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走進竹科園區裡的布袋戲攝影棚,一個「
走進竹科園區裡的布袋戲攝影棚,一個「斜槓」劇組的熱血星期天
《報導者》2024/2/10
文字 洪琴宣
攝影 黃世澤
核稿/張子午;責任編輯/蘇曉凡、張詩芸
報導全文如連結,因為報導者的文章通常較長,所以以下我就節錄開頭一些。
本文可以看見記者以戲迷、到劍塵參訪的角度,寫下他對這個布袋戲團隊斜槓創作的想法,和推薦這份令他感動的熱情:
1月底的週日早上,我和攝影記者世澤驅車前往新竹科學園區,園區路上空無一人,旁邊工地機具隆隆打著地基,準備新建廠房,向前駛去,盡是一棟棟印著台積電Logo的廠舍。開進台積電八廠對面的小巷,走進一處挑高鐵皮倉庫,打開門,裡面不是機具,而是足足有一人高,擺著假樹、鋪滿紅土的土台──布袋戲劇組「劍塵影視工作室」的攝影棚。
這是作為戲迷的我,首度近距離目睹布袋戲武戲的拍攝。負責操偶的劍塵影視負責人蕭景右手高舉,撐住80公分高的戲偶,左手擰住「天地通」,操控戲偶的手部動作;站在一旁協助的劇組成員葉佳欣,手拿一捆風箏線,線頭前端綁有小塑膠袋,裝滿再來米粉,藏進戲偶前襟。「1、2、3!」在攝影機後的導演饒承毓的口令下,蕭景操控戲偶猛然往後仰,葉佳欣雙手扯動線頭,戲偶胸口炸出一道白粉構成的氣勁──在劇中,它被對手劍招砍中,頹然倒下。
才剛完成一顆鏡頭,劇組便又手忙腳亂地開始在土台上鋪白色防水布。將調好的紅色2號色素裝進塑膠杯,配合操控戲偶倒下時機,他們嘗試以各種力道、角度朝天空潑灑「血漿」,鍥而不捨地重拍7、8次後,這顆角色「血濺當場」的鏡頭終於完成。
……
--
※ 編輯: queen199298 (111.253.138.152 臺灣), 02/13/2024 15:05:53
推劍塵
希望霹靂可以持續在特技這方面精進,當
年霹靂可以成功,其媲美香港武俠片的特
技是造就其王朝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惜後
來學徐克大量用電腦動畫取代,希望透過
恢復較小的偶尊來減少佈景的細緻度與操
縱的困難度,一來省時二來省成本,只要
能節省成本,戲劇的特技可以恢復到狂刀
的年代我想是可以挽回市場的,此外也希
望他們不要再用其他藉口迴避爆破的運用
,有爆就不睡,不睡就買單,觀眾要的不
複雜,不然以現在拍片鎖定的群眾來說,
衰亡是遲早的事,比竟偶不是人,感情線
永遠比不上真人的,祝福霹靂龍年再起,
開創新局。
樓上,這篇是在談劍塵的說
我是更樂見更多人投入布袋戲的創作
,只把希望all in 一家真的太沉重了
,而且每個人的觀影喜好不同,根本
不會讓全數人都喜歡。所以我更期待
戲迷有「選擇」的那天到來
劍塵越來越棒了!推
推劍塵!
推推推!
推劍塵!
質感做得跟霹靂差不多爛沒路用
身體力行就是比出一張嘴的強,推
有人就只能可悲的批評,可憐吶
產業龍頭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衰敗
真的就是時代不同了
39
[霹靂] 我主要對偶動漫有意見[轉貼自臉書《懷舊時光》早期布袋戲討論區] (根據PTT版面重新排版) 我其實對黃亮勛怎麼經營霹靂沒什麼意見,我從他那個什麼羅布的以來,最大意見的是他 想要把布袋戲改名叫「偶動漫」。 《素還真》上映,我會進場看。 但不是為了霹靂不能倒、不是為了實現黃亮勛的「偶動漫」轉型,而是為了黃家上3代為31
[Vtub] 布袋戲人物算不算一種Vtuber?緊張緊張!刺激刺激! 我們知道布袋戲是結合操作與口白和戲偶搭配 並且呈現在電視螢幕上給大朋友小朋友觀賞 這樣說來布袋戲這種表演形式 算一種復古的VT演出吧?20
[創作] 全新布袋戲秒懂系列,技術流推坑各位安安,我是劍塵的導演蕭景,這次想跟大家分享我們YT的新單元「劍塵比一比」。 主要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呈現出布袋戲畫面或效果是如何一層一層堆疊,將氣氛渲染到位, 讓觀眾能了解布袋戲沒說的細節!也可以讓非戲迷的觀眾認識到布袋戲技術的不容易和複 雜程度~看有沒有因此對布袋戲產生興趣!14
Re: [閒聊] 與其扶植本土ACG 是否不如投資布袋戲直接說啦 布袋戲很難發展啦 同樣的東離 做成2D動畫或3D動畫都好ㄧ點 比起戲偶 我覺得2D人設更帥更美12
Re: [霹靂] 黃亮勛真的是多元先行者嗎?我覺得這種東西都會有一個問題 不斷改革之下 布袋戲到底還剩下多少內涵? 這也是守舊派難以接受的原因 布袋戲→金光戲→偶動漫7
Re: [閒聊] FGO的saber布袋戲化啦霹靂布袋戲拍這麼多年,要做到雙手揮劍依然很困難, 參考經典的刀戟勘魔戰: 剛好可以看到標準的左手持武、雙手耍長槍(大部分時間依然用左手)與雙手同持劍。 5:05起魔君雙手持刀,5:19~5:21那樣用離心力快速甩就是霹靂原本雙手揮劍的極限了。X
Re: [閒聊] 布袋戲要怎麼救啊?我覺得可以思考一下最前提的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用布袋戲人偶敘說故事呢? 用國畫為例 中國古人為什麼用毛筆畫山水畫? 因為他每天拿毛筆寫字,想畫畫的時候當然順手用毛筆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