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開箱] 換換病微升級i9-12900K 開箱暨微OC簡測

看板PC_Shopping標題[開箱] 換換病微升級i9-12900K 開箱暨微OC簡測作者
jimmyyang207
(書瑋吉米)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19

好讀版:
https://www.ptt.cc/PC_Shopping/M.1636740677.A.559


想看心得的可以直接跳到最後一段,

心得主要是對主板和散熱方案的分享,有需要可參考。


●前言(敗家動機):


兩年多前忘了為什麼換了9900K,但換來的只有心累和失望,

即便使用AIO水冷,因為DIE的熱難以導出,根本是毫無超頻空間,

在當時雖說是不錯的遊戲CPU,但平台的HSIO數量小氣到哭,數框框也輸人,

直到了Zen3推出,不只生產力被屌打,遊戲也被屌打,只有發熱屌打別人XD

而Alder Lake推出後,I皇算是挽回一點頹勢,尤其價格很香,

基於以下理由就直接敗家了:

1. 為了正在排大哥進階升級計畫的顯卡先升級主平台。

2. 想升級PCI-e Gen4 SSD。

3. 想淘汰全機的HDD,只裝SSD,減少主機共振噪音來源。

4. 雖然短期內應該不會再WFH了,但還是想提升compiler速度。

5. 上PTT快一點,看Youtube順一點。


●開箱:


這次一共購入三樣東西

1. Intel i9-12900K CPU

2. ASUS 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

3. Samsung 980 PRO 1TB

手機畫質欠佳,就隨便PO幾張圖片意思意思

▼尊爵不凡的i9外盒
https://i.imgur.com/lMVBHN0.jpg


▼很像什麼山寨金幣巧克力糖果的包裝
https://i.imgur.com/OrCtGXt.jpg

▼拍個照就不會再翻開來看的小本本+貼紙
https://i.imgur.com/qu41U8Q.jpg

▼超大金幣巧克力
https://i.imgur.com/YeugNTx.jpg

▼價值18700NTD的金幣巧克力內容物
https://i.imgur.com/igo1So8.jpg

▼主板的話因為DDR5現在太盤了,最後還是選DDR4
https://i.imgur.com/yBvkuj9.jpg

▼超省空間的包裝
https://i.imgur.com/1ekiLnF.jpg

▼第一次買到以包裝和配件來說完全無豪華感的ROG
https://i.imgur.com/YJ5UXFM.jpg

▼銀白的配色還行
https://i.imgur.com/FkwydcS.jpg

▼另一個升級重點 三星980 PRO 1TB
https://i.imgur.com/NZR2MWa.jpg


●系統配置介紹:


除了這次買的三樣東西以外其他均沿用舊的

CPU:Intel Core i9-12900K
MB :ASUS 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
RAM:美光 Crucial Ballistix D4 3600/32G(16G*2) CL16
VGA:EVGA 3060Ti LHR XC3
SSD:Samsung 980 PRO 1TB (其他就不列了)
PSU:Super Flower Leadex Platinum 750W
Chassis:Fractal Design Define R5
Cooler:Corsair H115i PRO RGB (舊扣具)


●測試參數和環境:


OS:Windows11 專業版,把Core Isolation和VBS都關了

由於目前還無法入手AIO水冷的LGA1700扣具,

原本有考慮參考狼大那篇先土炮,

但實際裝上去時發現就算沒土炮墊片,

CPU還是能接觸到,只是沒辦法壓得很緊,

所以就先將就用了,待能單買到LGA1700扣具再來慢慢超頻。

▼系統基本的資訊,亂入本次升級重點之一,五個SSD (X
https://i.imgur.com/K9qyosV.jpg


▼先調保守一點的頻率
https://i.imgur.com/xqRHFVd.jpg

▼ASUS預設電壓實在給太高了,所以降一點,然後防掉壓開到L4
https://i.imgur.com/8qatAjX.jpg


這裡提一下ASUS的AI超頻,這應該是用EC去撈系統運作時的溫度&電壓&時脈,

假如你一直燒FPU之類的弄到過熱降頻,下次開進BIOS AI推薦的時脈就會變低,

Cooler的分數也會變差,而至於CPU體質的SP是不會變的,

我猜體質應該是用CPU的預設初始電壓高低作為判斷依據。

懶人要用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散熱一定要夠,不然看看那精美的電壓...


●跑分測試:


網路上很多Review跑得又多又完整,我只挑幾個基本的來跑龍套XD

測試過程中該關東西都有關,不過主板和AIO水冷的程式都有開著,

多少有占用一些CPU資源。

▼CPU-Z截圖,雖然設定成2C 5.2G,但真的很難看到這時脈
https://i.imgur.com/A4lBe6Y.png


▼CPU-Z的跑分,單核真的猛
https://i.imgur.com/s6abTp3.png

▼CPU跑分認證連結,裡面也有詳細系統配置
https://valid.x86.fr/vzjduw

▼然後是Cinebench R23
https://i.imgur.com/ndmP9Qg.png


▼同場加映,9900K的Cinebench R23,只有一半不到的分數
https://i.imgur.com/LRyshWD.jpg

▼SSD跑分一下 有裝了OS可能數據會低一點
https://i.imgur.com/aOGylKw.png

▼也有跑3DMark,不過分數幾乎都差在CPU

Time Spy:12231分
https://www.3dmark.com/spy/24179771

CPU Profile:1097 - 12101分
https://www.3dmark.com/cpu/248031

▼跑個Forza Horizon 5,這遊戲優化真好,3060Ti竟然可4K+光追
https://i.imgur.com/7RSYi6e.png


▼工作compiler專案一個run的時間比較(不方便截圖)

i9-12900K:00:03:15

i9-9900K :00:05:21

R9-3900 :00:06:48 <- 公司配的品牌工作機,應該有限瓦數


●心得:


1. CPU的部分真的是有夠香,即便是CP值最低的i9都很香,

依我目前散熱方案來評估,差不多的瓦數約能換得1.5~2倍的效能。


2. 這代HSIO給得夠大方,有財力的整機MVNe都OK。


3. ASUS這張板子的電壓波動超大,設定就如我BIOS選單那樣,

用AIDA64去記錄平時使用狀況:上網 + 模擬器掛遊戲等多工中載,

最高有看到1.389V,反而是重載電流提升後有比較穩定在1.23V附近,

不曉得是不是軟體記錄錯誤,但我CPU-Z也看過1.375V,看了實在是心驚驚。

https://i.imgur.com/W2Ig7U4.png



4. 前面就提到了,主板預設給的電壓過高,不用Adaptive Mode去降的話,

在OS下都能看到1.4V,因為這樣我原本offset是設定-0.1V,

但這設定在compiler時 (CPU+RAM+HSIO loading) BSOD過一次,才調成-0.08V。

近幾年一般空冷或AIO水冷超頻的瓶頸應該不在電壓,

而是CPU過熱導致thermal throttling,實在是不懂BIOS預設給這麼高電壓做啥?

總不會是龍神2賣太差要逼大家去買更高級的散熱方案吧?


5. LGA1700扣具災難...反正各家廠商都是以缺貨這個理由,

要大家買新的或有些經銷商買整機能免費領取,

當然也有一些廠牌是有提供免費申請或單獨購買的,

但都不會比你直接買新的來的方便。

而我用的船AIO水冷,不管問原廠、代理商、經銷商,

都是得到缺貨所以只搭給買新的,你有錢也買不到LGA升級套件,

原本因為這樣我還想先買個Hyper212頂著,

後來是看到Reddit有老外分享說舊的方案能直上但效果差一點才沒花冤枉錢,

總之船在這次的扣具災難潮中,應該是表現倒數的廠商,挺扣分的。


6. H115i PRO RGB用LGA115X Standoff(高度比LGA1700的高)的散熱狀況,

我鎖上去的感覺是,螺絲鎖到底了但沒明顯感受到壓力,

但散熱膏有完全壓開,所以就是有碰到但下壓力不足,

實際重載測試時,大概跑到200瓦以上的時候就開始吃不消了,

最終系統會平衡在210~220瓦,以CR23的狀況來看是無法長時間All P-Core 5G,

對比以前9900K大概要跑到225W才會稍微降頻。

但一般中重載例如玩遊戲,或是我工作compiler瓦數並不會吃到這麼高,

所以還是能跑到你Turbo設定的超頻Ratio。

假如你想沿用船的水冷AIO,狀況大概就上面這樣給各位參考,

日常使用OK,重載+OC不行還是得等專屬扣具。


●最後的雜談:


升級製成的Intel,產品實際表現亮眼,價格不錯,

讓我的換換病終於醫好了 (?

不過等顯卡排到後又得升級PSU,

如果扣具效果不佳又得升級散熱方案,換換病真的是永無止境的...

以上,不專業分享短暫解決換換病的喜悅~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33.78 (臺灣)
PTT 網址

tuyere1127 11/13 02:33我們都走在一條換換路上,患著換換

tuyere1127 11/13 02:33病,過著如夢換泡影的人生

沒事...努力賺錢就好...

Dcpp2015 11/13 02:46覺得香的原因是10/11代i9是真的爛

Dcpp2015 11/13 02:46。爛到被zen3打得沒還手之力。

Dcpp2015 11/13 02:4612900K至少跟5959有個平盤

真的,多工小輸5950X的狀況下價格低不少, 但純粹看性價比的話應該12700K最香了。

WeAntiTVBS 11/13 03:57Srtix Z690-A應該是現階段賣得最好

WeAntiTVBS 11/13 03:58的一張..因為不用買DDR5

拜託有買的一起開Bug去轟他們BIOS RD啦~~~ 電壓給那麼高是要燒壞大家的U 484

Dcpp2015 11/13 04:13DDR5目前就除了貴沒有什麼優勢。除

Dcpp2015 11/13 04:13非再來能出延遲比較低的版本。現在

Dcpp2015 11/13 04:13有的延遲太高都把頻寬大的優點給吃

Dcpp2015 11/13 04:13回去。

DDR5目前需要高時脈+低延遲+X8的Module才能稍微有優勢, 問題買到那種DDR5的價位都比12900K還貴了...

MK47 11/13 06:15船的水冷我朋友說他h115i 新舊扣具

MK47 11/13 06:15差一度而已 不用太計較

真假,那我的H115i怎跟日本那個測出來差那麼多? 我到時再檢查看看是不是散熱膏塗太多的關係, 如果還是沒改善可能又要換別的散熱器了,換換病++

simon978 11/13 08:06別傻了 換換病沒藥醫

CharleneTsai 11/13 08:45

fywei 11/13 08:49換換病醫不好 明年又要換了 XD

您各位說的沒錯,接下來我就等大哥的顯卡進階升級方案又要換千瓦PSU了XD

yuehxian 11/13 08:55從8代跳12代

其實從11代跳12代都值得的啦~

a1379 11/13 10:11用D4是對的 因為你明年會換D5

a1379 11/13 10:11同為換換病患者我都懂

別幫我立Flag啊啊啊

Gwendaline 11/13 10:24strix d4這張好像真的賣得不錯

Gwendaline 11/13 10:31DDR4高階MB的好選擇

WeAntiTVBS 11/13 10:32因為這張已經是目前A家Z690裡面 搭

WeAntiTVBS 11/13 10:32DDR4 ROG系列最高階的一張 再上去

WeAntiTVBS 11/13 10:33的都要搭DDR5.....

真的,撇除電壓問題,這張板子算是DDR4最好的選擇了, DDR5貴不說,還各種缺貨,當然選DDR4

william456 11/13 10:53M69E也沒現貨,要預訂

gameguy 11/13 11:03等Intel 15代之後再買,GG真心不騙

如果那時候變成10nm+++++可就臭惹

aegis43210 11/13 11:41D5等2023MTL出了再升

再兩年差不多

bu17 11/13 12:07沒多換一台5950心靈加成

貴阿,而且用不到,等Zen3+出來看表現如何

※ 編輯: jimmyyang207 (220.132.33.78 臺灣), 11/13/2021 12:48:33

oppoR20 11/13 15:26FH一直都是神優化 FH4在1060 mobil

oppoR20 11/13 15:26e可以跑穩60fps+蠻高的特效 對比nf

oppoR20 11/13 15:26s之類的真的好

wsc47621 11/13 16:15選D4的3600指對的,直超3800

lpoijk 11/15 21:39升級compile速度 換12900?

hentai1989 11/15 23:35推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