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二戰時北非多國作戰部隊的協調(1)
相關討論文章:
┌─────────────────────────────────────┐
│ 文章代碼(AID): #1UFj2WYj (Warfare) [ptt.cc] [閒聊] 多國部隊的指揮協調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Warfare/M.1581174944.A.8AD │
└─────────────────────────────────────┘
以二戰來說,不論是軸心或是同盟軍都是多國部隊。以北非為例,同盟軍的英軍是國協的多國部隊後來加上美軍,對抗軸心軍的德義聯軍。這裡先舉英軍為例,討論一下多國部隊必然會遇到的情況:
一、大英國協:交纏在一起的混亂指揮體系
英國在進入二戰後成功的說服澳洲、紐西蘭以及南非派出師級部隊參與北非的戰事。但,要幾個實質上政經方面已經獨立自主的國家無疑慮的派出子弟兵在異地作戰犧牲是很困難的。因此,英國和各國有著一個很重要的協議:「(該國)部隊的指揮官在對收到的命令有疑慮時,他得以直接和上級的(英軍)指揮官或是直接和自己的政府表達此疑慮,並且告知所有細節以及得出相關決策的流程」。
不意外的,各國的政府必定立場方面會較偏向其指揮官;而遠在倫敦的英國政府和第三地開羅指揮的中東總司令也明白此一情況,因此即使只是讓一個步兵旅單獨駐守陣地,指揮官對這方面的疑慮都足以成為牽動政府最高層協商的敏感政治事件。這顯然不是一個有效的指揮體系。一些歷史學家將這些師長比擬為「(殖民地)總督」,也許這個比喻和現實相差不遠。
在兩年半北非戰爭的前半,英軍指揮體系內出現過數次被官方戰史紀錄的事件:
防守多布魯克的澳洲第九師(師長:莫希德 (Leslie Morshead, 1889-1959):
原本在英軍發動的羅盤行動(Operation Compass)幾乎全滅的利比亞義軍,在得到了德軍第五輕裝師(後來的第二十一裝甲師)以及其他義軍增援後,德義聯軍於1941年3月24日發動對英軍前線的一次試探攻擊,並隨之發展成一次全面性的攻勢。結果是4月底時第二裝甲師的覆滅、昔蘭尼加指揮部(Cyrenaica Command, 這是英軍為了管理大片新奪得的昔蘭尼加土地上遍佈的部隊所設置的指揮單位)全體被俘、羅盤行動奪得的土地除了多布魯克要塞港口之外全部易手;在4月底和5月初發動對多布魯克的攻擊失敗後,德義聯軍改變方針為圍城戰。
防守得力的第九澳洲師得到了同盟方極高的評價與讚美,但是圍城戰的代價是很大的:澳洲第一軍的軍長布萊梅(Thomas Blamey, 1884–1951)原本負責在希臘指揮作戰,在撤
退回到開羅後便向英國政府和中東總司令魏菲爾(Archibald Wavell, 1883–1950)要求「讓澳洲部隊回歸到一個整體」,6月時從其擔任軍隊護理方面參謀口中得知被圍的澳洲第九師士兵身體狀況欠佳後,他隨即在7月初和其師長莫希德做了一次討論(此會議沒有留下記錄,莫希德的回憶錄也沒有提到詳細內容,但是澳洲官方戰史推測他有在這個時間點向上級請求撤出該師),隨即透過澳洲政府再次向英國政府和新任中東總司令奧欽列克(Claude Auchinleck, 1884–1981)施壓要求將第九師撤離多布魯克「讓所有的澳洲部
隊得以以一個完整的單位共同作戰」。
考慮到在希臘和克里特到受到的損失,其實布萊梅的要求並非無理取鬧,因此英國政府和奧欽列克開始商討撤出的時間表;也許是認為既然要撤不如早點到位以利於接下來預計發動的攻勢(十字軍作戰),又或者是受到了新就任中東副總司令的布萊梅(同時在他在倫敦和政府協商時代理總司令)的進一步壓力,奧欽列克回到開羅後命令在最早的時間點而不是原訂的9月初開始分批撤離澳洲第九師。在經過討論確認海軍可以支援的時間表之後,時間定為8月下旬開始執行1個步兵旅的撤離,之後再分批撤離,預計在9月底之前完成「整個澳洲軍的整合」。這個命令在7月底時大致底定。
但此時,莫希德卻在上級商討該師的撤退時開始計劃發動奪回多布魯克要塞西南方的拉斯艾馬道爾山地(這是德義聯軍在5月初最後一次進攻時奪得的外圍陣地和高地)。莫希德的目的並不清楚,且就一個防守要塞的司令官角度來看,奪回被佔領的重要陣地是合情合理的(澳洲官方戰史的說法是「一個偉大防守指揮官那永不放棄一吋土地及永不言敗的堅定決心」);但是當在報告部隊戰力下降要求撤出僅僅半個月後便發動一次規模不小的攻擊,顯然會對自己部隊或是指揮官們造成不必要的混亂和困惑。
在開始行動前兩天,莫希德的參謀長被召至開羅與會。會議記錄並沒有留存,但是莫希德可能最晚在此時已經得知上級已經開始檢討該師的撤離。在給布萊梅的一封信中,他提到其部隊「士氣高昂」,補給「有顯著進步」而士兵們對他們的任務「主動且有充分理解」。於是,澳洲第九師在經過了10天的威力偵查以探清敵方可能的佈置和兵力強度後,其麾下的第二十四步兵旅在8月1號發動了對山地的進攻。雖然攻擊方「準備充足且計劃詳實」(澳洲官方戰史的說法),但是整個攻擊失敗,在3天的戰鬥中澳洲部隊沒能越過防守部隊的雷池半步。莫希德在8月9日向奧欽列克的參謀長提出再一次攻擊的計劃:這次他打算動用第十八步兵旅發動攻擊。但是該旅已經計劃為8月下旬第一批撤離的澳洲部隊(因為該旅在編制上屬於澳洲第七師,因此同盟軍高層希望該旅能盡快回到原本編制)。
莫希德在8月11日寫信給布萊梅討論此事並希望第十八步兵旅能夠改為最後撤離,但是回到開羅的奧欽列克命令依照原訂計畫在最早的時間點撤離第十八步兵旅,因此該旅準備的攻擊計劃被迫取消,整個師的部隊開始做防務上的調動。這對被留下的部隊來說當然是不好受,而雖然師部極力想要保密撤離一事,但是部隊面對被調到可能發生激烈戰鬥的要塞西部顯然表現出牴觸:第二十步兵旅在發動第一次攻擊前才從要塞西部調動到防守較平靜的南部,其中一個連在接到要再次調動回西部地區的命令後也在戰鬥日誌中紀錄其困惑和不滿:「接到再次調回到西部的命令而(第十八步兵旅的)2/4步兵連將再次回歸預備隊。這對大家來說都是個突然的消息,因為該連至今並未參與任何戰鬥,而幾乎所有的戰鬥都發生在西部地區…此一命令立即生效且無任何解釋…顯然師部對此事並無決定權…雖然
弟兄們已經累了而且不喜歡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大夥並沒有抱怨。」;而在撤離消息宣佈的8月20日該連戰鬥日誌記錄著:「第十八步兵旅將和其他一些部隊撤離…而被一個波
蘭步兵旅代替。這是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而證實了傳了許久的謠言」。該連顯然不可能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
奧欽列克雖然同意澳洲第九師的撤離行動以及決定立即撤離第十八步兵旅(理論上不是第九師的部隊),但是對於取代的部隊(布萊梅在代理總司令時表定由英軍第六步兵師取代)方面卻遲遲沒有做出決斷。布萊梅在開始撤出第十八步兵旅的前2天便和澳洲政府報告預計的撤出進度,並且計劃「進一步的施壓關於第九師的撤離」。波蘭旅的旅長在8月
25-26日之間率領參謀到達多布魯克要塞,並開始接手南部地區的防務。第二十步兵旅在9月3日開始撤離,計劃在8月底或9月初發動對高地陣地的第二次攻擊也隨之延後。
維持多布魯克要塞的正常運作和部隊的撤離及替補給英國海軍造成了額外的負擔,這個問題早在第十八步兵旅剛撤離的8月底便已浮上檯面:8月30日英軍高層參謀的一次會議上英國海軍提到,許多的補給艦被擊傷或擊沉,而接下來的滿月期也代表夜晚用驅逐艦補給的應急措施需要暫時停止;海軍並提議多布魯克要塞的補給可能要暫時縮減到最少,下一個新月期也縮減到2次每次3艘船的補給任務,這樣的規模顯然無法撤離一整個步兵旅。空軍方面附議此提議,因為空軍「不論補給船隊大小都需要提供相同數量的空軍護航」。會議最後決議向總司令提議此提案,而負責軍醫隊護理的部門也在會後另外向總司令方面提出反對用英軍第六師接替澳洲第九師的防務。
然而布萊梅拒絕接受:他在9月4日拍電報給澳洲政府,說明他已拒絕用英軍砲兵部隊接替澳洲砲兵部隊的折衷方案,因為這代表「(澳洲)第九師將繼續滯留(多布魯克)很長一段時間」。根據澳洲官方戰史描述,布萊梅的看法隨後被證明是正確的:雖然英國內閣的自治領大臣已經向澳洲政府保證計劃沒有更動,整個戰時內閣的態度卻是明白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在9月18日回應埃及當局時提到「我已經和奧欽列克強調過不要因為非必要的撤離行動而危及多布魯克的防禦」;邱吉爾並沒有將英國戰時內閣的看法和澳洲政府開誠佈公的說明。誠然,九月初時英軍已經開始計劃冬季的大攻勢(即十字軍行動),奧欽列克可能是為了避免其他政治相關的行動影響到該作戰的執行(澳洲官方戰史聲稱,奧欽列克在1956年明白告訴他們他反對撤離的理由是擔心過多參謀行政作業導致十字軍作戰受影響);即使不是如此,他麾下海空軍方面的兩位指揮官也反對澳洲第九師的撤離,理由自然是要為了兩個月後的攻勢積蓄足夠的海空軍力量。
在收到布萊梅的電報後,剛改組的澳洲政府隔天立即拍電報給邱吉爾要求英國政府表明其立場。雖然邱吉爾在其回憶錄當中聲稱這是「在作戰準備進行中插入的新提議」,並且強調「奧欽列克強烈反對此更動」,澳洲方顯然不這樣認為。布萊梅持續的寫信向英國當局抗議,並在奧欽列克召喚莫希德回開羅討論時先行通知他自己及英方的盤算。在與司令部高層的3次會議中,莫希德強調部隊「健康狀態良好且士氣高昂」,但「已顯疲態」,並附議布萊梅的撤離提議。會後奧欽列克於9月10日拍電報給英國戰時內閣,強調澳洲第九師「確顯疲態」,但仍然強調海空軍的難處,並希望隨著英國第六師及其他部隊包含裝一個戰車營的增援「可以保證多布魯克的防務不至於出現紕漏」。邱吉爾將此電報轉給澳洲政府,強調如果他們堅持撤離,「(撤離)行動將會不顧一切後果如期執行」,並希望希望他們可以「衡量輕重」,「不要讓澳洲守住多布魯克的光榮被剝奪」。
不等邱吉爾轉交奧欽列克的電報,會後布萊梅隨即拍電報給澳洲政府提前說明可能的對應:地中海並無敵方艦隊、願意進一步延長整個師的撤離到十月以確保英國空軍的支援、並且強調再拖延2到3個月澳洲第九師恐怕無法再有效的執行自己的任務。可以想見的是,澳洲政府對於自己指揮官的信心是高於另外一個政府的:在回電中,澳洲政府強調澳洲部隊的無法會合已經造成他們極度的擔心;正如其指揮官所說,(駐守多布魯克要塞的)部隊狀況每況愈下,澳洲政府急需他們能盡快撤離並會合為一個整體作戰。死心的邱吉爾只有在9月15日回電保證「撤離行動將會如期執行」,並在17日拍電報給中東總司令通知此一決定。
面對政治高層不斷的不顧自己和其麾下大部份指揮官的意見介入戰爭的調度,奧欽列克一度打算請辭;正如澳洲官方戰史都不得不承認的,這顯然不是一個有效的作戰指揮系統。但最後奧欽列克得以留任,繼續中東總司令這個異常艱難複雜的任務。澳洲第九師的撤離行動於9月24日再度開始,中間參雜了空軍的反對以及邱吉爾多次徒然的對澳洲政府請求暫緩撤離的電報,澳洲第二十步兵旅在10月22日交接防務後成為澳洲第九師最後一個離開多布魯克的單位,之後遺留在要塞中的僅剩下978名澳洲士官兵。計劃撤離他們的船隊在路途上遭受空襲,一艘佈雷艦沉沒而另外一艘驅逐艦被擊傷,最後的撤離行動因此暫時停止。邱吉爾將撤離船隊遭遇空襲和撤離行動暫時停止的消息告知澳洲政府,澳洲政府則回應軍隊護理總監近來對第九師士兵的評估是「力氣已經顯著下降」,並希望「行動能在下個月黑之夜如期執行」。隨著軸心軍空軍的活動逐漸活躍,撤離行動被迫以更破碎的小部隊方式進行;正當事情不能更複雜的時候,波蘭流亡政府決定保留一個營的兵力在中東以備不時之需,因此一個澳洲步兵營在十字軍作戰開始時被迫留守要塞,其他的澳洲散兵在11月18-19日的黑夜離開多布魯克,此時十字軍作戰已經展開。新任要塞指揮官的英國第七十師(第六師改變番號;可能是為了欺敵)師長斯科比(Ronald Scobie, 1893–1969
)樂觀的告訴該營他們在19-20日即可「經由陸路撤離」,實際上該營在12月16日軸心軍撤退之後才由陸路撤離要塞,並因守住第七十師攻得的陣地以及參與最後階段的反攻而多了39死36傷的戰損。
參與希臘、克里特戰役以及十字軍行動的紐西蘭師(師長:弗雷堡(Bernard Freyberg,1889–1963)):
義希戰役的開端以義大利單方面的對希臘提出最後通牒開始,以希臘阻止住義軍來自阿爾巴尼亞的進攻為盟軍的高點,英德分別援助其盟友為轉折,並以軸心軍完全占領希臘結尾。戰役中期協助希臘軍防守希臘東北保加利亞邊界的英軍發現德軍出其不意的奇襲南斯拉夫,並由西北方試圖切斷集結在東北方的盟軍軍隊,很快的戰爭型態由原本預想的防守戰轉為一連串的撤退戰。英國從決定干預希臘戰事時便是一連串的行事過於倉促。澳紐遠征軍(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Expedition Corps, ANZEC)的指揮官布萊梅一開始只收到魏菲爾的命令,提到包括澳洲代表在內等內閣會議已經決議該軍將會派往希臘,同樣的命令也傳達給了紐西蘭師師長弗雷堡;根據兩國的戰史,兩個人在當下並沒有對這個倉促的命令表達抗議,布萊梅只是對此表示「遺憾」,弗雷堡在當下並沒有表示太多意見(雖然事後他向紐西蘭政府代表表達自己從一開始便對此計劃表示反對)。
英軍將希臘的所有軍隊整合並命名為W軍團,指揮官是威爾遜(Henry Maitland Wilson,1881–1964)將軍。威爾遜不只負責軍事行動方面的統籌,通常還必須負責和希臘或其他巴爾幹半島上的政府的各種政治交涉,因此大多是坐鎮雅典,前線的指揮細節主要由布萊梅等指揮官負責;但,政治上有時又需要他去推翻前線指揮官的判斷下部隊調動的決定,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部隊的混亂和抱怨:原本W軍團麾下還包括了兩個希臘步兵師,加上已經登陸的英軍部隊擔任防守重要隘口的任務。但是在希臘的要求之下,威爾遜不顧前線指揮官的反對,將兩個希臘師調往東北防守受到德軍嚴重威脅的北方防線側翼。這個行動最終失敗,德軍突破防線並在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切斷整個東北方的希臘軍團。德軍在逼降東北方的希臘軍後,開始朝希臘中部進軍,同時間紐西蘭師發現自己被迫分散防守一條過長的防線,於是轉而撤退到奧林帕斯山一帶的山岳隘道和小徑以縮短防線並擺出堅守的姿態。
雖然希臘軍總參謀長帕帕戈斯(Alexandros Papagos, 1883-1955)在戰後的回憶錄稱英軍「不放一槍便倉惶撤退」,但是這並不公平;據紐澳兩國官方戰史記載,兩國部隊且戰且走並在關鍵的奧林帕斯隘道遲滯德軍裝甲師和山地師的進攻達5日之久,直到退路有被切斷的危險逼迫部隊不得不棄守後撤為止(作者註:帕帕戈斯在回憶錄當中亦聲稱他不調動阿爾巴尼亞的希臘軍隊回防南斯拉夫一線是因為「希臘士兵不願放棄犧牲慘重得到的每一吋土地」,希臘軍隊是否普遍如此認為難以考證,不過無疑的是這讓德軍得以從南斯拉夫一帶長驅直入,加快了希臘防線的崩潰)。
不過這段期間英軍高層指揮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4月13日時,中東總司令部已經認識到希臘戰線即將崩潰,並已經通知威爾遜「應開始做一切必要的(撤退)準備」;4月15日時,英國海空軍高級指揮官也同意「應撤離希臘」。但,撤離行動卻還不能立即展開:一些紐澳軍的部隊仍然據守著重要的隘道,加上海空軍的撤離計劃仍未完成,再加上棄希臘盟友不顧的政治後果也讓撤退行動僅處於變數仍然很多的計劃階段。所幸的是,帕帕戈斯在隔日向威爾遜建議也許W軍團「應撤離」,威爾遜立即請海軍方面開始計畫相關事宜及細節,並向高層通報此事。英軍中東總司令部和戰時內閣隨即同意,但加上了但書:「立即著手準備(撤退)…但不能因此危害到溫泉關(Thermopylae)的防守和與希臘軍的合
作…需要儘量的保全物資…」。在魏菲爾親自飛到雅典和希臘國王討論並確認希臘當局的
動向後,他決定英軍最晚應該在4月28-29日的夜間開始撤退。
在魏菲爾口頭交代W軍團「盡量撤離並盡可能帶離所有願意一起離開的盟軍(希臘)」、「被切斷的部隊應該後撤到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e,希臘最南邊的半島地區)等待救援」的指示後,威爾遜隨即和海軍方面討論撤退的時間表,並將開始撤退的時間提前到4月24-25日,各個部隊撤退的細節則由W軍團的司令部規劃。由於德軍的進展威脅到已經無兵可守的希臘防線側翼,希臘國王隨後宣布王室將撤退到克里特島並在那裡繼續指揮作戰,英國方面則在4月19日開始緊急撤離軍醫和紅十字會等後勤人員到埃及,並通知各個麾下部隊其撤退的計劃以及時間表。23日時布萊梅在雅典和威爾遜碰面,被命令他和紐澳師的師長以及參謀們應該「在隔日的0500分離開(希臘)前往亞歷山大(埃及)」。
W軍團指揮部作此判斷的依據似乎是因為德國空軍在希臘日漸活躍,接下來的撤退行動可能要在無空軍掩護的情況下進行,而英軍高層方面似乎特別擔心其他國家部隊指揮官的安危(紐澳雙方的官方戰史都持此見解)。在布萊梅於24日中午降落在亞歷山大會見中東總司令部的高階指揮官時,紐澳軍指揮部也隨之解散,此時整個紐西蘭師和澳洲師都還不知道上級指揮部已經解散,仍然依照命令堅守著溫泉關一帶防線!更糟的是,澳洲第六師師長麥基(Iven Mackay, 1882–1966)和其師參謀群也遵守著命令在隔日離開希臘前往埃
及,讓留在希臘上的紐澳軍陷入群龍無首的危機。所幸的是,弗雷堡在考慮到擔任牽制德軍任務的紐西蘭師仍然過於分散且無法立即抽身撤退,他決定無視此一命令並整合麾下的參謀和上級的W軍團指揮部策劃整個遲滯和撤退的艱難行動。
從溫泉關一帶分批撤退到希臘最南部包含伯羅奔尼撒半島一帶的8個灘頭撤退絕非易事,但是仍然活躍的英國海軍讓此一行動能夠有驚無險的完成;主要的部隊在4月27-28日之間於卡拉馬塔港口撤退完成,5月1日時英國海軍仍然在希臘沿岸試圖搜救逃出生天的英軍散兵,直到德國空軍日漸活躍迫使他們放棄為止。包含威爾遜在內,大部分在希臘的前線指揮官都認同克里特島無法長久堅守下去:港口和機場設施過分集中在易受威脅的北部地區,而大量丟棄在希臘的裝備輜重更使得包含紐西蘭師在內從希臘撤退到克里特島的守軍無法組織一個能夠有效擊敗德軍入侵的防守計劃。由於英國海軍在愛琴海一帶仍然佔有優勢,德軍空軍在掌握了希臘的機場和其他設施後,於5月20日發動了代號為水星作戰(
Unternehmen Merkur)的空降克里特島入侵作戰。雖然擔任克里特島防務的紐西蘭師在當地民眾和希臘軍隊的協助下讓德軍最精英的傘兵部隊損失慘重並遲滯了其進展,但是掌握空優並讓英國海軍損失慘重的德國空軍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局:面對日漸增加的軸心軍援軍以及日漸短缺的補給和縮小的防線,弗雷堡被迫在5月26日下令撤退到埃及,雖然部隊在28日成功撤離,但8天的激戰紐西蘭師仍蒙受了671死1455傷1692人被俘的戰損。
帶領部隊兩次逃出生天回到埃及的弗雷堡向紐西蘭當局抱怨這次希臘戰役整體的準備不足和決議過於倉促,卻得到紐西蘭政府驚訝的回應:紐西蘭政府並未得知弗雷堡對於此戰役的意見!紐西蘭政府立即和自己部隊的指揮官強調:未來當指揮官對於一個作戰計劃或是提議有任何疑慮時,他務必將此疑慮向(紐西蘭)當局反應,並確保政府有足夠的機會在將他的意見充分列入考量後再表達對於該作戰的意見。布萊梅和澳洲政府也有過類似的會議紀錄留存。此一初期溝通的障礙證明一開始盟軍並未從過往的習慣當中解脫出來:自治領政府已經是盟友而不再是其領土的地方部隊,任何涉及到打散自治領政府部隊的行為都有可能受到政治層面的牽制而需要更加小心。此後英國軍政高層對此更加注意,雖然成功整合了讓盟軍能夠形成一個整體作戰,但是副作用之一便是英軍在調度部隊方面動作更慢了。
中場評論:可以理解的,在這場大戰中沒有國家可以完全置身事外。紐澳兩國更是如此:在日軍進軍南洋的企圖顯而易見的1941年下半年,任何一個讓自己子弟兵遠赴中東而不是留守本土一帶防務的提議都必定會受到國內不小的反對意見。同時,英國也理解同盟國在戰略上的價值,因此必須在多個可能相互衝突的戰略考量之間尋找平衡。因此,英國不可避免的需要守護北非、中東、東南亞甚至於試圖去守護巴爾幹半島:英國必須對盟國展現足夠犧牲奉獻的精神以換取支持,同時整合同盟國們的力量試圖保全英國整體的戰略優勢和國家利益。
英國本土在大戰初期受到的威脅讓英國從一開始便需要自治領以及殖民地(最主要是印度)的大量人力支援其他戰場,這點在中東一帶地區更是明顯:雖然機械化最高的裝甲部隊是來自英國本土,但是大部分的步兵部隊都是由自治領以及殖民地支援;這在英國原本?範底下便已經難以協調的步裝統合作戰更添加了一層困難,也因為這樣在北非與軸心軍超過兩年的苦鬥中的前半段,步兵常常感覺到己方的裝甲部隊沒有能夠及時的出現,而自己卻需要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敵方裝甲部隊統合了步兵、砲兵甚至於空軍的聯合攻擊。這種擔憂無疑的影響了士氣以及在沙漠戰場中的作戰彈性及效率,要等到同盟軍已經建立了不對稱的物質優勢此一擔憂才有改進。
--
推 難怪HBO影集太平洋戰爭美軍陸戰隊撤回澳洲整補時
澳洲民眾會在港口熱烈歡迎,畢竟日軍都打到門口了
不過同盟國在北非戰場協調算做得不錯了,反觀對手...
大推
陣前撤軍這...
推
看影集時,瓜島消耗戰真的痛苦。從地中海沿岸開始反擊
的解放者500日也很慘,每次幾乎全滅才會升官一次,打
到懷疑人生
推系列文
35
[情報] 英國湊不出北約快反部隊的旅指揮部路透社報導 北約的高度戰備聯合特遣部隊是各大國輪值指揮 按照原定時程,英國應該要在2024年接手 然而,英國近期請求今年(2023)輪值的德國延長指揮3~4個月31
Re: [閒聊] 林則徐為何敢對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大小聲?英國當時真的沒有說多強,是清軍爛到笑...... 當然英軍絕對不弱,但是拿破崙戰爭是在歐洲,英軍也有諸多附庸兵力可以運用, 到了遠東,英軍投射能力受技術和距離暴虐制約,兵力相對貧弱 整個鴉片戰爭,英軍就沒有投入過超過旅級的地面兵力到單一戰場過 同理,拿破崙戰爭同時期的1812戰爭就只和當時相對孱弱的美軍打成平手了13
[閒聊] 二戰德國東西線盟軍表現特點二戰時期的德國西線面對英美為主的盟軍,而東線則是 和蘇聯單挑。 單就空軍來講,素質上似乎是西線優於東線? 而就戰 事上來看,西線最著名的就是英德單挑的英倫空戰。相 較下,東線似乎沒有著名的戰事?12
Re: [問題] 碧藍航線劇情 維希教廷錯了嗎?儘管英法一二戰都是盟友,但兩國戰間期關係其實很緊張,特別是凡爾賽條約乃至於二戰 前夕的英德海軍協議 英國希望維繫歐洲的平衡以免法國獨大 法國希望一勞永逸弄死德國,結果英國整天幫德國說話,搞的法國很不爽但要法國單挑德 國他又不要10
[心得] 二戰英軍的空中支援系統之發展[1]至1930年代,英國皇家空軍(以下稱RAF)是近乎純粹的戰略空軍,相信戰略轟炸對於戰爭 進程的強大影響力;相較下對於空中近接支援是抱持較為藐視的態度。就算到1930年代後 期,Air Ministry也否決了War Office對於提升空中支援重視度的要求。 法國淪陷後也沒有改變RAF的態度,但是陸軍很希望能有來自空中的支援。Army Cooperat ion Command就此成立,然而對於RAF來說這依舊是不受重視的業務,1941年春天5
Re: [新聞] 特勤 蛙兵 狙擊手列為"關鍵不對稱戰力"原文恕刪 剛好看到有版友提到英國的特種部隊UKSF,來分享一下英國特種部隊的指揮編制。 -------------------------- UKSF目前隸屬於英國戰略司令部,戰略司令部司令的軍階是四星上將,與陸海空軍參謀長同 級,都列席國防部參謀長委員會。5
[閒聊] 多國部隊的指揮協調多國部隊協同作戰於歐美戰史應該有不少例子,諸如破崙征俄之戰, 一站時英法軍隊也曾偕同對抗德軍,二戰德軍的征俄之戰(記得有保 加利亞等國協同),二戰末期美英軍為主的諾曼地登陸戰,與登陸後 續的展開等。戰後首發的韓戰也是多國聯軍對抗北朝鮮,然後是對抗 中朝聯軍乃至於中俄朝聯軍等。4
Re: [問卦] 為何義大利二戰那麼廢?義大利工業能力不算差 但由於本身多山特性 擅長的兵種就是山地步兵 因此發展裝甲車也以輕裝甲為主 在墨索里尼一頭熱加入軸心後3
Re: [討論] 二戰時北非多國作戰部隊的協調(6)-1這是難得的好文章. Battle of Gazala 是隆美爾生涯的頂點, 用文字描述很難表現當時的狀況. 這裡是一個我覺得做的很不錯的影片 (抱歉, 是英文的) () 如果讀者對於兵棋符號有點概念就更能體會當時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