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不如問 要怎麼增加球員的自主性
目前看起來就是大環境太安逸了
能打的也確實是台灣的頂尖人才
尤其是籃球又是極度看天份的運動
所以天份好的也不想練
天份差的 練了也打不贏
只能等老的體力差再上位
那利用球員的鬥爭心呢?
國際賽打不好 反正也沒人期待
強度太高受傷怎麼辦
國內場場爆滿 馬上虛榮心爆表
最後 真的表現不好
也沒二軍體制會讓你下去
尤其籃球又是極度重視核心球員的運動
不管你打的再爛
還是需要你當招牌
那到底練那麼多幹嘛?
何解?
--
你先問問你自己下課下班後還會不會去進修學習其他
技能或新知識就好了
想精進自己都會啊 主要還是要有熱忱 台灣球員看不
到對籃球有熱忱
無解,佛系看球,台籃本質是行銷跟啦啦隊
打得差還是場場爆滿,何必太認真~
別想太多了,球迷都是來看老鬼的
不用認真 那就不要去比國際 丟臉了
別說籃球員啦
我們的大學生畢業都還是完全的茫然
考大學也都是父母要求的自己想幹麻完全不知道
就球隊太多阿 現在就當過渡期吧
球隊少也不見得比較有競爭力啊 台籃還是都靠洋將居
多
球隊太多,但球員也差不多飽和了,能選的根本沒幾
個
要提升競爭力先把獎項分洋將本土改掉 分這個根本限
制競爭力
我自己是覺得先請外教來訓練出一批有先進觀念的本
土教練跟訓練員 深耕基層比較有用 現在給我感覺是
就算是少數有熱情的也在瞎練
這一兩年就會進入飽和階段,到時候選秀又是一片慘淡
而已。
台灣根本沒有足夠先進的訓練體系
目前職籃還是搞行銷以有票房收益為主 要多養二隊難
兩職業聯盟 金字塔頂端位置多 分級不明確 競爭程度
也就這樣了
等一群聲浪高的球員退休 大概又要殞落了
隊伍減少 增加競爭性,我認真的...
隊伍減少不一定能增加競爭阿~
要競爭得先有淘汰機制,大學端能上來直接當即戰力
的就少之又少
隊伍少真的未必會增加競爭,球員自己心態不改,就
算剩4隊也一樣沒用
洋將吃太多戰術體系 本土根本無法進步
隊伍少只會讓大學端願意投入職業的人更沒意願而已
大家說大職籃時代,但看一下pt兩聯盟的新秀名單,
能選的都不超過5個。
但現在亞洲多數國家的洋將影響力佔比也都很高
你罵聯賽排行榜上全部都是洋將
可是日本韓國也都一樣
光看數據CBA反而有比較多本土在排行榜
職業名額已經在飽和了,未來除非是真的超有成績的
那種,不然都選不上。
但人家的本土跟他們的洋將差距沒有很大啊 我們是差
很多
其實每年選個1~2個較有戰力的新秀進來,慢慢的隊上
的幻神人數也自然相對減少
重點職業隊這些所謂的幻神,在uba時期都是戰神等級
隊上不夠強的就算在職業隊也是板凳坐好坐滿
所以大學端真正算即戰力的人太少
所以不就要靠新血頂上來壓迫嗎==
還想壓迫勒?板凳別坐破就已經要感恩了
唉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新血真的頂得上來?
不是啊人才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說變就變得出來的
看了三天我還是不懂為什麼很多人都會這樣覺得
都有職籃了有選秀了 應該要突然有天才橫空出世啊
啥?
等到實力不夠就會沒工作的階段,球員就會自主訓練
了
新血要是頂的上來,就不用看碰碰德威上去耍寶了
台灣人天性問題 無解
那是選人問題吧 明明有其他年輕長人
強的不夠多 還12支隊伍 那競爭程度跟表演賽差不多了
年輕長人會打的比碰碰德威好?要確定餒
林正?孫思堯?還是柏智?
老哥你這舉例自己心中都有答案了吧
講出來
譚 林 孫 可以吧
譚在美國阿~其他長人沒一個能用~就這樣囉
無法否認碰碰跟德威還有祥鈞就是目前最好的內線長人
~
cba的體測 就是目前可行的方法
大家嫌他們爛,但問題是沒人可以選啦~
都沒用 誰上都一樣
找妹子來看球員練球啊
假如只有德威冠全這種的能選,那不如直接換血讓小
馬賀博賀丹去打,反正身高也差不多
大職籃時代才兩年,這兩年大學畢業生剛進大學時都
還沒有職籃,就不用苛求他們在上大學時要以進職籃
為目標了
1.競爭 2.薪水
但接下來的大學生可能就不太一樣了,有12隻球隊,可
以讓更多學生球員在大學時期就以進職業為目標,就下
來每年可以選的人才庫自然會增加
不用投資自己有卡到位置就有錢賺 這是我們的生態
更何況這兩年大球隊大頂薪大搶人時代更慘了
先減少球隊
現在的球員會老 現在的小球員們如果覺得有未來 有天
賦的球員就會慢慢淘汰幻神 國王一次3Q那麼多人不就
是個跡象?
不是天才橫空沒有出世 但是不少一般球員被包裝像天
才啊。這也是行銷的手法沒錯。只是比較過產生反效
果。事實上怎麼可能有多天才。就一樣的系統帶出來
。前一批遇到機體好的。這一批少子化相對平凡但行
銷增加鎂光燈很正常(學美國)但就是資訊爆炸情況
下很容易看到短板跟差距才有一些黑粉
自主性無非不是為了更好的待遇
這幾年的球員會吃到增加職籃的紅利 怎樣都有工作
但在後幾年就不一定了 位置已經被卡位住了
像今年淘汰幻神的速度就非常的快
之後還嚮往職籃的年輕人就比較會有警覺心
無解應該在走回頭路,之前SBL時期常常球隊人員比觀
眾多的慘況,國際賽跟瓊斯盃才滿場,國手們很有榮譽
在聯盟裡一群充數裡頭打起來顯得強 實力能提升多少?
心,都會想拼一下,現在大環境爽到開始嘴國際賽不
重要這種鬼話,很感慨,當年以為提升球員待遇會讓球
員變強。
既然有成立12隊的資源 整合起來玩升降制度
對保持頂端的競爭力才有幫助 但以商業考量就會很難
NBAの薪水
提升球員的待遇是用來吸引更多基層球員
往職籃發展
為什麼提升待遇會讓球員變強==
錢給你多一點你就會變強嗎?
提升待遇競爭力不高更爽而已吧
當年打的差可以嘴只是半職業,有人還有上班,所以一
直喊要職業化,所以現在職業化待遇變好了,專職了,
不該變強嗎?
像NBA2KMP模式如何? 底薪+獎金 得一分50元
雙十1500 大三元給3000 MVP五萬
每場比賽隊友互評 A+獎金*1.5
結論 就是提高競爭力 台灣職籃就最多六至七隊底
下一隻二軍球隊 一軍起碼打60場 這樣競爭力
才會有 目前狀況是不可能改變的
薪水太糟也是重要原因 錢這麼少誰要拼命?
都職業化還沒自覺可以收一收了
運動員領多少?上班族領多少?還拿來一起比
隊伍根本沒差 以前sbl隊伍少 不就那個鳥樣
你不往上爬就會掉入萬丈深淵
大概要有這種程度的刺激
還錢少勒 現在薪水都一二十萬了還嫌少
要跟NBA一樣幾百幾千萬美金才願意打球是ㄅ?
現在的問題是爛得不夠低 高的不夠高
不能平頭式吃大鍋飯 要有把其他人幹掉的競爭意識
頂級本土50萬 陪打的5萬 這樣應該就有自主性了
球隊少本就會超有競徵力
你看周士淵 不就一個 中華隊邊緣人 林宜輝也是 還
在虐新生代
以前的替補的吳志偉我看都能屌打現在每個新生代
台灣基數不夠 又有中職搶人 真的籃球只能朝本土菁
英或外配後代走
你下班在做什麼,我上班還在偷發廢文
我還要幫職業球員想辦法哦?
很簡單,完善薪資制度就好!像nba每隊了不起就3張頂
薪,球員自然就會努力拼到隊內前3,
如果球員躲在弱隊當山大王的話,
也會有其他有實力但在別隊拿不到頂薪的人來挑戰,
久了自然就成良性競爭
爆
[討論] 台灣高中甲組籃球生態(學生心聲)上轉自東泰高中球員 全文圖:82
[討論]松山黃萬隆對於HBL看法此影片為FOX當時在長耀盃與松山高中黃萬隆教練所拍攝的影片: 可自02:15開始觀看。 黃教練提到他在與國外球隊交流時,對方教練覺得HBL的賽制非常有挑戰性(crazy),五天 高強度的比賽,也讓球員更容易受傷。黃教練也希望賽制上能有些改變,在複賽能有更多71
[閒聊] 哪些棒球選手原本是練其他運動項目?最近幾天奧運轉播, 常常聽到一些選手原本是練A項目, 但到一個階段可能就改練B項目找到新的出路。 不過之前也有鄉民說,台灣太多基層運動員都先往主流項目如籃球棒球發展, 可能錯過一些練武奇才,特別是台灣人打籃球根本沒機會突破天花板。51
[討論] 投籃是苦練還天份有看灌籃高手的都知道 高頭力曾說過 “三井壽有很好的投籃天份 但阿神的苦練才是最強的” 現實上真的是這樣嗎32
Re: [花邊] JJ Redick:50-70年代的球員很難在現今簡單的說,現代NBA競爭非常激烈,連一堆外國人(當然都是世界級最強的,甚至希臘字母哥還是NBA的MVP等級)都來搶飯碗 所以當今NBA球員的天份當然是更高 反觀50-70年代,NBA的競爭就沒那麼激烈,不只美國國內競爭不激烈,也沒外國人來跟你競爭 所以50-70年代NBA球員天份比現代還低,這很合理 籃球是很講求天份、天生身體條件的運動29
Re: [閒聊] 黃金世代退完後,台籃發展還是不太妙吧?文很長。不喜勿入 我覺得現況國際賽打不好 對於台籃真的影響不大 一開始我也是很堅持一定要 中華隊成績來支撐台籃熱度18
Re: [討論] 下一季P絕對還是場場爆滿我覺得這樣的思維正是台灣體育的惡性循環 一個運動大國之所以能成 多半不是因為球迷多在乎國際賽或成績 而是平時對於運動跟賽事的重視 一個國家的生活與運動越是息息相關7
[討論] 與其說富邦的打教差不如說太高估富邦現在打線的實力,明明整條打線天份低到不行還期待他們能跟其他有一 整票高天賦球員的球隊有差不多的表現 攤開現在富邦的陣容來看,除了范棠孔申外,其他不是待退老人不然就是天份低的球員 當然不是說劉俊豪、辛元旭等天份平庸的球員不好,但當你少數幾位高天份的的剛好都同 時熄火,天份平庸的又只能打出堪用的表現,無法像天份高的長時間繳出高檔的成績,那4
Re: [抱怨] 富邦的國體游擊海雖然是很高興我邦久違的又出現一位打守兼備的年輕游擊 但其實蠻好奇像富邦這樣子游擊大練蠱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像NBA有一說是球隊透過練蠱來尋找核心是很不健康的方式,因為練出來的蠱王不一定是 天份最高的 雖然籃球跟棒球的養成方式不能直接比啦,但富邦這樣屯了一堆中線用放養的誰好誰上,1
Re: [問卦] 台灣棒球為什麼年輕的很強,大人的很弱小弟在花東協助過體育署的計畫啦 少數新科的老師跟教練, 很願意跟我們治療師請教受傷後的處理方式 也願意來學習數據化的強度調整的科學知識 大部分的老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