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錢姐轉播SBL的微爆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l7dMP9pnwg
先上來源
還沒打完不能做時間標記
在第二節的剩餘8:22
錢姐說到
洋將要來台灣要先請籃協跟FIBA申請登錄(要繳錢)
然後再申請工作證
才可以來台
而且還沒開打就要先繳一堆錢
然後籃協(不確定是指中華籃協還是國際籃協)有
個人計費跟賽季計費
後來大家選了賽季計費後
就開啟了大3Q時代了
順便講到了中信找洋將的標準是以團隊洋將輔助本土為主(有嗎==?)
--
中信是啊 看艾德跟克利斯
有啊去年的不就是為了磨練本土才找來的
也算是輔助本土吧
好像確實中信洋將的存在感滿低的
有啊
中信除了中間補金恩 都滿團隊的
金恩表示:
不過金恩是真的夠強
新來的卡斯也是來幫負重的,很團隊啊
所以意思是分吃到飽跟限流量嗎? 吃飽到後 網路無
限用
金恩存在感爆表
中信的確是啊…後來發現還需要一個單打強的才找金
恩
就不知道是中華籃協中招還是國際籃總中招
其他三個都算團隊型的
開個吃到飽方案 台灣人最喜歡吃到飽了
你們理事還有一個簽賭慣犯欸 講一堆洨話 何必呢
原來是吃到飽
有吃到飽方案突然有種不洗白不洗的感覺
金恩除外啦 但金恩在自幹型洋將中算比較沒那麼獨的
了 而且脾氣不差
這樣講算是洨話嗎? 酒駕呼麻球員有比簽賭理事高
尚?
中信第一季的洋將是來幫本土負重訓練的 這季找的像
樣多了
錢薇娟這段話沒有要貶低誰吧?平鋪直敘一個事件霸
某樓是來討戰的吧
18樓火氣不要那麼大
痾 他後來被抓的那個不是簽賭吧?
金恩還是能傳球
金恩 其實蠻傳的 只是自幹也很猛
中信本土不錯要球權 金恩買來準備本土當機搶分用的
金恩真的還好,單打強但算滿團隊的
吃到飽方案還真的是不洗白不洗,錢都繳了
中信確實算吧
中信金恩來以前真的是輔助性
原來有吃飽方案 那真的是洗到爽 反正不用白不用
中信洋將看起來存在感低 但數據都蠻漂亮的啊
中信都找手感好的長人 爆扣不多 但就是穩穩勾進兩
分
金恩也有3.7助攻,特攻第二多了
感覺是說國際籃協?因為是跟他們申請
隊友有機會時候,金恩也算蠻願意傳的
金恩算是很團隊的了,不會硬要自己來
金恩主要是找來幫替補上分的 不然中信替補火力跟先
發落差太大
而且金恩跟巴西秉聖不錯,都一起吃飯
上面某樓簽賭還真的對職籃比較嚴重吧..
應該是指國際籃協,不過一季的費用一定也會貴一些吧
?
金恩跟巴西同時上場無敵的吧
金恩超親民 上次去明星賽他在外面跟每個球迷合照
特攻這季洋將很團隊沒錯啊 他們開季前就說要歐陸團
隊球風 後來也的確是照著這個概念走的
她講評581很沒內容
我看起來是在討論SBL球賽內容嗎
艾德超強好嗎 不吃球權能穩定輸出
就事論事,這講的沒錯啊,怎麼有人一直要引戰
閻這次不是地下賭場嗎?
這個很久之前就有人說了,不算爆料
特攻明星賽的亞軒視角,谷毛還跟亞軒讚嘆艾德好強、
好聰明XD
原來這算講洨話噢 有人很燥欸
金恩也很團隊啊,會獨也會分享
金恩就是團隊進攻中邪後 他還能得分
來台的洋將還挺累的 要團隊也要能刷分 XD
現在還好一點 至少輸球還比較不用背鍋…吧 XD
只有金恩跟康格是找來當得分手的
金恩應該是跟對方洋將槓上癮才會一直自幹
為啥要來台灣打球還要跟FIBA申請呀? 有什麼原因或規
定嗎?
金恩就外線當機負責得分的阿
他不會一直自幹啊 除非手感超燙
請問這算什麼爆料? 報名單給FIBA很奇怪嗎?
方案阿 阿閒聊你認真什麼==
中信確實 最算金恩愛自幹 也不會太明顯跟團隊不配
台籃這幾年真的把洋將市場弄出來了 不管是編制內的
剛來的 或被3Q待業的 快和本土球員人數差不多
已經忘記中信去年洋將有誰了…
中信去年1.0洋將這季在其他隊有上場啊 雖然都走光了
馬龍 厄力(愛禮) 伊布(伊倍)
16年開始非本國籍球員在該國聯賽登錄,要向FIBA繳會
籍登記費,當年300鎂/人不知這麼多年有沒漲價。不繳
規費會停止該國會籍
中信一開始的確是這樣 後來發現打不贏 只能跟隨了
金恩真的是一隻爭冠球隊最需要的那種洋將
金恩配合度也很高啊 願意無球跑位空切也肯防守 打
雲豹還一度去守魔獸
13
[閒聊] 體育大主播陳楷 FB籃協今天將上周通過的選秀指引發給SBL、PLG跟T1三個單位,要求各聯賽或聯盟要依照選秀 指引條文修訂選秀辦法。除了訂定選秀年齡下限為滿19歲,如果打過UBA就必須要等大三結 ? 能報名外,也要求各單位不得限制球員參加其他單位選秀,如果自己選的球員也被其他聯盟 中,在議約期限內也不得要求球員一定要按期限報到。許多鄉民批評籃協算老幾,憑什麼P11
[問題] 中華隊能循"領航猿"模式增加歸化洋將嗎想打這篇文很久了 昨天看亞洲盃16人名單出爐,很可悲的我們又沒歸化可以出賽 總的來說,籃協找洋將太被動,就算parker有屬意的人選,籃協還是不鳥 選了打過ABL、SBL的Jordan去跑歸化流程 也不是不難理解籃協的想法,總要親眼"驗貨"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