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好雷] 點燃風暴之火 Storm: Letters van Vuur (2017 荷蘭片)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點燃風暴之火 Storm: Letters van Vuur (2017 荷蘭片)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昨天在 CATCHPLAY+ 上找到一部我想看很久的荷比盧共製兒童古裝片《點燃風暴之火》,看簡介與預告就知這是關於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的故事,看似是路德要傳送一封重要書信卻被帝國攔截、一位小孩因緣際會下出手幫忙的故事。此片拍在 2016 年於 2017 年上映,應該是拍來慶祝 2017 年歐洲各地「宗教改革五百週年」的應景電影吧?剛好最近孩子讀書讀到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的故事、他對這人物與這議題興趣正濃著,就一齊看了。

誰知,此片馬丁路德只是客串一下片頭就退場、整片並非以他為中心的宗教改革傳記故事、反而是一位虛構小男孩的童心冒險故事;雖說虛構男孩童心冒險,此片倒是對 16 世紀初尚在中世紀與文藝復興之間模糊地帶的低地國城市形貌與生活頗有考究、而且童趣冒險其實相當嚴肅並非玩票、整個可說是一場宗教改革小縮影!
https://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7/01/06/15/35/496840.jpg



話說 16 世紀初馬丁路德引領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可以有多種切入點:可當作是中世紀城市市民權漸漸獨立、因此城市資產階級不想再受到教會的神權掌控、於是引用馬丁路德所說回歸信仰擺脫羅馬天主教教會;可當作是文藝復興以人為本的世界觀漸漸普及、市民漸有意識知道獨立個人不須再為重重教規所掌控、於是引用馬丁路德訴求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禱告無須教會;可當作諸侯想加強自己獨立地位擺脫皇帝查理五世集權掌握、於是引用馬丁路德不再聽從教廷與皇帝;或最簡單的,教會在賣「贖罪券」就是一翻兩瞪眼的腐化,必須改革。

而本片,著重的是科技觀點: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論著作與聖經翻譯,能在 16 世紀初快速大量造成無遠弗屆的影響,靠的是 15 世紀中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後半世紀累積的印刷與出版業,尤其是 1520 年六月寫的「給德國貴族的公開信」更言簡意賅撼動人心,簡直像 16 世紀的《共產黨宣言》老嫗能解激起廣大迴響!這就直指本片片名 "Storm: Letters van Vuur":馬丁路德在本片寄出了一封公開信給當時西班牙統治的低地國第一大港安特衛普,期能點燃人民自覺反抗天主教會高壓統治與聚斂;然而 Letter 不只指「書信」更是指「字母」,要人民火起更要靠文字。
https://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7/01/27/11/52/439382.jpg



於是本片設計了兩位 13 歲兒童主角,還一男一女彼此截長補短攜手合作兩小無猜:小男主角 Storm,是城裡一間印刷工坊的兒子,代表的是安特衛普在當時歐陸首屈一指的印刷業香火!他努力學習想當印刷廠繼承人,雖然讀書識字很在行、讀字很快拼字也很準,但力氣不夠又笨手笨腳、爸爸總是搖搖頭無法信任他。這天,爸爸神秘兮兮地接到了一個秘密委託案令他很好奇,於是拗著爸爸的詩人朋友說服爸爸讓他跟做了,要印的是馬丁路德給安特衛普人民的公開信!不過還沒開印就被查緝爸爸也被抓將處死、他一個人帶著拼好的印刷版逃走了、盼能當籌碼救爸爸的命。

逃命過程中巧遇了小女主角Mariek,是與 Storm天差地遠的對比:她是個小遊民每天偷東西維生、沒父母管教也無家可歸、棲身之所是所有都市廢棄物彙集的下水道小洞穴;她練就一身飛簷走壁偷拐搶騙的街頭本事、但沒受過教育一個字母都不識,她能以生存能力保護 Storm、也希望識字的 Storm讀媽媽遺留的日記給她聽。只聽這日記靜靜道來安特衛普這繁榮港市不為人道的底層悲歌:她媽媽是當地人,遇到了個靠岸的葡萄牙水手生下了她,這輩子還沒見爸爸幾面媽媽就死了,至今她還信守著媽媽轉達的爸爸承諾「我從海上回來、賺夠了錢接妳出來永遠在一起」。
https://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7/01/27/11/52/580482.jpg



這種跑船水手異國戀情的悲歌在 20-21世紀仍極普遍,何況是出個遠航一年半載死亡率極高的 16 世紀大航海時代?總之這場兩小無猜的相遇,既是本片天上地下宛如異國情緣的浪漫,也是 Storm這種城市知識精英家庭看見人生百態的契機:家裡爸爸和詩人畫家等知識份子侃侃而談著前衛進步的宗教改革、自己向來崇拜他們又渴望認同而連連點頭稱是,他們引用馬丁路德理論說聖母瑪麗亞只是凡人、與其他聖徒聖像都該拆除以破除聖像崇拜,但怎知城裡更多民眾目不識丁甚至鰥寡孤獨苦苦求存著、像 Mariek 這樣的孤苦棄女唯有相信聖母才能給她絕望人生一線曙光呀...

此片拍在安特衛普,這個主教座堂都叫「聖母大教堂」Onze-Lieve-Vrouwekathedraal 的城市,談到「聖母」是個很難黑白分明的爭議話題,尤其在此它更肩負如同我們媽祖般庇佑討海人的「天后」地位呢!在現今民眾仍普遍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時能怎麼把這爭議拍到圓滿呢?史實中,安特衛普的確在 1525 年馬丁路德寫來公開信振奮市民後埋下了宗教改革的火種,到 1566 年終於發生「聖像破壞運動」Beeldenstorm,安特衛普成為「荷蘭獨立運動」先鋒直到被西班牙攻陷為止... 本片沒法拍這長過程,只能拍一場小爭辯,又如何在宗教改革與平民的聖母崇拜間找到平衡呢?
https://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7/01/27/11/52/581107.jpg



這解法,還是啟迪智慧與心靈的「文字」,也就是片名的「字母」,於是本片如同《偷書賊》般展開一場認字讀書的浪漫:首先,Mariek想讀日記讀自身處境,竟破除神話讀到悲慘現實;再來,Mariek爬梳自身源流,從姓名讀到茫茫人海同病相憐;進一步,Mariek能認字拼字,很快成為 Storm咀嚼馬丁路德書信的好幫手;甚至當文字運用熟練後,Mariek還能行走城市觸類旁通,竟發現 Storm也無法得知的關鍵秘密!這些還只是文字的知性意義而已。而在感性層面上,看 Storm一次次「為愛朗讀」讓黑暗得到啟蒙、給絕望一線曙光,我們都知「知識」對悲慘人們可以多療癒。

然而,儘管文字的啟蒙令過去蒙昧者知道了不公的結構、也知道了壓迫的敵人,但苦悶人民過去的聖母信仰難道只是一場空嗎?Mariek多年來向聖母祈求父親歸來給她有個家、最終都只是幻夢一場嗎?Mariek蝸居地下水道多年都靠小小的聖母像伴她撐過無數長夜,難道這只是個小玩具哄騙我填補空虛而已嗎?在一場兩小分屬不同宗教陣營的扭打引火後,Mariek看著小小聖母像火焚融化心都要碎了;但下一次看見的聖母傾頹,卻是帶著 Storm在追兵逃殺中即將絕望時,聖母大教堂的聖母像竟倒下摔碎擋住追兵路?「妳的聖母好友碎掉了」,「不,是聖母顯靈救了我們」。
https://fr.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7/01/27/11/52/581576.jpg



此片是分屬兩個宗教陣營的荷比盧跨國製作,儘管電影中有分屬兩陣營的兩小友、甚至主角 Storm家爸媽也一個新教一個天主教暗潮洶湧著?它終究是要超越兩個宗教派別找到共同點:跟著歷史的潮流,未來身處新教領土中的聖母信徒們,他們當作精神食糧的聖母聖像都將傾頹,他們信仰的物質憑藉都將失落;但也或許,聖母仍並非新教所追隨的馬丁路德所說「只是個凡人」,祂可能仍一如往常在冥冥之中庇祐著我們,只是人們的信仰與祂的庇佑並不為物質憑藉所限,就算失去物質憑藉祂仍存在於心中?這種超脫物質的抽象詮釋,倒挺適合不分教派甚至異教的全球觀眾們。

而追隨路德的人們,在這時代可能如路德派信眾們聽到路德名字就酥了、聽到路德派教士聲嘶力竭就高潮了,這亦是史實本片亦不避諱,只讓 Mariek 靜靜質問對路德傻傻信奉的 Storm「為什麼這麼想趕走聖母?只是因為路德說了算?」那豈不又是另一種偶像崇拜嗎?在那個時代,的確路德派領袖們也各懷鬼胎未必吃素、路德派民眾傻傻跟風甚至也不少暴民展開對羅馬天主教徒的壓迫,本片對這方面倒只輕輕點到為止不談太深太殘酷,只讓 Storm & Mariek 兩小代表新教和天主教兩邊的簡單初衷,在文字的學習閱讀與行動的認識體悟中,找到在這宗教大時勢中的心之所歸。
https://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7/01/27/11/52/438757.jpg



當然,此片還是以少兒英雄扭轉乾坤的冒險為主軸、那些由小見大的宗教與修身體悟都潛隱在這冒險過程中自然流露,他們冒險的最大敵人倒不是反派壞蛋、反而是自己的先見與執念。而具體的反派敵人,為首的是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派來的史實裁判官 Frans van der Hulst,其次是並無特定宗教信念而純粹見風轉舵西瓜偎大邊的抓耙仔詩人,隱然在影射 16-17世紀安特衛普這宗教戰爭前線上那些抓準機會結交權貴順勢上爬的文藝大師們。也許最能信任的還是單純的鄉民,只是鄉民需要文字的沐浴與知識的啟發,那就由傳承印刷技術的 Storm帶 Mariek 掀起一場文字小革命!

和孩子一起看完全片,他雖對他好奇的馬丁路德本尊只出現幾秒鐘感到有點失望,但一路看兩個孩子冒險下來竟也是個彙整「宗教改革」ABC 的茶壺小風暴,雖然裡面宗教裁判所的壞人臉孔與嚴刑拷打令他害怕、孤兒的悲慘身世令他落淚、女主角親愛珍惜的聖母像一次次毀滅亦有種末日感,但跟著兩個小主角從憂鬱絕望轉念到正向希望亦一點就通,當然一路上也有中世紀市街小孩跑酷捉弄追兵的動作戲令他笑開懷。整體說來,這是很棒的歷史教育片,但它不像傳統教育片著重知識性的歷史事實、反而著重概念性的歷史動力,令人同感在那時空下人們為何如此行動創造歷史。
https://images.npo.nl/header/2560x1440/1169878.jpg



本片唯一可惜的,還是最終決戰「宗教小革命」落幕後,並沒呼應「文字」「知識」「精神」與「物質」等本片概念做出知性結語、反而以兩個小孩終於相聚也終於接吻作爲浪漫收場 XD 好吧,有家的男孩給了沒家的女孩一個新家是好事,但收進家裡當後宮好像也怪怪的,而且荷蘭兒童片不怕讓給小孩拍吻戲也令我們大開眼界。雖說只是兒童片,但歷史考究毫不含糊、歷史概念深入淺出、宗教立場兩面並陳、更有綜合比利時多個古城搭配大航海時代完整建模的 16 世紀安特衛普全景、都成了兩小讀書認字為愛朗讀的浪漫背景!歐洲商業大片就是要這樣拍呀!推薦闔家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bR4at2p_U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3.11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mysmalllamb (118.169.222.230 臺灣), 03/13/2021 0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