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標的] Intel有沒有可能10nm以下給台積代工?
※ 引述《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之銘言:
: : 有三種可能
: : 1. 直接拿GG的DR來設計,完全交給GG代工
: : 2. 和GG談合資Fab,可能新蓋也可能切一個現有廠出來
: : 3. 拿關鍵技術/材料的授權,但是自己發展製程
: : 對Intel的長遠利益來說 2 > 3 > 1
: : 對GG的長遠利益來說 1 > 2 > 3
: : 雙方的妥協點可能會在2吧
: : fabless + foundry用了三十年時間,證明了是比IDM優秀的商業模式
: : Intel遲早要把foundry切出來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3這條路現在看來是不存在了,所以問題是1或者2
: 更明確一點是Intel的fab 42要怎麼處理
: 要知道fab42投下去的錢超過10B了,一定要有退場方案
: GG的AZ廠目前規劃才20k/month,fab42可是超過100k/month的megafab
: 正常來想談判籌碼都在GG手上,很容易談到一個賣廠保障產能的合約
: but...!!
: 這樣是違反美國的戰略利益的
: 美國國會才剛通過上百億的補助款和研發案
: Intel前腳才拿了國防部的封裝合約,後腳就把fab賣了,一定沒辦法跟政府交待
: 現在大家都知道先進晶圓廠是戰略資源了 (一年前我說的時侯還沒多少人信..)
: Morris都說是兵家必爭之地,美國人當然沒在跟你客氣
: 有政府助攻,Intel要談一個佔51%+技術移轉+保障產能的合資fab是很有可能的
: 這樣最符合Intel的長期利益(當然TSMC吃虧)
: 當然合資fab這不會在2021年就談成,而是需要一個長期轉型計劃,AMD也花了好幾年
: 2021年只是個起點,後續就是各方博奕的下一階段
: 我在前一篇文章有提到一些
: Intel終於在最後關頭大徹大悟,還來得及趕上當賽局玩家的末班車
新的局面開始,先來幫老文挖墳
Intel被Pat帶著繞了一大圈遠路,最後還是走上了這條路
過去這幾年我在板上文章中提到不少「預言」,現在都已經是鐵打的事實了
比方說
1.半導體將成為新的石油,晶圓廠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資源
2.AI革命帶來的算力需求將在2023後引爆半導體的下一波成長
這兩個是最關鍵的,其他也有不少零零碎碎的局面分析
板上都還留有文章,可以回去檢證
當然細節上不會很準確,但是整個世局的大方向和我的預言也是大差不差
大部份預言,我提早兩年說的時侯都不太有人關注
但預言實現之後反而冒出一大堆很片面、缺乏全面思考的觀點
這次的川普發言激起一池春水
但如果你有長期關注半導體的產業發展,就知道這場賽局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了
博奕的各方玩家隨著局勢一直在改變策略,但是各方的利益底線其實沒有改變
1.美國政府的最優利益是要獨佔N,次優是要共享N,底線是N-1的產能要供應無虞
2.台灣政府的最優利益是要獨佔N又解決地緣風險
次優是共享N的產能但是研發核心留在台灣
底線是持續掌握N到N-2加總的產能大頭作為地緣籌碼
3.TSMC的最優利益是研發核心留在台灣,並從歐美日拿到大量補助蓋廠
次優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選擇適合地點分散產能(主因是台灣的生產要素已逼近飽合) 底線是持續維持技術領先(換句話說就是不要被制裁,只要不要制裁,技術上已無對手)
4.Intel已經沒有作為棋手的資格
5.中國政府和企業界被美國踢出賽局
但是也不是完全作為觀眾,而是透過間接影響力和檯面下運作持續在參與賽局
6.日本和歐盟比較晚加入賽局,但是日本一加入就相當程度改變了原本的博奕局面
歐盟在這方面的影響較小
6.美國Fabless眾是在過去三年中從旁觀者變成明顯下場參咖的玩家
但各大山頭利益並不一致
細節分析下來文章會寫得很長,另外我也覺得老是打一大篇沒人看也沒意思
所以我只把重點提示一下
再來一個符合股板的簡單結論
2330 Strong Buy,每十年翻一倍是最底線的預期
--
壯膽文
謝謝信心加持 今天又加碼了2330
硬要說 5年前是 現在可能不是
石油美元變晶片美元
太早 川普還要崩盤一次逢低收購
我只有跟大大的船票&債蛙...............Orz
他會再演一次你蓋好廠overbooking砍單來壓價
謝謝信心加持我先等18號再進場
史壯拜
等機器人搞出來噴到兩千
謝謝大大分享觀點
一直以來追文惠我良多,實在不知道怎麼表達謝意。
沒單喊歐印欸
讚
推
跟上歐印了,你們先貼單
讚
川普就是商人心態,現在放話就是等人來跟他談
ㄍㄢ ㄒㄧㄝ ㄒㄧㄣˋ ㄒㄧㄣ ㄐㄛㄞ ㄔˊ
分析的角度挺有意思的
每十年翻一倍比標普500還弱 那還買個屁
很有道理 所以你也可以全壓TQQQ 話說回來我在2019年大概200出頭時就說2025破千,當時也沒人信.. 其實翻5倍已經是不錯的報酬率了
※ 編輯: minazukimaya (84.17.34.45 日本), 02/14/2025 12:42:40每10年翻一倍就落後大盤 還10年翻一倍
好!謝謝信心加持qq
信你一把,反正台積倒了台灣也好不到哪去,大不了
去菲律賓抓魚
你跟我說要2035年才會上2000 那我買美股大盤不是更
保險 笑死 5-8年就翻一倍了
在恐慌文洗版下你這篇真難得
別的先不說,十年翻倍是真的蠻爛的
謝謝信心加持 我還是買黃金
一堆人不知道台灣生產要素飽和啊,老實說現在人力
問題非常嚴重,只能盡可能的把還有些價值的往外拋
,留下最重要的
不過大格局我認同你說的
文章說最低 這樣算不是美債更好嗎 報酬沒台積高 單
風險更低很多
人力問題 該開始在各行各業引爆 政府壓也不能壓多久
定存股以5%計是14年翻倍,十年能安心達成也算不錯了
台積最大的風險是它近年資本支出非常大!新廠毛利
都不高要設備折舊攤提後效益才出來!好加在台積沒
有冒然衝High NA EUV!
還是期待 大大有空發篇長文
GG美國廠不是不賺錢?要怎麼10年翻一倍?
老哥您的文章我都有收藏,非常精闢。
優質推 能把晶片看透的沒幾個人
獨佔局面不變情況下 即便拿了幾個賠錢貨 未來
史壯拜...
年化報酬7.2%,複利計算10年翻一倍
日本可以幹嘛 每次都慢別人五年十年
還是獨拿 不燃你要去找三星中芯GF>?
我想要每年都翻倍的股票啦!
感謝分享
日本在熊本投了不少資源 這樣講來台海有事 又更
美國人就是不愛進工廠 川普先問問國內先吧
人力噢 其實馬菲越來當工程師已經不少見了 只是在
半導體比較少見而已
印證台海有事 日本有事
呵呵 你的預想不會成真
推,台積已無對手
依照目前的態勢,如果在美國增加3個廠可以讓川皇龍
心大悅,可能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是這三個廠一
定會壓縮台灣現有設廠計畫
我最後一句是為了符合股板發文水平隨口說說 結果你
台灣缺的是基建
們居然是最關心最後一句.......
推
那是整篇文章裡面最不重要的一句話....
美國AZ那塊地一開始就是規劃六個廠的空間喔
原po優文 最後一句是符合股版水準
股版當然最關心股票賺多少,不然要改名啦..
結論跟內文差那麼多 XD
覺得頂多做到共享N產能 不太信有辦法在美國做pathfi
nding和放量
嗯你說的這是技術、產業鍊上的硬限制 不過如果大家都是照產業內的邏輯在決策 Intel就不會浪費五年時間證明自己的fab無能了
目前看大概率是舔下去啦,細節是怎麼舔
真的搞出一點東西的時候 川皇就退位了
日本有接近全產業鏈 只差晶圓廠
美股大盤2016年2000點
2025年 6000點
隨便不到10年就翻3倍
我跟你買一個10年1倍的個股
會不會算風險投報比
好啦好啦 你很厲害 投資大師 幫你拍手(微笑)_ 你說的都對.jpg
mina大之前置底閒聊有很多有料的東西,雖然我都沒
記錄,不過有內化一些,給推
未來毛利一定下修EPS要重新估了,本益比也會下修,
要等川皇退位才有機會再變成本夢比!2025會是台積
轉淚點!但是看德宗這種手法!GG只能自立更生了!
日本鴨子滑水我倒是覺得蠻關鍵的
行啊 那資金就全都去買美股啊,到底再吵什麼?台股
就買台積電有問題嗎?硬要扯
被掐住脖子30幾年終於被解放 現在卻變成台灣被針對
可以趁現在這個時機猛力發展 至少目前也沒人管它們
我感到很恐懼耶 QQ
美國的政策是會持續性的,你以為強人政治,菁英幕
僚都互通有無
以前是這樣 川普現在剛上臺真的有點狂,雖然雷聲大雨點小…但再觀察一個月吧 其實綜觀美國歷史,在時代劇變的時侯政策變化的速度是比誰都快的 你會說小羅斯福的New Deal或雷根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有政策延續性的東西嗎? 美國的意識型態不是永久的,這我在四年前就說過,不能把新自由主義當成常態 美國在歷史上就是一直左右反覆橫跳的
台灣的智庫到底有沒有沙盤推演啊?
感謝信心加持 潮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美國生產先進晶片的問題在於即使台積去設廠也沒辦
法達到所謂的產能供應無虞 台積營收六成客戶在美國
產能六成過去 美國根本找不到這麼多人來輪班
等川普下去,決定好的政策方針還是繼續走,
日本政府現在也知道晶片是戰略資源 全力開下去幫忙
也不一定啊!川普要推翻拜登的晶片補助耶?
AI發展到國防要互轟的時候 比的也是誰的晶片高檔
反正大概就是美國蓋得再快 也不可能比台灣快…永遠
都有個時間差 那點效率那麼差
講白了捲入政治要在美國生存就是要靠關係,近幾年
GG有招募國際政治策略相關的職缺,還有董事會有美
國官員!幾年前GG已經在預備
這種AI軍備競賽老實說我覺得比核能更危險就是了w
中國被封 只會更不擇手段去發展 沒在跟你溫良恭儉讓
中國怎麼可能溫良恭儉讓的發展 想太多了
美國蓋個廠要多花兩年 基本上就慢了 除非錢要砸超多
大盤就是平均值而已 連平均值都打不過 就是一門破
投資 分析再多都一樣
這我就不同意了,投資最重要的是夏普值 菜雞才盯著大盤投報率作為比較基準 我一向都是比大盤的夏普 夏普值高 開個槓桿報酬率就上去了
現在應該確定的是gg選擇把cowos 帶過去讓產業鏈完
整安川普的心 總比接I的爛尾廠好 剩下的就拖過4年
任期吧
Mina大2330都現股沒開槓?
當然有啊 我的資產累積最早就是靠槓桿重壓2330開始的.. 有了第一桶三千萬之後,後面就簡單多了
推
美國危機感來疫情後的晶片短缺潮如同60年代石油危機
幫你highlight一下 主導美國21世紀初政策的是「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的信心超爆棚感 但現在已經是危機感在主導美國的2020後政策了
歐印歐印!!!
min大大應該都是期貨為主,沒記錯
我是說現階段XD 這波循環可能還到頂了 感覺會修正一
下
最後一句是反諷吧…
推 All in 2330
10年一倍很多人不玩吧XD
pat的問題就是捨不得把人員汰舊換新,所以才讓FAB虧
信心加持 買買買
那麼多
還在拖四年XD,美國製造是國家戰略了
能不能汰舊換新也不是CEO一人說了算 Intel Fab老屁
股綁架公司的問題是長期積弊
Pat最大的問題是謎之自信大手筆的承諾資本開支
美國要的利益不只是這樣
很有料 推
牙膏的大問題是有員工可以閒到出來當YT
好的100收
所以最佳解是什麼?
不是這個問題 正確的問題是:是否有納許均衡點?如果沒有,哪些玩家會選擇部份妥協?
美國產能供應無虞 幾乎就等於先進製程的主要產能
台美之間的底線就互相衝突了
這邊主要是美國關鍵戰略產業的供應,不是全部 目前大部份的晶片是電子消費品的需求,少部份才是關鍵戰略產業AI和機器人之類 當然…這部份的需求要密切觀察接下來五年的兩大爆發性產業 也就是邊緣AI裝置、通用智能機器人 邊緣AI應該還是算在電子消費品啦
短期應該會有一波跌深情況,到時可以進場
除非美國能接受非本土產能
但現在就是美國非本土產能供應無虞 所以美國要更多
TSM只要不被制裁都好 所以會聽美國爸爸的
這波下來一定要買多一點
成為51州就是台美雙方最優解
我覺得美國這次的底線是很有可能提升到至少要共享N
,台灣量產時,美國廠開始設置,台灣學習曲線跑完,
美國廠量產
謝謝信心加持
希望能有大低點撿
TSMC確實底線是不能被制裁,但另一點是TSMC可以提
供的底線也是必須台灣先量產N,才能海外設廠,美國
想共享N,就是要等學習曲線跑完
期待長文(敲碗)
TSMC 根本不想去國外蓋廠…
別人恐懼我___
N殺小
美國實際在測試各國底線在哪 結果發現各國毫無底線.
...
十年翻倍跟過去的標普比是蠻差的沒錯,但不能保證
其實我感覺是川普喊得多 要得少 看看加墨
不會比未來好啊,而且原PO說是底線,一堆人抓這點..
加拿大一硬起來 川普就縮回去了 剩下鋼鋁關稅啥的
川普上台之前就是TSM美國N-1設廠 戰略產能不夠??
就喊價跟殺價而已 一開始當然喊得多
以前的戰略是指國防 現在是指AI和機器人
樓上,如果你是美國,你有籌碼可以共享N,你會不會
要,一句話
這議題最開始美國其實是關心國防產業需要的特規晶片
哇已經一千還翻倍?而且盤很久了..
後來局勢不斷變動,賽局的內容也隨之變化的
但確實川普喊個話就直接帶給美國好處
真的很猛 呵呵
結論簡單暴力,\TSM/\TSM/
他是總統啊,如果沒當總統,喊破沒人理他
4年後誰會理川普
其實美國政府的產業細節決策最終也不是看川普說了什麼 觀察美加墨關稅戰應該可以讓大家有個概念 是川普的產業幕僚要找出一個可行的妥協點,同時還要顧及川普的面子..
All in2330
如果是在乎AI的話,也用不到最新的製程,沒看老黃
現在還在用五奈米,最新的也太貴也用不起
等老黃AI上要用到三奈米,可能要2026年底
受惠良多推
美台利益衝突平衡點可能在外部解日本。
推
妥協點在日本那是半年前的事了...現在是全新局面XD
推
如果重點是AI的算力,那N-1甚至N-2都算可能,AI的
晶片太大顆,新製程一出來根本不可能拿來做,良率
會很難看,成本會太高
如果是民主黨選贏那還真的補助照拿 日本多蓋幾座
美國慢慢蓋就好 現在局勢不一樣了
觀察美加墨 妥協點在哪對台灣只有噴屎噴尿的區別
這次重點會是先進封裝而不是製程
對拜登政府來說美日是鐵桿盟友 對川普來說嘛....
真的不好說...
推分析
不覺得是先進封裝問題 再來Intel的Fav根本不能用
對川普來說沒有盟友
史壯拜
Foveros的規格和Cowos根本對不上啊
但對AI來說封裝反而更重要
推分析 但是川普好瘋好難預測
推
我心臟小 慢慢分批買就好
封裝是摩爾定律續命手段而已 和用在什麼產業是兩件
推mina大優質好文~敲碗等詳細分析~
事 如果照原本微縮能繼續支持算力成長 那也不用封裝
先進封裝只是微縮之外的另一種工程演進 是技術既定
路線,但美國利益所在絕對不是先進封裝
N都用在消費電子,AI都是用N-1甚至N-2
那個在整條產業鍊上的價值附加和重要性是有 但和晶
圓製造根本不能比
推 長文 再長我都會看
你要N落地美國也用不到AI上,N剛出來做AI良率太低
對AI向agi進化的坎坷前景無視,只有樂觀。廢文XD
N出來都是先做小顆的行動裝置,大顆的AI都要等2-3
年後了,這樣頂多N-1就很夠了
欸我覺得你糾結的點錯了 博奕目標和策略手段是兩回事,宣言和實際的目標不一致是很正常的 你抓著美國的宣稱「戰略安全AI產業鍊自主」然後討論技術可行性能不能達到目標 就是沒看清楚博奕各方的策略 難道川普喊著「加墨貿易逆差」作為關稅戰的主打 是真心覺得用關稅破壞美國車廠的北美產業鏈是最終的博奕目標嗎?
※ 編輯: minazukimaya (84.17.34.45 日本), 02/14/2025 14:13:52strong buy 收到
翻看2019大大的文,準到令人毛骨悚然,根本未來人
最早的那些文章都快消失了(因為10萬篇文章限制) 真的是再不看就看不到了XD
※ 編輯: minazukimaya (84.17.34.45 日本), 02/14/2025 14:17:21S大,這道理大家都懂,但美國他有能力要,為什麼不
要,就算AI不會直接採用最先進製程,而是N-1搭配先
進封裝,但若台海衝突發生,我可以掌控N,這對地緣
政治是很有影響力的
川普當然喊很大聲,結果通常比預期低得多,GG態度
其實也很清楚,客戶有要求願意吞更貴的美國貨就會
去蓋廠,重點還是蓋完有沒有單,另一方面來看,沒
來美國的三星就直接出局了
三星出局是技術落後…人家有在美國蓋廠的 雖然好像
要蓋不完了
話說這次HBM怎都沒人討論?論AI的話,HBM也超重要
吧?海力士怎都沒新聞?
因為美光是美國公司,雖然廠在台灣和日本
美光 HBM有美國本土廠能做嘛?
所以我說還是要把博奕目標、手段以及宣稱分清楚
沒有,但是美光一樣有承諾要拿補助回美設廠,但是現
在補助懸了,美光又還沒賺錢 接下來要觀察一下
美光HBM產能都在台灣吧?
結果親生的美光死不回去XD
美光沒像Intel掛掉就是有來台灣設廠,現在要美光回
去各種理由伯
美光要賺趁早 萬一三星真的弄出來驗證過 價格就
沒這麼好了
這樣換三星被要求去美國設廠XDD
但現在海力士沒被要求嗎?
明顯來亂的留言我就刪了,以免影響其他板友閱讀
※ 編輯: minazukimaya (84.17.34.45 日本), 02/14/2025 14:29:50刪推文不是會被桶?
喔是嗎? 我其實不太清楚 不過那個也不是啥建設性意
沒有要每天發文是沒差XD
見吧,就是來troll的XD
一本正經説空話。AI議題强制回檔2023.笑死XD
而且我自從上一篇畢業文後 原本就沒打算發文了..
欸icrose就繼續troll吧 我沒打算鳥你就是了
假裝一本正經的分析,將川普政策的負面因素完全摒除
討論框架中。真是一篇好取暖文
影響其他版友閲讀(X) 取暖(O)
所以對HBM好像沒啥新聞?還是我沒留意到?
HBM現就抓封裝而已
沒在白名單上的 連封裝都ban
沒有被要求去MAGA嗎XD
記憶體畢竟是commodity 不像晶圓製造
相對美國來說 先解決最主要問題 再關心次要問題也是
若HBM4以上 定要搭配高階封裝的話 台積不配合封裝
合理 其實現在川普政府一天一個議題是很奇怪的
實際上根本沒有那麼高效的行政團隊解決他提的議題
變成為了博眼球在拋議題 當上總統卻好像還是在野
他現在提的每個問題都是要一年規劃 五年執行的等級
那徒有HBM4 效果大打折
當然那些問題都是美國積弊啦...
HBM4應該是搭配的邏輯晶片要用先進製程 不是封裝
不管是HBM幾最後都是要CoWoS封上去 HBM3也要封裝
4和3最大的差別是邏輯晶片要用3nm(還是5?)
海力士之前來找GG合作 我猜測是高階基板以及邏輯
晶片都由GG來提供 CoWoS弄上去
來合作就是問代工,現在HBM本來就是都要CoWoS封
普通封裝的帶寬根本不夠 HBM作那麼快就是要CoWoS封
就算GG先進封裝去了,但HBM還是在東亞生產,美光還
主要在台灣呢
其實 美光原本有說2025要回美國蓋廠 在晶片法補助的
推
情況下 不過現在晶片法的補助到底還有沒有呢
即便被制裁,但中國這種大國不可能缺席半導體革命
不一定要cowos 只是cowos 良率最高而已
重新上棋局或超過大家只是遲早的事
現在就是看美中之間的博弈最終如何而已
照進度來說美光的紐約廠應該要開始土建了
這跟馬力歐賽車一樣阿 有香蕉皮丟香蕉皮 有龜殼
丟龜殼 不然要放著讓他追上來嘛
高手推,前文2019,時間考驗!
既然是來股版 就是想著壓哪邊 壓那幾邊 壓多少
有在了解半導體就業市場就知道中國這幾年高薪挖人
押
未來半導體之戰應該蠻精彩的
台灣科技業混不下去 頂多就去對岸打工而已
加速美國廠建設跟先進封裝是最有可能,其他合資什
麼的可能性太低了,GG也沒有那個人力去救Intel
中國還是潛在最大的對手,那捲力比美國威脅大多了
也期待 多來點中國半導體現況 及 未來展望文
我也覺得現在談合資對TSMC一點利益都沒有了 如果是
I社的廠 承接下來 跟黑洞一樣
放在五年前 因為不知道I皇自己作不作得出來 合資授
權消滅一個競爭者是好事 現在I皇都用實力證明自己是
廢物了 再談合資真的是來求TSMC擦屁股了
所以我也是想等 不管是合資 技術入股還是其他 的細
節 明朗化之後 再加碼
要合資一定要政治力介入 純商業邏輯根本毫無利益
這個明擺著政治單XD
真合資 也不會讓你輕鬆趕人 洗大澡
合資就是GG大敗,加碼建廠就持平,沒加碼純依進度
算好了
果然只有真男人 才能擁有並處理好Fab
先進製程的良率沒辦法這麼好拉….
當拉到可以無腦量產時,基本上台積就會端出n+1了
好,收到打收到
感謝分享。分析的很透徹,邏輯也很合理,難得用心
的好文。希望Mina大別在意負面留言,這世界從來不
缺酸民,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收到!
川普是下面的對接團隊去工作的 美國政府冗員人很多
美國政府要處理的事情一天一個議題也太少了吧
懂了 我放棄台股專心買美股是對的
然後HBM 你拿5nm邏輯晶片去疊也可以 拿7nm也可以
他比較對象是比同節點產品PCB版本有效能提升就能賣
推
牙膏是邏輯晶片追不上台積 疊晶片chiplet是有的
美國製造的成本比較高也是牙膏的弱勢點 包含封裝
股版最值得一看的文章來了 Mina讚讚讚 謝謝
股價是不擔心,但台灣未來很擔心
感謝分享 推
雖然不是很喜歡他 樓主提到一天一個議題的部份,個
人認為川普在放煙霧彈,投資有句金言,不要聽他說
什麼 要看他在作什麼。
如果他只是個商業領袖或是個州長,我可能覺得還好 但他在全球最有權力的位置上,然後把自己當「美國公司」的大老闆經營 我覺得這有很大問題啊 而且這問題現在看起來比第一任更嚴重XD
所謂的成本高就是生產技術落後的意思
美國人怎麼會生產…..,他們就是奴役別人自己爽的
基因
乾脆宣布51州台灣粥不就好了
把科學園區劃在使館區阿 這也要我教
這十年來如果每年台積配息都繼續投入的話,也是翻了
10倍
完全不輸標普500
英特爾以前還是外星科技的時候不就美國自己生產的
那怕是現在也還是領先中芯好嗎 只是那價格很貴
i皇沒有輸 他是輸給了自己!!
請問日本加入對台積的影響呢
日本看起來各方面成本跟實力跟台灣不相上下 如果被
美國大力扶持呢
日本不可能
日本只能sop, 對半導體研發他們根本鳥到不行
半導體廠可以搬家 石油礦產不能搬家
看到最後一行害我笑出來
我只想問GG蓋那麼多廠,呆丸肝星人的庫存還足夠嗎
?
推你的結論,有人一起壯膽那我也比較不害怕了!我
跟!
台灣生產要素其實蠻飽合的 不太可能只在台灣擴廠
台灣目前只剩下先進製程可以擴了,再下去人都沒了
可能1d大你太認真了,所以你覺得有很大問題,政治
商業人物作戲很正常,只是川普作的更深,就是要影
響別人的心理及預判,我還是覺得不要太在意他的表
象,繼續保持你對於本質的判斷就很棒。
我擔心的倒不是商業或投資上的問題 而是更深層次的
對民主政治制度的信任度問題 不過這話題有點遠了
在人類社會面臨AI變革的階段同時疊加政治制度的信仰
危機 可不是鬧著玩的 一個不小心就變數位極權了
推。Game Theory
最低十年兩倍 有些人是中文看不懂喔
好
Mina大是我少數嗨賴的高手~感謝分享
以後稱你為半仙 掐指一算可以預估幾年後形勢 真厲害
抱歉 我真的是眼花 mina 會看成1d ㄟ害T_T
想看分析文 跪求
我家有個壞掉的鐘 晚上六點看跟六點的報時 超准的
酷
推個
推推mina大,股板神人
10年翻一倍還不如買0050(咦?
推mina 大 獲益良多 也希望有長分析文;JD Vince這
兩天在歐洲安全會議的演講有提到民主制度與戰略安
全 推薦大家去看
18
奧勒岡和愛爾蘭廠都在擴廠 跟台積並廠是不太可能啦 如果你看得懂ponte vecchio 的製造模式 你就知道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向了 製程現在GAA是顯學 因為某一家設備商在推27
來回顧一下近期發展 intel的2020 Q3季報剛結束,Swan講了一些很耐人尋味的話呢.. ※ 引述《minazukimaya (水無月真夜)》之銘言: : 目前x86 Server是Intel的主要獲利產品,正受到AMD EPYC的挑戰 : 因此對Intel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如何能夠面對EPYC的競爭X
這波瘋狂已經結束了,那個急速飆車的機車手已經摔過一次了 AGI不是現在堆算力最快最多的那個最先拿到。這個月的新聞你沒看啊。世界人民可都懂了 : 這兩個是最關鍵的,其他也有不少零零碎碎的局面分析 : 板上都還留有文章,可以回去檢證 : 當然細節上不會很準確,但是整個世局的大方向和我的預言也是大差不差
18
[情報] Pat Gelsinger 直言 Intel 十年來的錯誤Pat Gelsinger 直言 Intel 十年來的錯誤政策導致今日結果,並指出問題不會一夕之間解決 Pat Gelsinger 接掌 Intel 之後,無論對內或是對外都是砲火連連,畢竟原本就是 Intel 技術人員出身的 Pat Gelsinger 當年離開 Intel 後仍對老東家有深刻情感,自然以老 Intel 人加上旁觀者的角度,應該早就有他對於這幾年以來 Intel 一連串舉措的想法; Pat Gelsinger 在近日接受 CNET 採訪時,直接指出 Intel 過去十年以來的錯誤決策造成今日 Intel 陷入低潮,同時認為因為長期積累的問題, Intel 的情況不會在一夕之間解決。 不過 Pat Gelsinger 也暢談他對於 Intel 的重大規劃,表示他希望能在 10 年後,使美國的半導體產能達到全球總產能的 30% ,扭轉當前半導體生產集中在亞洲的情況;這也點出他的「重啟 Intel 半導體技術輝煌之路」的製程技術優先策略,包括在亞利桑那州興建中、預計 2024 年開始運作的新一代晶圓廠,還有持續在北美的擴廠計畫。此外 Pat Gelsinger 也計畫使 Intel 製程在未來 4 年進行 5 次的先進技術升級,遠超過目前半導體業界的技術更新週期。 Pat Gelsinger 的目標是希望能在 2024 年使內部的製程技術能趕上台積電與三星, 2025 年能夠超越這兩家業界公認的技術領導晶圓廠;不過除了自身的晶圓技術以外, Intel 的 IDM 2.0 策略將貫徹借助先進專利封裝技術截長補短的做法,透過結合內部製程、部分委外(約 1/4 的晶圓)晶圓還有混合製程等方式,提供彈性的生產流程。2
[討論] 舊聞-國力與產業力的延伸 施振榮挺台積赴美2022/11/29 節錄: 國力與產業力的延伸 施振榮挺台積赴美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針對台積電卦美投資設廠引發關注一事,發出力挺聲明,直言台積電的 核心技術基礎在台灣,未來亦會持續擴大在台投資,而為因應地緣政治、進行區域性垂直
22
[情報] Google轉向與聯發科合作 博通股價下跌24
[標的] 正二50/50法則 平衡問題31
[情報] 巧新發紀念品24
[情報] 2323 中環 取得鴻海,處分長榮13
[情報] 2015 豐興 處分中鋼股票10
Re: [請益] 每月兩萬定期定額 怎麼開始比較好8
[請益] 原來巴菲特之前賣spy voo 是佈局美債?13
[情報] 114年03月17日信用交易統計4
[情報] 6515 穎崴 沒有被檢調搜索跟扣押8
[情報] 1108 幸福 113年EPS 1.22 股利 0.7爆
[請益] 每月兩萬定期定額 怎麼開始比較好5
Re: [新聞] 智庫:台灣是中國造船買家 呼籲抵制北京2
[情報] 114/03/17 八大公股銀行買賣超排行2
[情報] 2439 美律 本公司擬投資MWT Holdings Co2
Re: [請益] 每月兩萬定期定額 怎麼開始比較好1
[情報] 0317 上市櫃外資投信買超金額排行12
Re: [新聞] 智庫:台灣是中國造船買家 呼籲抵制北京4
Re: [新聞] 智庫:台灣是中國造船買家 呼籲抵制北京15
[情報] 2636 台驊控股 取得長榮海運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