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鎖定菲律賓、紐西蘭 錢薇娟再談歸化洋將

看板basketballTW標題Re: [新聞] 鎖定菲律賓、紐西蘭 錢薇娟再談歸化洋將作者
ntuwalker
(潮爽的! )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1

21年亞洲盃女籃下週就要開打了,前些日子FIBA公佈了戰力榜預測,中日分別被排在第一、第二位

有點遺憾跟意外的是FIBA把菲律賓排在台灣之前

不少虎撲鄉民對台灣的後衛還是頗為看好(彭詩晴應該讓他們對台灣後衛留下很好的印象)

而台灣本土球員在身材上,如果能有好的體系,還是很有機會練出在180上下的SF或搖擺人類型;未來歸化球員,可能還是要以190以上,活動性高且有基本投射跟力量的鋒線為主

這邊分享一下日、澳、中本屆的球員速寫

澳洲這次的陣容有走向日韓過去的小球風格,側重投射而非一味的體能對抗

首先是徵召回來的老將Sami Whitcomb

過去四年都在在WNBA征戰,目前33歲,是這次澳洲陣中年紀最大的,但場上表現反而是更上層樓

前幾年在風暴隊,比較沒有太多上場機會;今年換到紐約自由人隊,本季目前場均上場28分鐘,11分,三分命中率破四成(以往大約是三成多)

最近剛創下單場生涯新高的30分,狀態很火

https://youtu.be/XpQ8CRqA37M

上屆18年世界盃,澳洲女籃拿下亞軍,她是後場主力之一,本屆應該是跟另一個WNBA的澳洲後場Rebecca Allen扛起外線火力

Allen也是在紐約自由人隊混了四、五年,一直都在同隊,穩定度很夠;本季場均24分鐘,近4板9分,三分命中率也將近四成;身高188,在亞洲盃賽場是很高的炮塔,要客串內線應該也沒問題

鋒線部分,除了Cambage續掛免戰牌之外,過去兩年都在陣中的重坦克型中鋒Cayla George(也在WNBA效力)這次也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兩位來過17年台北世大運,現在在WNBL效力的球員,196的Lauren Scherf跟188的Darcee Garbin

這兩位是17年澳洲女籃世大運奪冠的鋒線主力,在決賽時Garbin拿了30分,Scherf拿了18分12板,擊敗該屆呼聲最高的日本

該屆世大運,日本有好幾位球員其實已經有職業賽經驗,包括藤岡麻菜美、中田珠未、林咲希、安間志織、田中真美子;其中幾位在後來的兩年內成為日本一隊成員,或代表日本打18年亞運

回到澳洲陣容,Scherf跟Garbin雖然身材高大,但都不乏中遠距離的投射能力,其中Scherf是15年WNBL最佳新人

我看了她15年~19年季賽的高光片段,一直都是三分投射跟內線對抗能力兼具的球員

這邊提供一場最近一季的單場高光:

https://youtu.be/7KE5lvOWx_4

另一位Darcee Garbin,上屆就是亞洲盃時的澳洲女籃隊員,在WNBL這兩季場均約15分7板,三分命中率也有三成,還算不錯,近期的比賽動輒有單場近30分的紀錄,但比較少切入單打,多半是外線投射

不知道單打中國內線球員會是怎麼樣的水準,但對上身材不高大的台日韓,應該是很夠用

https://youtu.be/I9nr9YJmrnU

最後一位是世大運來過台灣,當時在美國Baylor大學打NCAA的Kristy Wallace

Wiki資料顯示她曾被WNBA亞特蘭大夢想隊在選秀會上選中,不過目前是在WNBL效力;YT上有最近兩個月內的比賽影片,這邊放一下17年她在NCAA時的高光

https://youtu.be/mAg0yFD8OLo

整體而言,澳洲這次的機動性比以往高很多,內線要壓制日韓應該也不是大問題,尤其渡嘉敷跟朴智修都不在,所以我看好澳洲的基本面在日韓之上

單論後場的投射能力,也高於中國(中國後場的投射能力只有拿過WNBA offer的李夢比較穩定)

17年世大運台灣跟澳洲在準決賽遇上,沒有輸太多,五分而已(當然,當時的澳洲後場跟本屆是完全不同水準)

我想在YouTube上找當時的比賽影片,但目前沒有找到,只找到賽後訪談

https://youtu.be/qkkaH8uNEQ8

前幾篇有板友提到自己在澳洲擔任U18的助理教練,不知道對本屆澳洲女籃,有什麼看法?

再來看日本的陣容

日本還在休養階段 + 磨練新人,這次中生代主力都不在陣中,對上這次幾乎全主力出戰且奧運表現也不差的韓國,仍有可能會以小組第二的身分晉級,那就很可能會對上小組第三出線的台灣,值得一看

個人是認為如果日本想延續五連霸的戰績,至少應該徵召奧運陣容中,相對年輕的町田跟宮澤(都是93級的球員)

宮澤在19年亞洲盃場均9板13分,兩項都是大會第二,實力很全面的鋒線球員,也有182cm,體格上至少不會讓對手予取予求;町田個人得分不算突出但視野很好,11年打U19世青賽,就拿過助攻后

如果她們加入,日本應該還是明顯對韓、紐有優勢,且有機會打贏中澳;但目前的陣容來看,日本籃協的目標大概就是磨練新人,以備戰明年的世界盃為終極目標

個人幾個月前在本板發文,淺談未來亞洲幾支主要女籃的時候,有提過我認為18年亞運的中日對戰,大概就是兩三年後,中日對戰的雛形(澳、韓未來幾年應該還是會有幾位92、93級上下的球員在扛;中國從18年開始,基本就是95後球員在扛,稍微老一點的只有80後段的邵婷跟92級的孫夢然,這次都不在)

目前看起來,陣容滿像我預估的,只是沒想到日本會這麼快全面啟用95後的球員,原本是認為這屆亞洲盃還是會帶上幾個92、93級的中生代主力,爭取五連冠的機會

95後這批有五位是打過這次奧運的球員,其中赤穗跟林咲希算是奧運主力,這邊就不多談,依然會是帶給亞洲各國不少威脅的球員

先發控衛這次沒意外的話,應該是宮崎早織來扛

不過她的外線準度、切入速度與爭搶籃板的對抗性,都比本橋或更早一梯的吉田遜一籌,比較難依靠爆發力去破壞對手防線或製造空檔;另外她的失誤也比較多

非裔的PF桃仁花在這次奧運場上的存在感偏低,上場時間平均不到15分鐘,數據也很普

三分球命中率雖然有帳面有三成多,但其實場均命中不到一顆(六場總計命中五球),其中決賽被美國守爆,四投零中;其182的身高打PF,也沒有優勢,且對抗性也沒有想像中來得硬,不知道會不會是這次亞洲盃的日本先發PF

個人是認為日本先發PF應該留給中田珠未

首先中田的國青隊、國家二隊經驗都很足夠,包含18年亞運就有跟韓旭對戰過(雖然結果是被打爆,但放眼亞洲,乃至於全球,也沒有幾個韓旭)

桃仁花擔任主力先發,乃至於在場上直接跟中澳等國主力對位的經驗,其實不見得有比中田來得多

再者中田比較準,而且身形比較靈巧,身高也是在182上下,相去不遠

這邊推薦中田的IG,除了看顏值,最有印象的是跟中國雙塔韓旭、李月汝的合照,可以近距離比對一下身材上的差距(台灣的內線對上這組中國女籃版的移動長城,差不多就是這樣)

https://www.instagram.com/p/BngR4IvnTPJ/?utm_medium=copy_link

其他新人方面,日本這次啟用不少個人能力不錯的女籃成員,包含宮下希保、西岡里莎、山本麻衣、永田萌繪、Stephanie Mawuli(馬瓜妹),其中多半是日本亞青選手出身或拿過U23三對三女籃金牌的陣容

17年U19女籃世青算是日本女籃近年的代表作,在該屆以第四名作收;今年奧運之前,日本女籃從來沒有打進過世界大賽等級的四強,因此該屆也誕生了好幾位近年日本國家隊正選,包含奧運主力赤穗

留待下篇再跟中國隊這屆的新人一起講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4.195.133.244 (美國)
PTT 網址
※ 編輯: ntuwalker (174.195.133.244 美國), 09/26/2021 01:54:35

apple070212 09/26 01:55Cambage可惜沒打 中田上次來記得還是大學生呢

dinozzzoo 09/26 07:21推!我記得澳洲還有一位Stanford 畢業的不知道這次

dinozzzoo 09/26 07:21有沒有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