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推薦] 浮濫的翻譯傳統:以嚴復和余光中為例
科舉考試制度的諷刺性在嚴復身上體現得尤其突出。由於清晚期出現了各種新式學堂,嚴復被福建船政學堂錄取,並未走上科舉道路。1877年9月,嚴復進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深造。1878年6月以優異成績結束課堂學習後,嚴復被安排在格林尼茨海軍學院進修一個星期,以便回國後勝任海軍教職。
嚴復回國後,先在母校福州船政學堂當教習,次年調入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擔任總教習,後出任該校校長。雖在新式學堂身居高位,他仍然對缺乏功名耿耿於懷。1885年,嚴復跑回福建參加“鄉試”,準備補科舉的課。不過,他落第了。
這非但沒有打擊嚴復對科舉的熱情,反讓他在後來的幾年中發憤研習八股文。於是一個奇跡誕生了:一個英國皇家海軍的高才生,埋頭重拾傳統國學,大有不中不仕絕不甘休之勢。無奈天不遂人願,嚴復第二次赴京參加“順天”考試,第三次回福建參加“鄉試”,都
以落第而告終。順便說一句,既然作為北洋水師教育頭領的嚴復都如此癡迷科舉,相信當時在他治下的學校自然也無新風。嚴復留英的兩年多時間裡接受的新思想已無影無蹤。孟德斯鳩、盧梭、穆勒、達爾文、赫胥黎,此時比不上一朝“金榜題名時”。
清廷的官員晉升考核,此時已經多樣化。年過不惑的嚴復經海軍保薦“免選知府,以道員選用”,道員屬正四品,已經進入了官場的“中產階級”。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嚴道員
”依然為未獲取正式功名深感不安。1893年,他耐不住這份揪心,再一次跑回福建參加鄉試,結果仍然落第。堂堂北洋水師學堂校長、中西文化的飽學之士,連一個舉人都無法考中,傳統的科舉制度和新式文化的衝突,一覽無餘。
在嚴復身上可以看到深刻的矛盾。他曾大聲疾呼禁食鴉片,然而他本人卻以身試“藥”。
在執教北洋水師學堂時,嚴復染上毒癮。李鴻章為此嚴厲告誡道:“汝如此人才,吃煙豈不可惜?此後當體吾意,想出法子革去。”但直到死,他也沒有戒掉鴉片癮。
最為可悲的是,就在這位海軍學堂校長醉心于科舉之時,也就是他第四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次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就是這位學習西學出身的嚴復,此後為袁世凱稱帝奔走、鼓吹。1912年,袁世凱宣佈“中華民國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經”,孔教再度成為“國教”。1913年9月13日,
北京舉行“癸醜仲秋丁祭”的祭孔活動,嚴復在國子監公開演講,演講題目是“‘民可使
由之不可使知之’講義”,公然宣講和建立現代國家不符的理論。他還在中央教育會發表
“讀經當積極提倡”的演說,突出強調四書五經的重要性,為袁世凱“尊孔讀經”殫精竭
慮。當年8月,嚴復又和梁啟超、夏曾佑等人聯名上書國會,要求在憲法中將孔教明確定為國教。
https://www.zdic.net/ts/han/2019/09/791.html
--
https://taigi.fhl.net/dict/gm.php?fn=A/A0814.png
https://taigi.fhl.net/dict/gm.php?fn=B/B0721.png
--
36
[問卦] 中醫能信嗎?科中跟泥土一樣 還有馬兜鈴酸 能吃嗎 一點都不科學 應該廢除11
[問題] 灌籃高手大然和尖端的翻譯,大家買單哪個灌籃高手 台灣的翻譯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本魯吉國小的時候看的大然版 另一個就是後來尖端翻譯的版本 大家大概也都知道8
[問卦] 外行領導內行484才是甲午戰爭戰敗主因大家好 是這樣的啦 大家過去在讀歷史的時候 課本上寫到甲午戰爭這一段的敗因,幾乎都是歸咎給慈禧太后修清漪園才沒錢 實際上,政府用一個「只識弓馬、不諳水師」的丁丁當水師提督才是導火線吧?3
[討論] 辜顏碧霞與辜嚴倬雲在看流麻溝15號的原作報導文學 裡面談到辜顏碧霞 想到她的妯娌辜嚴倬雲 辜顏碧霞 丈夫辜岳甫1
[問卦] 義和團被清軍圍剿的時候在想什麼?義和團,清末一場發自於民間, 在清廷宮鬥中,被慈禧太后收編的一群側翼, 最後因為拳亂失控導致清廷差點滅亡的嚴重事件 拳亂期間甚至把光緒皇帝當成外國同路人差點刺殺成功 因為他是太后的政敵必須死1
[問卦] 有沒有大家族其實都是自己人的八卦本魯有時候看歷史發現 台灣幾大家族 如基隆顏家、霧峰林家、板橋林家 彼此之間都有互相通婚 並且與清朝末年的大臣如沈葆楨2
[轉錄] 【投書】從清末的語言認知戰,看台灣當下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維基上有一個東西叫 華製新漢語及中文固有語 基本上就是一百多年前 以嚴復為首的人不滿倭語橫行 所以自己重新翻譯 搞出一海票的新名詞
X
Re: [討論] 為什麼國民黨支持者異常的喜歡韓國?你說錯了,外省人不瘋狂。 因為多數外省人從一開始接受錯誤的思想教育, 他們相信嚴復、胡適之、陳獨秀、王雲五、錢穆宣傳的無神論。 我國自由派宣傳無神論,也宣傳崇拜中國(種族思想、進化論、大中國), 所以不談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