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決戰之夢(2)

看板Warfare標題[閒聊] 決戰之夢(2)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回顧決戰之夢(1),我們可以知道,決戰的思想是如何誕生、發展擴大。再從Corbett的解釋,了解到為何決戰往往不可行。

本次決戰之夢(2),則是著重於海軍戰略。所以本文會比較沒有戰史味…或許可以丟去軍
事版(?

本文比較接近譯文,內容基本上來自Operational Warfare at Sea Theory and Practice,坦白說,本文內容比較硬我不太有信心寫得很好,如果你英文ok,也喜歡這個主題,建議可以直接啃完這本書,跳過這篇文章。

本書作者為Milan Vego,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the
Admiral R.K. Turner Professor of Operational Art at the Naval War College, inNewport, Rhode Island)。如果你對海軍戰略有興趣,他的書我都非常推薦要收一本。

…說白了我這篇就是摘錄翻譯現在美國海軍的教科書啦(?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世界主要海軍都謀求決戰(decisive battle 又稱「總艦隊行動(general fleet action)」),從而在一次艦隊交鋒中取得制海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最後十年裡,主要海軍繼續大量建造大大小小的海軍艦艇。
到 1914 年,由於新型戰列艦無畏艦(1907 年)和戰列巡洋艦(1909 年)的引入,其相較前輩所具有更長的航程和續航力,使得潛在的海軍戰場規模已經大大增加。而潛艇和飛機的引進(1903 年)為戰場增加了第二和第三維度。 艦隊指揮官通過無線電控制數百英里外的下屬部隊的行動。 無線電成為在戰鬥中控制大型艦隊至關重要的要素。而所有這些變化的累積效應是,藍水海軍有能力幾乎連續地在大片海洋/海洋上進行海軍行動,並使用多樣化的艦隊力量。然而在馬漢理論的影響下,大多數主要海軍都計劃進行旨在摧毀或殲滅敵方艦隊主力的「決戰」,從而獲得制海權。然而無線電無法確保對分佈在大海
的海軍部隊進行安全可靠的指揮和控制。此外當時主要海軍的龐大規模及其廣泛分佈的
本土基地及設施使得透過「決戰」取得決定性的結果變得越來越困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標誌著決戰作為在特定海上戰區獲得制海權的手段的消亡。其海戰的結果表明,戰區內的作戰目標可以主要通過一系列相關的主要和次要海軍戰術行動(major
and minor naval tactical)來實現,這些行動在時間和地點上按順序或同步進行,並與一個共同的想法聯繫在一起,或者用現代術語來說,通過進行一次主要的海軍作戰(
major naval operation)。將海軍的部署、敵對戰力的交鋒、追擊、撤退/再部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天衣無縫的整體。並且整個海軍作戰都是由一名指揮官計劃、準備和指揮的。


主要海軍作戰(major naval operation,以下簡稱MNO)


一次MNO可以是進攻性的,也可以是防禦性的。進攻性MNO通常由海軍實力較強的一方實施,但他們也可以規劃防禦性的MNO。實力較強的一方將發動一次或連續數次重大MNO,以獲得並維持制海權。此類行動還可以大大減少敵人數量優勢,從而促成其他戰區的行動。規劃和執行以進攻型的MNO通常是在為了在戰爭初期取得制海權和後期維持制海權而。它也可以在一方只有局部和臨時控制權的情況下進行,如二戰期間美軍在太平洋進行的兩棲登陸。當一方因永久或暫時的弱勢而被迫在海上進行防禦時,通常會計劃和執行防禦性的
MNO。以防止敵方對其海軍基地和錨地的攻擊、敵人的兩棲登陸、對沿海設施發動的攻擊,與進行友軍和平民的撤離工作等。此外,MNO亦可是以海軍為主結合多軍種進行的作戰,如瓜島就是海軍跟海軍陸戰隊共同作戰的一次MNO。

總的來說,現代MNO的主要目的可以是以下項目:
一、在海上或其基地摧毀敵方艦隊。
二、在對岸進行兩棲登陸。
三、摧毀敵方沿海設施。
四、攻擊敵人的海上貿易。
五、守護我方的海上貿易。
六、摧毀敵方海基戰略核力量。
七、保護我方海基戰略核力量。
八、支援海岸上的友軍地面部隊。

旨在摧毀海上或敵方基地的敵方艦隊的MNO是在特定海域中獲取制海權最快、最有效但也是最困難的方式。這種行動可以在公海或狹窄海域中進行。從歷史上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多數艦隊交鋒發生在一支艦隊為一次大型兩棲登陸提供掩護和支援時,就像
1944 年 10 月在萊特島發生的那樣,或者由強大的艦隊利用登陸誘使劣勢敵方部隊進入「決定性」的戰鬥,正如日本聯合艦隊在 MI 行動中所嘗試的。當攻擊者為其在沿海地區作戰的部隊提供支援時,或者當敵方艦隊被迫在某個海域或海洋區域作戰時,可能有必要進行一次摧毀敵方艦隊的重大海軍行動。 如果海上實力較強的一方試圖孤立某些海洋/海洋區域,那麼目標可能是摧毀敵方艦隊的主要部分。同樣,數量較弱的一方可能會決定計劃一次重大行動以摧毀海上的敵方艦隊,以削弱或解除海上封鎖。在典型的封閉或半封閉海域,這樣的MNO可以通過水面艦艇、潛艇和陸基飛機的大規模攻擊來實現。由於海上和空中情況的快速變化。這樣的行動很可能於同一個階段中,由海軍、飛機和岸防砲等進行一次或多次同步打擊。

不同於海軍戰術行動(Naval Tactical Action,NTA)決定採取NTA是基於對形勢的短期估計;計畫一次MNO則是基於「長期估算」。 在評估規劃時,作戰指揮官必須考慮給戰區局勢的所有方面—軍事、政治、經濟、社會、種族和氣候,進行數週或數月長度的預測。由此產生不確定性更高和涵蓋範圍更廣的MNO,其與NTA相比,對形勢的長期估算必然包含更多的假設。反過來,計劃包含的假設越多,就越有可能需要變更、修改,甚至在執行階段時不得不放棄。

與NTA相反,MNO總是經過完整的規劃。除了海戰的初始階段,通常都是當部隊準備充足並至少擁有局部優勢時才進行,而NTA可以不管敵我雙方部隊的力量對比就直接進行。規劃MNO時採用「倒推」法,即首先確定最終作戰目標,然後逆向確定幾個主要戰術目標和一些次要戰術目標。

一次MNO的持續時間跟規模也會比NTA來的大許多,除了前述提到的MNO可能是跨兵種聯合作戰外,一次MNO持續時間往往來到數周、甚至數月。
一般而言,一次MNO會包括三個階段:部署、戰鬥和戰後。
https://imgur.com/cJKGIVK


而戰役(Campaign)一詞則是一個被過度運用的名詞,有時,任何大型軍事行動都被定義為一場戰役,而不管將其稱為主要行動(major operation)甚至是戰鬥(battle)或交戰(engagement)是否更合適。
實際上海上戰役(maritime campaign)涵蓋作戰部隊運用的所有方法,從最小的NTA到MNO或聯合作戰行動(Joint Operation)。其目的旨在實現軍事或戰區戰略目標。海上戰役通常需要使用多軍種部隊,甚至是多國部隊來進行。


作戰藝術(operational art)


軍事藝術的所有三個組成部分,戰略(strategy)、作戰藝術(operational art)及戰術(tactics)都密切相關。他們的相互關係是高度動態的。彼此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線。 戰術層面的行動和事件往往以最深刻的方式影響戰略和政策。 作戰藝術一方面顯著影響戰略和政策,另一方面影響戰術。戰略和政策支配著作戰藝術,而後者又支配著戰術。當較小的框架開始侵占較大的框架時,問題就會隨之而來,無論是有意還是默認。

一般來說,戰略通過確定要完成的最終目標和分配必要的軍事和非軍事資源來指導作戰藝術。戰略還定義並限制了一個作戰部隊的使用,並對戰術戰鬥(Tactical combat)施加了條件。為取得成功,MNO或戰役必須在作戰和戰略上可行的框架內進行。一個作戰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取決於戰術取得的成果。就戰略而言,在考慮戰術的限制的同時,必須確保海軍戰術戰鬥在有利於實現戰略目標的條件下進行。糟糕的戰術會使好的策略失效。因此,始終需要足夠水平的戰術能力來實現戰略或作戰目標。例如在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持久戰中,美國海軍的戰術技能比不上日本人。然而盟軍最終取得了勝利,因為他們在作戰和戰略層面比日本人更好地匹配了手段和目標。 日本人在中途島海戰中遭遇重大戰役失敗,不僅會毀掉整個MNO,而且總是會對特定戰區的戰略形勢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海軍戰術可以簡述為計劃、準備和使用單艘艦艇、潛艇、飛機和單兵海軍作戰武器以完成指定的主要或戰術目標的藝術和科學。海軍戰術應該為作戰或戰略成功創造先決條件,然後作戰指揮官必須利用這些先決條件,並確保結果與作戰藝術和戰略相協調。
通常來說,除非戰術行動是作戰設計的一部分並且直接有助於實現作戰或戰略目標,否則不應進行戰術行動。如果海軍戰術勝利是在作戰框架之外進行的,那麼它們就毫無意義。例如,在萊特島戰役中,美國第三艦隊司令哈爾西在恩加諾角附近的戰鬥中贏得了戰術勝利,擊敗了規模小得多、實力弱得多的日本航母艦隊。然而,這場胜利也幾乎導致了整個MNO的失敗。 這場戰鬥不是日本人強加的,而是哈爾西主動尋求的。它是在作戰框架之外進行的,該框架旨在為登陸萊特島的盟軍提供有效的遠程掩護和支援。10月25日,栗田在他的部隊即將在薩馬島海戰中擊敗美軍時決定轉向北方離開戰場,才使盟軍免於慘敗於弱得多的部隊手中。

也許最糟糕的情況是將戰術與戰略及戰爭指導(strategy and strategy with the
conduct of war)混淆,就像日本帝國海軍在二戰所做的那樣。按照 1916 年 6 月日德蘭海戰的方式,日本人專注於單一的「決戰」。這種專注引導了他們的戰術教則和船舶設計。然而,這導致了一支具備一維性和脆弱性的水面艦隊。決不能允許戰術顯著影響戰略,更不用說支配戰略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戰略將根據戰術或作戰思維來規劃,甚至是事後才應用。對先進武器的日益依賴,加上不願在不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的衝突中接受不必要的傷亡,造成了一種情況,即目標實際上已取代了合理的戰略。作戰藝術應用不當會導致戰術失敗,也可能會產生不好的作戰後果,甚至是戰略後果。日本聯合艦隊在中途島海戰中由於作戰計劃有缺陷而遭受決定性的失敗,儘管日本在兵力上具有壓倒性優勢。這個例子或許最能說明,當作戰指揮官嚴重缺乏作戰思維時,一個人的優勢是如何輕易被浪費掉的。戰術上的才華很少能克服糟糕的作戰表現。 沒有多少戰術勝利可以挽救一個軍隊免於最終的失敗。 缺乏作戰思維必然導致浪費戰術勝利的成果。


作戰思維(Operation thinking)


在作戰和戰略指揮層面取得成功的主要要求之一是開闊的思維和廣闊的視野。這種能力,德國人恰如其分地稱之為「作戰思維(operals Denken)」,這通常不是一個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是作戰指揮官多年來大量有意識努力的結果。儘管作戰思維是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但無論是在和平時期還是戰時,許多作戰指揮官基本上仍受制於他們狹隘的戰術觀點。戰術思考很容易,因為這是所有指揮官都感到自在的領域,是他們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所做的事情。歷史提供了無數例子,在這些例子中,指揮官無法開闊和長遠地思考,導致重大挫折,甚至導致海上戰役或MNO的失敗。

與戰術指揮官不同,海軍作戰指揮官必須從作戰而非戰術角度評估物理環境的特徵。這意味著正確評估戰區給定地點的海洋學、水文學、自然地形和人為因素的特徵及其對海上戰役或MNO而非海軍戰術行動的過程和結果的影響。作戰指揮官也更關心氣候,而不是天氣。及其對參與作戰的多軍種或多國部隊的使用的影響。從作戰角度思考意味著海軍指揮官清楚地看到他的每項決定和行動如何有助於實現最終戰略或作戰目標。最理想的情況是,海軍作戰指揮官所做的所有決策和行動都在給定的作戰或戰略框架內;否則他們將無法為最終的成功做出貢獻,甚至可能會破壞它。海軍作戰指揮官應該考慮如何為部隊的使用創造機會,同時減少敵人未來的選擇。

通常來說,只關注或過度關注戰術會導致在作戰和戰略層面出現重大挫折甚至失敗。例如日本、美國和皇家海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歲月裡過於狹隘和戰術上的關注。這三支海軍實際上都痴迷於打一場像日德蘭半島那樣的決戰。作戰思維的缺乏體現在戰爭目標的設定( targeteering approach to warfare)上,幾乎整個重點都放在特定目標和單個目標的選擇和攻擊上,而不是要實現的目標。 這種目標設定還導致指揮的過度集中。下級指揮官的行動自由和主動性因此受到極大限制,隨之而來的是對部隊效能的不利影響。
此外這種戰爭目標設定也使得確定某個目標是否可以以及何時實現變得更加困難;它還導致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浪費。它幾乎總是會導致作戰和戰略層面的消耗戰。 這在與弱小敵人的戰爭中可能並不重要,但在與更強大和更有技巧的對手作戰時,這將是至關重要的。

附帶一提根據Vego的說法,最早開始發展海軍作戰理論的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國家。
1930 年的蘇聯野戰手冊 (BU-30) 是第一份闡明海軍和地面部隊聯合作戰基本原則的教條。之後蘇聯人發展了他們所謂的“海軍作戰”理論,具體來說,就是偵察、兩棲登陸和反
兩棲作戰,以及海上交通線上的作戰。五年後,蘇聯海軍採用了新的海軍作戰手冊
(BU-MS-37)。 這里首次詳細闡述了「海軍作戰(naval operations)」和「日常(例行)活動」,作為海軍和航空兵作戰實現作戰目標的主要方法。新手冊設想了十幾種海軍行動,包括旨在摧毀海上敵方艦隊的行動、針對沿海設施的行動、海上交通線上的作戰和封鎖/反封鎖行動、登陸行動、反登陸行動和擔當地面部隊側翼的行動。所謂的日常活動則旨在通過在其沿海水域和部署區域建立蘇聯所謂的「有利作戰制度(favorable
operational regime)」來實現作戰目標。 蘇聯關於現代海上戰爭性質和作戰藝術的觀點被納入 1940 年發布的臨時作戰手冊 (NMO-40)。然而,蘇聯的海軍作戰理論在衛國戰爭期間應用得非常差。

以前我在解析20世紀早期「決戰」上腦的狀況時,一直有種模糊感,就是我不太能有效定位我現在批判的「決戰」,到底是一種戰術,還是一種戰略。
我自我重新檢視,以上我主要在針對決戰及其摧毀敵方主力艦隊,達成戰略目標的限制及難度進行批判,而忽視了更深層的問題。
看了Vego的著作我才了解到,正是因為將決戰這一本質為戰術的行為,上升至主導了海軍作戰乃至戰略的目標,才導致我的困惑,也是我以往比較缺漏的地方。

另外Vego認為美日英在戰間期都是決戰導向,就我所認為,還是有差別的,如我以前分享到的,戰間期對於決戰的重視度是日>=美>英
英國海軍在戰間期的演習的表現,及其作戰計畫都跟美日不一樣。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38.11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wl00669773 (220.142.38.110 臺灣), 01/14/2023 20:46:05 ※ 編輯: wl00669773 (220.142.38.110 臺灣), 01/14/2023 20:47:18 ※ 編輯: wl00669773 (220.142.38.110 臺灣), 01/14/2023 21:05:22

PAULDAVID01/15 10:22把決策與行動的過程概括為圖表 不愧是發明管理學的國家

detonator01/15 16:49講得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