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清末香港風華

看板book標題[心得]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清末香港風華作者
kitedolphin
(山河令的鯨豚粉)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3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只加了封面的圖文版心得:
https://siamdolphin.com/?p=6482

先說一下個人對福爾摩斯作品的閱讀經驗,我對福爾摩斯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當年小時候聽錄音帶聽到的一篇「斑斕的繩子」(我猜推理迷應該看到這五個字就可以猜出是什麼詭計)。

然後我看的就是改編作品—新世紀福爾摩斯,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一季和第二季,第三季後面我想當成不存在,最喜歡的改編集數是莫里亞提登場那集、波希米亞緋聞和巴斯卡維爾的獵犬。

所以基本上,這篇是對福爾摩斯系列不太熟的讀者看法,對這系列更熟的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想。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是將時空背景,置於晚清香港的福爾摩斯探案仿作作品,個人讀完之後,覺得是部份內容頗有趣味的作品,想起了很多國高中時期的歷史知識,像是同文館、中法戰爭和租界之類的名詞,都會在這本書裡面看到。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設法重現清末時香港風華,諸如城市景色,及當時人們以多語混雜溝通的生活樣貌,看得出來作者很認真的考究了當時的時空背景,和福爾摩斯的原著,並且還用自己深厚的國學根底,,將許多中國文化元素和風俗習慣加入作品中,更寫實地營造了當時的時代氛圍,許多人物、劇情和背景安排都頗具巧思。

這本書裡面的一大亮點在,看作者刻畫的栩栩如生、活潑鮮明的虛擬人物們,如何與他設計的史實人物互動,及把原著中的人物、詭計和環境,改寫成符合晚清香港背景的安排。

我還蠻喜歡莫理斯在書裡面,比較中西文化和價值觀的一些差異的地方,像是清末時西方人到香港喜歡住在山上,但中國傳統的風水勘輿之術,卻覺得住山上不佳,只有道士和盜賊會居住,很有趣的對比。

但相較之下,這本書的主要看點在故事背景和劇情、和人物的設計與趣味性,大部份故事的詭計偏弱,如果案件本身沒那麼吸引人的話,就容易讓人讀起來無趣。

像是黃面駝子這篇,就讓我讀起來覺得很無味,差點棄書,但後面三篇也不錯。除了那篇之外的五篇,都有可觀之處,所以不要為了那篇棄書~~~~。

作者有在後記說,他這系列打算創作至少四部曲,各對應晚清中國的幾個重要歷史事件,期待後面三本和晚清版本的莫里亞提教授登場~~

個人對各篇喜好順序:買辦文書>清宮情怨>越南譯員>紅毛嬌街>血字究秘>>>>>>>黃面駝子。


以下是對各篇的介紹,可能會提及一些劇情,未讀者請斟酌:


血字究秘

應該是呼應血字的研究。

基本上就是兩位主角的背景介紹和一個中規中矩的命案,不過因為近年小說一直都會明確列出和刻畫嫌疑犯們,所以在猜這部的嫌疑犯會一直鎖定已知的特定人物XDDDD(然後落空)。


紅毛嬌街

雖然案件本身的故事走向非常容易預期(我一開始就猜到謎底),不過後段的轉折有一些小驚喜,蠻有趣味的短篇。

黃面駝子

詭計和劇情很普通,甚至到無趣的地步,亮點在刻畫人物和中西文化差異的一篇故事。

清宮情怨

應該是呼應波希米亞醜聞

還不錯的一篇,把這篇的主角身份改得相當好,結尾淡淡的惆悵感不錯,不過女主角如果可以更威風一點更好。

越南譯員

這篇也不錯,跟中法戰爭的背景相關,是福邇哥哥登場的一篇。

買辦文書

個人最喜歡的是這篇,算是本書裡面最有用到詭計的一篇。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8 Plus

--
「阿鍾。」常記得有人這麼呼喚,分明是哥哥的聲音,阿鍾偶爾應聲道:「小辛。」那是他叫哥哥的方式,「祝阿鍾和小辛白頭偕老。」那是不知道什麼人寫在哥哥大學紀念冊的戲謔留言,紫色的墨水筆跡,隨著歲月漸漸暈開淡化,解離成了藍色字體與粉紅色水痕,想著那水痕,答案全具體了,阿鍾是哥哥的少年好友,紀蘭從沒忘記過那張年輕的臉孔,始終懷念那許多次的共同出遊,只是需要各種訊息拼湊,才能將名字與影像聯想在一起。怎麼在記憶裡,最遙遠的路程卻是直線距離。   ----朱少麟<<地底三萬呎>>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89.68 (臺灣)
PTT 網址

brella03/12 20:27

medama03/13 21:53

juyaufan03/14 21:52跟我手中的封面不一樣覺得奇怪,結果我手上的是港版的

juyaufan03/14 21:54有些內容是粵語哏,比較難理解,不知道台灣版有沒有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