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用玩遊戲解決教養難題的教養法《遊戲力》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用玩遊戲解決教養難題的教養法《遊戲力》作者
ninapc
(主婦M)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嗨!大家聖誕快樂,好久不見,

不曉得這邊有沒有跟我一樣喜歡看書的爸媽,來揮個手~

最近看到一本很喜歡的教養書《遊戲力》,講述「遊戲教養」對小孩的益處。

不是什麼五感遊戲或是提升XX力的那種喔!就真的是你追我跑、角色扮演那種。

因為我也喜歡偶爾和小孩開個小玩笑,所以這本書深得我心,也推薦給有需要的人

好讀版請至部落格:https://slowmatilda.com/playful-parenting/

---
(正文開始)


什麼是「遊戲式教養」?

美國心理學家Lawrence J. Cohen認為,在孩子學會談論情緒前,學習如何在遊戲中表達感覺,如畫畫、編故事、跳舞、用玩偶說故事、角色扮演等,會比處罰、行為矯正、說教和放縱來得有效。

這是因為,遊戲是孩子的對話方式,當他遇到了一些不好的經歷,不太可能像大人一樣說:「我們來談談吧。」而是會說:「可以和我一起玩嗎?」又或許倒過來,你想和他聊聊,不如說想和他玩遊戲。同時,你也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遊戲方式,來理解他們的狀況及發展。

如精神病學家葛斯班所說:「進入假裝遊戲,是孩子最重要的發展躍進之一。」

什麼遊戲才算是教養的遊戲?

其實也沒你想得這麼難,只要在生活中加入一點幽默感和趣味性就夠了,比如2歲小孩追你,你故意跌倒被抓到,或是你追他時,故意做出誇張表情但走很慢。如果小孩不想吃飯,你拿出玩偶,說「唉,怎麼辦,為什麼XX不吃飯呢?我好傷心啊。有時遊戲和幽默可以抒緩緊張的情緒,等孩子大一點,你可以讓他決定要容易贏還是有挑戰性。



「遊戲式教養」的5個重點


#安排「特別時間」

Cohen博士建議,跟隨孩子帶領的方式,是在保留的一兩個小時內由孩子主導,如果遊戲式教養是加入孩子的世界,那麼「特別時間」就是再往前一步。基本形式是,家長或其他大人為孩子保留一對一的固定時間,提供孩子不受干擾、專一的注意力,在這段時間裡,最好不接電話、煮飯或打嗑睡。

或許,孩子會想挑戰平時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吃糖果、玩玩具槍、甚至大孩子會想要試試騎機車等等。這是因為,孩子會想利用「特別時間」的安全感來處理新的或是困難的事物。Cohen博士認為,對於平日被禁止的活動,可以先嘗試5到10分鐘,看怎麼樣才會對孩子有用,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書中的例子是一位反槍枝的母親,兒子們在特別時間要求玩假的火爆槍戰,這與她一直以來的價值觀不符。Cohen博士則建議她找機會與其他父母談論這個議題,再用短一點的特別時間來實驗,最後想辦法找到替代的遊戲,可以讓孩子探察這個議題,但又不會讓她過度不安。

後來,他們母子決定用假想的武器來進行遊戲。


#回答「好」,讓孩子嘗試

Cohen博士一開始做遊戲治療時,也誤會自己需要先「引導」,後來才發現自己需要加入孩子的世界,用「好」取代「不行」,並想辦法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收起來。

有回,Cohen博士與另一位父親各帶了自己的女兒去健行,當他們走到池塘邊,發現池塘邊綁著一艘竹筏。另一個女孩說:「我們去划船吧。」Cohen博士掃興地說:「這個結解不開的。」另一位父親則說:「好呀,看看妳能不能把結打開。」兩個女孩立刻解開繩索。另一位父親又問:「我們要怎麼划呢?」女孩們找了兩根大木頭代替槳,最後他們四人在竹筏上度過了愉快的時光。

在這個經驗裡,他學習到自己只是被恐懼支配了,對於立即有危險的事,我們當然要告訴他們,但孩子應該要有機會嘗試和經歷生活裡大部分的事情。如果你說:「我們來試試吧。」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也可能和你預料的一樣,不管是哪種,孩子都會感受到你支持的態度。


#讓他們贏,再逐漸提高困難度

書裡提到,有些父親喜歡對兒子採取冷酷世界的態度,希望他們準備好面對同儕競爭,因為同儕不會故意輸掉比賽,但Cohen博士認為,應該從讓他們贏開始,才逐漸提高困難的程度,用進進退退一陣子的方式,讓孩子有挑戰性又不至於失去自信。

每個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需要多一點自信,有的孩子則需要多一點挑戰,你得「聆聽」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如果孩子希望贏,會希望你用「特別的規則」玩,當孩子希望有挑
戰性時,也會表達出來,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要跟隨孩子,由他們主導遊戲的節奏。

如果孩子每次輸了之後都非常生氣,或贏的時候態度特別不好,那麼,他們就需要大人從玩遊戲轉換成玩這些主題,例如玩個遊戲讓他一直贏,但你扮演一個滑稽的痛苦失敗者,或誇大自己有多麼棒,可是每個動作都錯了──讓他們用大笑來解除遊戲結果的生或死。

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他們是否會平衡兩種感受──享受勝利,即便不是完全公平;享受
挑戰,即使他們輸了。


#用笑聲確認你走在正確的路上

當你確定孩子的笑聲具有愉悅和傳染的力量,把它當作指標。比如對嬰兒做出滑稽的表情,或者追兩歲小孩,假裝笨拙,但在快追到的時候跌倒,又或者讓六歲小孩追你,你讓自己被追到並大叫:「天哪!我不敢相信你追到我了!」

如果你不好意思太過滑稽,可以用布偶娃娃替代,讓它用幽默的口味說可笑的事。

不過,每個孩子能夠接受的程度不大一樣,有的孩子可能會以為你在嘲笑他,如果注意到這個情況,記得要調整一下內容。

最後,Cohen博士特別提醒,呵癢遊戲雖然會帶來笑聲,但它如果牽涉到壓制住孩子,違反他們的意志,就不要這樣做。這樣帶來的笑聲並不算數,因為不想笑卻被迫笑會帶來一種無力感,如此一來,遊戲就變成權力的拉扯,畢竟,強者才會在這個遊戲當中成為贏家。


#放下身段,但也要注意自己的感受

其實,孩子經常覺得自己很笨或沒有力量,因此,為了協助孩子,Cohen博士都會把自己的尊嚴放在一旁,除了能讓孩子在遊戲時擔任比較有力的一方外,也能讓他們復原受傷的自我。

當然,這需要一點練習。

確實,很多大人無法鬆掉自己的角色,畢竟在工作和其他場合我們隨時被期待要嚴肅,可孩子卻巴不得我們跳出來和他一起玩。當大人不確定要怎麼和小孩一起玩時,Cohen博士會問:「你能做到最誇張的是什麼?如果你真的做了,天會垮下來嗎?」

不過,有時候孩子會因為心裡積了太多壞感受,在有趣的遊戲裡不小心爆發出來,比如哭泣、亂發脾氣或說些不好聽的話,這時候他們需要聆聽,或在他們氣到亂踢時溫柔地抓好,等他們釋放出完整的情緒。

若你對此一無所知,很容易覺得孩子在小題大作,但這些眼淚可能是上次他受傷時你不在身邊時留下的,要記得,他是因為和你在一起才會有釋放情緒的安全感。

但如果,生活中所有該做的事剛好把你的精力榨乾,讓你根本沒有餘力享受遊戲和樂趣,也可能你試著加入孩子的笑聲和遊戲時,才發現自己並不快樂,那麼,誠實面對這些感受,檢視內心,和別的父母聊一聊,或找專家協助,你的孩子一定會等你、原諒你,並希望你放鬆。




「遊戲式教養」的2種情境與問題

前文提到,父母要跟隨一段時間才能確定自己有好的理由決定是否介入主導,有幾個常見狀況如:提供孩子挑戰、引介一個重要議題及讓無聊的事變有趣等,這樣能重新導向,因為當孩子孤立自己或有無力感,就需要大人的幫忙才能出來。

你可以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或一句回應,比如「我們來玩球」,想辦法讓所有接觸都變成雙向的活動。如果遊戲沒有帶來快樂的笑聲,就稍微變化一個小地方,讓遊戲變得有趣些。


#學習控制力道的體能遊戲

Cohen博士認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體能遊戲,不論是攀爬、搖擺或跑來跑去,畢竟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坐著,回到家又坐著寫功課和看電視,這些事情消耗了熱情和創造力。

每天可以安排時段讓孩子玩「自我調節」的遊戲,讓孩子跳、跑、搖、舞,做跳躍動作或任何重複性的律動,你再指定頻率,快速轉換,「快一點、慢一點、慢一點、快一點、超級快……右邊、左邊、右邊……用左腳跳、現在換右腳、兩隻腳!」也可以是團體遊戲。

或者,來玩書中提到的「角力遊戲」,男孩可以學著控制攻擊性,女孩則可以學習更有勇氣和自信,孩子玩角力或扭打來試驗自己的身體能力、享受遊戲樂趣和控制力道。而大人的工作是,不會在孩子們哭和放棄時罵他們,調節挑戰度,並訂定基本的安全原則。

此外,角力遊戲還可以改善大孩子的攻擊衝動,我們大人替代了更弱小的孩子,讓大孩子轉移注意力到我們身上,用溫柔和嬉戲的方式,讓他們知道不必傷害別人就可以很有力量。


#恢復自信的角色遊戲

孩子們在處理現實當中的不公平和不愉快時,會創造全新的腳本來扭轉原本的狀況,在遊戲中,他們的角色通常是顛倒的,像是扮演醫生、老師、父母、暴龍、戰士等。角色逆轉對恢復孩子的自信特別有幫助,大人有時扮演製作人,給予空間、點心和玩具,但有時要做回應的觀眾或演員。

當孩子受到驚嚇時,可以利用說或玩的方式,重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讓孩子陳述故事的重要性在於讓他釋放與事件或經驗連結的感覺。沒有這個出口的話,孩子心裡殘留的感覺會在未來困擾他。」如果太痛苦了,可以慢慢來,把現實事件稍稍變裝,變成故事。

這裡的例子是Cohen博士朋友的兒子,他在第一間托兒所的經驗不太愉快,可換到另一間他喜歡的托兒所後,似乎還是無法處理在舊學校的不愉快經驗。他的母親編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小老鼠在暴風雨的海上困在一艘有破洞的船,後來被另一艘堅固的船救起,船上的人給他很多溫暖和幫助。

小男孩似乎找到了故事與現實的關連,不但要母親講十幾次這個故事,還自己把這個故事演出來,加入許多細節。母親可以看出這些細節是在前一所學校發生的事,在這之後,小男孩在新學校裡表現得更有熱情、也有更多嘗試新事物的信心。


---

這本書的作者鼓勵所有父母親理解遊戲的重要性,也鼓勵父親可以藉由遊戲,增加親子親密度,他同時也在書中提到「父母支持系統」的重要性,如果你覺得真的沒辦法和孩子玩,可能需要先找人聊聊,先把自己安頓好。

--
目前經營閱讀部落格「主婦M的閱讀日常」,
除了讀書筆記,也會記錄與閱讀相關的所有記錄
專注領域是:個人成長/行銷/身心健康
網址:https://slowmatilda.com/

歡迎來逛逛!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51.144 (臺灣)
PTT 網址

hwider12/23 20:39謝謝分享

smalleyesk12/23 21:59謝謝分享

xennys12/24 00:41 謝謝分享

emile122412/24 20:41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