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威士忌走私的黃金時代 - 從黑市聖水到綿

看板Wine標題[心得] 威士忌走私的黃金時代 - 從黑市聖水到綿作者
zzzown
(相信還會相遇)
時間推噓16 推:16 噓:0 →:7

威士忌走私的黃金時代 - 從黑市聖水到綿羊消毒水

圖文版:https://zzzown.blogspot.com/2021/11/blog-post.html

最近喝了兩瓶酒一款是The Glenlivet 12 Year Old Illicit Still Limited Edition
Single Malt Whisky 格蘭利威黑市聖水12年,另外一款是Sheep Dip Blended Malt
Scotch Whisky 山羊浴16純麥調和威士忌。

黑市聖水
有著花果香氣, 蜂蜜的甜蜜氣味, 香草與淡淡的柑橘氣味。入口順暢可品嘗到香草, 水果, 奶油與一點點的花香,剛入口時味道算是平順,結尾時會有著比較木質感的氣味呈現出來最後會在口腔裡留下略帶刺激感的薑和辛香料的氣味。 稍微加水加冰品飲,氣味呈現上蜂蜜味道降低,但是花香果香卻會大爆發。入口會變得比較柔順,連結結尾出現的木質氣味也會更加的柔和,蠻推薦加水加冰品飲的方式。

山羊浴16純麥調和
花香, 成熟水果帶著點發酵氣味的果香, 有點油脂感的氣息,另外也可以感受到淡淡的木頭香氣, 一點點太妃糖的香甜,和一點點的橘子皮的精油味道。 入口有微微嗆辣感與辛香料的氣味但是很快就消失,接著馬上出現的就是香甜氣味包含麥芽, 太妃糖, 蜂蜜…等。氣味延續性不算長,會在口腔內留著辛香料. 木頭, 柑橘皮的古味等比較硬質的味道。稍微加水加冰品飲整體氣味與味道變化不大,但是會變得比較柔和舒服。我比較推薦加水加冰品飲。 另外就是這瓶酒開瓶後建議放1-2星期後再喝或是倒出來後醒酒久一點喝起來比較不會嗆辣,因為剛開剛倒出來時會讓你覺得真的像是在喝羊的消毒水。

這兩款威士忌名稱後面的故事訴說著一段蘇格蘭威士忌徵稅與走私的歷史。蘇格蘭威士忌作為蘇格蘭的象徵其經濟地位非常之重要,因此在歷史的發展中這些有經濟價值的產業往往都會與政治互相掛勾,當然威士忌也不例外。在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的歷史中和英國光榮革命後的政經環境發展與詹姆士黨叛亂的歷程中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


蘇格蘭威士忌徵稅的開始

蘇格蘭政府對於威士忌第一次徵稅是始於1644年1月31日的一個稅務法案(Act of Excyse),這個法案的推出主要是因為英國發生內戰(Wars of the Three Kingdoms,1639-1653年),蘇格蘭方面為了派出軍隊而進行徵稅。這次徵稅主要是消費稅每賣出1/3加侖的威士忌約徵收13 便士(Pence),這讓製酒業開始轉入私酒的製造中。

後來1707年5月1日開始實行的聯合法令(Act of Union),蘇格蘭,英格蘭和愛爾蘭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因此蘇格蘭與英格蘭兩地開始採取相同的稅率,雖然協議裡最初威士忌是被排除徵收,但對於跨境與麥芽徵以重稅使得許多釀酒業者加入私酒走私與蒸餾的行業中(在兩地區合併前蘇格蘭當地的威士忌是免稅)。

於1713年英國政府通過對於蘇格蘭徵收與英格蘭一樣的麥芽稅,但因英格蘭與蘇格蘭經濟力量的差異,使得單一稅率的實行對於蘇格蘭人來說是個承重的壓力。1713 年 6 月 10日此對於麥芽徵稅的法案正式生效,但在蘇格蘭當地卻沒有真正的施行,卻也在蘇格蘭民眾心底埋藏下動亂的種子。


蘇格蘭威士忌與詹姆士黨人間的糾結

1714年喬治一世繼承安妮女王(光榮革命後統治英國的女王)之王位,但詹姆士黨人卻支持被罷黜驅逐到法國的前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的兒子詹姆士三世回國繼承王位,再加上1715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案剝奪支持詹姆士黨人的地主的土地。這造成詹姆士黨人更加的憤慨而群起反抗英國政府,稱為1715年的詹姆士黨叛亂(Jacobite rising of 1715),雖然在1715年年底這次的叛亂很快就被鎮壓。英國政府也認為蘇格蘭的局勢應該就此也穩定下來,但在蘇格蘭高地地區詹姆士黨人依然活耀。(相關故事可參考上一篇”威士忌裡的歷
史故事 - MacDonald's Glencoe 8 Year Old Whisky 與格倫科大屠殺”
https://zzzown.blogspot.com/....../macdonalds-glencoe...... )

1720年英國政府期望對於蘇格蘭徵稅的方式進行改革,1725年開始對於蘇格蘭徵收麥芽稅,每蒲式耳(bushel,這個單位有點像是中國古時候用斗計算穀物數量一樣,以體積為單位)徵收3便士,這個稅額是英格蘭地區的一半而已。當英國政府派出的稅務官到達蘇格蘭進行徵稅,這個舉動引爆了整個蘇格蘭人的怒火,最主要是因為當時威士忌是家庭主婦閒暇時的產品可以補貼收入,並且當作現金用於繳交租金, 購買農作物…等。因此當這個法案施行後蘇格蘭地區人民群情激憤,被稱為麥芽稅暴動(malt tax riots)的抗議活動開始蔓延整個蘇格蘭大城市,從格拉斯哥,愛丁堡,斯特靈,鄧迪…..都有其抗爭活動。其中格拉斯哥的抗爭活動 - Shawfield riot最為有名,當時抗議民眾破壞了格拉斯哥市議員Daniel Campbell的住家,因為他被認為支持麥芽稅的徵收。之後Daniel Campbell從政府手中取得6000英鎊的賠償,他將這些賠償拿去購買艾萊島和朱拉島(Jura),並改良種植方式鼓勵種植高產大麥代替傳統作物,這讓擁有更多穀物的佃農開始生產威士忌,這也奠定之後艾雷島成為威士忌重鎮的基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的開始)。

因為麥芽稅發生的暴動結束後再加上1719年又有一次詹姆士黨人的動亂,英國政府加強對於高地人的制裁,1725年通過了解除武裝法(Disarming Act)限制高地人在公開場合配戴武器。因此從1725年開始強制徵收麥芽稅到1823年威士忌稅率改前可以說是非法威士忌的黃金年代,更多的威士忌製者轉入高地鳥無人煙的地方進行私釀。因為威士忌的產業從明轉入暗處,原本威士忌都是由女性生產的角色也轉由男性生產。

1745年最後一次詹姆士黨叛亂宣告結束後,英國政府開始加強對於蘇格蘭高地的管理,推出數個法案限制高地氏族的權力以及打破其生活文化的模式,像是Heritable
Jurisdictions (Scotland) Act 1746 (禁止高地氏族對於繼承管轄權的權利),Act of
Proscription 1746 (禁制攜帶武器的禁令)和 Dress Act 1746 (禁止高地氏族穿著傳統格紋服飾)…等法律上的禁制。同時開始加強取締製私人酒廠和蒸餾器(Sma Stills),這
使得更多的製酒人轉往地下發展尤其是高地地區人煙稀少地形複雜,當好是從事非法活動的最好選擇。後來1757年英國發生糧荒,當時政府禁止蒸餾廠數年,但卻沒有禁止私人蒸餾因此使得私釀業者得以更加擴張。

在蘇格蘭高地有著許多河谷(蓋爾特語:Glen)有著水源方便製酒並便於躲藏遠離查稅的稅務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蘇格蘭威士忌酒廠名稱會有格蘭(Glen)的原因。此外這些非法釀酒業者也會使用燃燒起來煙較少的杜松木(Juniper wood)作為燃料進行蒸餾,生產出來的威士忌會暫存於各種地方,像是:偽裝成幫羊去除寄生蟲的消毒水(Sheep Dip,這也是
Sheep Dip這款威士忌的故事背景)或是存放於教堂和棺材裡……等方式。於紀錄中1782年
時查獲1940座非法的蒸餾器,推估這可能只是所有數量的十分之一。


不停變化的威士忌稅制

1784年時當時英國首相William Pitt為了償還當時與美國獨立戰爭時留下來的巨額國債,並管理蘇格蘭的酒廠推行Wash Act of 1784的法案(wash是指發酵後未蒸餾前的半成品)。法案中首次引入高地線,將蘇格蘭分為高地與低地兩個產區,針對高地地區的合法釀酒廠採用較低的稅率,高地地區每個教區(Parish)只能有一個釀酒廠並規定蒸餾器最大30加侖,並只能使用教區內生產的麥芽並只能於當地販售,低地區則可使用任何類型穀物進行生產。

1786年修法將高地區每個教區(Parish)的釀酒廠數量放寬為兩個,蒸餾器最大不超過40加侖,每年最多只能使用25噸的麥芽進行蒸餾。低地區則改變以wash進行課稅的規則,改由計算每年度蒸餾器預估可處理的wash量進行課稅,當時規定裡是以蒸餾器每星期可處理7個製程進行產量推算。但其實這時低地的蒸餾廠Canonmills Distillery(由Steins和
Haigs家族擁有)藉由改良後的蒸餾器已經可以達到12小時內完成40多次蒸餾的製程。
快速生產的廉價低地威士忌很快在在蘇格蘭市場達到飽和,早1777年開始Steins和Haigs家族把過多的威士忌產能出口到英格蘭提供給當時倫敦流行的琴酒(Gin)作為生產的原料,再加上後來的稅率調整使得蒸餾成本又更低。從1777年出口2000加侖到1782年就已經激增至184000加侖,在1786年更佔英格蘭市場的1/4。當然倫敦的酒商利益受損於是就遊說修法禁止蘇格蘭威士忌的傾銷,1788年的低地許可法案(Lowland License Act 1788)限制蘇格蘭威士忌出口到英格蘭需1年前先提出申請,這個限制幾乎扼殺蘇格蘭低地威士忌的產業尤其是Steins和Haigs家族旗下擁有的Kennetpans、Kilbagie、Kincaple、
Canonmills 和 Lochrin五間酒廠破產清算其產能佔低地威士忌的50%,這連鎖效應也影響許多小型酒廠與提供威士忌原料的農民。同年1788年的消費法案(Excise Act 1788)中更禁制小型蒸餾器的使用(蒸餾器需大於100加侖約450公升),這也讓原本合法的小型蒸餾廠發展被限制。

蘇格蘭威士忌私製和走私變成高地地區重要的地下經濟活動的現象一直持續到19世紀。據統計1820 年代,每年有多達 14,000 瓶非法蒸餾酒被沒收,但市場上仍然有超過一半的威士忌是非法蒸餾。更由於當時高地低地蒸餾的方式不同,高地的威士忌有著比較好的品質,據說1822年當時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到訪蘇格蘭時都要品嘗一下當時蘇格蘭私釀的威士忌,這也就是格蘭利威 (The Glenlivet)推出黑市聖水這款威士忌的歷史背景。
直到1823年消費法案(Excise Act 1823)施行後,准許40加侖以上的蒸餾器以每年10英鎊取得許可證,並以每加侖收費2先令3便士的稅率課稅。率先加入合法蒸餾廠的George
Smith他是格蘭利威的創始這,初期很多非法蒸餾廠還威脅George Smith要他退出,當時管理當地的領主亞歷山大·戈登 (戈登公爵)還給George Smith兩把手槍讓他防衛酒廠與
自身安全。這個法案的推出讓數年間非法的蒸餾廠幾乎消失或是轉為合法的蒸餾廠。這個法案也結束了一百多年來稅務官與走私者的間你抓我躲的故事。
現在蘇格蘭高地還著許多健行的行程就是按照當時走私者走過的路徑規劃的路線,像是去參觀格蘭利威附近就有許多走私者小徑(smugglers’ trails)可以去健行。其中Malcolm
Gillespie Smugglers Trail這條路徑是以19世紀著名的稅務官馬爾科姆·吉萊斯皮
Malcolm Gillespie命名,當時的稅務官薪水不高主要的收入需靠稽查獎金過活,因此許多稅務官都奮不顧身的追捕走私者。據馬爾科姆·吉萊斯皮自己的描述他在執行業務的28年間身上有 42 處傷口,取締高達20,000 加侖的蒸餾酒、60,000 加侖的Wash (酒醪,俗稱Whisky Beer)、407個蒸餾器和165匹馬。另外蘇格蘭歷史中知名的詩人羅伯特·伯恩
斯 (Robert Burns)曾經也是位稅務官,因此也留下許多關於威士忌的詩篇,這個故事之後再來分享。

--
威士忌手札 http://zzzown.blogspot.com/p/blog-page_7.html
義奧捷自由行http://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34.html
越南自由行 http://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html
北極之旅  http://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10.html
新南向:泰冏http://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97.html
戀英國 http://zzzown.blogspot.tw/p/blog-page_14.html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86.225 (臺灣)
PTT 網址

lovemoonman11/28 00:57高地蒸餾器最大容量限制提升到40加侖是1785年修的喔

lovemoonman11/28 00:58這個一堆書都寫錯,害我當初查法條查半天

lovemoonman11/28 00:59最後從學術論文面去找才找到法條在1785年的法令裡面

howhow052811/28 02:15還有哪買的到黑水…

oyabun11/28 02:18

GBBYY11/28 10:07黑水也變貴了嗎?

shermanqoo11/28 11:17找不到聖水+1

dean199011/28 11:18推文章,也推1樓神人補充說明

dichotomyptt11/28 18:06聖水 宜蘭不少 可以打電話去問看看

sean0526911/28 18:22聖水聞起來真的是美好 喝起來見仁見智

littlelun11/29 00:37黑市聖水漲價了,還好先買了幾箱起來

GBBYY11/29 01:25現在漲到多少啊

medusasam11/29 07:51現在威士忌哪隻不漲價

wii12811/29 09:202000...

wii12811/29 09:22以上是酒專 P9還有1250價格 當初剛出1000內買的到

GBBYY11/29 10:31酒專賣2000!

adamk211/29 10:32還好吧 我問到才1250

medusasam11/29 10:372000是真的假的,當初才買850...

MrDouble11/29 18:20這隻要兩千了?

all777712/02 08:37我也買850,只能說有喝過就好....

joviwu12/03 12:17

lu3yao12/03 13:35最近是QE到連威士忌都通膨了嗎

prochnost12/06 15:33聖水喔…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