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普及高等教育是壞事?
民國83年開始教改的前一年,也就是民國82年的數據:
大專畢業生約13萬人(含進修部及空大/院/專)
其中大學五萬多人(含學士後及專科畢業讀的二年制大學學制)
專科含二/五/三專(三專是普高畢業讀的)
碩士畢業約七千多人,博士六百人
因此即便大專考生像去年只剩20萬人,仍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考生連專科都沒得讀(估計只能讀空校或自學考試),但這樣是好事嗎?
或者說高等較育普及化為何被認爲是壞事?難到只因害怕少子化會使部份學校倒閉?但中小學倒更多卻沒人認為普及中小學是壞事?
如果是害怕高教資源不均,直接讓一半的人連專科都沒得讀(當時)豈不是更不公平?有人說讀書能力差的人不配受高等教育,但這不是一種赤裸裸的歧視嗎?
從本質上來說隨著產業及社會發展,普及高等教育真的弊大於利?或者說讓中學畢業想再往上讀的人有大專可讀有不是很好嗎?而且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政策本身也該依不同的情境而轉變對吧?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5 Pro Max
--
問題在高等教育品質沒跟上,宏觀來看是在浪費社會資源。
高等低等是相對的,在文盲時代讓全民識字大概就是偏高等教
育,台灣以前推動的九年義務教育效果是很不錯,讓大部分人
有基本知識。
廣設大學並沒有帶來對應質跟量的人才產出,還失去了強迫分
流的功能。
讓認真讀書的人有大學唸不是壞事,但是讓混的人讀大
學是,現在的私立科大(除了藥學),以及淡江以下的
學校,根本是高中或高職在混的人去讀的,在二十幾年
前,當時前段私立科大和逢甲淡江還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隨著學生人數越來越少,錄取分數越來越低
這裡附幾張圖讓離開學生時代很久的人看看現在的分數
逢甲統計系
錄取分數低這點我倒覺得還好,重點是教育品質,如果考核門
檻有維持住,低分進來培養成有用人才那也是很好的狀況。
但這現象沒出現,後段一堆就是耍廢四年,然後拿到大學文憑
淡江經濟
以為自己是人才,眼高手低。
如果教育部不用補助大學+學費無管制的話
那大學普及的確不是什麼壞事
理論上來說,真正的問題應該不是入學門檻高低,而是入學後
對學生教學及要求才是關鍵
後段大學很多科系讀出來產值也沒比較高
但像現在這樣教育部投入和產出差距過大
大學端又被綁住不能把學費漲到能支應成本
與其在野雞大學混,一年不知道有沒有去上課超過十天,強迫
他們18歲去被社會毒打,對他們人生可能還比較好。
從出生率就能早早預期到大專生砍半了
尤其是從2002年出生人口呈現跳水式下降
政府卻毫無作為
現在初次就業生已是90%具學士以上學歷
所謂的高等教育已變成國民教育
真正的高等教育被一直往上推
一堆工作不需要多唸這四年只因為人人都大學畢業
把一般就業人口繼續拖延四年才入社會
其實你原文最後一段就是很理想但忽略了實際發展情況。
現實是產業沒有成功轉型到需要大量高等人才,高等教育也沒
有產出大量高等人才推動既有產業生態質變,現實情況是一個
浪費資源、虛耗年輕人的錯誤政策。
真的假的,2002
2002人口紅利開始往下掉?
可是當時已經號稱160間大專院校了
其實也不用特地舉逢甲和淡江
現在大概是,國立尾,私立頭程度就考得上。
私立頭,私立中程度就考得上。
中字輩雖然有撐住分數,但也沒有以前難考。只是需要配分
策略。
2002是當年出生人口數開始跳水
當時已經放出警訊18年後大學生會斷崖崩落
18年後也就是指考倒數一年的那屆
但是政府並沒有因應逐漸縮減大學招生人數
反倒是把希望寄託在招收外籍生並期待出生率止跌上
早就該隨著出生人口進行調整的卻一直拖延
導致現在直接倒閉的風潮不止
2000年還新開高雄大學
一堆大學到處圈地設分校開支票
以前覺得是壞事
但最近看到台積電宣佈要持續設廠就覺得還好
隨著科技業的持續發展,中高階人才會需求越來越多
所以人人讀大學好像也不差,反正未來基層低階人力就靠移
工吧!
為了讓沒有興趣讀書的能在教室睡四年,不惜分散教育資
源,讓他們睡四年。台灣擁有學士學位的,英文二十六個字
母會背到卡住的一定有,甚至背99乘法有問題的而有大學
學歷的應該也大有人在
這就跟台大六成以上學生拿A一樣
上下交相賊對彼此都沒壞處就大開後門
延後基礎勞力出社會的時間增加政府負擔
為了所謂高等教育降低更基礎國民教育資源
廣設高中大學是錯誤政策
以前三成高中生 七成高職五專生才是正確政策
現在高中生約六成 高職五專生約四成
然後全部都去考學測 都有大學念 大學生程度=高中生
延後出社會 勞動力短缺 建築成本上升 房價高 生不起小孩
繼續少子化 大學又越來越好考 素質繼續下探
回到以前高中生錄取率三成 大學率取率三成
這樣篩選下來的素質才會好
錄
現在哪個大學老師敢跟學生玩真的?教學內容愈來愈簡單
不要把它想成高等教育就好
已經相當於國民義務教育了,私立還有補貼學費。
21
[問卦] 東亞高中生升學壓力最小的是哪一國1.台灣 高中補習班興盛 2.日本 高中補習班全國連線 3.韓國 高中補習到自殺 4.中國 高中捲到要上大學 5.香港 大學很少 高中擠窄門16
Re: [討論] 大專青鳥為何笑大學小草低端等等 你是台灣人嗎? 從你文章內容可以發現 你是不是以為「大專」 比 「大學」學歷層次更低? 大哥7
Re: [討論] 四十年前能考上文化的放到現在有中字輩嗎三專是曾經存在於台灣的學制 專門收普通高中畢業生 三年唸完專科畢業 當時社會上普遍給三專畢業生高於二、五專的敘薪 但其實這現象還蠻搞笑的3
Re: [閒聊] 50年前有讀大學真的很厲害嗎?是很厲害 但也沒到太稀有的程度 根據資料 民國80年教育統計 假設兩位姑姑是60學年度上大學 60學年度大學/大學+大專比=(6.66/(6.66+7.9))=45.74%(不分性別)1
Re: [新聞] 藍委擬修法92%大專生免學費!教育部:看起來比較恐怖的一點就是高等教育經費什麼事都沒幹就少掉將近20% 而用來挹注在私立學校上的應該至少一半以上 去年賴神的一句話 高等教育可以用在教育上的經費一開始就只剩8成 各公立學校在國際排名會掉不是沒原因的....1
[問卦] 4~9年級,各族群優劣勢的八卦?4年級貧困普遍能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多,小學,中學畢業就去工作 5年級貧困獲得改善,受專科,大學教育人數變多,竹科新貴代名詞,分紅股票隨便發 6年級貧困獲得改善,受專科,大學教育人數變多,竹科新貴代名詞,分紅費用化末代 7年級貧困獲得改善,受大學,碩士教育人數普及,22k,分紅費用化取消,無薪假,4年級後裔 ,資源貧乏1
Re: [問卦] 中國大陸專科與本科的學歷差別很大嗎??中國的「大學」包括: 1.碩博士班 2.學士班,又稱為本科,跟台灣的「本科」指本科系不一樣 3.專科 所以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