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看板book標題[心得]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作者
joowei
(瓜g)
時間推噓 1 推:2 噓:1 →:1

網誌好圖版:
https://reurl.cc/blN9n3

書籍簡介:

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
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
作者:David Graeber
推薦指數:☆☆☆


前言

AI風潮的出現讓許多人擔心自己工作將被大量機器人取代,回溯到工業革命時期,大量的工業化也引發許多勞工擔心未來是否不能再一展長才。工作在你我畢業之後佔據了我們1/3的時間,正常的台灣上班族一天要工作八小時,扣除掉睡眠、通勤、吃飯時間,我們跟家人相處、自我放鬆甚至是做白日夢的時間真的是所剩無幾,但為何我們還是要汲汲營營的工作呢?我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因為踏入社會之後的我對於工作這件事很反感,本來以為工作可以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甚至講的浮誇點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事情,但事實是很多工作就是迎合、拍馬屁以及做出漂亮數據。我覺得這本書的論點滿深的,加上翻譯的問題,有些地方我看不太懂,但有些內容很有意思我想在這邊跟大家做一些簡單的分享。

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天下最嚴峻的酷刑,莫過於強迫某人做一件顯然無謂的事務。」希臘古代有一種酷刑是要你把一顆重石往上推到山頂,但石頭到了山頂之後就會回到另一頭的山下,於是受罰的人就要沒日沒夜地把石頭不斷推上山頂。這個刑罰除了勞力上的辛苦之外,最痛苦的莫過於這件事根本沒有意義,就好像你辛辛苦苦趕了三天的報告,結果被老闆隨意地回了一句「喔,這件事不用了」一樣,不爽的不是辛苦了三天,而是產出的東西一點意義都沒有。

工作就是這樣的事,我們渴望從工作當中做出一點對社會有意義、對人生有所改變的事來獲得成就感。農業社會時我們種榖、放牧來餵飽自己的家人,甚至去交換一些物品,這個時期大部分的工作對個體而言都是有價值的,但隨著工業化、電腦化、自動化以後,這類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但為何大家的工時反而更長,而且好像永遠忙不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想先問大家一件事,你覺得現今社會的僱傭合約買的是你的「生產力」還是「時間」?舉個例來說好了,你簽訂的合約應該是「做出新產品」還是「每週工作40小時」? 作者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思考了一陣子,或許「做出新產品」才是僱傭的真正條件(當然會有時效性,譬如幾個月內要能做出新產品),相反的,時間不是你該販賣的東西,古時候只有「奴隸」才會把他的時間賣給奴隸主,奴隸的任何時刻都要聽從主人的指示,現在的僱傭關係就有點變相地成為這樣情況,雇主要求你八小時都要聽他所下達的任何指示,就算你完成了交辦事務,他也會要求你要「看起來」在忙。講到這裡,我們回到上一段的問題,就是因為現今僱傭關係的情況導致,你工作時間越長好像才代表你比較認真會做事,但其實古時候要花八小時才能做完的事情,現在因為電腦你可能幾分鐘就做完了,結果是效率的提高並沒有讓現在的人工時縮短,你工作的結果只有15分鐘有其真正的意義,其餘的時間就...?


工作意義與薪水成反比

人類是社會性群居動物,在滿足利己的條件情況下,人都會想要做出利他的行為來滿足自身的成就感,就像某個研究曾指出,人類賺的錢到某一個程度之後,賺更多的幸福感並不會再往上攀升的那麼快,到了這個時期,人會想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來獲得成就。為什麼我要講這個呢?試想現在領著底薪的工作者如看護、NGO員工、護理師,再想想領高薪的白領、CEO、高階經理人,為何他們的薪水可以差個好幾十倍?作者在這裡提出的理論值得大家去思考看看,底薪工作者做的工作經常是對社會有正面價值的,就算你只是超商服務生,你也在服務其他消費者,這種工作本身就相對比較有意義,為何還要給你錢?反之,領高薪的白領、CEO、高階經理人,我們看著他們不斷空降或者那個位置偶有出現空缺但公司也不會因此倒閉,就知道這些空缺可有可無,但為了要讓公司看起來比較有規模,錄取這些人來做相對較無意義的工作就需要「補償」他大量的金錢來滿足他內心的空虛,仔細想想這件事好像不全然沒道理,但又覺得非常令人灰心喪志。


狗屁工作的分類

作者根據大量讀者投稿幫「狗屁工作」做了五個分類,

「幫閒」:位置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想讓公司看起來有規模,自己有「下屬」可管

「打手」:對手雇用了頂尖律師事務所,我們要僱用兩間這類的員工來滿足自己高人一等的心態

「補漏人」:該職位負責治標不治本

「打勾人」:完成某些行動比行動本身重要的職位

「任務大師」:類似傳聲筒的職位,本身沒有產能,只負責傳達各項任務的指令

這個分類讓我超有感,尤其是補漏人跟任務大師的部分,有些公司問題就是出在產品不給力,應該要徹底改善甚至創新推出一些產品才能解決問題,但卻要其他員工想辦法推銷「原產品」,如此治標不治本的工作非常多。再來有很多中高階經理人經常是「任務大師」的角色,已經由總公司發布的策略,他原封不動地傳達給下屬要下屬去做,本身沒有任何產能,這種人也經常可見。會特別提出作者所做的這些分類是因為,我能理解大家會想工作是因為生活,而工作是獲得收入最常見的方法,但當你的工作跟上面的分類很像的時候,你可能要從其他的事情來幫助自己獲得成就感,甚至是去找其他的工作來滿足自己,不然日積月累下來,那種厭世的感覺只會拉垮你並摧毀你的信心,讓你覺得這世界真的無藥可救。


普發最低生活必需能改善這個狀況嗎?

狗屁工作如雨後春筍誕生真的就沒辦法改善嗎?我最後想跟大家探討作者提出的這個想法。人們為了生活,就算是狗屁工作他也必須去做,因為沒有錢就活不下去,但如果政府普發人民最低生活必需的錢,狗屁工作是否就會消失?在現行主流資本主義深植人心的情況底下,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這樣還會有人工作嗎?我思索這問題許久,畢竟如果我能常態性領到一個我吃不飽餓不死的現金,我「可能」不會工作,但又仔細想了一下,我會為了想擁有更好的生活而去找一份工作,只是找工作的心態會很不一樣,我不必忍受做無意義的事情來領取我的薪水,這樣的循環底下,狗屁工作是否真的會慢慢消失?當然,部分的人也有可能就此不工作了,但在現行社會底下若將近40%的工作無意義,那就算有20%的人不工作,這樣的政策也是有其效果在的。

我覺得這問題真的滿複雜的,在我們效率提高的同時,利潤的提升轉移到的地方大都是金字塔最頂端的那群人,資本主義的想法是要我們努力往頂端爬,但除了部分真的厲害的創業家之外,他們的工作真的有意義嗎?我目前大致上不太喜歡普發這個想法,因為人類「懶」的因子還是存在的,但「努力」就能有所回報在現今社會好像又不一定為真,只能期許自己不要靠政策來改善自己,而是靠自己來改善未來不要做狗屁工作來求生存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57.179 (臺灣)
PTT 網址

Yukilover10/22 22:58因為窮

darkMood10/23 13:30因為沒有處死所有讀經濟學的人啊

timonting10/23 18:25有意義的工作偏偏薪水最少QQ

micbrimac10/25 13:18資源分配不均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