸上進行保養修理。本次前往參觀修船廠遺跡時正逢準備進行修理工程,依工程告示牌顯示工程預計到隔年(2024年)6月底,或許修理結束後會以全新面貌開放。

長崎縣美術館

長崎縣美術館位於路面電車「醫療中心」(メディカルセンター)車站附近的「長崎水邊之森公園」周邊(順便一提,該公園是市區內的大型河岸公園,景觀極佳,相當適合散步與觀賞夕陽),前身是1965年與博物館合設的長崎縣立美術博物館,後來在2005年重新設立開館。該館是兩層樓的兩棟建築,並有走廊連接,由日本建築家偎研吾設計,得到多項建築獎項。

該館以兩種收藏最具盛名,其中之一是近代長崎有關美術作品,另一是須磨彌吉郎的收藏。須磨彌吉郎是日本近代的外交官,曾經在二戰時對歐美的間諜情報工作發揮重要角色,戰後也當選過眾議院議員。他在西班牙任職時,曾經收藏許多以西班牙為主的西洋美術作品,戰後在日本全國展出後寄贈給該館(他在中國任職所收藏的中國美術作品,近年由遺族寄贈給京都國立美術館)。

該館有多個展示室,分為常設展示室與企劃展示室,前者固定展出上述的主要兩種收藏,後者則不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兩者都要付費參觀。該館還有免費參觀的縣民藝廊,也有咖啡廳與商店等,因此即使對美術興趣不大的遊客也很推薦參觀建築外觀與一部分室內展示。

長崎路面電車資料館(已於2023年5月隨長崎西洋館閉館)

長崎路面電車資料館位於路面電車「原爆資料館」站的共構設施「長崎西洋館」的3樓(該館已於2023年5月關閉),是由路面電車的經營者長崎電氣軌道株式會社所建立的商業複合設施。長崎路面電車是1914年成立電氣軌道株式會社後,隔年浦上的長崎醫院旁至市中心築町的路線完工通車,到1930年代已完成今日大致類似的路線網,之後僅做小部分路線的延駛。長崎路面電車是市內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開通百年以來並未有路線遭到廢止,假日電車往往充滿觀光客,顯示經營有成。

該館的展示眾多但全為靜態展示,首先展示該路面電車的歷史,另外搭配大量的歷史照片,從大正的長崎街景到戰後初期皆有,其他展示包含該電車使用過的車輛、路面電車的技術與維護、管理等。該電車在1945年原爆受到極大破壞,2年後大部分路線才陸續復駛,館內也有原爆造成毀壞的照片,及當時電車駕駛的原爆回憶。該館展示還算豐富但較為老舊,將來如果在其他地方開設新館,期望能有全新的風貌。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4.32 (臺灣)
PTT 網址

goodgoodcow 11/26 20:57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