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活出意義來》用行動來回答命運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活出意義來》用行動來回答命運作者
Fishappy
(Fishappy World)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EP24上架囉!依目前樹懶的更新頻率,
很開心昨天一上架就有近百人收聽了 #感恩


《活出意義來》閱讀心得:用行動來回答命運

Podcast收聽圖文好讀版:https://fishappyworld.com/mans-search-for-meaning/


#為什麼我想看這本《活出意義來》呢?

2-3年前的疫情期間,我在工作上相當低潮,
內耗的流程,讓我常常思考著這份工作有什麼意義呢?
那時瓦基用他溫暖的口吻分享《活出意義來》的讀後心得,
帶給我一份很大的力量,我記得收聽這集的那天,
抵達公司時,我在停車場上擦乾眼淚,重新整理心情,再打卡上班。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長期以來,我一直有種被受困在公司裡的感受,
內部有一些不成文的文化是我的觀念有著衝突,
但這份優渥的薪水與同事間的互相幫忙也帶給我很大的幫助,
透過《活出意義來》幫我建立了心靈支柱,
我了解到,人是可以保有內心的自由的。
**我,有能力並有權力賦予自己內心的自由**。

人最後的內在自由,絕不可以失喪,
他們配得上他們所受的苦。他們承受痛苦的方式,
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內在成就,正是這種不可剝奪的精神自由,
使得生命充滿意義且有其目的。
《活出意義來》

#誰適合讀這本書《活出意義來》?

我想推薦這本書給
‧ 在生活感到受困的人
‧ 若家裡有特殊兒,而感到苦難的人
‧ 身體正遭受疾病而苦的人
‧ 不曉得自己為何而活的人
‧ 想學習如何同理別人的讀者,在書中有許多心理學的分析,可學習人性的許多面向

#《活出意義來》是一本怎麼樣的書?

《活出意義來》的故事場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被納粹逮捕到集中營(1942-1945)
三年期間,他因為醫生的身份而最後倖存下來,
他的母親、兄弟都被納粹殺害。
脫困後,也得知他的太太也在集中營身亡了。
弗蘭克的人生下半場,都在推廣「意義療法」,
展現他堅韌的生命力。
先前我推薦的來自德國的《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的作者韓丁格博士 Dr.Boglarka Hadinger也是接受弗蘭克的親身指導喔!。

書中前半段使用故事性的敘述手法,
回顧弗蘭克在集中營的惡劣生活,
囚禁者常在雪地之中連一雙鞋子都沒有,一邊做著苦勞,
腳因此凍傷出血,長出一層又一層的繭。
弗蘭克以為不可能會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下睡著,
被操累了一整天,吃的只有一小塊麵包、一碗湯,
即便好幾天不能洗澡,囚禁者仍能在夢裡得到幾小時的安眠。

集中營的人活在恐懼之中,
你不曉得今天會不會因為身體柔弱而被淘汰送去毒氣營,
每天充滿未知數,有什麼苦難等著你呢?

弗蘭克將這三年集中營的親身經歷寫出,
利用文字刻畫出:人因外在環境的堆疊,產生的各種心理變化,
進而剖析,是心理學的意義療法一份活生生的真實教材。
讓我從陌生感到同理。

#《活出意義來》讓我學習到的三件事

1. 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培養幽默感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不怎麼有幽默感的人,
有時朋友講的冷笑話,還抓不到笑點,
朋友對我的評語是:「很不有趣耶。」

總之,我是有點太過正經的一個人。

近期透過人類圖的自我探索才知道我的「情緒中心完全空白」,
解析為對於周遭的情緒表現非常慢熱,
所以大家常覺得我看起來沒有脾氣,不會生氣,很像一杯靜止的水,
或許是因我的內在情緒的節奏非常非常的慢呢。

在集中營的恐懼之中,弗蘭克闡述:
「若能懂得欣賞枝微末節的小事,並轉換成幽默的眼光看待事物,
會是研究生活藝術必學的一招功夫!極其瑣碎的小事,也可以引發莫大的喜悅。」

正當我思考怎麼增加生活的幽默感,
剛好聽到曾寶儀訪問朱延平導演,
讓我回想起我的父親總是特別愛看「大頭兵系列」的電影,
裡面很多對話很低級的好笑(雖國小的我,覺得不怎麼好笑),
我回想起有經歷過當兵的男人們,應該都會覺得超幽默,
超好笑的,這些當兵的痛苦事也不是什麼嘛!

在職場,同事曾經幽默的調侃:
「帶粗框眼鏡上班,既能好好好好保護用眼過度的眼睛,
就算翻白眼也不會被人發現。」
真是幽默,又有益健康啊。(我仍苦笑)

能笑看生活,依我來看,這是一種超然的境界了。
真心是門值得學習的功夫!


2. 你的不順遂,背後帶有人生功課

不順遂的生活,其背後是有所目的的,
這會是讓你提升自我,成長的一大契機。
我知道也明白,在這個當下會是非常難受的,
但知道了這個觀點,我會往「這件事是想要教會我什麼什麼呢?」
(我有沒有收到上天要帶給我的訊息?)我常常這樣思考著生活遇到的挫折。
若我的應對不夠好,代表著我應該還要繼續修練。

周遭朋友家中有特殊兒,她們的故事也帶給我很大的啓發,
從一開始的難以接受到接納,經過一年的沉澱與努力,
可在同儕團體之中互助分享,母親的堅強提升到我感到非常敬佩的境界。

人生若真的有意義,痛苦自我有其意義。
痛苦正如命運和死亡是一樣,沒有痛苦與死亡,
人的生命就無法完整。
《活出意義來》

世界的運作告訴著我們,有「白天」就有「黑夜」;
就像「太極」一樣有「陰」與「陽」,
若能將兩者能和諧的運作著,人能在一個很舒服的狀態。

之前在法國自助旅行時,六月份的白天特別長,
明明已經晚上九點了,天還是亮著,那時的我覺得身體好疲累!
以前的我,並不覺得特休的自由時光如此珍貴;
但有著被孩子佔據大部份的時間後,
讓我懂得珍惜時間,更能好好的活在每一個屬於自我的時光。

3. 活在過去,埋伏了危機

在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
「因為看不到未來而沉淪,便容易有滿腹的懷舊秋思。
喜歡回味過去,來忘卻眼前的痛苦,現狀因此變得比較不踏實。
可是在剝奪現狀中的真實特質,可能伏下一個危機,而忽略了當下的危機。」

這情況讓我連想到好多情境,
首先,第一個想到的是男女之間的關係,
以前我學生時期的戀愛,常常會卡在想念前男友的一個狀況,
當我心智成熟後,發現這樣不健康的!搞的自己垂頭喪氣的,
應該要正視眼前的真實狀況,才能有健康的男女關係。

這懷舊的滿腹情懷也常發生在個人成長的過程,
如果現況不如意,我們應該要讓能量流動,
看如何能夠調整為自己喜歡的的狀態,好好的活在當下,

若真的有埋伏新的課題,便能察覺到它。
不花太多的時間談論過去,
我們更需要的是去討論現在、未來的話題。

#個人結語

個人只要受制於外在的影響,他就是處於奴役狀態;
而只要和上帝、自然達成一致,
人們就不再受制於這種影響,而能獲得相對的自由,
也因此擺脫恐懼。
巴魯赫·史賓諾沙 (17世紀荷蘭哲學家)

在閱讀過程,我也發現了一個很關鍵的線索。

弗蘭克提到「除非痛苦是必須的,否則它就沒有意義。」
如病人有其它治療的方法,
不應該要病人背著十字架忍受,變成「被虐」的狀態。

不應該去問他的生命意義是什麼?
必須要認清,我們才是被詢問的人。

而我,今年也勇敢面對了自己內心長久以來的聲音,
決定要在職場生活中展開新的旅程,來試著來回答生命。


--

《活出意義來》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作者: 弗蘭克
原文作者: Viktor E. Frankl
譯者: 趙可式、沈錦惠
出版社:光啟文化
出版日期:2008/03/31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118.161 (臺灣)
PTT 網址

Cellia09/14 20:57推~謝謝分享

Tangut09/15 12:34推~誠懇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