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庶民皇帝朱一貴故事-內門興安宮

看板Kaohsiung標題[閒聊] 庶民皇帝朱一貴故事-內門興安宮作者
koan
(吟遊詩人)
時間推噓36 推:37 噓:1 →:26

台灣這個小地方,還要費心思管理
既然鄭氏逆賊已拔除,此處不要也罷

皇上萬萬不可!施琅向康熙帝奏到:
台灣雖小,實乃中國東方之海防核心
掌管後可防止各國海盜、商人違法滋事
亦可防匪徒窺視浙江、江蘇、福建、廣東
且盛產魚鹽、硫磺、水藤、糖蔗、鹿皮
好處可多多呢!

朝廷討論後,依施琅建議納入清朝版圖
制定一府三縣並公布渡台禁令三條

1.來貿易或者移民要有證照
2.來台灣的移民必須要單身
3.粵人不可以來(粵海盜多或幫過明鄭記仇)

那時的福建(閩)廣東(粵)人多田少地又貴
年輕人想一想台灣感覺不錯,那就出發吧!


因為第一點較嚴苛,沒通過的就會偷渡
唐山(指今中國)過台灣,六死三生一回頭

第二點就造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但因台灣原民母系社會可以入贅
甚至當時移民還會假扮原民來結婚呢

第三點造成閩(閩南)人多、粵(客家)人少
先來後到好田、好地、水源都在閩人手裡
粵因人少也搶不贏(甚至有時要扮成閩人)
所以閩粵時常發生械鬥(搶田搶水權搶屋廟地)


了解完故事背景後
今天要說的是庶民皇帝朱一貴

相簿:https://imgur.com/a/PJXPd6m

活躍時期:
史前→荷治→明鄭→清治→日治→民國

朱一貴 (1690年-1722年)
出生於康熙年間中國福建漳州(閩)人
23歲隨著移民潮來到了台灣
剛開始當過縣府雜役、傭人和農夫
之後在內門(當時稱羅漢門)鴨母寮養鴨為業


朱兄鴨腿只剩一隻不夠吃啦!
一個人影箭步把那隻鴨腿搶來說道:

我養的鴨子好處都有啥?
誰說對了就給誰!

鴨子進了鴨母莊,一鴨能比兩鴨重!
鴨子給了朱兄養,鴨蛋能產一千八!

哈哈你們說的非常好都對!
從背後拿出兩隻鴨腿遞給兩人
繼續宰鴨喝酒吃肉!今大夥不醉不歸!
有小孟嘗之稱,豪爽好客的朱一貴大笑道

在酒酣耳熱之際,眾人鼓譟:
朱兄聽說你養鴨有術且都很聽話
能不能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

那有什麼問題?朱操起趕鴨棍
走看我趕鴨進鴨寮吃飯!

到放鴨的地方時,朱用棍敲在石頭兩下喊:
一比鴨鴨一比一比鴨!
一群鴨子聽到後鋪天蓋地而來
立刻乾淨整齊的排在朱面前

兩路進餐廳!呱呱!鴨子井然有序進鴨寮
眾人瞠目結舌!除了一鴨能產雙蛋、肥美外
居然可以做到如此聽話,真像明太祖朱元璋
那時候也是放牛扮皇帝而當上天命之子呢!

除此之外,每天因待客殺的鴨如此之多
每天鴨蛋產出還是能維持一樣大量
鴨母寮鴨母王朱一貴美名不脛而走呀!


而清朝剛治理台灣的時候還採取佛系治理

在朱一貴30歲的時候
鳳山知縣王珍遭爆料虧空公款要被起訴
怎麼辦?只好委託親兒子攝政巧立名目詐財

上山砍竹、砍藤或使用耕作用牛
都要繳錢不然就要被打屁股或是被關

種出來的米糧沒原因的就被超量徵收
以超低價跟農民購買後再轉賣

不然謝神在廟前請人演戲也以無故結拜遭罰
那時結拜至少都是100大板起跳呀
因為沒事結拜感覺就是要顛覆國家政權
怎麼辦?也只能交錢了事啊QQ

這個縣府父子造成當時農民的痛苦呀!


31歲的朱一貴聽到各處痛苦聲音快要凍不住
正巧早他一個月起義的杜君英(阿杜)來拜訪

阿杜是廣東潮州客家(粵)人(1667年-1721年)
因濫砍林木遭通緝起義(有原民及閩粵人響應)
這時來拜訪時已經有1000人的戰力了


朱兄,想必你也知道目前台灣的處境了
我有人而你姓朱乃明朝後裔有出師名目
我們何不一起匡復明朝趕走滿清賊子?

兩人一拍即合立刻高舉大元帥朱旗(4月19日)
當日夜色茫茫星月無光的夜襲今阿蓮區崗山里

之後經由鳥松赤山大戰後
朱出發攻打台南府城;阿杜則攻打左營舊縣城
知縣王珍看到阿杜來勢洶洶就棄城而逃到澎湖

奇怪的是朱先出發去台南但先到的反而是阿杜
原來是朱想先等阿杜的主力部隊來


兩路夾擊下、終於一舉攻下台南府城(5月1日)
隨後朱在今台南大天后宮受眾人擁戴為中興王
自稱義王,國號大明,年號永和

開國來的太突然,只好跟戲班借戲服
造成"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的滑稽情形

隨後諸羅縣則有舉事響應
清朝台灣的一府三縣不到20天
完完全全就被朱一貴和阿杜網羅


但就在這時候內部開始分裂了...
原本合作的關係在朱稱王之後就變了質
阿杜只有被封為二十七名的王國公之一

阿杜集團內,也因派系分化
福建來的閩人加入朱一貴派系
廣東來的粵人加入阿杜派系
兩個頭的不對等也照成兩方權力分配不公

赤山之戰我衝第一、鳳山縣也是我拿下
就連台南府城也是在我先鋒夾擊才攻下的
如今你當王,我才當國公這樣說不過去吧?
遠遠的看朱邊喝酒邊笑的阿杜拍桌生悶氣

我應該在鄉里,不應該在這裡
看到你們有多開心
這樣一來,我也比較容易死心 
給我離開的勇氣


之後朱、杜派系閩粵械鬥,阿杜黯然退場
而朱一貴雖贏,在此事之後則元氣大傷

怕阿杜跑到高屏溪以南的客家村集結勢力
朱強行先下手攻擊鎮壓六堆客家勢力(相簿有)

想不到平常六堆客家聚落就有練武保家衛田
從積極搶攻到被打到頭破血流僅僅2天


打輸客家庄的朱一貴在4天之後(6月23日)
被派來的施世驃大軍(aka施琅之子)攻破府城
12天過後(閏6月5日)在今天的嘉義太保被抓到
總計起義不到3個月,當皇帝不到2個月就GG

同年9月阿杜聽信降者不殺但被騙到北京殺頭
屏東內埔有阿杜的衣冠塚(相簿有)
"杜"右上多的一點就是他委屈不甘的淚痕QQ

朱則是隔一年的2月被凌遲處死(或五馬分屍)
朱一貴享年32歲;阿杜則享年54歲

而當時的壞知縣王珍死得早,因棄城逃跑
屍體則被運回台灣開棺戮屍示眾


這就是清朝台灣第一次最大的武裝起義
也是第一次最大的閩粵合作而後械鬥


這次事件帶來的結果
原本清朝治理的地方劃分一府三縣(相簿)
變成一府四縣一廳(增設彰化縣、淡水廳)
增加行政密度,好治理外也不會太快被攻陷

左營舊城則從原本的木柵城1.0
升級為當時台灣第一座的土城2.0
劃分範圍是今壽山尾巴的蛇山到龜山中間

新增土牛界線(防止移民開墾原民領域的界線)
除了可以避免利益衝突也可防止兩方串通反清

六堆客家居民反抗被清朝大大稱讚為義舉
而此事件死去的鄉民則封義民爺祠廟奉祀
不得不說這招"以夷制夷,分而化之"使的好

就是"台灣狗咬台灣狗,大家受傷我再收拾"
原民、閩人、粵人互相牽制對方誰都不能強大
而新進外來政權便可較輕鬆治理與壓制地方


說完這個故事後,大家有什麼啟發呢?
如果來到內門看宋江陣或羅漢門迎觀音佛祖
吃吃聞名總舖師的羅漢餐和在地花生糖時
或許可以拐個彎進來看看高雄庶民皇帝呀!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121.68 (臺灣)
PTT 網址

heacoun 06/20 19:48自創分類?

是啊,如果大家喜歡的話 我想發一連串的高雄在地故事 而這篇是第二篇,請多多指正謝謝!

※ 編輯: koan (61.227.121.68 臺灣), 06/20/2020 19:55:30

zilong 06/20 20:12喜歡看,推

monkeye04 06/20 20:19感謝分享 內門是個很有文化的地方 總鋪師 宋江陣

monkeye04 06/20 20:19還有平埔族的文化痕跡也都在內門

內門之前有介紹拜祖先是用檳榔配菸 可能也是文化結合的產物吧?

hantulee 06/20 20:34電視上施公傳奇中的施公正史是不是這篇'施琅'的後代

沒錯,施世綸(施公)就是施琅的大兒子 也是率大軍來抓朱一貴的施世驃親哥哥 能當上知州(五品)也是靠爸爸(父蔭)呢

q5341kh 06/20 20:35有歷史有知識有高雄點而且蠻有趣的

roy147yo 06/20 20:38朱一貴是台灣第一位通過皇帝特考的強者!!!

中部的話有大肚王國還跟明鄭打過呀 不過民變起來當皇帝的朱第一應該是

hancash 06/20 20:40推「鴨母王」!

bokaicyc 06/20 20:40

※ 編輯: koan (61.227.121.68 臺灣), 06/20/2020 21:08:43

mamaway 06/20 20:52好看!!

karinna 06/20 21:27故事蠻有趣,建議修分類符合版規

karinna 06/20 21:28不然被灌水桶很可惜喔

仔細看看分類似乎閒聊比較適合QQ 雖然有點贅詞,還是感謝K大提醒

zebracoco 06/20 21:35為什麼鴨子進餐廳沒喊親愛精誠和一路服從

因為鴨子的呱呱就代表永遠忠誠(海陸)啦 XD

※ 編輯: koan (61.227.121.68 臺灣), 06/20/2020 21:51:57

atb 06/20 21:52有些敘述名詞是隨著敘述者的史觀來決定的,所以閱

atb 06/20 21:52讀史料時也要注意這點

感謝A大提點,我也盡量做到多方查證 並結合地緣帶入現代,可能會有錯 希望大家閱讀時多多懷疑指證謝謝!

necter 06/20 22:01錢真的小說《羅漢門》就是重述朱一貴事件

有空來看看,謝謝N大!

roy147yo 06/20 22:22豆知識 有內就有外 (羅漢)外門指的就是旗山鎮喔

roy147yo 06/20 22:24那個時候旗山是叫蕃薯寮/太平街 大正9年才定名旗山

感謝分享,查閱羅漢門今含旗山、內門、杉林 是當時西拉雅族"Lo Han"音譯過來

angelv 06/20 22:39推推

jinpung012 06/20 23:09據傳朱一貴死後被玉帝冊封為城隍爺,位於台南小南

jinpung012 06/20 23:09城隍廟 非常靈驗 另外 鳥松赤山一帶 當初爆發戰役

jinpung012 06/20 23:09時 死了很多人 而陳元將軍也戰死 當地的大將廟便是

jinpung012 06/20 23:10供奉陳元大將軍 當今所在地點為澄清湖後門 仁勇路

jinpung012 06/20 23:10一帶

是的,補個地點: 高雄鳥松大將廟(陳元的赤山之戰) 台南小南城隍廟(朱一貴是二城隍)

bobju 06/20 23:22就真的只是幾個鄉下烏合之眾在閙事而已 離[皇帝]實

bobju 06/20 23:22在差到不知該怎麼形容的遠 沒文化真可怕

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多是讀書人-曹學佺 其實B大觀點沒錯,但在這個故事背景下 我覺得還是尊重暴政下願意站出來發聲的人 得到天下不簡單,而治理天下卻更更困難 如果當時原民、移民能多多團結不分彼此 結局一定大大不同

penganan 06/20 23:23推推!

bpan 06/20 23:47推!喜歡這個系列!

Qeupa1973Q 06/20 23:53不錯

dawson0406 06/20 23:56

siae 06/21 00:00康熙皇帝其實沒有要丟掉台灣哦(清實錄有記載),是出

siae 06/21 00:00於海防或陸防在考慮台灣定位

就結論來說是的,我是參閱 施琅的《恭陳臺灣棄留疏》來描述此篇開頭

at7450587 06/21 02:30

juangpeiyi 06/21 03:11覺得有趣 你很適合當歷史老師喔 之前有時會在民視

juangpeiyi 06/21 03:11看到一個教學節目,也是用跟你類似的敘事方式古今

juangpeiyi 06/21 03:11交融在講,覺得很有趣!

謝謝J大,不瞞您說 我國中歷史是被老師吊起來打的程度 因為那時候是講很遙遠的中國歷史 回頭看發現講到台灣或高雄的少之又少 才發想在這裡邊講高雄故事 邊跟大家挖掘在地人的歷史

igarasiyui 06/21 04:52

chinhungfu 06/21 05:25

siekensou00006/21 05:26好棒,期待多講一點故事。

好我加油 XD

mark130121 06/21 08:03

childonly 06/21 09:23

kurumisora 06/21 09:24

※ 編輯: koan (61.227.121.68 臺灣), 06/21/2020 09:38:38

atb 06/21 09:39像是「之亂」和「起義」就是史觀不同的敘述方式

是啊,我用朱立場就用起義、滿清賊 滿清立場就用明鄭逆賊、台灣狗帶入 劇情效果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

hantulee 06/21 09:55自己查自己的祖先就能查出一堆歷史,有時前幾代是入

hantulee 06/21 09:55贅的…

hantulee 06/21 09:57公司有人姓'孫',去調族譜才知道三四百年前原來是三

hantulee 06/21 09:59位兄弟,兩位在旗津,一位在苓雅寮,原來孫協志他媽也

hantulee 06/21 09:59是遠親…

這樣聽起來蠻有趣的 XD

derket 06/21 10:37閩粵人的先來後到跟搶得好地等語,拿現在屏東平原就

derket 06/21 10:37可當反證,所以與其用這說法,倒不如用在原鄉的工作

derket 06/21 10:37環境與來台後的人際網絡!

感謝D大分享,我也有研究分布 在一府三縣時我想是比這更糟的

https://bit.ly/3eoEIHe

querencia 06/21 10:42渡台禁令下,漢人婦女極少,除與平埔通婚,還衍伸

querencia 06/21 10:42出不少甲甲情殺事件。

真的甲的?我書讀得少不要唬我 XD

derket 06/21 10:43另外杜君英是否為客家人也非定論,從出身潮州府,

derket 06/21 10:43有時是較親閩人的,語言差異也較客語少,有空可去

derket 06/21 10:43看看杜君英在屏東的遺跡,幾乎不在客家人的聚落

阿杜的確也有人研究說是粵籍閩人 40歲來台的工作跟衣冠塚都在內埔 而六堆文化園區就在屏東內埔唷 其實省籍認同與方言也是我小時的痛 回鄉下外公家不太會講台語就被打QQ

leefour 06/21 12:24先推再看

BleuCiel69 06/21 12:55推,期待更多分享

BonYen 06/21 14:16喜歡在地的故事~推~

※ 編輯: koan (61.227.121.68 臺灣), 06/21/2020 18:22:35

kenny1177 06/22 00:13跟你一樣小時候歷史爛爆,現在才覺得很有趣,超愛你

kenny1177 06/22 00:13這種說故事方式的,敲碗下一篇

narumipurple06/22 18:22

foolchac 06/23 08:35

yauger 06/23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