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流麻溝15號-海浪是裙擺還是向岸邊吐沫?

看板movie標題[心得]流麻溝15號-海浪是裙擺還是向岸邊吐沫? 作者
allen01906
(曉頌)
時間推噓24 推:29 噓:5 →:24

電影初始,海天對調,色調冷冽,海浪在畫面上半不斷擊打黑色岩岸,天空在畫面下半呈現深深淺淺的灰。直到電影進行到後半,觀眾才明白,原來那是倒吊被刑求者的視角,導演從第一幕便邀請觀眾用受難者的角度來觀看,開始娓娓道來這樣一個「女性」群像故事,海水也是溫柔的意象,宛如五湖四海都灌進一條流麻溝。然而這也是導演最才華的展現了。

聽聞友人觀後說,這部電影金馬只入圍一項最佳原創音樂,其他什麼都沒有太扯了,太扯了!所以在這句話後的數小時便趕赴影院,觀前即使知道講述白色恐怖,但也沒有去查詢綠島的任何相關故事。既然是「電影」,我就暫且拋開「根據史實改編」這項事情,回到藝術本質跟故事結構,而不是議題先行。

那,基於這個出發點,我可以先闡述結論,這部電影在金馬獎沒有入圍劇本獎(最佳改編獎甚至只入圍兩個仍未見此部)、演技獎,都是合情合理的。平板蒼白的多線流水敘事和疏於經營的角色辯證是最大的敗筆。

故事講述著綠島女生分隊中三個主要角色的生命歷程。只是因為畫社團海報的女高中生的「余杏惠」,而被抓到火燒島進行思想改造。在此結識了年輕貌美的舞者「陳萍」,因為拯救妹妹和其餘山東女學生,而自首是共產黨;還有鼓吹堅持信念的馬偕護理士,同時也是媽媽的「嚴水霞」。電影對於她們為何入獄幾乎沒有任何鋪陳,也許確確地呈現了真的不明所以的無辜感,但也犧牲了最能和觀眾建立共鳴的生命經驗。而導演讓三位角色第一次交集衝突,是在志願貢獻什麼才藝的時候。嚴桑的不志願、陳萍的指責,乃至嚴的反指責,以及都還未被任何「啟蒙」跟「影響」杏子的旁觀,都初步帶出了彼此不同的性格。然而最可惜的是,這也是三人辯證刻劃最多的地方了。

嚴桑—沒有縱橫交錯只有滿滿聖光

過往關於白色恐怖,面向較為大眾的影視作品,受害者鮮少是社會主義支持者,容易以「只是讀點書怎麼可以受到這種迫害」、最「純潔」的姿態出現。即便是「思想犯」,他們讀的書往往是文學作品,少有真正讀馬克思或要「顛覆政權」的人。

這次電影中的嚴桑雖與「社會主義青年同盟」關聯,也真的在獄中「吸收」人支持她的理念,但導演卻以一點擦邊球的方式,用公平、自治、理念等,代替社會主義的訴求。或許是因為基於史實而必須提到左派,但敘述口吻的困難性又放棄在這層敘事上的經營,將嚴桑塑造成單一且聖母化的樣貌。只是面對一個有社會主義背景的角色,卻不能在故事中呈現她與其他無辜受害者的差別和複雜度,很可惜。這裡如果能夠編織得扎實,讓觀眾在即使她真的支持「社會主義」,卻依然能對定奪罪刑的程序不公、處置手段是否悖反人權,乃至整個時期的不公義能保有懷疑,豈不是能更成功展現人性的複雜與深度?

所以我們在電影中只能看到其一再苦大情深地皺著臉,最大演技跟掙扎也僅能展現在對兒子的牽掛。像是羅幹事落水你有感受到她的掙扎嗎?沒有,作為觀眾也沒有懸念會選擇伸出援手吧。在面對導演安排三位角色第二次衝突時,也就是陳萍要求杏子到話劇社時,對嚴桑拷問:「What if she is jailed?」也沒有更進一步探討她所謂的「犧牲會帶來光」,如果理念先犧牲了無辜的人而該有的自我批判與掙扎,也是很可惜的安排。

陳萍—藝術家與婊子只有一線之隔

陳萍永遠都是悶悶不樂,這當然其來有自,她在送來被改造前,是學習舞蹈多年的高知識分子,然而來此以後,舞蹈卻成了服務大隊長和愛國的存在,再也不是對「藝術」的追求,難怪杏子說她是藝術家時,她嗤之以鼻。

陳萍無疑在電影中是一個亮眼的存在,舞蹈那段確實將哀傷和無奈,完全用技藝表達出來,也如實傳達給觀眾。不僅如此,相較於白紙一張的余杏惠、完美無瑕的嚴水霞,她的性格複雜立體,可以決絕昂然為妹妹、同學們挺身而出,也可以在火燒島時淡然冷漠地在同儕、教官的冷言閒語間無視地繼續自我生存的方式。用任何方式決定活下來,演員在這一方面做得很好。尤其有一幕亮點令人印象深刻,在陳萍看到遺書,得知妹妹陳果心臟病可能死亡後,杏子以為她跳海自殺,為了拯救而溺水,陳萍反而是拯救者,這裡將她的性格跟生存觀展現無遺且好看。

無奈的是,她本身的複雜性,先天上已經因為背景鋪陳極簡,而讓觀眾對其失去共感性;後天的安排,理應能和其他女子分隊成員產生的化學效應,都消失了,最大的衝突只發生在和大隊長的空間中,然而最激烈的對峙竟也只是要求她留下來陪伴未果,的那聲大吼而已。這樣的複雜性,本來在回到台灣島上還能再有漣漪,然而她只是望了望照片,思忖著該不該忘,便轉身賣麵去。一切的一切,都可惜了那個在藝術家和婊子間,能產生的多樣性。

杏子—天真在劫難以後仍天真是愚昧

至於不同於另外兩位主角那樣強烈個性與執念,余杏惠就是一個普通、喜歡畫畫的無辜女高中生,還不懂得大人世界的糾結紛擾,就莫名其妙被捕,即使身處獄中也用最真誠的眼神與良善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導演選擇用杏子來展開敘事的角度,本該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因為全然空白,所以可以是很好的觀眾帶代入角度,不管是沒有先設立場的,或是認為不需要關心政治的,還是完全站在相反方向的,都可以藉由她被「啟蒙」的過程,去找到進入故事的路徑。

然而她的純真在經歷了各種考驗、打磨和粉碎以後,仍然只有純真,而不帶任何世故、判斷跟對人性的失望,就天塌下來了我始終善良跟永遠付出。這其實是最可惜,也是劇本上最失敗的地方,電影對她刻劃掙扎的兩處,一是女隊中第一個被叫起來是否簽志願血書,再則是收到家人的肉鬆、照片卻一樣是願不願意「被」志願。兩者呈現的都不是受了嚴桑啟蒙後所產生的「自我」思考,而僅僅是無助的擔憂和受驚。

但她真的這麼無知嗎?在長官訪視時,話劇社男生的犁頭歌表演時,她在觀賞時不用別人講明,也自知不妥。然而劇情從這裡開始,她也沒有更多主體性可以思考跟選擇,都只能是旁觀、路過的角色,像是看著外省大兵吼著「阿婆還在等著我回去」,還是聽同樣關在碉堡裡的國民黨員哭喊「沒想到國旗是塊破布」,彷彿安排的理由就只是為了推動這些基於史實的場景出現,過場。或許不該說「彷彿」,以導演的企圖跟實際的執行能力,大概真的就是這樣的原因了。

畫蛇添足的大團圓場景

故事最尾,有人想要遺忘,有人拾取記憶面對受害者的家屬,有人則以逝去者發著聲卻仍傳遞著所謂的信念。電影創造出一個平行時空,想像不分族群、沒有分別、再無傷害的幻境。看似昇華,事實上,這個場景失敗的點來自於角色塑造得扁平,並且所有成長跟轉變的機會和互相辯證都抹殺了,卻不知道如何收束,故而僅能用最無聊的去政治化方式,來做HAPPY ENDING。

但我認為不如以嚴桑走上刑場之前微笑的照片結束,來得有力量──這個笑容並非虛構,
在電影最後呈現該案14名遭槍決者的「遺照」,都是帶著笑容的。(儘管因為角色經營得不夠成功,在看到笑容的當下,仍會感詭異,但依舊可以感受得到震撼)

提筆至此,或許都是對電影的批評。但我必須說,我還是認為花錢看這部電影是值得的。而前文都是針對電影「美學」上的討論,依然感謝有人願意花心力在述說這樣的故事。尤其當我回家後開始爬文、查詢每個故事,才真正知道原來每一句話、每一段看似前後無關獨自成立的事件,都可能源自於一段明明白白發生過的歷史。

所以對於導演想要把接收到的每個真實故事,都消化、揉合進整段電影裡,是感到佩服的。也理解當初募資時訴求是以「還原史實」來做號召,在做劇本安排上能有多大的改動確實並非易事(例如要將原住民唱歌那段放進來,好像也就只能那樣放,但放在電影脈絡中來看,會變成好像只是在用原住民這個意象,前後並沒有連繫;就不再多提其它外省拆散殉情情侶的軍官等等)。但也因此感到可惜,這是它成也是敗的地方,所以友人的伴侶說「你能說它好不好看嗎?」其實不難回答,它當然好看,它好看的理由是因為歷史本身足夠的悲劇性,時代的罪惡只要讓觀眾感同身受,就不難被撼動。但它差強人意的也在,當你把那些國族、時代拋開,觀眾就像是將生硬的史料知識,在劇中對號入座才賦予了其意義。

這回應了「根據歷史改編的電影,是否要完全遵就於史實?」這個亙古的命題,不同語言、不同世代更迭推出的一部部作品中,在爭議跟討論中早就給出了說明。要基於史實才稱電影,何不看「紀錄片」就好;拍不成紀錄片,用黑白照片、後人口述,短短半小時也能達到相同力道。所以我們為何需要「電影」?既然要改編,既然都有了自我選擇的視角,就不要害怕更深層、複雜的辯證。

如同電影初始,海天對調,色調冷冽,海浪在畫面上半不斷擊打黑色岩岸,海浪貌變化多端,如同黃麗群所說的,白色的浪緣可以被形容成搖搖的裙擺,但你也能說是,周而復始的白沫,是海洋永不
懈怠地對著岸上吐口水。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186.214 (臺灣)
PTT 網址

r50693 11/09 10:34補充一下,是入圍歌曲不是原創音樂

edwin040286 11/09 11:35真的刻劃不佳,可惜電影其他出色的部分

edwin040286 11/09 11:38推原PO最後一段

cbov 11/09 11:45政宣洗腦片 不愧是綠共會拍的

emilyaa 11/09 12:06沒有思想的人,只會在那邊綠共綠共的喊,

emilyaa 11/09 12:06真的有綠共,還有辦法讓你出來喊綠共嗎

emilyaa 11/09 12:06

emilyaa 11/09 12:10寫得很詳盡,帶出不同的觀點。

emilyaa 11/09 12:10也喜歡這部片帶來的感受。

hTcCherWang 11/09 12:24綠共崩潰Qqqq

JiangWanan 11/09 12:31我以為是在專制獨裁國家 竟然還有這種洗腦人民的影

JiangWanan 11/09 12:31

edwin040286 11/09 12:36人家認真寫文章,如果只是要發洩政治情續有別版可以

edwin040286 11/09 12:36

SilentBob 11/09 12:45綠共的特徵就是戳一下就崩潰開始胡言亂語一大串

a6300072 11/09 13:06綠共的片一定要去捧場一下,才有動力去投票。

chenhom 11/09 13:27到底是多麼無知 才會只能喊出綠共這種評論?

iam0718 11/09 14:11歷史值得回顧 但有些人只會看歷史而已 也不能怪

cimetiere 11/09 14:20原Po只是好好講影評,偏偏有一堆4%黨來亂

emilyaa 11/09 14:51原來4%黨的水準就是這樣欸^^

jin0 11/09 15:57講一句綠共都不可以啊?懷念馬英九時代可以罵總統

HakkaChipa 11/09 16:37笑死怎麼還有人在崩潰,這電影內容到底哪裡有褒民進

HakkaChipa 11/09 16:37黨了,提不出任何敘述像機器人一樣ww

q02210221 11/09 16:39分享的影評,結果還有人亂扯綠共真的無言

ko7625 11/09 17:50有人綠共就有人4% 就跟阿蝙與小丑一樣雙生相吸 只是

ko7625 11/09 17:50兩邊看起來都像小丑

oboesoul 11/09 18:48就是關鍵字機器人啊,推文永遠都是綠共

oboesoul 11/09 18:48把帳號賣給這種團體滿可憐的

shanpeilee 11/09 19:05推用心感想,同樣覺得可以再更好

coasts 11/09 22:41認真回覆

coasts 11/09 22:41最後的大團圓真的有點多餘

coasts 11/09 22:41嚴桑槍決後接上 受難者照片直接結束

coasts 11/09 22:41比較有力道

foolfighter 11/10 01:10蔣家共犯的後代跳腳了

devin0329 11/10 05:37原來板規允許把出品人/監製抹黑成共產黨?

devin0329 11/10 05:39https://i.imgur.com/46PGwgN.jpg

devin0329 11/10 05:39言論自由變成獨裁專制

linchunan 11/10 07:04最後一段真的是你寫的嗎...兩三天前才看過耶

※ 編輯: allen01906 (27.242.186.214 臺灣), 11/10/2022 08:28:40

c2c10418 11/10 08:59推好看到不行

NICKSHOW 11/10 09:13我覺得討厭綠說綠共我也挺尊重

NICKSHOW 11/10 09:13但往往這些人一邊喊綠共爛 一邊又大舔中共

q1250127 11/10 15:19分析得很好推一個,尤其杏子部份,角色像跑rpg開捲軸

q1250127 11/10 15:19觸發npc一樣,非常可惜

freshSN 11/10 22:34分析的很好!推推

wind5030 11/11 00:36推缺點分析,很認同

silendy 11/11 15:55推認真的分析

BILLBOARDS 11/11 17:59現在是綠色恐怖!

Kimitsao 11/11 23:01現在是綠色恐怖 樓上妳就被抓去綠島吊起來了啦 某

Kimitsao 11/11 23:01些人真的是很可笑 整部片根本沒有在煽動仇恨的意思

Kimitsao 11/11 23:01 過去國民政府做的事本來就不能推到現在的國民黨身

Kimitsao 11/11 23:01上 電影的出發點只是要我們不要遺忘這段歷史 記住

Kimitsao 11/11 23:01那些沒有名字的人 記住我們現在能張開口暢所欲言是

Kimitsao 11/11 23:01多麼得來不易

flora6816 11/12 02:22推分析

BosRedsucks 11/12 12:444%真有水準

cloudy99 11/12 23:17推 缺點分析很有感

oliver81405 11/13 17:04綠色恐怖? 如果真的有綠色恐怖 我一定把柯糞抓起

oliver81405 11/13 17:04來去倒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