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冰見雨晴單車行.北國花火金澤大會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冰見雨晴單車行.北國花火金澤大會作者
laxic
(啦啦啦)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22

圖多圖文版
https://laxic.blogspot.com/2020/04/day-9-2.html

午後1點,蓋完百名城戳章,接著搭乘冰見線,來去冰見、雨晴騎單車。冰見線的車次不多,從高岡開往冰見,一整天下來不過就18輛車次左右,錯過一班就要再等1.5小時。冰見線車次少,又有哆啦A夢路面電車與週末限定的觀光列車 - 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 (Belles montagnes et mer),事前在安排行程時,著實傷透腦筋,望著時刻表推敲許久,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最適解,一個突如其來的改變,讓我們空歡喜一場。

再回到高岡駅,搭乘南北向的JR冰見線。高岡的鐵道建設,最早是從城端~高岡的開始發展,是中越鐵道線由鋪設的南北向路線,也是日本海側最早的民營鐵道。同時,官設的鐵道局也正在進行東西向的鐵道建設計畫,延伸金澤~富山的北陸線。

高岡駅預計設置在比較靠西的博勞小學附近,但受到千保川洪水氾濫及當地居民反對之下,鐵道局決定變更高岡駅的位置,中越鐵道也隨之迎合,中斷高岡駅的建設工程,以黒田仮停車場作為臨時站,在明治30年(1897年)城端~黒田仮停車場通車營運。

配合遷址的中越鐵道高岡駅在隔年的明治31年(1898年)年初完工,黒田仮停車場廢除,城端~高岡正式通車。這年年末,鐵道局的高岡駅完工,北陸線的金澤~高岡通車,次年,高岡~富山開業營運。

直到明治42年(1909年),中越鐵道與帝國鐵道廳(由鐵道局改組)簽訂契約,共同使用鐵道廳的高岡駅,廢除中越鐵道高岡駅。大正年間,中越鐵道國有化,昭和年間日本國有鐵道法實施,高岡駅由JNR日本國有鐵道繼承,而後民營化,由JR西日本繼承。

平成27年(2015年)北陸新幹線開通長野~金澤的延伸路段,富山縣境內的北陸本線移交愛之風富山鐵道(あいの風とやま鉄道)營運,高岡駅改由愛之風富山鐵道管轄。

自由通道上大片的落地窗,是個遠望群山的好地點,可惜雲層像加了蓋,山岳展望只能靠想像,這也預告我們在雨晴海岸是看不到立山連峰了。

節省時間,午餐就買鐵路便當,在車站內享用。挑了有鱒魚壽司(ますのすし)與鰤魚壽司(ぶりのすし)的ますとぶり小箱,2種富山特產一次滿足。

明治33年(1900年)中越鐵道將城端~高岡往北延伸到伏木,這裡的伏木港自室町時代就是海上繁榮頻繁的日本十大港灣,是名列三津七湊之一的岩瀨湊。

隔了多年之後,明治45年(1912年)4月雨晴駅及島尾駅開業,同年(大正元年)9月冰見駅開業,城端~高岡~冰見的南北向完全通車。

中越鐵道國有化後,以伏木駅為界,伏木~城端命名為中越線,伏木~冰見為冰見線。直到昭和17年(1942年)把高岡以北的區段納入冰見線(高岡~冰見),高岡以南改名為城端線(高岡~城端)。

由上往下俯瞰軌道,冰見線的列車正好進站。這輛キハ47 1064看上去相當的老舊,塗裝褪色,處處是銹斑,畢竟幾乎與我同歲數了。雖然另有彩繪列車及觀光列車,但是冰見線與城端線上服役的電車就只有一款,都是JR西日本キハ40系柴聯車,都是從JNR日本國有鐵道的年代繼承下來。

使用柴聯車驅動,也意味著冰見線與城端線都尚未電氣化,全線單線通車。

城端線尾端的機庫,停了好幾輛柴聯車,唯一一輛藍色塗裝,是忍者哈特利(忍者ハットリくん列車)。

原本規劃要搭乘觀光列車 - 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 (Belles montagnes et
mer / 瑰麗山海號列車)前往冰見,可惜事與願違。這輛觀光列車在平成27年(2015年)北陸新幹線延伸開通到金澤後推出,為了展現冰見線海側及城端線山側在四季變換下的優美風景,以法文「Belles montagnes et mer」來命名,含有美麗的山與海之意,愛稱「べるもんた」。

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觀光列車只在周末行駛,一天跑冰見線,另一天跑城端線,每天2車次。半年前規劃行程時,這輛觀光列車星期六跑冰見線,星期日跑城端線,到了出發前三個月,官網公布下半年度的行駛計劃,結果從7月開始兩天路線互換,星期六改跑城端線……
由於無法對調隔日黑部鐵道的行程,整個失算,殘念。

高岡駅擁有4座島式月台,4面7線,冰見線與城端線分別配置在最外的2側月台,中間讓給車次較多的東西向北陸本線。

原本內心還有所期望,就算沒有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觀光列車可搭,也還有機會搭到忍者哈特利的彩繪列車。沒想到兩頭皆空,在月台等候的是剛才所見的キハ47
1064列車。

車廂內的狀況就不像外表那般滄桑,也是有冷氣可以吹,不然早就退役了。不過這種靠背直挺挺的座椅實在難坐,強迫坐姿端正。

車頂印有JR西日本的懷舊電風扇,座椅下的排風管大剌剌的顯露於外,這樣的風格不多見了。

冰見線全長16.5公里,把高岡算進去一共8站,列車從市區行駛到小矢部川出海口附近的伏木駅後,轉個大彎,往西沿著富山灣而行。

大海加上立山連峰的無敵景色,是最大的賣點,回程往高岡的觀看角度比較好。

不過窗外一片灰濛,小小失望,比較前幾天山上山下的遭遇,今天沒有下雨就先偷笑了。

30分鐘不到的車程,抵達冰見駅,冰見線的終點站,一側是頭端式月台,一半是岸式月台。

進站前的彎道處,留下的側線軌道,在國鐵時代曾經是小松製作所(KOMATSU)冰見工廠的專用線,如今已廢止。

上下車的月台是1號線,總覺得哪裡怪怪的。2號線的頭端式月台,長度就足以讓2輛編成的列車停靠,如今2號線上的草長得比月台還高。

在鐵道全盛時期,能登半島上的鐵道網規劃也是如火如荼。冰見駅的月台會有今天這樣的情形,與當時規劃冰見、羽咋之間的冰羽線有關。

大正9年(1920年)能登鐵道(後來的北陸鐵道),取得了冰見~羽咋(冰羽線)的鐵道鋪設許可,企圖橫斷能登半島,連接羽咋~三明~輪島(能登線)的鐵道。但是能登線沿路居民反對,冰羽線資金調度困難,僅完成能登線的羽咋~能登高濱路段,其餘遲遲沒有進展,鐵道鋪設許可也超出時限失效了。再加上後來國鐵鋪設穴水~輪島的七尾線開業,能登線延伸到輪島的熱度大幅冷卻,就此不了了之。

之後,國鐵接手冰羽線的鋪設,但面臨二次世界大戰戰況惡劣,計畫凍結。直到戰後計畫再次燃起,但時空背景已大不相同,公路運輸大幅提昇。今日所見的冰見駅在昭和34年
(1959年)竣工,同時舉辦了冰羽線開工儀式,但實際上延伸工程沒有動工。

能登半島上的鐵路網,不符利益下,如今只剩下羽咋~三明~七尾~穴水的七尾線。其餘穴水~輪島的七尾線、羽咋~三明及穴水~蛸島的能登線皆廢止;三明~輪島的能登線、冰見~羽咋的冰羽線,最終都是未成線。

富山地方鐵道也曾想過延伸冰見線,但並不打算橫斷能登半島,而是沿著西邊的海岸線北行,連接七尾,但最終僅是計畫,都未曾實現。

剪票口旁擺著城端線全線開通120週年紀念的冰見駅戳章,趕緊蓋章。把時間往回推,就是明治30年(1897年)高岡最早開通的中越鐵道線的城端~黒田仮停車場路段。

車站雖然規模不大,待合室、觀光案內所、紀念品,該有的都有。

大廳已經將佈置好歡迎布條,準備迎接明天搭乘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觀光列車到來的旅客。看到此景,內心又有點小小遺憾。

地上大大的寒鰤魚(寒ブリ)圖畫,一半在待合室門外,一半在門內,是冰見最出名的特產。魚如其名,據說鰤魚在初冬時,會從北海道南下到九州五島列島附近產卵,冰見市近海巧好是中間點,在此捕獲的鰤魚正好是脂肪最多的狀態,因此冰見鰤魚是肉質最為肥美的階段,是享譽全日本的高級品。

鰤魚也就是台灣的青甘,台灣這邊因為海域和氣溫的關係,紅甘比青甘更常被捕獲。

觀光案內所內兼賣紀念品,也有單車租借的服務。單車租借每輛每日200円,下午5點前還車即可,還能夠甲借乙還,這價格真是佛心!

填好租車資料,獲得冰見市內景點地圖一份。其實還車地點的選擇也不多,除了冰見駅外,另外就是冰見漁港場外市場ひみ番屋街,以及我們要去的雨晴駅。

冰見和雨晴中間的島尾駅,因為是無人站,所以無法在島尾駅還車。冰見駅到雨晴駅約6公里,不遠,繞去冰見市區也時間充足,很愜意的路程。

悶熱的夏天馬上就把我們擊墜,車才牽出站,看到轉角咖啡廳有賣冰,二話不說,先降溫再上路。

吃冰時發現,站前新架設的雨遮廊道,屋脊上是一尾又一尾的魚,我想應該就是鰤魚吧。

雨遮的高度把車站大門上的站名也擋住了,要瞧個角度才能看到這原本就很低調的站名牌子。

今天星期六,車站外的人潮冷冷清清,三兩輛空等的計程車,就連進站的巴士都載不到乘客。

若是當年冰見~羽咋,或是冰見~七尾有牽起鐵路,現在是不是另一番光景呢。離開空蕩蕩的站前廣場,踩著踏板前往市區。

順著筆直的國道415號一直往前騎,就會到冰見市區的潮風通り,街道兩側藍白色系的雨遮,整齊劃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週六午後3點,街道上無車也無人。

來到冰見市區著名的景點,終於有其他民眾出現了。這座位在湊川上的忍者哈特利機關時鐘(忍者ハットリくんカラクリ時計),每天上午9點到晚上7點(夏季到晚上9點),平日每一小時,週末每半小時,就會上演一場令人愉悅的表演。

忍者哈特利的創作者 - 藤子不二雄Ⓐ是冰見市出生的漫畫家,早期與藤子·F·不二雄共
用藤子不二雄這個筆名來發表作品,後來作品風格不同而分家。

時間一到,橋上水霧瀰漫,小時候在卡通看到的角色,一個接著一個探出頭來。

煙卷煙藏與影千代出場,另一端接著跳出哈特利甘藏、我一直以為是妹妹的弟弟哈特利新藏、獅子丸。

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機關人偶,無暇顧及橋身小螢幕的跑馬燈的劇情台詞。

咻咻咻~逆逆逆逆逆~伊賀的哈特利甘藏對上甲賀的煙卷煙藏,水柱四射,劇情部分就靠自己腦補了。

機關人偶表演將近5分鐘,那些隨著年紀增長愈壓愈深層的童年記憶,又慢慢浮現,滿是懷念。

這座橋分為三個部分,機關人偶的部分是虹之橋,不能通行。

兩根金屬立柱是能量樹(エネルギーツリー),站在能量樹前方的指定位置,就能聽到它在說話。站上去後,卻什麼都沒聽到,可能這設計是利用風與孔洞產生聲音,只是當下沒有起風。

像蛋型的媒介塔(メディアタワー),能夠走入其內,天氣好的話,陽光穿入一個個小孔,一定很特別。

上方一個又一個的稜鏡,應該想要透過光的折射製造彩虹,但裡面實在太悶熱,無法久待。

忍者哈特利機關時鐘兩側的橋也各有特色,上游是鐵塔風格的復興橋。

下游的中之橋(中の橋),橋柱與橋身護欄上的圖案分別是篝火與紫藤花精。

這是能劇《藤》的故事,相傳古時一位從加賀國出發再前往善光寺參拜的僧侶,行經越中國多祜の浦(今日冰見),見著美麗盛開的紫藤,隨興地哼唱起古詩。此時一名女子出現,指責詠唱的內容不是在讚美紫藤花,紫藤是多祜の浦的名勝,為何不吟詠讚美紫藤花。

僧侶問女子是誰,女子回答紫藤花精靈後就消失了。僧侶夜晚誦經打盹時,紫藤花精靈來到夢中,歌唱著紫藤花的美麗與這個地方的四季之景,告知僧侶草木國土皆成佛,要他成為花的菩薩。

從這裡開始進入冰見的潮風通り商店街,街道兩旁立著魚紳士錄(サカナ紳士録),好幾種擬人化的魚像,也是由藤子不二雄Ⓐ設計。

可惜周末郵便局沒有營業,沒有明信片可以搜刮。

按著觀光案內所獲得的地圖,來到光禪寺。這佛寺名不見經傳,卻大有來頭。光禪寺是嘉歷2年(1327年)由室町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 - 足利尊氏所建造,江戶時代是加賀藩前田家的祈願所,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刹,但在昭和13年(1938年)的大火中燒毀後重建。

此外,藤子不二雄Ⓐ也是出生於此,父親是佛寺主持。由於父親早逝,小學搬到高岡市,結識藤子·F·不二雄,之後便一起畫漫畫。

踏入山門,庭院內擺了4座藤子不二雄Ⓐ筆下漫畫角色的石像,有忍著哈特利的哈特利甘
藏、怪物王子、高爾夫頑童猿丸、黑色推銷員的喪黑福造。

座落在光禪寺附近的日宮神社,也是市區內的主要景點之一,神社社殿大門的花樣非常特別。

我們拿著地圖,像尋寶般又回到潮風通り,有了藤子不二雄Ⓐ的加持,這條商店街也有漫畫之路(まんがロード)的別稱。轉角的小公園,猿谷猿丸在立山連峰前揮出一桿,小白球無畏浪濤,俐落地往洞口飛去。

壁畫前有個哈特利得銅像,甘藏、新藏、獅子丸騎著鰤魚,按下手裏劍開關,水柱就會從魚嘴噴出,在猿丸擊出的小白球弧線下,毫無違何感。

張貼在旁的北陸新幹線海報,W7系電車的側臉愈看愈像鰤魚,愈看愈有趣。從新高岡到富山這段車程僅要8分鐘,目前還沒有搭過比這時間還短的新幹線,不過傍晚從搭新高岡去金澤也只要14分鐘,刷新先前從博多搭乘500 TYPE EVA到小倉的17分鐘記錄。

繼續騎著單車按圖索驥,找不到時,抬頭就有提示。

巴士候車亭旁是黑色推銷員的喪黑福造,裝扮像位私家偵探,但其實是位條件交換的心靈填補者,看了幾集動畫,每集都充滿警世的意味,每回看到就想起《第8號當鋪》這齣連續劇。

每當顧客貪婪無厭時,喪黑福造指向客人,大喊「ドーン!!!!」的經典動作出現了。

街道另一頭是哈特利甘藏背著弟弟新藏的郵筒,這新藏怎麼看就怎麼像妹妹啊!事實被掀開總是殘酷的!

怪物王子的社區巴士緩緩停靠,吸血鬼、狼人、科學怪人齊聚,看上去就充滿陽光歡樂。

騎著海鷗的哈特利新藏人像在對街,既然是弟弟而不是妹妹,也就懶的過去拍正面了。

由於冰見市漁業繁盛,雕像都與海洋、漁業緊緊相扣。

人孔蓋上的圖案也是都鰤魚,下次如果再來,一定要把用餐時段排進來,品嘗看看冰見寒鰤的滋味。

騎到冰見漁港前,與哈特利的夥伴們道別,往雨晴出發。

細數著鰤魚造型的路燈,聽著海浪輕刷岸際的聲音,海鷗在空中伴行,悠哉地沿著海岸線騎行。

海風輕吹,雲從富山灣吹至山邊,慢慢推積。天空雖然灰灰濛濛,雲隙裡仍能透出陽光,柔和地照在海濱上。

回望,能登半島東南邊低矮的丘陵地帶,五大山城之一的七尾城就在那,外來終究是要去的。

從冰見到島尾這段漁火之路(漁火ロード),從一望無際的富山灣海岸,騎入松田江的松樹林,既入選日本海濱百選,也是白砂青松百選。

冰見市海濱植物園也在這片松樹林中,弧形的建築物,頗有特色。

松樹林中也有不少露營地,回想以前在松樹下紮營的經驗,只想到志佳陽大山的賽良久營地及屏風山的松針營地,很難把帳篷、松樹、沙灘聯想在一起,但這樣的場景在日本倒是挺常見的。

漁火之路的終點在島尾駅後方的島尾海濱公園,再切回島尾海岸旁的自行車道,朝向雨晴前進。

這一路上都是海水浴場,玩水的人不少,看了也想去泡泡海水,畢竟這幾天天氣的悶,再加上提前下山的悶,需要消一消暑。

海濱路直行到底,來到雨晴海岸,這裡是觀賞立山連峰的絕佳景點。矗立在海中央的女岩為前景,岸邊浪花飛濺,挑望遠方海拔3000公尺白雪皚皚的立山連峰,是經典中的經典。但是現在是夏天,也沒有晴天,遠方只有一片白茫茫。

雨晴海岸也是能登半島國定公園的著名景點之一,與松田江的海岸,同列為日本海濱百選,也被譽為僅次於松島的美麗海灣。只是當下看不到立山連峰,在這裡吹海風,有點惆悵淒涼。

萬葉集中也有雨晴為題的和歌,赴任越中守不久的大伴家持,在聽聞弟喪,在悲嘆中所作的和歌:「斯からむと、豫ねて知りせば、越海の、荒礒の波も、見せ益物を。」

從雨晴駅開始,鐵道緊貼著海岸線,繞過二上山,直到下一站越中國分。先不急著到雨晴駅還車,繼續騎一小段路,5分鐘不到的車程,來到義經岩.義經社。

義經岩.義經社後方的小腹地,也是觀賞立山連峰的絕佳景點之一,由於要橫越鐵道,甚至設置了一個專屬的平交道。

這顆岩石別稱義経雨はらしの岩,雨晴這個地名就來自於此,與日本三大悲劇英雄之一的源義經有關。

源義經在壇之浦海戰取得大捷(今日的下關關門大橋一帶),協助兄長源賴朝(之後的鎌倉幕府首任征夷大將軍)消滅死對頭平氏一族後,卻遭到猜忌及陷害,雙方決裂,兵戎相見。但源義經早已不敵掌握權勢的源賴朝,流亡在奈良與京都的山中,最後決定投奔奧州(奧陸國,今日的東北),躲在猶如再生之父般的奧州鎮守府將軍 - 藤原秀衡的庇護下。

文治3年(1187年),源義逃往奧州,行經此地之際,遇到陣雨,便躲到這顆岩石下等待天晴,因而雨晴這地名。

遺憾的是,藤原秀衡同年底病逝。雖然藤原秀衡臨終前再三叮囑其子,要善待源義經,齊心對抗源賴朝。但在源賴朝的威脅利誘下,藤原一族出現分歧與異心,於文治5年(1189年)出兵討伐,源義經最終遭到背叛,不願出兵,在家臣捨命保護下,誦經後自盡,31歲悲劇收場。

藤原一族本以為討伐源義經有功,卻被冠上窩藏之罪,源賴朝率大軍北上討伐,背後真正的目的是剷除藤原氏在東北的勢力,以奪天下。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藤原氏家破人亡,讓人不勝唏噓。

或許就要像這女岩一般,獨自矗立海中,少些是是非非。

這趟沒辦法拍到立山連峰,那就來張電車與女岩與海的合照,畢竟雨晴海岸可是有登上過JR青春18通票的宣傳海報呢。

這時就希望來的不是忍者哈特利的彩繪列車,一般的列車就行。不一會,列車緩緩駛來,這下如願以償,褪色又老舊的樣貌有點眼熟,果不其然,是我們稍早搭的キハ47 1064電車,該不會今天就只有這一輛車來回跑吧?

騎回雨晴駅旁的車棚,返還單車後還有一次拍立山連峰的機會,不過是拍大型風景立板,任君挑選雪景或日出,像我們這種運氣不好的遊客,還挺安慰的。

雨晴的人孔蓋也是相當應景,大海、白雲、女岩、松木、立山連峰,無一不缺。

雨晴駅比冰見駅來的簡易許多,冰見駅還有個綠色窗口票務櫃臺,雨晴駅則是售票兼觀光案內所兼紀念品銷售。站房內貼滿迷人的風景照及觀光宣傳海報,一下子有點眼花繚亂。

站務售票方面則是委託給當地的觀光協會、自治會、雨晴駅振興會,還車的單據交給站務後,順便採買紀念品,也算是一種一站式窗口服務。

車站擁有2座岸式月台,2面2線,月台上就能看見大海。雖然沒有晴朗天,還是先走去月台上看海。

從1號線的月台往上行方向望去,女岩感覺離鐵道好近。

拿出窩在背包內許久的琵琶膏與仙草蜜,與站牌合照,我在雨晴.天不晴。

返程的電車,理所當然還是キハ47 1064電車。

如果搭乘的是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觀光列車,當行駛到雨晴海岸這一段,列車會停下來約1分鐘,讓乘客透過車窗好好拍個照。

伏木駅的側線,停放一輛軌道除雪車モータカー MCR-400,由新潟鐵工所製造,利用前方的除雪裝置,鏟開深厚的積雪。部過新潟鐵工所因為破產,已經清算解散。

回到高岡駅,換乘城端線到新高岡駅,再改搭新幹線到金澤看煙火,有JR西日本北陸地區鐵路周遊券可用,省下不少車資。

對於城端線與冰見線直通的議題,高岡市與JR西日本作了不少評估,雖然可以省去乘客轉換月台的時間,列車的營運更有效益,但是4面7線的月台,中間3線都是東西向的愛之風富山鐵道線,一次要橫越那麼多軌道,軌道切換相當複雜,因此僅有臨時觀光列車有直通過,沒有常態化。

機庫內的忍者哈特利彩繪列車始終沒有出勤,倒是今日出勤的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觀光列車停回同一座機庫內,光線暗暗的,差一點沒發現。

拖著一長串貨櫃的列車緩緩進站,規模較大的車站都不難瞧見JR貨物的蹤影,身形粗曠的機車頭,是從國鐵時代留下來DE10型柴油機車,倒是第一次見著。

承接石川縣境內北陸本線的IR石川鐵道(IRいしかわ鉄道),有與愛之風富山鐵道直通轉運,往返金澤~富山。

IR石川鐵道使用的電車與愛之風富山鐵道相同,都是北陸新幹線開業的同時,從JR西日本手中接過北陸本線經營權,以及JR西日本521系電車。塗裝的部分用了象徵石川傳統工藝的加賀五彩,分別是紅(臙脂)、黃(黄土)、綠(草)、紫(古代紫)、紺青(藍)。

也是可以搭乘IR石川鐵道前去金澤,車程40分鐘左右,相較之下,去新高岡駅搭新幹線,連候車時間算進去,不超過半小時。趕時間的前提下,還是選了新幹線。

等不到ベル・モンターニュ・エ・メール觀光列車,也等不到忍者哈特利彩繪列車,然而出乎意料,要載我們的列車是鬱金香彩繪臨時列車(チューリップ号)。

當然,列車本身還是JR西日本キハ40系柴聯車的キハ47 1015,塗裝看上去光彩亮麗,視線往底盤一移,鐵銹的顏色還是透露出年代的久遠。只能說,還是很多地方的鐵道是辛苦的在經營。

新高岡駅是城端線上新設置的車站,於平成27年(2015年)與北陸新幹線延伸金澤路段同時開業,與高岡市的代表車站 - 高岡駅,僅一站之隔。當初新幹線沒有選擇與高岡駅共構,應該是腹地有限,高架軌道塞不進去,另擇他處興建。

城端線與北陸新幹線仍是呈現南北向與東西向的交錯,城端線鐵道從車站西面下方通過,但是兩者的際遇就大不同。

城端線是1面1線的岸式月台,無人站,就像是臨時附屬的在來線車站,配置相當簡易。既然新建車站,為何車站站體不將在來線也涵蓋進去?而是設置在站體外。不過至少通往新幹線的通道上,都有架設雨遮。

新幹線車站的大廳,擺著慶祝高岡開町400年的高岡大兜,是家賀藩初代藩主 - 前田利長的銀鯰尾形兜(ぎんなまずおなり),兜前鑲著金色梅鉢家紋,相當有辨識度。

新幹線的部分,2座岸式月台,2面2線,搭乘的人相當稀少。

看著E7系.W7系電車駛入月台,腦海中浮現的是海報上冰見鰤魚的側臉。

難以置信,週六傍晚的車次,3號車廂被我們包場了。

14分鐘後抵達金澤,連想睡的意識都是還沒生成,就要下車了,也刷新搭乘新幹線的最短時間記錄。

今晚將舉辦北國花火金澤大會,車站成了情侶、好友的會合點。女生大多數穿著五顏六色的浴衣,男生穿浴衣的比例就少了需多,伴隨叩叩叩的木屐聲,真賞心悅目。

花火施放的會場在距離車站2公里的犀川緑地,本來打算走路過去,一看到車站前就有提供巴士接駁的服務,馬上掏出400円買來回車票。

跟著人群前進,就能順利前往搭車處。如果擔心出錯,那就跟著穿浴衣的女生後面,準不會錯了。

接駁巴士一台緊接一台,滿了就發車,很快就抵達會場。

下了車,跟著人群來到會場旁,若宮大橋與大豆田橋之間的車道已封路,席地而坐,抬頭仰望燦爛的花朵在夜空綻放。

在日本看煙火是件很過癮的事,這是一場花火師之間絢麗的競賽,打出的彈丸衝上天際,化為光彩奪目的花朵,炸開的瞬間,內心也深深震撼。每當覺得這段表演已經來到高潮,即將反轉而收尾,卻馬上又使出連續技,然後再放一個大絕招,讓已經習慣台灣這種短短的煙火模式,看得既羨慕又滿足。

煙火從晚上7點45分開始施放,一直到9點結束,號稱1000連發,總計1萬2000發。由於還要反回富山,看了1小時後就先離場。

回程的接駁巴士班次很密集,排隊動線很快,但每當煙火在空中綻開,大家還是忍不住回頭再看一眼。

煙火聲漸漸遠離,巴士靠站,趕上9點出頭的新幹線,9點半前回到富山。

換乘路面電車回到Dormy Inn,心心念念的宅急便大背包,順利出現了。

打開房門,一整個累癱,大背包也懶得拆開整理,把握剩下沒多少的睡眠時間,明日又要早起,搭著阿爾卑斯特快觀光列車(アルプスエキスプレス / Alps Express)前去黑部峽谷鐵道。

2017.07-08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17.87 (臺灣)
PTT 網址

poemgod04/30 13:27租單車也太便宜了

laxic04/30 13:48便宜到不騎對不起自己~ :P

a55382904/30 17:25在那邊騎腳踏車一定很舒服

Vladivostok04/30 17:34冰見很棒,想再去一次

clementchen04/30 18:54推氷見,目前吃過最貴的一餐就是在那兒,當日捕獲超過1

clementchen04/30 18:540kg的寒鰤做成的N吃套餐.題外話,氷見當地的草莓質地

clementchen04/30 18:54較紮實但好吃,漁市也好逛,跟鳥取的漁市逛起來的感覺

clementchen04/30 18:54相近

laxic04/30 21:12C大可以分享一下餐廳資訊嗎? 好好奇,下次再去冰見也想去看

laxic04/30 21:12看~

ffyy05/01 11:59去年也有去冰見 很喜歡 看到您的照片很有親切感^^

u881500805/01 17:43去年本來也要去氷見的……

clementchen05/01 22:07本來要去磯八,但當日中午沒開改去ばんや料理ひみ浜,

clementchen05/01 22:07點了寒鰤全餐,記得是7500/人,而且要兩人以上才能點,

clementchen05/01 22:07因為份量不少,好不容易撐到吃完整套,意外發現好多日

clementchen05/01 22:07本女生吃一樣的套餐完看起來輕輕鬆鬆游刃有餘,令人

clementchen05/01 22:07佩服.最後的氷見そば因為口感特別,後來在車站等車時

clementchen05/01 22:07還順便在隔壁的賣店買了兩包帶回台灣與家人分享。

clementchen05/01 22:16對了,是18年12月初去的.雖無力再戰螃蟹,但當季當天現

clementchen05/01 22:16捕大鰤魚的多種料理美味,尤其涮涮鍋,覺得是蠻愉快美

clementchen05/01 22:16好的體驗.店家雖忙但也不忘偶爾寒暄詢問用餐的狀況,

clementchen05/01 22:16覺得挺nice的.

kipopolove05/02 21:02三年前與男友趁週末去北陸玩,搭氷見線時無意間經過雨

kipopolove05/02 21:02晴,男友當時很喜歡這裡,就約好如果生了小孩就要取名

kipopolove05/02 21:02為雨晴,然後今年小孩出生了,真的按照當時的約定取名

kipopolove05/02 21:02雨晴XDDD

laxic05/03 00:12謝謝C大分享~!

laxic05/03 00:13K大的故事好浪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