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 台大工海VS成大電機

看板SENIORHIGH標題Re: [問題] 台大工海VS成大電機作者
jerk
(老年痴呆)
時間推噓 7 推:9 噓:2 →:45

我自己其實是同意您大部份的觀點,不過也表示我之前寫的東西有些盲點。之後需要改進

系辦從來沒對內或對外自稱過「小電機」,這通常是外面挖苦我們用的

我們其實比外面更怕收到對系內有奇怪期待的學生,學生畢不了業或出問題,一定是找系

本系最早是機械系造船組,比較像機械是非常合理的。我們跟其他機械相關科系轉型不同之處在於聘了大量的電資師資,而不是只是本來的老師換個新領域。
目前純電資背景的師資佔四分之一(6/24)。不過有九位(9/24)的船組老師這幾年要退休,不補不行。電資的老師最老的約五十,還可以教15年。

其實我們兩邊師資都想多聘,不過台大很難找到年輕師資,因為台北物價高,台大升等壓力又大。我的土博學生還沒畢業,就有公司很瘋的開到千萬年薪了。問他要不要做幾年回來教書。他回說「不想當窮教授」。

本系的目標是訓練跨「機械」「電機」的跨領域人才。
我們今年搶到伯克萊EECS的教育部獎學金,其實那學生去做的事是用「熱力學」原理去做量子電腦,是跨「機械」「電機」「資訊」的,並不是「純電資」。
我們雖然有一定能力去搶電資的飯碗,不過我們覺對不是「純電資」這也不是我們的特色

節錄一小段昨天學生寫給我的信
「另外還有一個想要感謝老師的是,工程圖學真的是太重要了!這一年在惠普(HPE)的伺服器部門做硬體研發實習生,這段時間接觸了很多電路板的新知識,要看很多零件的
datasheet/3D圖都須完全會用到工程圖學的標示方法。也因為要畫線路圖的關係,我也扎實的重新複習了一遍電子電路哈哈,感謝老師的教導。」

這樣的學生才是我們訓練的目標,我們比機械系的懂「電」,我們比電機系的懂「力」
不過我們絕對沒比機械系的懂機械(我們沒機械設計、機構、熱傳之類的)
我們也沒比電機系的懂電機(我們三電沒電磁二,不過最近不少電機也廢電磁二了)

--
我們也知道有學生進來是想把我們當純電機來唸。如果他很清礎知道他要的,這是他自己的選擇,希望他不要後悔。

我們的好處就是在台北,在一個男女比接近1:1的環境。不過我們絕對沒辦法跟電機一樣電機,跟資訊一樣資訊。

我有個學生當年放棄清交電機填我們系就是看上台北好玩、女生也多。六年下來,他也的確交了個女友,也拿到M的IC設計工作。如果他沒拿到M,會不會後悔?難說...
如果他當年去新竹沒交到女友會不會後悔?也很難說...
反正自己做決定,不要到時後悔怪東怪西

不過......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 引述《aa1655714 (小尾)》之銘言:
: 現在很多系所招生,都自稱是小電機?這比例多少?建議可以從師資比例來看:
: https://homepage.ntu.edu.tw/~ntuesoe/tw/faculty.html
: 丁肇隆 教授兼系主任
: 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影像辨識 2. 機器學習 3. 波浪力學 4. 實驗流體力學
: 智能處理實驗室
: 李世光 特聘教授(與應力所合聘)
: 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光電與壓電系統 2. 光電系統設計 3. 自動化技術 4. 製造與精密量測: 5. 微機電與奈米系統 6. 生醫晶片系統 7. 科技管理
: 奈米生醫微機電實驗室
: 蔡進發 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船舶阻力和推進力 2. 風力渦輪機維護 3. Web 3D應用
: 船模實驗室
: 蔡武廷 特聘教授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 工海272室 02-3366-5772
: 研究專長 : 1. 海洋-大氣交互作用微物理 2. 理論與計算流體力學
: 環境物理實驗室
: 黃維信 教授
: 美國愛荷華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邊界積分法 2. 液體阻尼器 3. 水動力學
: 振動實驗室
: 宋家驥 教授
: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結構動力 2. 結構聲學 3. 超音波及超音波元件
: 振動及超音波實驗室
: 薛文証 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奈米電子 2. 光電 3. 半導體
: 電子與光電實驗室
: 王昭男 特聘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聲學 2. 揚聲器分析 3. 吸隔音性能分析
: 聲學實驗室
: 陳琪芳 特聘教授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 研究專長 : 1. 水下聲學 2. 聲學傳播模式 3. 海洋工程
: 水下聲學實驗室
: 郭振華 教授
: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機器人學 2. 水下載具 3. 船舶運動控制4. 智慧航運5. 海洋綠能
: 水下載具實驗室
: 江茂雄 特聘教授兼工學院副院長
: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工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光機電系統控制 2. 風力發電系統動態分析及控制 3. 先進流體傳動控制: 先進流體傳動與控制實驗室
: 張瑞益 教授
: 國立交通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多媒體網路 2. 人工智慧 3. 資料庫與資料探勘
: 資訊與網路應用實驗室
: 楊鏡堂 特聘教授(與機械系合聘)
: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能源與燃燒 2. 微奈尺度生化流體系統 3. 仿生力學與仿生工程 4. 噴射: 推進
: 趙修武 教授
: 德國漢堡大學工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風能 2. 船舶水動力 3. 高分子加工 4. 熱電漿
: 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
: 吳文中 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壓電能源擷取技術 2. 無線感測網路 3. 噴墨式軟性電子製程技術
: 光機電實驗室
: 李佳翰 教授
: 美國普渡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奈米光子學及奈米電子學 2. 檢測和影像 3. 光學工程
: 奈米光子與奈米電子實驗室
: 陳昭宏 教授
: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
: 研究專長 : 1. 積體電路(IC)設計 2. 無線通訊電路 3. 嵌入式系統
: 高效率電路及系統實驗室
: 李坤彥 教授
: 美國普渡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高功率半導體元件製程 2. 寬能隙半導體材料 3. 再生能源
: 高功率半導體元件及電路實驗室
: 戴璽恆 教授
: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博士
: 研究專長 : 1. 異重流運動 2. 環境流體力學 3. 流動穩定性分析
: 流體力學實驗室
: 馬開東 教授(玉山學者)
: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海洋工程 2. 繫泊系統 3. 結構可靠性 4. 船體結構 5. 結構疲勞 6. 運: 維 7. 法規
: 離岸結構與錨泊工程實驗室
: 黃心豪 教授
: 美國普渡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可調控性質之複雜與多功能結構與材料 2. 離岸風能與海洋結構健康監: 測 3. 多功能纖維複合材料製程與應用
: 創新結構與材料實驗室
: 黃乾綱 副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資訊檢索 2. 自然語言處理 3. 機器學習 4. 生物資訊
: 知識計算實驗室
: 張恆華 副教授
: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
: 研究專長 : 1. 醫學影像處理與分析 2. 水下影像修復 3. 衛星影像套合 4. 人工智慧: 計算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
: 李岳聯 副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腐蝕與腐蝕防治 2. 電化學分析 3. 微結構分析
: 腐蝕與電化學實驗室
: 馬克沁 副教授(與國衛院合聘)
: 俄羅斯伊曼紐爾·康德國立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Nonlinear acoustics 2.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3. High
: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4.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 羅弘岳 助理教授
: 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海嘯 2. 海岸工程 3. 環境流體力學
: 波浪與環境流體力學實驗室
: 楊舜涵 助理教授
: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離岸工程 2. 海洋再生能源 3. 船體結構 4. 水動力及結構耦合分析 5.: 繫纜及電纜 6. 結構疲勞
: 船舶與海洋結構實驗室
: 林宗岳 助理教授
: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
: 研究專長 : 1. 船舶水動力 2. 幾何造型 3 船舶設計 4. 計算流體力學 5. 船模試驗: 船模實驗室
: 另外就是也可以從大學部的課程來看:
: https://homepage.ntu.edu.tw/~ntuesoe/tw/course_bs.html
: 如果是光機電資訊領域、船舶海洋應用計算領域,跟電機確實有些相關性,但以電機系: 整體教學,大概鮮少牽涉到力學來看,而開設這麼多力學的課,似乎領域更偏向機械?: 這些領域在台灣,不見得賺不到大錢,只是缺很少,所以應該都被其系友補滿了。電機: 能給不錯待遇,跟產業特性很有關係,尤其是世界第一的晶圓代工,外加世界前幾名的: IC設計公司,有世界級的競爭力,自然可以用世界級的待遇(跟其對手相比的超廉價薪資): ,這都是歷代工程師熬夜爆肝,兢兢業業打下的一片天地。
: 台大工科新聘的助理教授,研究重點還是著重在船舶與海洋,這是很棒的事!畢竟全部: 理工都跑去搞電機領域,這個國家會完蛋!尤其是執全國牛耳的台大,更是具指標性!: 系辦或許有招生壓力,但給學生不合理的期待,不見得是好事。若干年後,應屆畢業生: 只有極少數能到長春藤聯盟就讀,這時恐怕對系辦,就剩下滿滿的怨恨了!多數學生想: 知道的,無非是大半的學生,畢業往那邊發展,平均新鮮人的起薪?未來的薪水成長狀: 況,而非每屆的少數特例。
: 以上都是唱高調,對工科系辦不好意思,因為要爭取學生上,系辦公室有其職責所在,: 老王賣瓜一定是要自賣自誇,不然就是失職了。
: 因為近年自稱小電機的系所太多,所以家長或考生,還是進去看看師資結構、開課課程: ,去對比四大電機系的師資與課程,會比較實際一點。
: ※ 引述《jerk (老年痴呆)》之銘言:
: : 工海系辦來了
: : 如果要出國,台大工海有非常大的優勢。國外老師一堆都不知道也懶得知道台灣第二三四
: : 好的學校。
: : 工海系辦去年有做過統計
: : https://homepage.ntu.edu.tw/~ntuesoe/tw/development.html
: : 我們這屆42人,約四分之一走船舶機械,四分之三走電資。
: : 這四分之三的人有三分之一出國。基本上都是美國名校電機資訊系
: : 其中全美第一的柏克萊有兩位。
: : 今年申請還沒全部出來,我實驗室今年四個要出去,一個碩士生拿到柏克萊EECS的博班: : 全額獎學金,今天公佈的教育部百大獎學金也有拿到。教育部只給了兩個人。
: : 申請碩士班的一個拿到UTAustin, 跟UMich,
: : 另外兩個有拿到康乃爾。其中一位上周跟柏克萊的教授面試,拿到的機會很高。
: : 不是只有成績好的,連系上唸到最後一名的學生都申請上哥倫比亞電腦工程系
: : https://homepage.ntu.edu.tw/~ntuesoe/tw/outstanding_alumni.html
: : 這位學生很棒,他即使唸到最後一名,也沒有放棄夢想。
: : 如果以國內台商為目標,工海的系名的確有可能會造成困擾。看板上就知道了,對這系: : 名有成見的人還是不少。外商的話,對系名比較不在乎。我今年四個新收的碩士生,有: : 兩個拿到暑假去台灣Google實習的機會,畢業後想留在Google的機會很大。
: : 國外的公司更是不看系名,實驗室今年要畢業的博士生,拒絕了Google L4的offer
: : 直接拿到美國知名公司的Staff Engineer Offer,前幾天剛抽到H1B,要去美國上班了。
: : 台積有找他面試,然後他第二輪就被拒了,可能系名不對,加上他沒有輪班的天份。: ※ 編輯: aa1655714 (124.218.220.72 臺灣), 04/09/2022 13:52:16
: → shawyj: 小電機是學生自己的自我陶醉,系方不會公開這樣講啦 04/09 15:37: → shawyj: 工科新教授,重點還是著重在船舶與海洋,這是很棒的事!+1 04/09 15:41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92.239 (臺灣)
PTT 網址

asa34534504/09 16:53我高中一個學長叫江明謙也是台大工海的,好像也過得不

asa34534504/09 16:53

jerk04/09 17:00他拿獎學金去berkeley的,應該沒後悔過

zzzz893104/09 20:48HPE 現在中文名不是改叫慧與了嗎

NBL12304/10 01:37推這篇的回覆~~

cplusplus42604/10 10:26講的好像去新竹就交不到 人的問

cplusplus42604/10 10:26題而已和地區無關

psy79204/10 18:49我一個同學台大造船所博班只當科大助理教授

anonimo04/11 00:08老師前一篇確實有盲點 很容易讓人對工海有奇怪的期待...

anonimo04/11 00:09有三分之一出國 表示大部分還是留在台灣唸書或工作...

anonimo04/11 00:10拿到google offer也確實如前面一篇講的是靠個人努力

anonimo04/11 00:12而非因為「工海系」訓練出來而拿到offer

anonimo04/11 00:13前一篇會讓人有種 讀了工海好像就很容易可以xxx的錯覺

anonimo04/11 00:17我也是工海畢業的學生 念的是資組(那時候還分4組) 基本上

anonimo04/11 00:18我認識的都對系上沒有那麼樂觀啦 不過還是要肯定一下老師

anonimo04/11 00:19的付出 有聽說老師實驗室不好進而且學生素質都不錯 至於

anonimo04/11 00:20其他老師就... 嗯 不好說 之前也有想過在板上發表一下看

anonimo04/11 00:20法 不過就很懶...XD 總之還是老師說的那句 千萬不要對工

anonimo04/11 00:21海系有奇怪的期待

aa165571404/11 08:27推!

shawyj04/11 17:14anonimo講得很公道. J老師的專業跟研究室出路真是ㄧ等一

shawyj04/11 17:15但問題是能進老師實驗室的基本上是人中龍鳳

shawyj04/11 17:16而偏偏工海因為改名而使大學部的學生入學分數又頗高

shawyj04/11 17:18這樣常造成了日後的暨期待又怕受傷害

shawyj04/11 17:20尤其是對海洋工程沒興趣(甚或輕視)又成績不好的學生

shawyj04/11 17:23另外我有教授朋友也對台大工海/清大工科/清大後醫提出看法

shawyj04/11 17:24他們認為台清大享盛名拿國家錢是有使命去推動ㄧ些專業的

shawyj04/11 17:26如果只是過於媚俗為提高入學分數,結果掛羊頭賣香狗肉

shawyj04/11 17:30這樣對任務實現,系內氣氛及學生期待落差可能都有影響

scitamehtam04/11 17:59工海就做工海的專業,要電機就去電機,術業有專攻

scitamehtam04/11 17:59,人家想賺錢,就直接電機了,身為教授更該重視自

scitamehtam04/11 17:59己領域的專業

工海改成這個系名我當年沒參與到,聽說根本不是這系自己決定的,是別的系弄出來的 工海會轉型主要就是國家有造船人才的需求,不過沒到一年四五十個,總不能讓一堆學生 畢業沒飯吃吧? 我們系現在的實質比較像機械+電機,光機電資組要修四學分的三力加上九學分的三電 船海應力組要修十學分的五力加上三學分的電子電路。(我們如果叫機電系一定有系會跳 腳) 如前面所說,學生如果要把工海當工海唸那不是大問題,船舶海洋的工作一定找得到,因 為想唸的人差不多就是人才需求的量。另外像是本系的強項聲學,用到固力振動及電子電 路也是機械、電機不容易跟我們搶的工作。上面那位慧與實習的學生其實只修過我的課, 不過外商硬體設計的工作的確也是我們的強項。最近google nest, amazon ring還有上面 的慧與都會聘我們的學生。因為機械的看得懂也會畫工程圖,但三電沒我們學得多。電機 沒有學工程圖學。要同時會三電,會設計電路解EMI又會用autocad的基本上就我們系了。 找google的工程靠系名應該沒什麼用,靠修過的課程應該有不小的幫助。 系上大部份的老師都有共職要繼續這種跨領域的教學,因為是我們的特色。但系上學生一 直有聲浪想把力學的課全廢掉,這也是不合理的期待之一,選這個系就要有心裡準備兩邊 都要學。不少老師也盡量讓研究能跨領域,利用學生的跨領域背景。船的老師可以多做很 多電的東西,反正學生會。我這幾年往音響跟基地台電路走,可以利用學生聲學跟熱的知 識,都是我自己不懂的。系上前幾年本來要廢掉工程圖學的,可是被我力保,我覺得做電 路會圖學很棒,我以前在業界設計IC,其實也要考慮公版電路板的設計,那時都是手畫草 圖請別人用autocad畫,但業界不是每個人都叫得動的。 想把工海當電機系唸也不是不行,不過不要有不合理的期待,而且成績要好。總不能台大 電機系30%才進得了的熱門組,我們系40~50%也想去擠。不過,如果同%數跟其他學校電機 系比就很難說了,因為跨系修專題跟課程可能拿得到那邊的推荐信,不過修得很爛可能反 而被看破手腳,變扣分。之前系上的畢業生去美國兩年發了兩篇ISSCC的一作,電子所的 老師就在打聽這學生哪冒出來的。我們對學生的訓練夠不夠他們很清礎,只是系上現在很 多實驗室都能留住這樣子的學生。 工海後面的學生出路常常被放大檢視,跟其他電機系不一樣,工海出路爛的話永遠可以怪 系名,如果是台大電機出來很慘,怪系名也沒人信。其實每年台大電機90%上下的學生也 是會申請工海所的,而且通常進不來,最後去哪不知道。但他如果說唸了台大電機一個爛 系會有人信嗎?換成工海一定很多人信 上一篇那位工海最後一名翻身進臉書、高盛、UBER,大部份人好像只想到有錢留學真好 他在網路上其實分享過不少他的歷程,其實遇上很多困難。成績不好並不是沒救,可是成 績不好畢業又不努力難度就很大了......

※ 編輯: jerk (114.34.92.239 臺灣), 04/11/2022 18:49:33 ※ 編輯: jerk (114.34.92.239 臺灣), 04/11/2022 19:06:10 ※ 編輯: jerk (114.34.92.239 臺灣), 04/11/2022 19:13:12

shawyj04/11 20:41老師這個補充說明寫得真好,也釐清了不少疑慮

shawyj04/11 20:43真心覺得老師用心良苦, 這種辦學方向很棒!

anonimo04/11 22:49會怪系名也沒辦法 畢竟以我自己在台灣找工作的經驗 主管

anonimo04/11 22:51幾乎沒聽過工海這個系 所以如果要找電資相關的工作 一開

anonimo04/11 22:51確實有可能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我自己也是後來碩班有推甄

anonimo04/11 22:52到電機所... 不過說真的如果以研究所推甄台大來說 台大

anonimo04/11 22:53工海可能還比成大電機容易 因為台大比較喜歡保自己的學生

anonimo04/11 23:05另外工海比較扎實cs相關的課幾乎可以說沒有 這點也很常

anonimo04/11 23:06被靠杯 想往資方面走的學生通常也只能到外系修課做專題

資訊計算組幾年前的文解釋過了,104年後就沒有這組了,應該跟現在入學的無關。 當年招生是否有提過資訊我不清礎,至少我兼行政幫忙招生四年多,一直強調本系是「電 機」加「機械」。在造船系的年代,造船要學「船用電學」,裡面教一般電子電路、發電 機、配電,本來就比機械多很多「電」 找工作問題已是系上的FAQ了,有興趣的家長可看系網。 這幾年大學部學生找Google, Amazon, Microsoft, Intel, HP/HPE都蠻順利的,有幾個工 作根本直接要求autocad+電磁學(解emi),除了我們系外,很難找到了,常常變我們系自 己學長姐跟學弟妹搶。這些外商基本上實習完沒意外都能轉正,只是有些學生會選擇出國 系名主要對經過人資比較不利,我常常建議學生不用浪費時間去就業博ᅣ釾|。工海的學生 大多會唸研究所。以系內的研究所出路其實有幾個實驗室網頁有放

https://homepage.ntu.edu.tw/~r09525100/members_en.htm

https://homepage.ntu.edu.tw/~jiahan/group.html

https://circuit.esoe.ntu.edu.tw/research/members.htm?tw

https://ntuhpdcweb.wixsite.com/hpdc/past-members

其實出路真的不差,而且實驗室常常是一個拉一個,用內推避開人資的阻擋,直接給用人 主管看

※ 編輯: jerk (114.34.92.239 臺灣), 04/12/2022 12:29:14

PyTorch04/22 05:14成績不好但有錢一定有救啊 最怕是成績中間又沒錢的

PyTorch04/22 05:14每年台大電機一堆成績中間(其實很用功了)沒有錢的

PyTorch04/22 05:15出不了國只好去竹科賣命

PyTorch04/22 05:16即使竹科賣命存夠錢好不容易出國買美國OPT

PyTorch04/22 05:16畢業找工作過30歲又在職場遇到很大的阻礙

PyTorch04/22 05:17還是被公海最後一名的紈褲子弟屌打

PyTorch04/22 05:18遇到的困難絕對不是最後一名的紈褲子弟能比的

PyTorch04/22 05:18你乾脆說去波瀾讀醫學院的遇到很多困難比台大醫科偉大好

PyTorch04/22 23:32畢竟去波蘭讀醫學院 遇到異地語言文化不同

PyTorch04/22 23:32想必充滿皺摺 比台大醬料辛苦太多了對吧

PyTorch04/22 23:33台大醬料怎摸有玻玻努力又上進呢

ejnfu04/24 15:18題外話,畢業過30歲在美國找工作,只要有在台灣有工作經驗

ejnfu04/24 15:18其實沒什麼問題啊!認識不少人都這樣,包括我

imveryscared06/11 02:24被工海教授雷過,不予置評

cryinging11/22 00:50請問 jerk大是哪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