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2020年我喜歡的書

看板book標題[心得] 2020年我喜歡的書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6

今日20201220去參加聖誕節活動,感到有點過節氣氛,於是乎乘興,把今年喜歡的書單
給完成了,想說目前手中的書大概十天內讀不完吧,而且書單列一列也超過了十本,所
以即使手中的書是巨著,也留到明年的額度吧。

近日回顧這年所讀書時,覺得年初的書好像是幾年前讀的,會有"今年讀過這本書嗎?"
的感覺。

這次列舉的是2020年我讀過的喜歡的書:

(有時候我看別人推薦某書就去購買,往往會踩到地雷,所以我也不說推薦,而說今年
讀了這些書,我喜歡,而且感謝。)



1.個人喜歡的年度第一名

Charlotte’s Web 英文原版

這本書真令我感到驚奇又喜歡又感動。以下不分名次。

當時感想在下面網址,因為透露了部分劇情,所以點進去前請稍微考慮一下,畢竟是小
說嘛。

https://hwider.blogspot.com/2020/07/charlottes-web.html





2.科普類書:

a.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

尼克.連恩(Nick Lane)的書,今年讀了兩本,都好好看,在此列一本代表,而且這本今年底出新版了,內容似乎相同(跟貓頭鷹出版社臉書小編確認過)。

雖然好看,讀完會有個整體的認識,然而較大本,以後拿起來複習其實不容易,可能對
生物演化有興趣的人比較會複習。

下面是我之前的讀後感:

好好看。這本書講粒線體的由來,根據許多研究,像推理小說般,步步邁向合理的解釋
。畢竟咱們還無法回去數億年前觀察,所以只能在各理論假說與實驗中推理。

作者貼心地在每部分開頭與結尾都review一次,厘清邏輯與上下篇之關連,讓讀者不會
在讀了一大段之後忘記討論到哪裡。

書名的能量是關鍵,粒線體進入古細胞之後的共生,連帶讓單細胞原核生物有機會增大
,變成真核生物。進而導致了細胞凋亡與兩性的出現,當然還有死亡的出現,本書最後
也有探討如何可能長壽,以及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是鳥類比同重之哺乳類長壽,鸚鵡可
以活百歲。其中一篇講到了生物學的冪次定律,及其支持與反對的研究,很精彩。



b.我的野蠻室友:細菌、真菌、節肢動物與人同居的奇妙自然史

c.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

上面這兩本挺好,講的是生活周遭的生物。

科普書就是有種魅力,開啟我的眼光、更認識這個世界。還有就是,今年讀這些書較明
顯地覺得,這許多科學上的進展,是來自科學家們不懈地努力。有的科普書就是由科學
家的傳記堆砌起來的,也許是作者有意為之,像是<<我的野蠻室友>>讀了就頗感動,作
者往往在描述科學家的工作後,添加幾句,讓我覺得這並非理所當然。

下面是當時<<我的野蠻室友>>的讀後感:

好看,很像去年讀<<我擁群象>>的感覺。中山大學的顏聖紘老師推薦的,目前我覺得顏
老師推薦的生物科普書比較有信心。加上,我也對家裡的生物感到興趣,目前讀到歐美
國家的熱水加熱器裡面,居然有原本住在溫泉的棲熱菌,太厲害了,科學家不用去冰島
,也能採集到細菌樣本。

本書前面提到了雷文霍克的故事,他花了50年的人生,一直打磨鏡片觀察生活中的微生
物,食物裡面的、水裏的、口腔裏的、各種各樣的人體與生活物件上面的,在以往讀別
的科普書沒這樣的感受,就像書裡面這段話:
"雷文霍克開始使用顯微鏡觀察周遭生物的時間,大約比一六六七年還更早上十年,而當他從胡椒水中看見細菌時,他已經維持這樣的觀察習慣大約幾百個、甚至幾千個小時了
。機會確實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更是留給執著的人,而執著正是科學家的天性。當一
個人全神貫注、以不懈的求知欲投入研究時,這份執著能打動任何人。"

對我來說讀起來有趣、章與章之間連結順暢,而且又是生活中房子裏的生物,平常視若
無睹或者雖遠必誅的小生物,了解甚少,更讓人感興趣。

我覺得這本書裡面的確有另一條主線,就是介紹科學家的工作。

像是,有人研究蟑螂,帶著一窩不吃葡萄糖的蟑螂輾轉搬家到不同地方,即使研究主題
已經轉變為別的生物,仍然養著。有人每天用感測器連接蟑螂腳上的感覺纖毛,為了測
量這隻蟑螂對甜味苦味的感覺。有人雖然享有名譽,且在有名的大學工作,仍然每天把
屎把尿,觀察被弓漿蟲寄生的老鼠對貓咪尿液的反應。或者有人挨家挨戶拜訪與採集家
裡的塵埃,和節肢動物及其殘骸,然後回到實驗室分析塵埃裡面有甚麼生物。也有人蒐
集狗狗身上的生物列表,原以為很簡單,結果都學士畢業了,讀博士仍然在繼續完成這
個列表。也有人發覺被寄生的生物會有行為上的改變,而居然也反省自己過去幾年的行
為是否有異常,幾乎是賭上信譽,做一些其他科學家認為無意義的研究。

感謝諸位前輩。

另外,讀完之後暇想,印象中莊子書提到"野馬也,塵埃也,萬物之以息相吹也",彷彿
就是這麼回事,我們住在一個生物多樣性的世界裏,一呼一吸中就有一大堆微生物,彼
此都互相有作用,對人有害的較少,有益的較多,而不了解不認識的就又更多了。

我也想要增加房子裏的生物多樣性。



d.地震與文明的糾纏:從神話到科學,以及防震工程

e.光明的追求: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
萬年演進史

f.大氣:萬物的起源

上面這三本,也是挺好,我覺得這類集中力氣講解一個完整主題的書很讚。

g,波的科學:細數那些在我們四周的波

這本讀起來挺輕鬆有趣,只是,印象中作者話比較多。



h.製造耶穌:史上NO.1暢銷書的傳抄、更動與錯用

上面這本似乎不算科普,但是我放這裡是因為,它確實介紹了古代文書傳承的困難,例
如筆誤、文獻保存、修改、辨偽,也是個大學問。

彷彿粒線體的基因在億年來傳變這般,聖經也在傳抄過程發生了改變,而且更加上了人
為有意地調整。

曾想,在現代社會應該不會有這種傳抄與修改的問題了吧,然而,每日看新聞與社群媒
體,就會知道有很多假新聞、誇大的標題,這些資料在若干年後,也許是一千年後的學
者看來,就有很多待考據的部分。假的與誇大的消息往往流傳甚廣。

印象中,作者也常提醒,這些研究跟信仰是不同事。...我覺得即使面對今日之新聞,也有信仰問體,真是orz。



i.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這本,我也放到科普類書了,挺好看,讓人思考。

以下是我當時的讀後感:

好看好好看





3.心情類:

a.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跟斯多噶哲學家對話,學習面對生命處境
的智慧

這本年初讀完,年尾就在複習了。
曾經在國學社聽老師講莊子逍遙遊時說:"認識自己所在的極限,有些事情是自己無法控制的,有些則是可以控制的。"現在得知,斯哆噶派也是這麼想,或許東西方許多哲人也是殊途同歸吧。也可能斯哆噶派的講法已經潛移默化在許多人心中。

b.世界不會變好,但你可以:創意人爸爸的30封思考信,讓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挺好。雖然作者是以他大約兩歲女兒為對象,寫了一連串身為爸爸對這個自己與世界的
體會,我讀了也像是一篇篇寫給我的信一樣,心有所感,希望自己也變好。





4.網路小說類:

今年讀了兩部好看的大陸的網路小說:

a.爛柯棋緣

還在連載中,我也還沒跟上進度。前幾天才發覺台灣有出實體書,太好了。

這本書有仙氣,很不同於之前讀過的玄幻小說殺來殺去,而是在讀書、做菜、寫字的日
常。裡面也有很多玄幻的元素,尤其是城隍相關的劇情很多,讀起來別有一番善報惡報
的"古早味"。講因果、講緣法。讓人驚艷,在一個目前由無神論掌控的國度,會有子民
寫出這樣的小說。

b.深空之流浪艦隊

有別於科幻巨著<<基地>>的心理學史觀,這本書寫出了數學史觀,雖然它們在實際操作
上類似,都需要大量數學計算,但這本書在其背景裡預測了地球文明的未來,隨著主角
一行離開地球千年,地球傳來的消息令人不勝唏噓。

雖然已經完結,但我目前只讀到接觸外星人的開頭而已。





5.書非書:

a.今年才覺得ptt也是書,彷彿波赫士小說裡面的那本無限的書,每次翻閱,雖然無頭無尾,卻都是新的篇章,再翻下一頁,又是另一故事的某段落,而前一頁卻已消失。PTT比波赫士的那本好多了,前一頁只要還沒被刪,總還是存在。瀏覽了幾年的PTT,近日感覺到,我須要謙虛,因為還差得遠,對比許多大大,我無知得很。希望常常提醒自己。

b.其實我沒讀過波赫士的書,我是從youtube上面梁文道的介紹聽來的。個人覺得,網路上有些影片,也可以當作古代茶館裡的說書人看待。或者許多科普演講,像是台大CASE
、孫維新老師的演講等等之類,也可以當作在奇幻世界酒館裡,聽見吟遊詩人的演出那
般精彩,只是講者所用心傳講的並非遙遠的傳說故事,而是亦近亦遠的科學新知。

----



還有些書我覺得挺好,會在讀書記錄網頁中將書名反白,也是可以參考啦,只是我喜歡
的書不一定是您喜歡的,會讓我發笑的也不一定會讓您笑,所以只供參考而已。



2020年已閱書單紀錄網址:

https://hwider.blogspot.com/2020/01/2020.html

最後,發覺如果以"令人哭、令人笑、令人驚奇"來區分,今年所讀大部分是令人驚奇吧
。希望來年能夠讀些令人哭或笑的書。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110.32 (臺灣)
PTT 網址

geo12/20 20:29感謝分享~

aprildsit12/20 20:52感謝分享,我也很喜歡我的野蠻室友

mexkumako12/20 20:55真的,跟原波大有共鳴:我現在也不敢說推薦,就說分享

mexkumako12/20 20:56我也超自虐,喜歡同時看不同類型的書,哭笑驚奇我都要

mexkumako12/20 20:59不不不,原波您也很棒喔!書單和心得令我穫益良多,感

mexkumako12/20 20:59

viaggiatore12/20 21:01推~好多書

hwider12/20 21:05好像文章被切掉一部份,我修改一下

hwider12/20 21:07疑?是我的app有問題,後來又看到正常了。

benothing12/20 22:37謝謝分享,我有買連恩的另外一本,不過還沒有時間翻到

rpg1234pk12/20 23:00年度十大好書終於開始分享了感動

gracefss12/20 23:31感謝分享!

Qorqios12/20 23:56!!

ptlove122212/21 13:11感謝分享

osmanthusjo12/21 13:35

sun5102712/21 13:50製造耶穌感覺很有趣~

Sylow12/21 17:09感謝分享!! 對科普類有興趣 (竟然發現我這一年看好少...)

Sylow12/21 17:18看到您有看蘇東坡新傳。推薦:李白,通天之路給您。

hwider12/21 17:54李白這本有聽說過,謝謝推薦

hankwupc12/21 17:54今年科普應該只看了大崩壞 感覺時間不夠用

sunchen12/22 08:57感謝分享,都不是我平常會攝獵到的書籍...趁機會擴充

Sniqow12/22 11:58夏綠蒂的網 大叔是卅八年前看的...嗚嗚

jesshome12/22 14:56謝謝分享,感覺都很不錯

rosekate12/23 17:07我也推薦製造耶穌,講到古本傳抄的各種狀況很有趣。

djmay12/24 02:42感謝分享 看完都有興趣 尤其科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