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NBA是不是真的越來越像WWE了
看到大家戰的興高采烈
我找到這篇2018年的文章來回文
先分享我簡短的感想:
我覺得NBA的行銷是成功的
記得大概3-5年前幾乎沒甚麼在看NBA了
連冠軍賽都沒甚麼興趣
最近1-2年連普通季賽都偶爾會看一下
以下是CHATGPT的說法:
請問nba從什麼時候開始採用wwe的行銷策略?
NBA 並沒有正式宣布「採用 WWE 的行銷策略」,但從行銷風格與娛樂性質的變化來看,大約從 2010 年代中期(2015 年前後) 開始,NBA 的行銷策略越來越偏向 WWE 那種「劇情化、人物個性化、對立關係鮮明」的風格。
以下是幾個關鍵變化點:
1. 社群媒體的崛起(2010 年後):NBA 開始大量利用 Twitter、Instagram、YouTube
等平台推廣球星與球隊的「劇情」,類似 WWE 用角色故事吸引粉絲的做法。
2. 「球星 vs 球星」的炒作:像 LeBron vs Curry、Durant 背叛雷霆轉戰勇士後的對立戲碼,聯盟和媒體經常加強這類戲劇張力,讓比賽不只是體育競爭,也像是一場秀。
3. 球員個性包裝:NBA 開始更刻意行銷球員的個人風格與品牌(例如 Russell
Westbrook 的時尚、Jimmy Butler 的咖啡梗、Ja Morant 的「壞小子」人設),這與
WWE 強調選手角色定位非常類似。
4. All-Star 與其他活動的娛樂性提升:NBA 全明星週末變得越來越像娛樂節目,增加戲劇效果與粉絲互動。
簡單來說,NBA 沒有「正式轉型為 WWE 式聯盟」,但確實逐漸在行銷上「借鑑 WWE 的娛樂導向」,目的是吸引年輕觀眾、擴大國際市場、提升收視率。這樣的轉變大約從 2015年起明顯加速。
這改變主要靠哪一個主管階層執行呢?
這場轉型與娛樂導向的行銷策略,主要是在 NBA 總裁亞當·席佛(Adam Silver) 上任
後逐漸明朗化並推進的。他於 2014 年接替 David Stern 成為總裁,被視為推動現代化、數位化與娛樂化轉型的關鍵人物。
以下是幾個主管階層與部門的角色:
1. 亞當·席佛(Adam Silver) – 總裁
主導整體聯盟策略,包括娛樂性、國際擴展、球星包裝、數位轉型等。
強調 NBA 是一個「全球娛樂品牌」,不只是職業體育聯盟。
鼓勵球員發聲、建立個人品牌,這讓 NBA 更像 WWE 的「角色劇場」。
2. NBA 市場行銷部(Marketing & Media Operations)
設計球季宣傳主題、拍攝故事性十足的宣傳片(例如「This is Why We Play」等系列)。
策劃 NBA All-Star、Draft、Opening Night 等娛樂化活動。
操作社群媒體與數位內容,將 NBA 賽事包裝成故事,像連續劇一樣吸引粉絲。
3. NBA Digital(與 Turner Sports 合作)
主導 NBA App、NBA TV、YouTube、社群平台經營。
發展短影音、搞笑剪輯、球星「話題化」內容,創造話題與對立戲劇性。
4. 球隊本身的行銷與公關部門
球隊也會自行包裝球星形象,強化地方故事性與對立劇情,這與 WWE 地區巡演角色的設定類似。
總結來說:亞當·席佛是總舵手,核心策略由 NBA 總部的行銷與數位部門推動,再配合
球隊個別執行落地行銷。這種跨部門協作,讓 NBA 更加娛樂化並向 WWE 行銷策略靠攏。
執行這個改變的市場行銷部主管可能是誰?
執行這類娛樂化、WWE 式行銷轉型的幕後關鍵人物之一是:
Kate Jhaveri(前 NBA 行銷長,Chief Marketing Officer,CMO)
她於 2019 年加入 NBA,擔任 CMO,負責 NBA 的全球行銷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內容製作、數位行銷與粉絲參與等領域。
在加入 NBA 前,她曾任職 Facebook、Twitter 和 Twitch,對社群媒體與數位內容極具經驗,這直接影響了 NBA 行銷的現代化和娛樂導向策略。
她的任期內,NBA 的宣傳活動更強調故事性(Storytelling)、球星個性、以及年輕人愛看的短影音與話題炒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在 Kate Jhaveri 之前,NBA 的市場策略方向其實已在 Adam Silver 接任總裁(2014)後開始鋪路,而前幾任相關主管如 Pam El(2017–2019 間的 CMO)也參與了部分初步行銷轉型。
行銷策略往往是團隊合作的成果,除了 CMO,還包括 內容總監(Content Strategy)、社群媒體主管(VP of Social Media) 等中高層幹部一同設計並執行。
總結:
雖然整體方向由亞當·席佛主導,但在具體執行層面上,像 Kate Jhaveri(2019–2022
) 和 Pam El(2017–2019) 這些擔任過 CMO 的高階行銷主管,是推動 NBA 向娛樂化
、劇情化行銷轉型的核心人物之一。
--
74
[閒聊] 如果你是P+行銷現在怎解T1從一路挨打到現在 直接砸錢找大咖來 瞬間媒體版面全是T1 也因為魔獸人緣好 他的友人應該也都知道T165
[花邊] 主持人問誰在WWE會成功? Tatum:嘴綠@ClutchPoints Jimmy Fallon: “If there was an NBA player that you think would one day have a successful 2nd career as a WWE wrestler, who would that be?” Jayson Tatum: “I love him to death — Draymond Green."55
[專欄] 行銷,將是台灣新職籃聯盟最重要的課題行銷,將是台灣新職籃聯盟最重要的課題 Published 12-07-2020 09:43 by 朱彥碩 新的台灣職籃聯盟(名稱尚未定)將要在12月開打。有很多有興趣的朋友跟我詢問這個聯盟 到底有什麼特點?我說,最特殊的地方,就是這是一個行銷公司與團隊為主導的聯盟。這 跟過去我們所認知的職業聯賽,會有很大的不同。29
Re: [討論] 實力聯盟為何冠軍賽打不出王猿的氛圍再次確認 這裡討論的是現場氣氛沒錯吧 我舉個例子 以前NBA台北賽 有林書豪的火箭對上溜馬 整個小巨蛋觀眾席全場靜悄悄 最大聲的加油聲是老外幫溜馬加油14
[討論] 開放線上座位有搞頭嗎?就像是WWE的這種線上座位(我找不到NBA的線上座位影片,還是NBA沒有?) 個人想到幾個施行的手段 1.每個觀眾付費購買的線上座位都要顯示出觀眾的頭像 2.觀眾可以隨時切換體育館內其他攝影機的鏡頭來觀看比賽(免費觀眾只能看youtube那種固定鏡頭)X
Re: [討論] 未過濾的影片似乎被過濾?推 a30332520 : 黑人行銷,然後台籃=行銷,靠杯是黑人的問題還是球 01/26 23:44 → a30332520 : 員的問題? 01/26 23:44 → a30332520 : 不能行銷+變強一起? 01/26 23:44 → a30332520 : 行銷了,球員跟不上包裝=過度包裝 01/26 23:45 → a30332520 : 球員不會認真變強喔? 01/26 23:464
Re: [討論] 為何中職低迷時mlb無法反超?中職當初很低迷 假球案的時候 看MLB的人數 你確定沒有比看中職的多嗎? 中職沒有被MLB永遠取代 只是因為中職成功復活 重新找回球迷罷了 另外 就算當初志傑的時期 那時候觀看台籃的人數 哪有超過NBA? 真的要說 台灣籃球的受歡迎跟收視人數有超過NBA的 就是NBA還沒有成功國際化之前 當NBA成功國際化 受到台灣人喜愛 加上台灣職籃沒落1
Re: [討論] T1跟PLG實力不相上下,就輸在包裝吧?T1怎麼可能輸在包裝勒 當初T1就是怕行銷輸給黑哥 才找來~行銷鬼才~張運智擔任聯盟秘書長吧! 鬼才有20年行銷經驗 創辦悍創還有攻城獅都很成功- #1aNIITZo (NBA) 剛看到有板友留言 備份
爆
[情報] Halliburton無碰撞倒地退場爆
[情報] Haliburton阿基里斯腱受傷XX
[情報] 2024-25 NBA總冠軍 — 奧克拉荷馬雷霆爆
[情報] 太陽會交易Beal 甚至是買斷他爆
[花邊] 如果Hali阿基里斯腱撕裂 將是本季第8例 遠超歷史紀錄95
[花邊] 單季獲得得分王、MVP、冠軍FMVP的球員爆
[花邊] 雷霆的總冠軍勝利遊行巴士已待命中XX
[情報] SGA成為首位加拿大FMVP8X
[情報] SGA本季成就總結72
[花邊] Alex Caruso: 現在我又拿一個真正的冠軍97
[花邊] KD:我跟太陽球迷都如願以償82
[花邊] 史上單季最多勝場(季賽+季後賽)94
[情報] 溜馬本季已有三個人遭遇阿基里斯腱傷勢92
[討論] 明年東區的霸主可能?XX
[花邊] SGA父談兒子"罰球商人"綽號:規則允許 何67
[花邊] LBJ發推:Fxxk66
[討論] 歷屆FMVP GmSc效率值78
[情報] 馬刺隊從未向太陽隊報價交易Durant29
[花邊] KD祝賀雷霆3X
[討論] 阿銀的造神不斷失敗2X
[討論] SGA已經是史三控了吧 沒錯吧?爆
[情報] 太陽無意交易Jalen Green13
[花邊] Hartenstein兒子直接在頒獎典禮上開睡15
[情報] 獨行俠助教Sean Sweeney將加入馬刺49
[討論] 雷霆三少都接連去了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