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110台大國發所乙組榜首心得(代po)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110台大國發所乙組榜首心得(代po)作者
afon7
(大約在冬季)
時間推噓14 推:14 噓:0 →:2

前言:
往年報考研究所時都會來版上爬文,有感台大國發所的心得文相對較少,而版上則完全沒有關於我的選考科目(東亞文化&東亞儒學)的準備心得,故在此將自己的考試經驗發上來以供未來的考生作參考。

另外,今年考取榜首實屬意料之外,畢竟之前考台大國發連備取都沒有進,因此希望我的心得能為將來立志考取台大國發所乙組的考生起到一點幫助。

一、個人背景:
108年畢業於台北大學歷史系,之前讀過東華大學歷史系(大二)和真理大學法律系(大一)。連續報考台大國發所乙組三年共四次,期間亦上榜多家研究所並註冊入學,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邊讀研邊備考的狀態。

二、報考動機:
自台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後,雖然有意考取研究所繼續進修,也對於東亞史及東亞文化有濃厚興趣,但在歷史學本科的精進方面卻興趣缺缺。當時正好因為一些緣故有機會參與基層的政治活動,故而對兩岸政治議題產生興趣;然而跨考政大東亞所和政治所的難度較大,因此專攻中國大陸與東亞研究的台大國發所乙組便成為我的首選系所。

三、考試科目&成績:
108年考試
英文(B):26.00(加權後成績26.00)
東亞文化:62.00(加權後成績93.00)
東亞儒學:30.00(加權後成績45.00)
考試總分:164.00(最低錄取分數193.00)
錄取與否:不錄取

第一次挑戰台大國發乙組時,正好是國發所整併組別和考科的時候。此前國發所通常分為甲乙丙丁四組招生,最多時曾開增到戊組還己組我忘了,總之就是很多很亂;然而自本學年度開始台大國發一律整併為甲乙兩組招生,因此在專業領域和命題方向上都跟之前有些許不同。

我上PTT爬了一些過去的文章,但相關資訊並不多,由於同時還報考了台師大東亞所,當初以為台師大東亞的「漢學文化概論」和台大國發的「東亞儒學」是差不多的考科內容所以一起準備,結果證明我錯了。

雖然最終沒有錄取,但該年度同時考取了中央歷史所(正取一)、北大歷史所(正取六)台師大東亞所(正取六)、政大俄羅斯所俄國史組(備取二),並註冊台師大東亞所就讀。

109年考試
英文(B):26.00(加權後成績26.00)
東亞文化:54.00(加權後成績81.00)
大陸政策:67.00(加權後成績100.50)
考試總分:207.50(最低錄取分數226.00)
錄取與否:不錄取

這一年我改變考試方向,改選考大陸政策劍走偏鋒。結果雖然在大陸政策一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由於東亞文化和大陸政策兩科幾乎沒有共通點,導致複習時必須念兩個完全不同的科目,顧此失彼的結果就是東亞文化失常,再次落榜。

雖然最終沒有錄取,但該年度同時考取了政大圖檔所檔案學組(正取一)和政大台史所(備取五放棄遞補),並註冊政大圖檔所就讀。

110年推甄
審查(50%):82.00(比例成績41.00)
口試(30%):80.67(比例成績24.20)
筆試(20%):52.00(比例成績10.40)
考試總分:75.60(最低錄取分數76.98)
錄取與否:不錄取

經過了兩次考試落榜的血的教訓後,我以為自己在考試這塊並不在行,因此再次另闢蹊徑,改以推甄方式報考台大國發所乙組。今年的推甄取消了在校學業成績的名次限制,並將原本的8個招生名額改為15個。躊躇滿志的我特地向所上授課老師申請旁聽,筆試科目選擇「東亞文化概論」,本以為這次穩操勝券,結果卻以總分1.38分之差再次落馬,與錄取失之交臂。

這次推甄雖然表定錄取15人,但放榜時卻只錄取7人。儘管當時心有不甘,還一度跟老師反應欲向招生委員會進行申訴,卻被老師勸阻下來,並鼓勵我報考二月的碩班考試。得知我打算報名考試的學姐也伸出援手,借給我她去年的上榜用書,於明年二月再戰考場。

110年考試
英文(B):32.00
東亞文化:91.00
東亞儒學:82.00
考試總分:205.00(最低錄取分數152.00)
錄取與否:正取一
*110年考試不加權

根據以往經驗,台大國發所在推甄後若有剩餘名額,大概率都會回流到考試名額裡,不過今年推甄畢竟剩餘8個名額之多,且碩甄回流的名單通常都是放榜前一日公布,在錄取名額不確定的情況下也不敢掉以輕心,以爭取擠進簡章表定的13個名額為目標。在課堂上多參與討論和發問,回家後認真研讀學姊借閱的書籍和自己上網找尋的資料。最終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不僅成功錄取台大國發,且是以正取一的榜首錄取,令我備感驚訝之餘,也感謝這一路上老師和學長姐們的提點。

四、準備方向:
1.英文:
不要問,問就是放生。

從上面列出歷年來英文B的成績應該就知道,在英文這科上我是不怎麼準備的。由於110年之前選考科目(東亞文化、東亞儒學和大陸政策)都有1.5倍加權,因此英文科佔總成績的比例便被縮減;加之109年同時準備東亞文化和之前都沒有接觸過的大陸政策,英文自然便被「有意識地」忽略。而且比起臨時惡補英文,東亞文化和東亞儒學更容易拿分。

2.東亞文化:
這科我一開始是和台師大東亞所的「漢學文化概論」一起準備的,主要參考書有台大黃俊傑教授的《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和韓國白永瑞教授的《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黃教授的書比較好懂且幾乎每章都是考點,至於白教授的書內容較艱澀,且多聚焦台灣和韓半島之「核心現場」的研究,可以用來補充。

而台大學姊給我推薦的一本是《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這本有將東亞文化圈的前世今生有較為系統性的講解,且對朝鮮大儒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說有十分深入的論述,108和109年都有出題(偏偏就今年沒出QQ)

此外我自己有買張崑將教授的《東亞視域中的「中華」意識》,與大地出版社的《100年前的中日韓》系列三本,不過內容上就不那麼重要,而且《中日韓》有些地方還有訛誤之處,當作補充也不無小補,有空可以看看。

3.東亞儒學:
這科真的是「大哉問」!建議讀書時最好是以高中讀國文課本的文言文的心態去念,只是把論語孟子的註解換成日韓儒者的註解,而且每位儒者的思想內容必須分清楚:日本儒者以「古學派」的考點最多,其中以山鹿素行、伊藤仁齋的古義學派和荻生徂徠的古文辭學派為重;朝鮮儒者則以朱子學為宗,其核心思想大多不脫朱子學說,此外朱子學和陽明學在朝鮮的爭辯也可能列入考點。

書籍的話推薦台大出版中心出版、蔡振豐教授的《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張崑將教授的《陽明學在東亞:詮釋、交流與行動》,以及同作者的《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

除了上述書籍外,雖然並非出題重點,但多少讀一些如林羅山、藤原惺窩、太宰春台、山崎闇齋、淺見綱齋和日本陽明學者等相關的書籍,在申論論述時會有幫助。

東亞儒學一科的題幹常常會引用一段中國經典,或是日韓儒者的著作,並要你進行詮釋及論述。因此這科非常吃閱讀量,自己本身的理解力也要夠強,建議像我一樣去課堂旁聽會比較進入狀況。

五、結論:
最後我和各位分享一下這三年來的備考歷程和想法。起初報考台大國發所乙組我是抱著一種輕鬆的態度去應考的,因為近年版上都將台大國發形容成「有報有上」、「不用讀多少書都能上」、「洗台大學歷的最佳選擇」。可是經過四次考試(含推甄)的洗禮後我想跟你們說: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當然我有恃無恐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認為自己乃歷史學本科專業出身,東亞文化還是東亞歷史基本上都已熟稔。然而真正到了考場後才會發現,「東亞文化」所包含的考點之多面向之廣,若不是108年落榜後進入台師大東亞系磨練了一年,我可能連念書的方向都找不到。

至於東亞儒學的內容更是深奧。可以說申論題型是只要你掰得出來就有分數,可是這門考科並不吃這套,會就是會不會也掰不出來,你硬掰跟不寫的結果是差不多的,若不是在所上旁聽的過程中對日韓儒者及其思想內容有部分理解,並時常閱讀四書五經等經典原文,這門科目也是無從準備。只能說幸虧有老師和學長姐的幫助,加上吃一點文組的天賦,我才能順利上岸。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33.216 (臺灣)
PTT 網址

JazzMan03/12 21:59推有毅力

aeterno03/12 22:13推勵志

dosomewise03/13 01:25推毅力

taipoo03/13 04:37推毅力

fly8961203/13 05:01學長拜拜 雖然完全不知道您是誰 但還是恭喜從師大跳去

fly8961203/13 05:01台大了

AHEAD09903/13 05:28你英文是用猜的嗎

a092584603/13 11:46真理-東華-北大-師大-政大-台大 這個經歷有夠猛

kobejyunzejy03/13 12:10

GeoLuke072603/13 14:43你是考試機器吧 好猛

LBJohnny2303/14 01:13就算沒準備英文 這個分數還是... 實屬牛逼

DarkHero03/14 01:58經歷像是青蛙 一路跳躍跨很大

NOMOS03/16 07:11不過破解了網路說台大英文有設置最低錄取分40分的說法

cyedward060803/18 04:07英文還是加強點吧 不然到時研究所怎麼生存

xiaoyiping04/24 19:58英文真的待加強,加油

ssyusszy07/21 03:07太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