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WWDC21與iPad Pro M1的故事下半段

看板iOS標題[討論] WWDC21與iPad Pro M1的故事下半段作者
KimomiKai
(時雨大天使)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9

繼續請哈嚕來開店鎮樓。
https://i.imgur.com/w5P6qqm.jpg



前情提要:

[討論] M1 iPad Pro講的故事前半段
https://www.ptt.cc/iOS/M.1621091454.A.576

[討論] WWDC21與iPad Pro M1的故事中段
https://www.ptt.cc/iOS/M.1624035471.A.05E

[討論] 6/7 WWDC21節錄
https://www.ptt.cc/iOS/M.1623110705.A.7F3

========
中篇講了一個阿婆未來的重點技術指示了未來發展方向『Object Capture』,接著就是另一個重點『Universal Control』。

這裡調查一下,有多少人看到iPadOS 15沒有上更強的多工退貨了2021 iPad Pro?
前陣子板上論述眾多,也有國外網站發布iPadOS 15害死iPad Pro,退貨潮等消息。

如同我在前篇點出的重點一樣,在同時有Mac的狀況下,iPad 就是拿來給macOS輔助配合使用的產品。
沒有Mac的狀況,iPad也能憑藉自身強勁的性能應付大部分的工作流程。

這一點在WWDC21的Universal Control推出之後更是確立。


題外話一下,我在前篇的一開始就說iPad Pro M1是會採降頻的方式安在平板上。
當時是說出廠就採降頻的M1,其實這點要說明一下。
同樣都是被動散熱的MBA和iPad Pro 12”他們兩者的M1在阿婆的控制下有著不一樣的區別。

有興趣可以去看極客灣M1的SOC排行榜那個影片,時間軸為5:01開始講解兩者。
簡單講iPad Pro比較著重起跑的峰值爆發性能,但是不持久。
但是同樣是屬於被動散熱的MBA M1注重的是長時間的穩定輸出性能。

之前就有探討M1的能耗供給策略是GPU>CPU,在iPad Pro的GPU都打起跑爆發了,CPU也不用太期待它會頂15W頂到滿。


========
回到Universal Control,WWDC21這一發佈,可以確定往後幾年要在iPad Pro跑macOS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最大概率也就後幾年更新的iPadOS更能加強多工協調處理,但同樣別忘了,會使用iPadOS的產品不可能只有iPad Pro而已,下面還有無印的普通iPad以及iPad mini等。

但是當Universal Control出世後這就帶給眾iPad一個可以完美輔助的功能了,當然阿婆也不是第一個推這功能的,前面有大家都說抄襲的鴻蒙系統,後面還有緊接的Google Fuchsia這種多終端協同的功能。

但這時有人就要發問,既然是多終端協同,那幹嘛iPad Pro上性能過剩的SOC甚至高階版本還給16GB ram?
結合中篇所講的Object Capture,『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多的是傾向計算終端與顯示終端分離配合』。
簡單講有點類似早些的Apple Watch必定要配合iPhone綁定配合不能單獨掛錶是一樣的。即便阿婆沒有要出AR眼鏡,同樣的概念別的廠商也會應用在各大產業,其中最先受惠的可能是智能電動車產業。(注意是智能電動車,特別是雷總帶隊的小米)

是不是一下把未來的願景掌握住了?


未來的數位產品型態肯定會趨於輕盈、便攜、互動能力高。
但是往往這類產品並不能兼顧高強度的計算功能,為此各家廠商從系統底層開始搞起。


========
最後提點一下在科技發展爆炸飛快的現代應是理性消費,退一步思考一下是否符合現實剛需。
同時並培養宏觀的未來發展意識,不要淪落換換病患者。
多半你換到最後遲早會把自己搞慘。

2019~2021的全球疫情間促成更多技術發展方向趨同。
你要說這是必然的結果?倒也未必,如何在市場上天擇適者生存,消費者也應該略知一二才是。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76.92 (臺灣)
PTT 網址

berserkman06/20 23:15頭推

qoo2002s06/20 23:21頸推

saedn06/20 23:32 三推?

twerk06/20 23:33肩推

DAANTHONY06/21 00:48推文

要不頂上去給你身邊盲從3C的朋友看看?

lomoxa06/21 01:09單純為了當繪圖版買pro 不然根本不想買XD

lomoxa06/21 01:09尤其看完WWDC真的有冷掉

我本來想買華為那塊3:2的mateview來玩玩。 可是看到DP協議停留在1.2我就滅火了。 可惜了這價位的好螢幕。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76.92 臺灣), 06/21/2021 01:16:47

siegfriedlin06/21 01:54言簡意賅

cevs06/21 02:32哀鳳雙視窗多工先做出來再說

milkBK06/21 03:28看完冷掉+1 本來就不期待ipad能上macos 但很明顯那多功

milkBK06/21 03:28能力有點爛,還是說以後用個tb3的線連接就能一次跑兩台m1

milkBK06/21 03:28的算力XD

zxzx805906/21 08:34貓貓可愛,希望之後能解放讓app吃多點ram

xoy06/21 10:532017年就買了iPad Pro 12.9,用了幾年整個軟體生態讓人提不

xoy06/21 10:53起勁升級,在今年買了M1 Mac後更是如此

maykizuki06/21 12:13還是不懂顯示終端這一頭的ipad配m1做啥

以Object Capture等新API推出來看,他是要具備高強度的算力配合開發。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33.164 臺灣), 06/21/2021 12:28:42

sam861kk06/21 19:38純粹筆記本 只是貴了一點

LuckSK06/22 07:35就現在性能過剩,以後協作用得到吧? 那就不難理解為何國

LuckSK06/22 07:35外YT會有人退貨,這跟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有很大差距

LuckSK06/22 07:35,用這個出發點來看,pro跟mac還是要先買mac

這波退貨你不難看出,哪幾個油土伯(國內外)到底哪幾個是真的有宏觀意識的而不是3C 盲目追崇的灌水頻道。

※ 編輯: KimomiKai (36.237.182.67 臺灣), 06/22/2021 09:54:45

LuckSK06/22 15:50有些底下留言也直說,M1 ipad在這些頻道的功用其實是拍片X

LuckSK06/22 15: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