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一站式解決方案 Z690I AORUS ULTRA ft.H1
網頁好讀版:https://bit.ly/3o9HzLe
=============================================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46.JPG
日本製的壓縮機非常稀少
一次有兩種記憶體版本的 600 系列 ITX 主機板就更稀少了
技嘉的 Z690I AORUS ULTRA DDR4 就是這樣一張稀有的板子
相較於上一代 Z590I,新增了 PCIe Gen5 跟雙組 Gen4 M.2 的支援
也把兩組 M.2 都放在正面,如果只是想要換 SSD 就不用整個主機板都拆出來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02.JPG
用來搭配的機殼是 NZXT H1
除了是相對早推出的 ITX 直立機種之一
內附電源供應器與散熱器的作法也簡化了零件選擇過程
對於初次接觸 ITX 平台或是選擇困難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
簡約俐落的外型設計放在客廳或是書房也不會顯得突兀
近期也針對新的 Intel 12 代處理器推出 LGA 1700 的升級扣具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13.JPG
首先還是先來看看主角 Z690I AORUS ULTRA DDR4
外盒正面有著煞氣的機械神鷹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18.JPG
背面則是主機板詳細規格跟各區塊的特色說明
標榜全數位直出供電,支援 PCIe Gen5,內建兩組 PCIe Gen4 M.2 插槽
無線網路方面也是採用 11ax (wifi6) 的方案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22.JPG
配件部分包含 m.2 螺絲、風扇轉接線、USB 轉接線、RGB 延長線、SATA 線材
外接電源線、wifi 天線、AORUS 貼紙跟說明書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23.JPG
ITX 因為板子小可以放元件的地方也就少,寸土寸金
即便是現在的立體結構也不太夠用
技嘉選擇將額外的風扇端子利用更小的插座轉接出來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 4pin PWM 風扇線材外的兩條,一個是轉出 2 組 USB 2.0 針腳
畢竟現在不少高階 AIO 會需要用到 USB 端子,算是蠻重要的配件
另一個則是提供主機板額外的供電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36.JPG
主機板正面一覽,銀黑配色看起來蠻有質感的
除了散熱片上有 AORUS 字樣跟 logo 之外
CPU 腳座的保護蓋也是貼有 AORUS 貼紙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40.JPG
後側採用一體式擋板設計,跟 VRM 散熱片固定在一起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45.JPG
上方散熱片採用鰭片設計,並透過一隻鍍鎳熱導管與後方的散熱片連接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77.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89.JPG
VRM 供電採用 Renesas ISL99390 90A Power Stages 直出共 11 相
並搭配 Renesas RAA229130 進行 PWM 控制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90.JPG
記憶體插槽部分採用的是傳統雙邊扣加上金屬強化框體
儲存裝置方面除了 2 組高速 M.2 之外,提供 4 組 SATA3 端子
前置面板則是支援現有的 USB 3.2 19pin 跟新的 Type-C 前置端子 (Type-E)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42.JPG
PCI-E x16 Gen5 插槽同樣具備金屬強化框體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60.JPG
M.2 散熱片相當厚實,拆掉可以看到上下層均有附上導熱貼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84.JPG
從字面上可以知道這組 M.2 通道由晶片組提供,支援 type 2242、2260、2280 長度規格
底下也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設計,既然都蓋了二三樓,旁邊的空間也要運用一下
除了 ARGB 針腳、風扇跟 USB 擴充槽還有外接供電之外
比較有趣的是有一顆實體的 RESET 開關,這顆開關的功能可以在 BIOS 裡面另外調整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86.JPG
另外一組由 CPU 提供通道的 M.2 則是在轉接卡的背面
同樣支援 2242、2260、2280 三種長度規格以及 Gen4 x4 的通道寬度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96.JPG
一般標示 wifi6 的板子大部分會去用 Intel 的 AX200/201
但 Z690I AORUS ULTRA DDR4 選擇的是基於 AX200 去修改的 Killer 1650i (AX1650X)
雖然一樣是 2x2 11ax + BT5.1,最高速度 2.4 Gbps,但配套的軟體多了不少可玩性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79.JPG
音訊方面是這張板子蠻有意思的地方
翻了一下之前的型號應該是 Z590I Vision D 的時候開始這樣做
把音效部分從板子主體上分離
改用 USB 方案的 Realtek ALC4080 搭配 Nichicon 音效電容
這個應該算是玩 ITX 比較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想過的事情
近幾年終於開始有廠商做出來而已
我是覺得 AAFP 可以開個蓋子真的有需要再從配件拿延長線去接就好
但因為它直接裝上板子的方向,針腳其實是朝下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預設就接上去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57.JPG
主機板背面設有額外的金屬強化背板,CPU 扣具開孔位置也可以看到料件是打好打滿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65.JPG
供電區塊背面透過導熱膠利用背板輔助散熱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72.JPG
主機板的 Q-Flash 功能由背面的 ITE IT5701E 實現
另外旁邊可以看到 GL850G 這顆 USB 2.0 Hub 控制器
底下封裝較大的黑色 IC 則是 Intel 2.5G 乙太網路 I225-V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00.JPG
USB 3.2 Gen2x2 Type-C 控制器方案則選用 IT8851FN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264.JPG
背板 I/O 使用不同顏色將插槽速度分類的相當清楚
提供 2 組 USB 2.0、2 組 USB 3.2 Gen1
3 組 USB 3.2 Gen2x2 及 1 組 USB 3.2 Gen2x2 Type-C
Q-Flash 開關與燈號則是在 Wifi 天線座上方,對應的插槽則是 Type-C 上方的那一個
顯示介面提供 HDMI 2.1 (4K60) 及 DisplayPort 1.4
音訊方面則是保留基本的 3.5mm 輸入與輸出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01.JPG
接著來看一下 NZXT H1,外箱依然是 NZXT 一貫的極簡風格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03.JPG
顏色部分是消光的黑白配色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04.JPG
箱子側面有詳細的規格,不過電源供應器跟散熱器都已經內附的情況
還要注意的兩個地方分別是,顯卡最多支援 2.5 slot
卡長在 26.5 公分內,寬度可以到 14.5 公分
最長可以裝到 30.5 公分,但寬度就要在 12.8 公分內
另一個問題是雖然 H1 是用 AIO,但因為機構的關係,記憶體高度要在 45mm 內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14.JPG
機殼正面採用強化玻璃面板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16.JPG
雖然說已經是無鑽孔設計,拆裝的時候還是要小心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15.JPG
簡單的 NZXT 字樣,我覺得 H1 其中一個不錯的地方是他的引導標示蠻清楚
要拆 H1 的話不是先拆坐墊,是從下方先拆前面板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17.JPG
拆起來可以看到是用四個鉚釘卡扣固定,玻璃貼合在金屬框體上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18.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19.JPG
左右兩側採用大面積的圓形網孔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21.JPG
開關及面板插槽位於機殼上方,電源及硬碟燈號整合在同一個開關上
介面部分除了 USB 3.2 Type-A 跟 Type-C 之外,還有一個 3.5mm 耳機麥克風插槽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22.JPG
底部採用四個橡膠止滑墊,PCI-E 插槽位置預設沒有擋板,使用兩個手轉螺絲固定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24.JPG
電源部分另外拉了一條延長線進去機殼,螢幕或是周邊線材可以一併從這個凹槽拉出去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27.JPG
機殼背面則是全黑的網孔面板
底下可以看到步驟 2 的貼紙,從下方扳開就可以整片拿起來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28.JPG
背蓋同樣採用四個鉚釘卡扣固定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29.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0.JPG
拆掉之後可以看到第三步的貼紙,把白色框體往上拉就可以拆掉整個外殼部分
固定方式設計的蠻巧妙的,利用前後門板上的卡榫夾住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1.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2.JPG
左右兩側各有一組磁吸式防塵濾網
濾網部分採用硬質塑膠邊框,加上旁邊有軌道固定
比起用軟磁固定的濾網牢靠一些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3.JPG
既然是這樣設計,I/O 面板一定是要模組化的,也不用擔心線材拉扯問題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4.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5.JPG
打開可以看到裡面有個小蓋子,不用懷疑,依樣畫葫蘆從下面扳開就可以拿起來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6.JPG
翻過來另一面可以看到冷排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37.JPG
基本上鬆開上面兩個箭頭圖案的螺絲就可以打開
標語主要是提醒說鎖回去的時候不要硬 A,要留意水冷管有沒有折到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40.JPG
掀起來就可以看到水冷頭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42.JPG
裡面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基本上就是說這個水冷管就是要呈現一個外八的狀態
從中間穿過去才可以蓋起來不會折到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43.JPG
水冷頭已經預先塗好散熱膏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46.JPG
機殼線材採用全黑化處理,除了面板開關、USB 之外還有兩個風扇端子
應該是冷排風扇跟水冷頭的,一個 3pin 一個 4pin PWM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48.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49.JPG
線材部分已經預先理好 ATX 24pin 跟 EPS 8pin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50.JPG
顯卡部分提供 2 組 PCIe 6+2 pin,另外還有 2 組 SATA 端子
雖然內附電源供應器的瓦數不高
但 2 組 PCIe 端子都是直出而非 y cable 還是蠻不錯的
從長度跟端子數量上來看,感覺是為 H1 另外再客製化的線材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51.JPG
硬碟架自帶免螺絲滑軌,支援 2 顆 2.5" 硬碟,直接推到定點然後把線插上去就可以了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52.JPG
電源上還有空的周邊插槽,雖然說 H1 裡面應該也不太有機會用到其他電源線材
但看到有空的插槽卻沒有線可以用好像覺得哪邊不太對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57.JPG
配件部分包含水冷扣具、機殼螺絲包、電源線及說明書
螺絲包內還有提供機殼面板的轉接線材,包含開關跟 3.5mm 耳機麥克風分接線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64.JPG
等扣具的時候先把系統裝一裝,跑點基本測試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platform1.png
======================================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12400
MB:Gigabyte AORUS Z690I ULTRA DDR4
RAM:Crucial Ballistix DDR4-3200 8G x 2
VGA:AMD Radeon RX 580 4G
HDD:Samsung PM9812 256G
PSU:FSP Hydro G 750W
OS:Windows 11 Pro
======================================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cpumark99.png
cpumark99,Score 705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pi_1m.png
Super PI 1M,8.237 秒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pi_32m.png
Super PI 32M,6 分 41.391 秒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cpuz.png
CPU-Z 內建測試,單核 679,多核 4997.6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r20_1.png
Cinebench R20,CPU 4777 cb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r23.png
Cinebench R23,單核 1575 pts,多核12507 pts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winrar.png
WinRAR 基準測試 20592 KB/s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superposition_1080p_high.png
Unigine superposition 1080p high,5416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3dmark_firestike.png
3DMark Fire Strike,總分 12070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3dmark_timespy.png
3DMark Time Spy,總分 4435,CPU 分數 9745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pcmark10.png
PCMark 10,總分 7551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aida64_fpu_as120.png
AS120 單烤 FPU,最低 24 度,最高 60 度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69.JPG
等了幾天終於拿到扣具,雖然說 H1 用的是 140 規格,扣具跟 Kraken 120 是共用的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71.JPG
內容物包含強化背板,上層扣具、螺絲跟螺帽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72.JPG
先把 AIO 的強化背板再裝進去 H1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73.JPG
基本上 H1 設計時應該已經考慮 ITX 常見的配置方式
線材雖然已經部分固定但不用特別拆也可以拉到定位接好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74.JPG
然後把水冷頭跟 PCIe riser 接上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77.JPG
翻到背面把顯卡接上,前面沒有特別拍這一側因為基本上是空的
不過從這邊看就知道為什麼 H1 會有兩種顯卡長寬限制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78.JPG
顯卡 PCIe 供電位置剛好就在 PSU 出線的地方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80.JPG
插好之後蓋起來剛好可以遮住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81.JPG
最後把外框裝回去之前記得先把電源供應器的開關打開,不然就要整個拆開再來一次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82.JPG
底下走線空間相當充足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387.JPG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410.JPG
插電,開機,由於不像 ATX 機殼那樣還有燈條跟控制器
卡沒 RGB 的話看起來還是蠻低調的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aida64_fpu_h1.png
裝好之後跟裸機空冷對照一下溫度
H1 水冷單烤 FPU,最低 23 度,最高 60 度
跟裸機空冷表現差不多,還算可以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DSC00405.JPG
就整體來說,Z690I AORUS ULTRA DDR4 算是一張配置相當全面的主機板
如果你口袋夠深,兩組 Gen4 M.2 應該可以滿足大多數的存儲需求
USB 3.2 Gen2x2 的支援也讓他在外接方面留下一點退路
如果你的散熱夠強,配個 i9 來用應該也還過得去
雖然它的價格真的是很驚人,又或者說這一兩代的 ITX 主機板價格真的很驚人
但這時候就會想到老黃說的話 QQ
https://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22-1-18/nv_expensive.jpg
好了,該吃土了
--
如果將字母 A 到 Z 分別編上 1 到 26 的分數,(A=1,B=2...,Z=26)
你的知識(KNOWLEDGE)得到 96 分(11+14+15+23+12+5+4+7+5=96)
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 98 分(8+1+18+4+23+15+18+11=98)
你的態度(ATTITUDE)才能讓你得到100分(1+20+20+9+20+21+4+5)
但,你的車+帥(Car+Handsome)能讓你得到超越性的101分!
(3+1+18 + 8+1+14+4+19+15+13+5)
--
國外SFF圈對新板子的U散熱傷透腦筋
許多現有規格的水冷頭或下吹都會卡
扁殼廠目前多半還沒推出相應的殼
所以這張台灣有賣了?
後io 給得太廢了連tb4都沒有,所以
當初沒選這張(ddr5),但現在來看有
ddr4的版本好像是個不錯的選擇,dd
r5的價格實在太誇張了,還不一定買
得到
DDR5的蝦皮有礦渣7000-7500
有D4有推
H1推
盒子上那個是恐龍嗎
是勞動神鷹
高貴礦渣還是渣...XDD
Reset開關塞在那要給鬼按啊?
拿竹筷插的到啊
強制違建… ITX仔真難當
Z690 itx DDR4 TB4 這些湊起來好像
是空集合... QQ
To樓上,相信Asrock
看到熱愛ITX的玩家優文只能推了 希
望今年可以再多一點新產品
等等 老黃真的說過那句話喔
25
[情報] 技嘉3個 PCIeGen4 M2 B550 AORUS MASTER搭配 Intel Z490 晶片主機板的 Intel 第 10 代 Core S 系列處理器,即將在 5 月 20 日解禁 但 AMD 這方面其實也沒有閒下來,因為 B550 晶片主機板確定會在 6 月中旬上架販售 而我們稍早獲得 GIGABYTE B550 AORUS MASTER 主機板的高解析度圖片。 作為 GIGABYTE AORUS 主機板系列,MASTER 的定位在 XTREME 之下11
[情報] Z490 AORUS MASTER 開箱 / 點滿散熱 下代標題:GIGABYTE Z490 AORUS MASTER 開箱 / 點滿散熱 下代通吃 完美支援 網站:xfastest 原文連結:11
[情報] 技嘉發布 B550 AORUS 多種供電配置隨著AMD正式解禁B550晶片組,技嘉也公佈了自己的B550 AORUS系列主機板陣容 本次B550 AORUS系列主機板依照不同使用需求設計了多種供電組合,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 需求選擇合適的主機板 系列中最為高端的是B550 AORUS MASTER這張主機板,它擁有16相供電,單相70A,能夠滿 足最高端的Ryzen 9 3950X的需求11
[菜單] 20K 文書輕遊戲 itx ghost s1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未買 預算/用途:文書+輕遊戲 CPU (中央處理器):Intel【六核】Core i5-12400 MB (主機板):華擎 H670M-ITX/ax(Mini-ITX/1H1P/WiFi 6E+BT/註冊四年保) RAM (記憶體):金士頓獸獵者 DDR4-3200 32G(16G*2)(CL16)6
[請益] 京東或美亞買主機板的保固疑問請問版上各位大大,有沒有在京東或美亞買主機板的經驗。 Z690的ITX板子在台灣除了ROG那張貴桑桑的DDR5之外,就沒其他選擇了。 最近剛好看到華擎的Z690M-ITX/ax在京東有上, 另外美亞也有上技嘉的Z690i AORUS Ultra DDR4, 目前詢問兩家臉書小編關於買回來台灣的保固問題,都還沒得到回覆。8
[開箱] ROG STRIX Z690-I GAMING WIFI 簡單開箱好讀 這次也衝首發了 感覺我買的主機板不是超大就是超小 此次主角ROG STRIX Z690-I GAMING WIFI 這張ITX的主機板6
[開箱] Z490I AORUS ULTRA 十代CPU測試超前佈署圖文網誌 ============================================================================== ============================================================================== ==============================================================================
62
[情報] 極客灣: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評測:無12
[情報] 美國政府為挽救Intel採開放態度,也不排9
[請益] 6K 文書影音迷你小遊戲 NUC8
[請益] 顯卡跟電源升級請益8
[菜單] 60K 98X3D遊戲機(不含顯卡)6
[心得] IRocks T27開箱 & 與T07 NEO微比較心得3
[菜單] 40k 3A遊戲機(不含顯卡)3
[開箱] Thermalright索摩樂Assassin King 120 SE3
[菜單] 已有螢幕 45k遊戲機5
[閒聊] DDR5 超頻記憶體選擇2
[菜單] 45k魔物獵人機(含LCD)3
[菜單] 40-50k影音、遊戲白色機2
[菜單] 30k 海景水冷3A遊戲機 (不含顯卡)1
[菜單] 40k含螢幕遊戲建議X
[菜單] 75k預算 實況/mmo/模擬器遊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