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密》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密》作者
coffeeday
(Keep Running)
時間推噓 4 推:5 噓:1 →:2

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html
(網誌無音樂版)



2020年的美國大選又風風火火再度神開展,
雖今年才看完四年前操弄美國總統大選的數位選戰,
但這樣的劇情,在人工智慧(AI) 扮演愈加重要角色的時代,
怕只會愈演愈烈.......


看完《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密》,在法律還沒跟著技術進步前,似乎無法樂觀;
看完《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描述美國分裂現況,正往仇恨的天平端移動,似乎無解 (除非總統換人?!);
看了Netflix 最新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大多數曾置身其中者,卻還能保有正面迎戰的樂觀積極。


只能說,
除了加州野火、北極冰山融化的氣候變遷之外,
人生需要擔憂的事情,還真不少。



劍橋分析事件、通俄門事件、脫歐公投......
這些隔著千山萬水的政治事件、新聞報導中的名詞,
透過《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密》的傳記式告白(解),
揭開0與1世界中,我們如何成為被「精準鎖定」(microtargeting)的操弄對象。


這些距離遙遠的政治事件,或許與你我無關,
但想想那些莫名出現在你FB、IG的廣告、追蹤者、朋友貼文,
你有想過,前幾天不過瀏覽幾分鐘的傢俱購物網站,怎麼現下每個分頁的側欄廣告、動態牆上,淨是各傢俱品牌的連結呢?

在商業行為中,透過演算法,他們想要影響的是你的購物偏好;
在政治圈內,運用個資搜刮,他們想要改變的是你的投票行為。

而,這樣的結果,
最終將川普推進了白宮。


本書作者,一位30出頭的女生--布特妮.凱瑟 (Brittany Kaiser),
前劍橋分析公司員工,因為公司捲入不當使用數據的司法風波,被開除,進而選擇當吹哨者,公開公司那些暗黑手法,故事也被Netflix拍成紀錄片。

The Great Hack 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8GxLP1FHo

姑且不論布特妮.凱瑟是否意圖透過本書替她的所作所為開脫,
但至少從書中,能好好了解2016年那場美國總統大選,在數位世界裡,
發生過多少令人瞠目結舌的事。


在這場「操弄」的高水準演出中,
執行「精準鎖定」,意謂投放超過5000種不同廣告!!!

主要會歷經以下五階段--
1. 用「OCEAN計分法」,分析選民性格,找出可誘導的中間選民→
2. 導入強大演算法,預測選民偏好的議題和候選人→
3. 在最常使用的網路平台,投放煽動廣告→
4. 將選民個資視覺化,製作成遊說APP→
5. 重複修正廣告,監控受眾在幾分幾秒暫停、重複看了哪些段落。


「劍橋分析公司資料庫能解析美國各州、郡、城市、社區乃至於個人所重視的議題。公司可
藉此資訊規劃川普的巡迴路線、造勢重點,以及要對大眾傳遞甚麼訊息。而造勢後,團隊立刻分析人們對整場演說或某些段落的反應如何。這些資訊隨後交給廣告部門,將這段成功的演說做成廣告。」

「最後,廣告的投放方式,則展現所謂的「精準鎖定」技術。同一個概念可做出成千上百個
版本的廣告,每個版本都創造獨特的體驗,為了每一個人而扭曲現實。川普陣營的廣告都非常精準,多數民眾沒有機會看到身邊的人接收的訊息,每個廣告都經過一萬次反覆修改。」


當然,要想達到以上這驚奇的結果,除了技術之外,
不難想像川普陣營得砸下多少銀彈。


在大數據之下的數位時代,
選戰儼然成為「資訊戰」。
你還相信你看到的一切嗎? 或是,我們還能相信甚麼?
要怎麼阻止這種恐怖的事情繼續發生?

在政府制定與時俱進的法律之前,我們能做的,
是強化自身的數位識讀能力、盡量接收支持與反對的兩面意見,屏除偏見。
然後,
別再玩臉書小測驗了。

--
如果你是因愛我而愛我
我將會回報你永恆的愛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241.90 (臺灣)
PTT 網址

biemelo15709/18 00:13之前看 Netflix 有相同主題的紀錄片,覺得這類型的主

biemelo15709/18 00:13題很值得探討

biemelo15709/18 00:14就是文中提到的那部~

dogbydog09/18 14:05左派書

jason5942009/18 22:33

a03140509/19 16:58這部新型態的助選方式蠻有趣的

AhhhHaaa09/21 07:46這不是助選,這是操弄意識形態...

Cordierite09/21 20:18討厭川普的作者真的很多XD 不過這本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