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繁花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繁花作者
kea
(推理小說<親愛的你>出版)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

繁花 / 金宇澄
https://blog.udn.com/Kea0111/article



讀《繁花》宛如走迷宮,五光十色、層層疊疊、千迴百轉,翻完最後一頁卻仍困在迷宮中,不明所以大過豁然開朗,這才發現人生也是如此,讀書卻如又活了一回,此誠小說之樂趣。

先說電視劇吧,我也是因為電視劇才去讀小說的。當初在Youtube上看到「繁花」滬語版全集,心想不愧是社會主義的電視公司,如此大方無私,結果看了七、八集後全劇下架,再找不到收看平台。

僅以我看過的這幾集來說,我會覺得「繁花」一劇是齣帶著王家衛美術風格的偶像劇,胡哥帥則帥矣、唐嫣美則美矣、美術燈光固令人心醉,但劇情未免太「作」了—新學的上海話,具我了解是類似做作的意思。我看不大懂劇裡頭的商業邏輯(例如寶總介紹生產商給通路商認識就算了,還大大方方地談價格,這樣寶總賺什麼?),也不大習慣商場歡場走跳的中年男女相處起來卻還像大學生一樣。

小說《繁花》與電視劇完全是兩回事,不僅是故事v.劇情差異,兩者內涵可謂是天差地別,相較於電視劇演的漂浮於半空中的美好,小說寫的是上海弄堂內的真實人生,溫暖的、瑣碎的、齷齪的,我常讀得一邊露出猥褻的笑,一邊發出感慨的喟嘆,想想很多事就是這樣,不足為外人道,外人一道便想笑。

《繁花》一書乃是以阿寶與滬生兩位好友為主軸,旁帶拉出小毛、陶陶兩位戲份相當於主角的角色,以及四人身邊男男女女諸多配角。故事跳躍於六零與九零年代的上海,交錯敘述四個男人的少年友情、於文革中的人生劇變、以及九零年代商場歡場中的風花雪月。
阿寶的祖父是位實業家,有幾間工廠,住在思南路上的一間大洋房中,阿寶的姑姑(「孃孃」=爸爸的妹妹)是滬生的老師,故事寫滬生第一次進思南路洋房的場景很生動:

"宋老師拉拉滬生,兩人相看一眼,走進思南路一幢三開問大宅,汽車間停一部黑奧斯丁轎車。這幢房子三代同堂,住了阿寶的祖父及叔伯兩家,新搬來的孃孃,就是宋老師,隨丈夫黃和理調回上海,暫居二樓房間。大家進客廳。樓梯上三四個少年男女,冷冷看下來,目光警惕,一言不發。"

阿寶的少年時光中,除了滬生,最要好的就是小他五、六歲的鄰居小妹妹蓓蒂。蓓蒂俏皮可愛,最喜歡和照顧她的紹興阿婆鬥嘴,更重要的是蓓蒂彈鋼琴,在故事中,黑白分明的鋼琴幾乎就是蓓蒂的象徵:

"對於蓓蒂,鋼琴是一匹四腳動物。蓓蒂的鋼琴,蒼黑顏色,一匹懂事的高頭黑馬,穩重,滄桑,舊緞子一樣的暗光,心裡不願意,還 是讓蓓蒂摸索。蓓蒂小時,馬身特別高,發出陌生的氣味,大幾歲,馬就矮一點,這是常規。待到難得的少女時代,黑馬背脊,適合蓓蒂騎騁,也就一兩年的狀態,剛柔並濟,黑琴白裙,如果 拍一張照,相當優雅。"
阿寶與蓓蒂大約便是那種好人家公子與小姐間兩小無猜的感情,我很喜歡他們兩人賠紹興阿婆回家掃墓那段,溫暖而天真,但也盡寫上海與鄉村、富人與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
文革開始後,阿寶與蓓蒂家都成為批鬥對象,思南路的洋房被抄,阿寶一家各配分配到「二萬戶」工人住宅去。蓓蒂的鋼琴也被抄走了,最後她與阿婆失蹤,據姝華說,她們變成了魚,貓叼著她們放進黃浦江中游走了。這個魔幻寫實的段落光是「魔幻」的部分都令人傷感,更不敢想「寫實」的部分了。

思南路是整個上海我最喜歡的地方,比外灘、浦東更讓我印象深刻。我初到上海時還是二十一世紀初,思南路洋房有的頹傾了,有的門外頭掛著十來個信箱,法式凸窗外晾著衣服,想像裡頭住著多戶人家。這幾年再去就整修得精緻很多了。

阿寶青年後談了一段戀愛,對象也是大戶出身、擔任電車剪票員的雪芝,後來因門戶關係被迫分手。這段分手刻苦銘心,阿寶大概因此再無法維持穩定的關係,只是游走男女之間:

"雪芝一句不響,抱緊了阿寶。陽光淡下來,照亮了 檯面上,阿寶寄來的信。雪芝幾乎埋身於阿寶油膩的工裝褲,輕聲說,阿寶,不要難過,開心點。雪芝抱緊阿寶。複雜的空氣,複雜的氣味。阿寶慢慢掰開雪芝的手,朝後退了一步,仔細看 雪芝的前襟與袖口。"

滬生的父母親則是解放軍空軍軍官,住在英式公寓中,四樓頂樓並且有電梯。滬生因為幫爸媽排隊買電影票而認識了小毛,兩人成為好友,小毛就是正統工人階級出生,住在大自鳴鐘的弄堂。滬生幫小毛過生日的一段也是我很喜歡的段落:

"滬生開門讓小毛進去,朝東是馬賽克貼麵的大廚房,居中的台子上,擺了一隻摜奶油圓蛋糕,小毛一呆。此刻,西面房間裏出來 幾個人,對滬生,小毛笑。滬生說,今朝是小毛生日,小毛,這是我朋友阿寶,蓓蒂,還有我父母。兩個穿空軍制服的中年男女,笑眯眯過來,講上海口音的北方話說,小毛,生日快樂,學習進步。小毛一時手足無措,再一看,西廳裏一個熟悉的姐姐,笑眯眯立起來,竟然是姝華。"

小毛的家庭背景顯然不習慣過生日的,滬生家則特別重視生日,還有蛋糕呢。

與少年滬生關係密切的文藝姐姐姝華。故事寫小毛第一次見姝華給她帶了本垃圾場撿來的詩集

"教堂立柱光線下,死後少女安詳,百合開放在棺柩旁。姝華立刻捧書於胸,意識到誇張,冷靜放回去。"

很可愛吧,而且姝華不只讀詩還讀推理小說:

"不遠就是大學天文台,滿眼荒涼。一幢大樓門口,碎紙亂轉,樓廳里,到處是垃圾。大家順樓梯上去,灰濛濛,空無一人。走廊兩面的房間,擺有大小玻璃瓶標本,部分已經漏氣,破裂。光線照到的地方,是灰黃色,液體渾濁,彷彿是浸泡鹹菜或者肚腸,暗褐形狀,全部像是腐敗,地上大量碎玻璃,黏膩液體。……滬生說,一場噩夢。姝華說,如果是
夜裡,這幢房子的味道,等於《巴斯克維爾獵犬》,《四簽名》。"

這段寫文革時後華東師範大學校園破敗的場景,讀來也頗令人嘆息。

文革時,滬生當了一陣子「逍遙派」的紅衛兵,滿口文革用語,其他人都看不下去:

"滬生說,我不禁要問,這種形勢下面,阿寶的態度呢,徹底劃清界限,還是同流合污。姝華說,滬生,大字報句子,少講講。"

儘管忠黨愛國,當滬生看到朋友被批鬥的慘況時也不禁心生動搖;更糟的是最後他父母犯案被查,他與哥哥滬民也被趕出高級公寓。滬生本來就是個沒什麼鬥爭心的孩子,這番變故使得他對一切事物更無所謂,後來他甘心為白萍取得身份而與白萍結婚,白萍出國後便不再回來,滬生也無所謂。

姝華則是下場淒慘,文革被配發吉林,嫁給了當地朝鮮族人,生了三個小孩,然後發瘋了。

小毛是我覺的整個故事中最豐富、最立體的男主角。他是個憨直爽朗的男孩,喜歡讀俠義小說,還拜師學了武術。他的兩個鄰居大妹妹與蘭蘭,也是可愛的青梅竹馬。長大後的小毛—雖然小說沒明寫,但顯然是個壯碩帥氣的少年,女人都愛,先下手的卻是樓下的寂寞少婦銀鳳,她的丈夫是個船員,她和小毛這一段可謂是香豔,也可謂纏綿,她並不只是玩玩的,她與小毛互許終生。

因此本書最大的衝突情節莫過於便是有天小毛回家,銀鳳突然告訴他不要再聯繫了,小毛媽媽也急著幫他找結婚對象,這使得憨直的小毛爆炸,他遵從母命結了婚,從此卻不在再回大自鳴鐘的家,不見銀奉,同時與阿寶、滬生絕交。

少年時光就在這裡結束了。

"阿寶說,小珍對我講,除非阿寶跟雪芝,堂堂正 正到曹家渡狀元樓,請大家吃飯,其他免談。滬生說,十三點小娘皮,不去算了。但是小毛呢, 我來通知,還是。阿寶說,算了。滬生說,多年老朋友,應該見面了。阿寶說,當時去公園,有小 毛吧,現在人家已經結婚,就安安穩穩過生活,不要再三朋四友,出去瞎搞了。滬生嘆氣說,阿 寶是對我,對姝華有啥意見。阿寶說,小毛的情況,真的不一樣,再講好吧。"

小毛的新娘春香卻是個可愛的女人,她用耐心與愛一點一點融化了小毛,小毛最終愛上了妻子,生活也慢慢恢復正常(他真的是個憨直的人),但就在這時春香難產而死,這段使我掉了眼淚。

"春香說,只覺得,我走了以後,老公要孤單了,太孤單了,我有自家的教友姊妹,老公要有自家的好朋友。小毛眼淚落下來。春香說,老公要答應我,不可以忘記自家的老朋友。小毛不響,悲極暈絕,兩手拉緊了春香,眼淚落到手 背上,一滴一滴,冰冷。小毛眼看春香的面孔,越來越白,越來越白,越來越白,眼看原本多少鮮活跳的春香,最後平淡下來,像一張白紙頭。蘇州河來了一陣風,春香一點一點,飄離了 面前的世界。萬福瑪利亞。阿門。"

陶陶只出現在九零年代,他是滬生的朋友,本來在市場擺攤賣大閘蟹,後來大閘蟹行情飆漲(當時官場送禮一送蟹二送LD放映機外加盜闆LD),陶陶也開了公司變成企業家。他是個滑稽但又一直找外遇的男人,他有好幾段外遇的描寫很有趣。先是與北方人潘靜,買個LD也可以搞上,但陶陶不喜歡她,因為她太「靜」;

"潘靜的門鑰匙,套進陶陶的鑰匙圈,噠的一響,與其他鑰匙並列,大大小小,並無特別。但陶陶看來,舊鑰匙畢竟順眼,新鑰匙,即便調整次序,總歸醒目。手裡多一把鑰匙,開門便利, 但會不會開出十樁廿樁,一百樁事體,陶陶心中無底。"

最後陶陶情定小琴,一個擺攤賣衣服的小姑娘,他用鄧麗君來形容情婦,很妙:

"我只要走到華亭路,小琴立刻請人看攤位,陪我到延慶路, 一路講講笑笑,進了房間,鑽到我身上,就落眼淚,這叫悶嗲,講來講去,要我注意身體,對待姐姐,就是芳妹,多多體貼,兩女一男,三個人,太太平平過生活,一面講,眼淚落下來了。滬生不響。陶陶說,男人為啥只歡喜鄧麗君。滬生說,為啥。陶陶說,鄧麗君金曲,唱來唱去一個 字,嗲,聽不到半句埋怨,其他女人,開口一唱,就是鑒貌辨色,冷嘲熱諷,要死要活,夾頭夾腦,一肚皮牢騷,陰陽怪氣,怨三怨四,搞七搞八,橫不好豎不好,還以為,這是男人最吃的嗲功,妖功,男人吃得消吧,根本吃不消。"

在九零年代的故事裡,阿寶成了寶總,滬生當了律師,小毛則是工廠門衛,年輕時的文藝、天真女孩都在文革中消逝,取而代之是精明幹練、自我意識強的女性,很想生第二胎的汪小姐、媽媽外遇小開準備發財的梅瑞、經歷複雜的至真園老闆李李、還有徐總的神秘女特助蘇安等等。

不過我最喜歡的段落還是三位老友的重聚,而當時小毛已經癌症將死。這些年裡,小毛仍是極受歡迎的工廠警衛,廠花與他跳舞、富太太出國包他當保標,他遊走花叢卻不沾身。臨死時,所有女人都圍繞身邊,間雜了阿寶、滬生這兩個王老五,也算是成就了吧。
另外我要引一些《繁花》中的「葷段子」。《繁花》中寫性愛是很隱晦的,隱晦要想像都不容易,例如的段寫五室阿姨和黃毛在工廠車間中偷情,用沖床來做比擬:

"5室阿姨蹲於2號沖床 的陰影里,看不見黃毛。閃電一顯而逝,5室阿姨蹲於直立的沖床前面,兩臂抱緊前方,頭髮與肩胛,不斷前後作橫向移動,與沖床上下滑動的頻率不一致,一經銀光勾勒,也立刻消失,因為沖頭已經下落,遮擋了小窗。阿寶注意挑出鐵皮件,瞠的一響,落到竹筐里。雨落下來了,沖頭回上去,眼前一方小窗,只見黑暗,上方是機器輪廓線。然後,沖頭又滑下來,遮蔽小窗。所謂機械運動,銑床是橫向移動帶旋轉,當年少見數控機床,以及自由機械手,上下運動,也只是沖床,插床。前後反覆橫向運動的機型,相當多了,鏜床,磨床,狗頭刨,牛頭刨,包皮括龍門刨。機械內部構造,基本以鎖緊V字滑 槽,M字滑槽為配合要件,所謂鑄鐵質地的燕尾槽,雌雄槽,經過金工修正刮鏟研磨,兩者之 間高度配合,保持內部的自如潤滑,通有油眼,帶油封,經常壓注機油,用以在滑動之際,保持靈活度與力道,防止磨損。過了一刻鐘,阿寶聽見2號沖床關閉,手頭還剩了十幾張鐵皮,5室阿姨慢慢走近來了,搬了一隻凳子,坐到阿寶身邊,幫忙做下手。阿姨清爽的短髮,有不少已 經翹出,前額一滴汗光。"

有很多是滿好笑的。例如梅瑞向康總抱怨老公不行:

"梅瑞說,一帖藥,一千九百塊,我男人吃了,夜裏的胃口,完全吊足了,時常還加班,開小灶,兩個禮拜,弄得我渾身螞蟻爬,天天全雞全鴨,七葷八素,小囡也就有了,結婚幾 年裏,我也隻有這兩個禮拜,真正做了一趟女人。康總不響。梅瑞說,後來,男人就住院了,手腳發冷,每天咳嗽。康總說,完結,風月寶鑒了。梅瑞壓低聲音說,男人懷疑我,請的是遊方江湖郎中,講我是害人精,我覺得冤枉,女人有這種要求,再正常不過了,為啥只怪郎中,不怨自家,唉,只怪我,婚前缺少知識,太純潔…"

看到「風月寶鑑」我就笑了,這真是滿有水準的黃腔。也有些沒水準但就是好笑的:

"古代有個高僧,自小出家,清修到老,名聲好,臨死階段,徒弟問,師父有啥要講吧。高僧說,一世看不見女人的下身,我苦惱,因此死 了兩夜,還是死不脫,辛酸。金妹說,好意思的,不許講了。師父說,徒弟就跑到堂子里,叫一個女人過來,褲裙一落,高僧一看說,啊呀呀呀,原來跟尼姑是一樣的,兩腳一伸,圓寂了。金妹說,下作。"

《繁花》一書我看得極慢,一來書以上海話寫成,讀來費點心思,二來它特殊的行文與結構將故事壓縮,解壓縮之後故事膨脹,遠大於尋常的600頁中文小說。可以討論的地方還非常多,還有些「涉台」段落也很有趣,繞寫文至半夜,我也覺得我該把這本書放下,繼續往前走了。

--
《婚前一年》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222.156 (臺灣)
PTT 網址

kings405/19 11:27

lovesakuya05/19 12:08厭女噁男

widec05/19 13:31推,看完影集我也去買了小說,第一頁就被勸退 XDDDD

widec05/19 13:32看不太懂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