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007 霹靂彈 Thunderball (1965)
複習 007到了史恩康納萊第四集《霹靂彈》,終於有種回到古典時代的感覺:這是第一代 007導演 Terence Young的作品、這時 007電影也不耍奇觀,這時的 007並非主題樂園電影以劇情去串起各種公式元素、而很認真就在查一個案子!當然啦,每集 007都是在查個案子的,但我總覺得電影另有著重表現的主題,譬如《雷霆谷》表現日本異國、《女王密使》專談愛情悸動、《金剛鑽》玩賭城遊樂園、《生死關頭》認識黑人風情、《金槍人》充滿風格壞蛋、《海底城》談異文化交心、《太空城》準科幻天馬行空...
https://i.imgur.com/OK46V2K.jpg
複習了這麼久,倒是在《霹靂彈》第一次讓我覺得一部 007不一定要有特色主題或特色風格,也可以就單純是一部諜報片,龐德的任務就是用各種基本諜報技巧去滲透去觀察去拼湊蛛絲螞跡的。這一集,龐德開場去的是法國古堡 Château d'Anet、主線去的是巴哈馬首都Nassau,說穿了也並沒有什麼關於法國與巴哈馬的「異國風情」,也不過就是要與一位法國籍龐德女郎搭上線查案子、然後在巴哈馬單一小區域想辦法接近壞蛋罷了。這裡要說異國風情、頂多就是有在巴哈馬遇上一場嘉年華,其餘時候與其說和當地人互動、不如說都在酒店裡和國際人士高來高去。
而整片若要說有想賣什麼特色風情,大概就是「潛水」了:此片壞蛋的陰謀行動全部在水下發生、龐德三天兩頭要穿潛水裝潛入調查,動不動就遇上潛水哨兵展開水下扭打、也開啟 007未來很愛的「鯊魚」驚悚;然後各種水下行動水下編隊、水下秘道水下設施、水下交通工具與水下軍武、乃至最後潛水傘兵大集結的水下大團戰... 也許這集主題就是要表現海底世界吧?只是比起接下來幾集其他導演拍 007較為明顯的「主題導向」,我覺得這集 Terence Young還是比較老實地走寫實諜報風,儘管水下攝影美不勝收水下動作難度超高,但總覺得水下魅力的表現有點混亂又漫長。
https://i.imgur.com/9UAJnjC.jpg
不談魅力,專談案情,這比起之後的 007電影穩紮穩打得多了,尤其壞蛋陰謀方面做得最有聲有色!這集壞蛋,堂而皇之就是「惡魔黨」SPECTRE ,只是它好像還是個秘密組織沒人知,龐德也是初次看見身旁有人紋了刺青戴了戒指才意識到有個神秘組織的存在。然後「惡魔黨」的登場戲份浩浩蕩蕩卻帶著三分幽默:這時 Blofeld的臉與名字還很神秘沒揭露,就只是組織「一號」下面還有二到十號,他徐徐撫摸著愛貓聽屬下各地區主管報告近來收入,這集則由二號報告「攔截北約飛機取得核彈頭、威脅英美付一億英鎊贖金」XD 誒誒,這麼無所不在的反派組織就為這點錢?
然後我看這集最驚豔的一段,竟然不是在片末高潮而是在片初、竟然不關於龐德而關於反派:這集壞蛋陰謀行動是「劫飛機」,劫的是北約 Vulcan 長程轟炸機與其掛載的兩顆原子彈,不過和未來《雷霆谷》《海底城》《太空城》等片神秘驚悚的「片初劫持」戲大不同,《霹靂彈》的劫持戲不但拍得又多又長、而且中途諸多困難、需要多位第一人稱視角描繪的反派男女委曲求全克服萬難!這倒是第一次讓我覺得通常都被卡通化描繪的 007反派們有血有肉了起來:平常西裝筆挺參加國際會議的反派大頭們、也是捲起袖管撩落下去戰戰兢兢求老闆垂青的,錢不好賺呀 XD
https://i.imgur.com/bJgOlCC.jpg
撇開潛水,對我來說《霹靂彈》的看點就在血汗反派了:開場,就是一位 SPECTRE高級幹部業績未達標還私吞公款,一號貓奴老大不開心了,按個按鈕讓他人間蒸發換回一張空椅子,滿廳高幹們紛紛拿出手帕猛擦汗;在恐懼中畫大餅接業務的二號 Largo,雖說自己在巴哈馬是一方老大,但也是戰戰兢兢事必躬親還親自潛水,對下則仿照一號採取恐怖統治,屬下辦事不利就丟游泳池餵鯊魚;他還動員也能獨當一面周旋龐德的紳士 Count Lippe與淑女 Fiona Volpe執行計畫,他們要誘殺北約飛官 Derval 並收買另一飛官 Palazzi「變臉」代替之,竟還被人家吃定了臨時抬價?
在此真引我對反派女郎 Volpe同感又疼惜:老娘當電影反派已很努力了、一身醫美技術與貴族品味還要仰人鼻息、為了任務甚至忍辱負重出賣肉體了、現在還有毛頭小賊來跟我們漫天喊價?吃定我非他不可否則將被老闆降罪?背後男同事又只想一槍斃他逞一時之快?有沒有人在為案子進度著想呀 XD 耳聽她大膽決定越權給錢責任全我扛、只為委曲求全讓業務能夠走下去,我們這些顧全大局專背黑鍋的中階上班族看了都要掉淚呀... 以今日影視來比喻,我覺得就是看《精靈寶可夢》的血汗火箭隊 XD 總是同為貓奴的阪木老大恐怖統治、下面的勾心鬥角戰戰兢兢懇求他垂青。
https://www.007.com/wp-content/uploads/2019/09/Thunderball_04_Gallery.jpg
本片這血汗反派風雲,甚至是到身段僵硬差點壞事的 Count Lippe受到否定、靈活地見機行事的 Fiona Volpe被給機會將功贖罪、當個重機女郎幹掉盲目追殺龐德的 Lippe時,龐德才慢慢發現有些事不太對勁。相較於血汗反派,本片正派的描繪竟不太討喜:龐德自己在這集就是雲淡風輕查案而已,比較沒有他身為紳士探員又是 Playboy的風流韻味;當年每集都換演員的 Felix Leiter 這次是個黃毛小子,剛登場就很掉漆,接下來幫助龐德也處處令人捏把冷汗;這裡還有 CIA女探員 Paula,看似是龐德幫手其實只幫他追妹,真的任務一來也沒啥抵抗就雙手一攤吞下氰化物...
然後還有個在歷代龐德女郎中外型應算數一數二的法國女郎Domino,她不但是反派 Largo豢養的女人、也是被害北約飛官 Derval 的妹妹,龐德不但跟她要上演調情收服「脫離魔掌」、還要上演「為哥哥復仇」的烈女戲碼... 可惜我這回看下來,只覺得她雖然外貌明豔氣質高雅、潛水身材曼妙動人,但一切都太正典太容易預測、也太不意外地被龐德徹底掌握了。反而,令我念念不忘的還是女反派 Volpe!尤其當她終於欺近龐德隔壁引他上了床、還被龐德反唇「我的風流都是 for Queen and Country」時,終於爆氣「你自命男性魅力騙女上床她就會改過自新」?這次可不行!
https://www.007.com/wp-content/uploads/2019/09/DT000760_Gallery.jpg
這真令我看得肅然起敬呀!雖然我們從不知這麼多人願意加入「惡魔黨」SPECTRE 這種組織是為了什麼理念,但至少這位 Volpe的表現是呈現一種專業尊嚴不容侵犯的。她對事情注重細節一絲不苟、她像情報員一樣低調行事引人入彀、她不意氣用事而能虛與委蛇、她能面面俱到委曲求全以大局為重、甚至要當起 femme fatale 她也是勁裝出擊精準奪命、只是不到亮牌前都高雅貴氣演個交際花、然後為了組織使命可以交出自己的身體、但風流之餘意志堅定絕不為男色所惑...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真是與龐德分庭抗禮的對手!
看到這位 Volpe人如其名留一頭紅髮,我不禁想起《雷霆谷》那位同樣紅髮的駐日西方女壞蛋「十一號」,同樣也是認真工作身體誘惑毫不為龐德所動、只是為貓奴老大辛勤工作的下場竟是食人魚;另外也不禁想到的,是另一部 1983 年老史演的非 Eon版 007電影《巡弋飛彈》,裡面那位高調仇男愛玩性虐的「十二號」女煞星Fatima,看來她的角色和《霹靂彈》Volpe 應是系出同源的不同詮釋?只是比起她的高調囂張,我還是對 Volpe的隱忍投入低調認真更感認同。只嘆壓抑的 Volpe終究在《霹靂彈》死個不明不白、反倒《巡弋飛彈》的 Fatima 囂張敢衝爭來個華麗退場?
https://i.pinimg.com/1200x/ee/4f/b9/ee4fb9032eea115d7e67a51eb39fc015.jpg
這篇談《霹靂彈》竟都在談女壞蛋?沒辦法,誰叫這集不論好人或壞人、龐德或女郎、乃至巴哈馬風土民情,大家都這麼沒戲呢?也許這集 007真正值得欣賞的,還是半片都在海面下的「水下攝影」風情吧?龐德與女郎偕泳調情只是小浪漫、片末美軍空降潛水兵的「海底團戰」才是編舞動作指揮調度的艱鉅挑戰了,水下導戲只能比手勢簡直不可能的任務呀!看來《霹靂彈》把真功夫都砸在這裡了,不但把古典諜報的 007視覺體驗升級、更開啟未來 007歷久不衰的水下浪漫傳統!也許本片 Domino 差強人意的魚槍女郎復仇故事,就交給未來《最高機密》卡洛玻桂完成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JowkFmI1Fo
--
去倫敦都要仔細數大笨鐘敲了幾下
水下魚叉大戰
一億贖金和按鈕人間蒸發空椅子,想到王牌大間諜 XD
也許1965年一億英鎊是天價,王牌大間諜也拿這開玩笑
王牌大賤諜只要了100萬XD
這部劇情簡單直接,但是超級好看
嚴格來說,第一集就已從諾博士口中聽聞幽靈黨的存在
幽靈黨投資的咖啡店年收入好像不只1億鎂了
王牌大賤諜明顯拿這當哏的啊 當時看到笑死
不過幽靈黨搜刮鑽石應該賠不少錢
我認為這部片可以視為007電影的"基準"
26
[問卦] 007龐德系列電影最好看的是哪一部007龐德系列電影從1962年推出到現在 有很多經典的作品 最新的生死交戰也快上映了 過去最優必看的是哪一部呢? 第七號情報員 第七號情報員續集25
[普雷] 007 金槍人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複習 007到了羅傑摩爾時代、看過了最喜歡的《海底城》,那更古早的《金槍人》與《生死關頭》呢?看到《金槍人》時我不禁嚇了一跳,突然很好奇《海底城》是不是個 007風格的分水嶺:在《海》片中,神奇道具的童趣使用五花八門令人大開眼界,但在《金》片中龐德根本沒有小道具、甚至 Q只是提供案情相關的科技解說;在《海》片中,龐德女郎得到極高規格的對等處理、僅在最後退居為待救女郎但有其劇情意義亦有其尊嚴,可是在《金》片中諸位女郎充滿刻板印象與獵奇凝視、甚至龐德對待她們的方式處處暴力與貶低、根本不是風流紳士而是霸道男子! 小時候我媽也帶我在家看這片錄影帶,現在回想起來還真令我心驚:看龐德在螢幕上甩女郎一號巴掌、勒女郎浴袍、這女郎還對他死心塌地交出自己?而女郎二號是天兵傻妞,對龐德嘴上拒絕身體很想要、慾火難耐狂吃另一個女郎的醋、自以為可以當間諜卻笨手笨腳、玩壞的不止大車而是整個基地、甚至翹臀亂撞還會按到不該按的差點害死龐德、還要一直穿著比基尼到處亂跑 XD 龐德這風流情報員性好酒色觀眾心裡都有底,其上乘者調情交鋒平起平坐、其中庸者當傳統騎士拯救美人,但本片這種對女性動粗的龐德?貶低女性的角色設計與鏡頭呈現?這不是我認識的 007... 不過且先回想小時候,這些糟糕的性別描繪有印記在我腦海嗎?還好應該並沒有,我看了都忘光光 XD 但我記得多年念念不忘的,還是本片反派「金槍人」充滿自信的風采、他若無其事組裝起來的金槍、他景色絕美的下龍灣秘密基地、他那位關係扭曲的侏儒管家、他宛如馬戲團的鏡廳靶場、以及他對心中偶像 James Bond 的病態迷戀... 當然更不會忘記龐德靈機一動善用這迷戀的逆轉乾坤!這次複習,我才發現演員是 Christopher Lee,記得我是到了 2000s他年逾八十演《魔戒》與《星際大戰》系列時才認識他,現在回看他五十多歲的「金槍人」風采真覺是他救了整部片! 不過風采歸風采,我覺得此片的諜報故事並沒加重表現那風采、反而把本來可以單純重擊的核心魅力給變得模糊了:這位「金槍人」Francisco Scaramanga自小在馬戲班長大、與動物為伍、對人類殘暴累積了扭曲的童年仇恨、長大成為神秘殺手一槍一百萬美元、還擁有客製化手槍與子彈建立高檔品牌與風格... 可以說殺手這一行他已做到頂天是大師等級了?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他仍設了個迷宮戰場固定邀人前來競技、只希望能繼續挑戰世界頂尖殺手證明自己的藝術卓越、而他最終挑戰的對象就是鼎鼎大名的 007。9
[好雷] 迷離夜蘇活 Last Night In Soho (2021 英國片)最近在家複習歷代 007電影都沒進戲院、終於進戲院看期待已久的《迷離夜蘇活》,結果覺得和 007相當有緣呀:女主角「穿越時空」映入眼簾的就是 007電影《霹靂彈》(1965)、電影開頭還神秘兮兮地獻給一位「黛安娜」、一般人第一個直覺可能想到隔壁棚「黛安娜王妃」時、繼續看下去才知是獻給《女王密使》的龐德女郎「黛安娜瑞格」Diana Rigg!還不只她,連《金手指》片頭戲份不多的一位龐德女郎 Margaret Nolan 也在本片演了個酒吧老女士,兩位演員都於去年過世、而本片就成了她們最後演出!(還有酒吧點酒「薇絲朋」與倒酒小弟「詹姆斯」等等小梗) 嚮往六零、前進倫敦 此外還有六零偶像 Terence Stamp 也來演個老紳士、六零坎城影后 Rita Tushingham 演女主角的外婆,四個老人都飾演現代線角色、真不禁令人聯想過去線的 1965 年那時他們是何等風采。想想那個披頭四帶領風潮、讓整個倫敦以「蘇活區」為中心叛逆起來、養出一堆男孩搖滾團貢獻本片選曲、嬰兒潮少年走跳 Carnaby Street 的「搖擺六零」,還有風流男人女性迷醉的偶像代表 007、老大英帝國衰退轉型多元文化新英國... 對今天又是脫歐又是移民危機又是極右排外的英國來說,六零年代應該就是記憶可及的「美好年代」呀!言念及此許多影迷都會想到《午夜巴黎》? 有位版友文章也稱本片為「驚悚版《午夜巴黎》」了,我也覺得《迷離夜蘇活》的精神是頗有該片的倫敦版味道,不過表現形式與故事設計仍是大不同:《午》片有認真的穿越時空、《迷》片則只是通靈看見過去,《午》片有見到很多真實歷史的文人雅士、《迷》片則完全沒有碰觸真實明星人物而都只是虛構,《午》片就伍迪艾倫劇情片說很多話對很多戲、《迷》片是 Edgar Wright 片很重歌舞攝影選樂等舞台效果與視覺風格,《午》片透過親身經歷與對話思辯反省腦中眷戀歷史的「美好年代」、《迷》片則透過一樁歷史懸案反省腦中眷戀地理的「倫敦大都」。8
[好雷] 007 海底城 The Spy Who Loved Me (1977)複習 007老片複習到《八爪女》後,由於《最高機密》和《太空城》這幾年已複習過,就直接跳看 1977 年《海底城》!這部我也是小一或小二時陪媽媽看的,現在想想當時我媽還真敢:片頭幾個西裝男配一堆裸女還露點、龐德與女郎生存術「共享體溫」、男性軍艦尊重女性保障淋浴權、專業女間諜身穿 SM 裝等待龐德來救美 XD 這種東西怎麼看都兒童不宜呀!當然我身為兒童也沒記住這些,只記得每次看到大鋼牙配樂雖驚悚但心底只有歡樂、看到跑車變潛艇超驚豔還做成樂高、看到「海底城」配古典音樂優雅地浮出水面、雖然還是下集太空城才真滿足了「城」的期待... 長大再看,首先有點啞然失笑發現這「城」竟然這麼小,應該也就是個反派指揮中心或秘密基地的等級,而且造型簡單我當年用樂高應該也做得出來 (?);甚至它在片中的露出次數其實也不多,城內的壞蛋 staff其實也就小貓兩三隻,真正的壞蛋大本營應該還是那艘鉅型油輪 Liparus... 不過還要長大成人才開始能品味原文片名 "The Spy Who Loved Me" 在本片要體現的精神。當然啦,這片名是從伊恩佛萊明小說借來的,雖然根本就在講自己新故事,那這片名所述「愛我的間諜」,是在說風流探員 007再次發揮他男性魅力、折服外國女間諜帶到我大英床上嗎? 光看片頭冷若冰霜的蘇聯女情報員 XXX、與片尾 007開香檳躺床長官別打擾的 "Keeping the British end-up, Sir",還真的頗像施展墮落西方男性魅力融化蘇聯烈女成為「愛我的間諜」XD 不過這過程倒是峰迴路轉充滿迷情還很有的談。在《海底城》片中的新時代,雖然西方資本陣營與蘇聯共產陣營仍在冷戰中,但在系列電影中第一次登場的蘇聯情報頭子 General Gogol光降 MI6行動辦公室與 M坐下喝杯茶:我們英蘇兩國的競合已進入新時代,這次兩方各有一艘核彈潛艦神秘消失,當然要開始放下成見合作查案,搭起友誼橋樑的大使就是兩方王牌 XXX & 007!7
[好雷] 007 女王密使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1969)複習 007到了六零年代,複習到今年《生死交戰》高規格致敬的《女王密使》:前一部是天馬行空的《雷霆谷》(1967)、後一部是玩世不恭的《金剛鑽》(1971)、中間竟夾著這麼一部寫實深情的《女王密使》(1969)真是歷史的異數!這異數有好多點:其一,是二代龐德喬治拉贊貝唯一一部,拍完這部史恩康納萊又被找回來一次;其二,是導演 Peter R. Hunt唯一一部,他本來還是前五集 007電影的元祖剪輯師,結果第六集升級導演後就揮別了 007系列;其三,自 007票房開始破億以來,這部是最淒慘的只有 6400 萬美元… 其四,以我小時候跟媽媽看錄影帶的經驗來說,根本不記得在老史這代中間還夾了個喬治拉贊貝 XD 沒辦法,這看起來真不是小孩看了會歡欣雀躍的「主題樂園」片,比起《雷霆谷》以宛如噩夢般的卡通化火箭開場、比起《金剛鑽》天上的衛星武器燒飛彈、更別說比起兩片的異國風情與卡通化殺手反派、還有 Blofeld老爺可愛的貓咪... 《女王密使》真的沒辦法在小小心靈留下什麼童趣看點呀。我兀自疑惑到底小時是否真看過《女王密使》?看到中段雪地馬上記憶湧現:007 電影歷年六場經典滑雪戰、就以《女王密使》為濫觴,而且雪日雪夜雪車雪堡雪橇共五場戰好戰滿! 瑞士雪山,經典優雅 原來,雖然我完全不記得此片的主角與劇情,但它已在我小小心靈留下「007 就是要滑雪」的經典印象,也讓我對日後歷代 007電影只要有滑雪就莫名地情有獨鍾!譬如羅傑摩爾的《海底城》與《最高機密》、提摩西達頓的《黎明生機》、老皮的《縱橫天下》、阿丹的《惡魔四伏》,這些電影評價好壞且不管,共通點就是龐德與女郎的關係在那集深情而雋永,絕不會是插科打諢獵奇異國風情的一集、而一定是溫雅紳士珍視異國文化的一集。結果看到滑雪元祖《女王密使》,真正是其中最經典深情,尤其我看 007最重視的「龐德與女郎關係」在此更是對等 rival第一名!5
[ 好雷 ] 霹靂彈 007上一部金手指中金手指是初次的個體戶反派,而霹靂彈將重點移回007的頭號敵人--幽靈 黨 (史恩老爺子之後演的巡弋飛彈基本上就是霹靂彈的劇情,票房慘輸八爪女) 開頭007解決了幽靈黨的重要幹部,使用酷炫的噴射背包,開著DB5大搖大擺地從其他黨羽 的眼中逃脫5
[好雷] 007 生死關頭 Live and Let Die (1973)複習 007終於複習完最奶油的羅傑摩爾七集!突然覺得應該重新定義一下他「奶油」的具體性質,我個人覺得在七集間也是有細微變化的:最後一集《雷霆殺機》已是風流自戀玩世不恭、倒數第二《八爪女》暢遊異國當殖民老爺、倒數第三《最高機密》則最紳士地深情溫柔、居中的《太空城》是輕鬆幽默天馬行空、第三集《海底城》融合了深情與幽默像是奠定了摩爾風格分水嶺、第二集《金槍人》好像在嘗試壞男戲路但不太成功、那摩爾初登場的第一集《生死關頭》呢? 看完後,覺得這是最難以定義的一集,它的故事與角色紛至沓來目不暇給、個個充滿高度風格令我都還來不及消化、突然間又到了下個地方見了下一個人展現了截然不同的風情!而這一切風情有個屬於這集的主題大傘去涵蓋它嗎?乍看是有個「黑人」或「巫毒教」主題啦,但這大傘下的人事地物仍然多樣紛雜;然而正當我開始覺得風格難以統一呈現一團混亂時,那令人聽了就不覺得是 007的配樂卻又將一切奇景整合在一起:就是非常有個人商標的後披頭時代壞小子 Paul McCartney! 《生死關頭》片頭曲 "Live And Let Die" 由他與當年妻子 Linda共同寫作、並和他們新樂團 Wings協同演出、還有號稱「披頭五」的 George Martin以高度默契靈活運用他片頭曲寫全片配樂、所有片中令龐德與觀眾「悚然一驚」或「心下一凜」的驚悚梗通通採用片頭曲主題!對我來說,這是種截然不同的 007風情、有別於古早的大樂隊配浪漫美景動作戲,這次是保羅麥卡尼對黑人靈魂樂自由挪用的嬉皮風、伴隨著龐德開著美國福特與雪弗蘭六零年代加長型汽車(還有前殖民地雙層巴士?)、開過美國南方與加勒比海島國遍覽荒野與水鄉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