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錄取] Utah Accounting PhD

看板studyabroad標題[錄取] Utah Accounting PhD 作者
ccvc
(Economist)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5

網誌好讀版本 (https://reurl.cc/5l2xZ7) 會持續更新連結和相關內容

Application Results

Admission: Utah Accounting PhD Program

Interview: CU-Boulder (1/15), Maryland (1/19), OSU (2/13), Utah (3/24)
-- special case: UW (12/30), Houston (2/12)

Rejection: Harvard, Michigan, UNC, UT-Dallas, WUSTL, Berkeley, PSU, BC, Toronto, Cornell, Arizona, ASU, UCLA, Miami, UC Irvine, Wisconsin, Rice, Waterloo

Background

Education
-- 2017-20, UBC, MSc Finance
-- 2014-16, Duke, MA Economics
-- 2009-13, NCCU, BS Finance, Statistics (minor) 政大財管, 統計 (輔)

Accounting/Finance/Econ/Math/Stat Courses
-- PhD (Accounting): 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 I, II,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ory, Stock Market inefficiencies

-- PhD (Finance): Empirical/Theoretical Asset Pricing, Empirical/Theoretical Corporate Finance

-- PhD (Econ): Micro I, II, Macro I, Econometrics I, II, Political Econ

-- Master's level: Machine Learning, Time Series, Applied Econometrics, Mathematical Financ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 Undergraduate level: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Fundamental Accounting,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dvanced Calculus (i.e. Mathematical Analysi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Probability Theory, Linear Algebra, Statistics, Calculus, Regression analysis,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Recommendation: UBC Accounting*4 (Instructor*3, RA*1)

Research Experience
-- 2018-20, UBC (Finance & Accounting)
-- 2016-17, Academia Sinica (Econ Institute)
-- 2015-16, Duke (Fuqua Finance)
-- 2012-13, NCCU (Finance)

Honors
-- UBC Sauder PhD Fellowship
-- Duke: Merit Scholar Award*2, Fourth Semester Award
-- NCCU: Outstanding Graduate (1%), Presidential Award (書卷獎)*3 (5%)

Test: 690 (GMAT), TOEFL waiver

Work Experience
-- 2015, Citibank, Summer Intern
-- 2013-14, Taiwan Army Military Police, Second Lieutenant


申請背景

從立志讀博當教授到現在大概也過了 10 年,在留學版寫文章多年,沒想到又需要再次分享錄取心得,算一算前六年有 10 篇 m 文,也稱得上對留學版有些貢獻。在政大和 Duke 的求學背景可以參考上一次的分享文(https://reurl.cc/ZOjv56),而申請會計博士,很多方面的申請資訊也與之前的分享文雷同。

三年前申請上 UBC 財金博士班,本來認為就是往這方面前行,只是沒想到在一年級的 summer paper 之後,教授們覺得我的研究表現不如他們預期,綜合其他一年級的財金、經濟博士課程表現,他們建議我轉到財金碩士項目。

(UBC MSc Finance 就讀心得參考此文章 (https://reurl.cc/O1kn3r))

離開博士班的時候,當然覺得很挫折和怨懟,心情調適許久,也試圖想說就去業界發展,反正努力過後也沒什麼遺憾,自己有多少實力也大概知道。在二上的時候,參加很多商學院或學校舉辦的就業說明會,還有經濟系的 econ consulting 說明會等等,甚至也跑去考 CFA Level I,準備往業界發展。

但與此同時,那學期我只上兩門課,一方面不缺學分,二方面讓自己輕鬆一些,有剩餘時間則可以找工作。而我分別修會計實證方法的博士課和機器學習 (ML),也讓自己保留彈性,看是不是之後還可以選擇申請會計博士。雖然之前也申請過會計博士,但這門課還是求學以來第一次上會計博士班課,所以二上的時候我也沒打算申請博士班,畢竟對會計研究還不是很熟以及推薦信不足的問題。但這學期開始對會計研究了解並產生興趣,並且跟授課的教授保持不錯的關係,之後也曾當其 RA,順利拿到一封推薦信。而 ML
課程則是現在會計跟財金新穎的研究方法,那個學期雖然只上兩門課,卻收穫滿滿。

說到跟申請會計博士的淵源,其實一直以來都有教授問我有沒有興趣,要不要申請。還記得在政大的時候,剛開始修初會,可能下課常找教授問問題,那時候教授問我對會計 (研究) 是否感興趣,但當時年紀小,以為會計大概就是寫分錄那類,不知道在研究什麼內容,殊不知真正會計的研究,跟課本所學的內容相比差異很大。

到 Duke 的時候,一直都是以申請財金博士為目標,但我的 RA 老闆在我畢業後、申請前,研判我的背景和研究興趣在 corporate finance,不斷強調要我多申請會計博士班,因此我三年前申請的會計博士數量,甚至超過財金博士,但當時我連一門會計博士課都沒上過,對會計的研究知道皮毛,然後看起來很多題目跟 corporate finance 類似。而在離開 UBC 財金博士班後,也有一些財金系教授建議我,看要不要試試看轉往申請會計博士,如果還是想繼續學術生涯。另外又有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之下,就決定再給自己一次申請博士機會。

緊接著碩二下的時候,除了系上規定的兩門博士班 asset pricing 必修課外,我還有選修另一門會計理論的博士課,授課的教授有非常好的研究經歷,除了發 top 3 會計期刊外,年輕時也發過 Econometrica, JPE 等經濟頂級期刊,人也很親切,願意給學生建議、幫學生寫推薦信。經過一年的會計研究課之後,基本上對於會計研究有著初步的了解和認識,financial accounting
和財金的研究方式極為類似,很多題目重複性也不少,基本上就是補充一些會計知識和他們看事情的角度,相對其他領域轉換,會計和財金之間的研究領域差距不大,會計研究跟大學部和研究所的課程內容,相對差距反而比較大。

而上完二年級後,當時已經符合畢業標準,但想說隔一年才申請,與其回台灣找 RA,不如延畢留在 UBC 做 RA 然後繼續上會計博士課,加強自己的會計研究背景。於是暑假幫兩位教授整理資料跟文獻,接下來第三年也順利把另外兩門 UBC 會計博士必修課補滿,並且幫其中一位教授持續做 RA,累積不少研究跟寫程式 (R) 處理資料的經驗,收穫良多。最後順利拿到四封會計系教授的推薦信,準備申請學校。


申請數據統計

會計博士相對財金博士而言,申請者相對較少,但錄取率也未必算高,以下是幾家學校的申請數據 (錄取者/申請者):

-- Wharton: 3/84 (2019)
-- Columbia: 3/96 (2019)
-- Berkeley: 2/71 (2013)
-- Northwestern: 2 (enroll) /7 (ad) /57 (2019)
-- UT-Austin: 3/7/109 (2018)
-- UMN: 2/3/31 (2019)

可以發現申請人次波動大,但大部分學校都只收 2-3 人一年,總錄取人次則是看有多少人拒絕。像 UBC 還是固定每兩年收 2 人,剛好今年沒要招生,所以我也沒辦法申請。另外今年我有面試的學校,像是 OSU, Maryland, Utah 也都表示只收 2 人。


申請者背景
那要如何在這群申請者當中脫穎而出,如果我們直接引用史丹佛會計博士班的準備條件:It is desirable for students to have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applied microeconomic theory, econometrics and mathematics (linear algebra, real analysis, optimization, probability theory) prior to the start of the program. Adequate computer programming skills (e.g. Matlab, SAS, STAT, Python) are necessary in coursework. A traditional accounting background such as CPA is not required.

可以發現申請條件有以下幾個重點:

-- 經濟課程 (applied microeconomic theory, econometrics):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在會計博士班的時候,必修課是包含個體經濟、計量的博士課,要跟其他經濟、財金等博士生一起修課,但如果學校有提供經濟碩士的課程,或許可以只要選修個經、計量的碩士課即可。而特別是應用計量的部分,之後的會計博士 seminar 課和論文,會經常用到一些計量工具 (IV, RDD, DID) 來解決內生性問題,所以是必須修的課程內容。個體經濟像是賽局或機制設計等內容,則可以幫助之後的理論課。

-- 數學/統計課 (linear algebra, real analysis, optimization, probability theory):要上這些經濟博士課的時候,有一些大學部的數學和統計課是必備的內容,像是線性代數、高等微積分 (分析導論)、數理統計或機率課,都是最好能在進到博士班以前補齊基本內容。由於很多大學部會計系只有修基本的微積分、統計學,但這樣應付博士班的經濟課程是完全不夠。

-- 統計軟體 (Matlab, SAS, STATA, Python):由於大部分的會計研究都是實證為主,因此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傳統的會計教授比較多使用 SAS, STATA,近年來處理文字分析或者應用其他 ML 的教授,很多都偏向使用 Python,而像我的 RA,教授則是偏好 R。比較建議進到博士班之前,能至少熟悉 SAS/STATA 其中一個,以及 R/Python 其中一個。

-- 會計課背景、會計師:這一點每個學校不同,有不同的重視程度和偏好學生類別。有的學校喜歡偏向經濟背景,數理掌握跟研究方法銜接比較快。另外的偏好會計背景,像是主修會計、會計事務所經驗或 CPA 等,那對會計議題的掌握以及未來的教學都是很大的加分。這一點也是我申請最弱勢的地方,畢竟除了會計博士課之外,我的大學部只有初級、中級會計、財報分析這幾門會計課。

而如果能做一些 RA 累積會計研究背景,也是很好的加分項目,或者有機會上博士課寫期末研究 proposal or project,都對申請很有幫助。最近也有一些學校有開設全職 RA 項目,像是 Chicago Booth, HBS, Columbia 都有在招人,相關申請資訊可以在 NBER, 各頂尖大學的招聘網頁 (ex: Harvard econ, Yale econ) 找到相關資訊。如何申請這類全職 RA 則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https://reurl.cc/L37oZ9)

而在剛開始申請時,也可以參考 BYU PhD Wiki,裡面有很多初步的研究準備介紹,像是如何準備博士班、會計學術研究是什麼、博士生活簡介等主題介紹。


申請資料

除了成績單之外,最基本的文件就是 CV 和 SOP,面試的時候 CV 重要性會大於 SOP,教授會針對在 CV 上的修課經歷、研究經歷 (RA, research project),問更多詳細的內容。CV 的重點大概有以下幾個重點:

-- Contact information: email, cell phone, website

-- Education: 主修、輔系、GPA、修過的重點課程

-- Research experience: RA 經驗,包含全職和兼任,並且簡單敘述做的研究內容和工作。

-- Teaching experience: TA 或教課經驗。

-- Working experience: 工作、實習經驗。

-- Publication/Research Papers: 如果本身沒有論文發表,可以用大學及研究所做過的學期報告,列出名稱摘要。

-- Computational skills: 統計軟體(語言)像是 R, Stata, SAS, Python 都可以放、使用過的資料庫 (ex: Compustat, CRSP)。

-- Reference: 推薦人的職稱、任教學校及聯絡方式 email, 電話。

-- Selected Course Summary: 包含課程名稱、成績、使用課本、該門課所學的內容概述 (簡化版的 syllabus),這邊可以補足成績單上無法具體呈現的部分,並且讓對方快速理解修過哪些相關(進階)課程。

SOP 的大致內容也與前一篇文章類似,是參考之前長年在 Duke 招生委員會的教授,給我們的建議,把它分為以下部分: ˙

-- 開頭: 開門見山說未來想做研究當學者,未來念博士想做研究方向 ,並且說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簡單三、四行開頭切入重點。

-- 為何對該領域有興趣: 把自己的成長背景或求學經歷和會計研究做結合,說明為何對這門學問有興趣,以及對未來研究方向產生什麼影響。有會計工作經驗的申請者,或許也可以寫工作經驗如何跟未來研究做連結。

-- 在學修課表現: 舉自己研究所、大學課業上的表現,特別強調有修過碩、博士班進階課程,以及一些數學課,如果有用到統計軟體或者報告可以在這邊一起具體呈現。

-- 過去研究背景及成果: 擔任教授 RA 的經歷、論文、學期報告等,可以分成幾個段落書寫。

-- 為何要讀該學校及未來研究方向: 說明自己有興趣的幾個研究領域,以及對於哪位老師的研究方向有興趣,之前老師給我們建議最好一間學校不要寫超過三位老師,另外教授可以多提及剛拿到 tenure 的副教授,因為這群老師最有可能出現在 PhD Committee, 甚至是擔任總負責人的角色。這一段可以讓學校知道為何我們想要申請該學校,特別是申請排名較保底的學校,這段會更顯重要。

-- 結尾: 簡單收尾表明自己未來要走學術之路並且頭尾呼應。

英文考試部分則是愈高愈好,像是前面的 UMN 提到 GMAT 平均大概 730,Toefl 也建議要 105 以上比較好。

而另外一項最重要的申請資料準備部分就是推薦信,跟之前提到的申請文內容差不多,好的推薦信不外乎包含幾個條件:

-- 推薦人的學術名聲: 這並不代表我們都要找鼎鼎大名的教授寫,有可能老教授已經脫離學術研究前緣,反而不如中生代的教授,以前我在 Duke 的教授,是建議我們至少找一個剛拿到 tenure 的副教授,這代表他已經在學術圈有所名聲,也在學術研究前緣。

-- 了解你的老師: 不止是上課拿 A, 這在國外是不夠強的推薦信,如果有寫論文或者期末 projects, term paper, 可以更讓老師瞭解學生的研究潛力,這正是博士班需要的特質,或者常利用 office hour 去找教授聊天,讓教授了解你,並且知道你的申請企圖心,讓教授知道你的學習態度,增加教授的好印象,而不單憑藉考試論斷是否優秀。而在會計博士課的另一個好處是有很多 presentation 的機會,教授可以多一個考量點幫你寫推薦信。

-- 經常寫推薦信: 這樣的推薦信具有說服力,例如: XXX 學生很優秀,跟去年前往 AAA 博士班的 OOO 很類似。透過比較讓人知道學生是否能順利在博士班生存。

像我這次的四位推薦信教授,一位研究依舊量產的正教授、一位剛升 tenure 的副教授、兩位年輕的助理教授。然後兩位教授是純粹透過上博士課認識,一位則是有幫忙教授做暑期 RA 以及上過他的課,另一位教授則是我擔任其 RA 將近一整年。


學校選擇

基本上選校我是以教授的研究方向、教授 publication 數量、PhD placement 這幾點來做主要考量:
-- 研究方向:會計研究主要分成四大領域:financial, managerial, auditing, tax,然後每個領域又可以分成實證 (archival/empirical)、理論 (analytical/theoretical)、實驗 (experimental)。像我的研究興趣是在 archival financial accounting,跟我之前在財金時研究 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 十分雷同,這一塊也是目前會計研究的主流項目。緊接著就可以去看更細的主題,像我這兩年的 RA 和 research project 有包含 disclosure, ba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等主題,那我就會去搜索每間學校有在做相關研究的教授,看他們的 CV、個人網站或
SSRN 即可知道。

-- Publication 數量:這部分就相當程度反映學校排名,主要是參考 UT-Dallas 的研究排名,然後我偏向看近十年的 top 3 會計期刊數量 (TAR, JAE, JAR) 篩選,然後大致可以得到排名。另外 CU-Boulder 做了一份 UTD rankings per capita,考量有的學校較小,但其實每個教授的平均產量較大,那其實也會是好的選擇。不過這個排名沒辦法篩選年份,只能從 1990 年開始,並且有的教授數量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例如 Utah 的教授數量,應該是含了其他 non-tenure track 的 lecturer 進去,ranking per capita 會被低估。

-- PhD placement:這是最直接影響我們申請者未來的發展,有的學校或許排名高,但那僅代表教授研究或者學校聲譽,並不能直接轉換至學生未來學術就業發展,因此在選校時,要多確認各校是否有公布近年博士學生去向。看看畢業學生多是去哪裡就業,是 R1 的研究學校、teaching school、還是回亞洲的學校等。

其他可以參考會計排名的還包括 BYU accounting ranking,內容包含細分各研究領域排名,也可以找到該校歷年畢業校友名單及排名。另外還有一個 public accounting report,有列出排名前 50 名的 PhD program。

緊接著我去找教授討論,有一位教授覺得 UT-Dallas 那一份研究排名,跟他的看法較為類似,他跟我笑說前 30 名的學校看起來都很好,不需要特別推薦哪一間,但他有跟我分析哪些學校是被排名低估,但近年來其實很有野心及潛力往上升。像是我申請上的 Utah,剛好兩位教授都有點名這間是未來值得期待的學校。

而有的教授會建議多申請公立學校,避免像是常春藤盟校的激烈競爭,但有的教授則會建議我往前面排名的學校申請,認為我的經濟財金背景,是他們可能偏好的人選。總之可以多跟不同教授跟推薦人多聊選校名單,會有很不錯的收穫。然後因為其中一位推薦人畢業於 HBS,在 11 月底的時候他幫我安排跟那裡的招生教授視訊聊天,當時那位教授人非常親切,簡單看過我背景之後,鼓勵我申請其他幾家 Top 10 的學校,但他也不敢保證今年的其他申請人強度如何,所以也不能保證我能進到 HBS 面試或錄取名單。

最後我選擇大概從前 50 名的學校作為申請主要目標,大概每個區段的學校都平均分配:夢幻 (1-15 選 5)、目標 (16-30 選 8)、安全 (31-50 選 8)、保底 (51-100 選 3)。以下是用 UTD 2010-19 年之間 top 3 會計期刊數量 (TAR, JAE, JAR) 篩選出來的北美學校排名:

-- (1-15) Chicago, Penn, UT-Austin, UIUC, USC, Stanford, MIT, Harvard, NYU, Michigan, Dallas, OSU, UNC, Indiana, Duke

-- (16-30) Georgia, BC, Northwestern, WUSTL, Berkeley, UW, PSU, Toronto, Cornell, Pitts, Arizona, Baruch, Emory, Florida, UMN

-- (31-50) Columbia, ASU, Iowa, Temple, ND, Miami, Utah, UCLA, Houston, Dartmouth, Irvine, MSU, Missouri, Texas A&M, Georgetown, Amherst, Rice, GSI, UW-Madison, Purdue


面試

和之前的 PhD/RA 面試經驗類似,教授通常會問面試者的過去研究背景,並且針對回答中間有趣的議題,進一步追問其細節,這部分自己覺得是最難準備且被考倒的。基本上教授很少問關於他本人的過去研究,因此若準備時間有限,專注在自己過去的研究跟相關修課經驗比較重要。然後如果是轉領域的申請者,像是我的背景很財金,所以很多教授會問怎麼想轉會計研究。

統整幾個常見需要準備的問題型態:
-- Self-Introduction
-- Why PhD? Why Accounting PhD? Why this school?

-- RA/Research Project experience
---- Motivations (Research questions)
---- Approaches (Model and Data)
---- Results (policy implication)

-- Research interests? (Match with professors)
-- What other schools you applied to? Do you get any interviews or admissions-- Any question about PhD program?

以下是個別學校的面試經驗:

UW (12/30):嚴格來說不是正式面試,因為他們說有三輪面試,第一輪 one-way interview,自己錄製一小段影片上傳,第二輪才是 Skype interview,最後則是 Campus visit。需要錄製影片的問題有三個,並且限時一分鐘:

-- Why you ar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PhD in Accounting
-- Why you are interested in UW
-- Summarize what you view as the ke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your application

Colorado (1/20):三位教授面試,剛好正、副、助理教授各一位,大部分都是上面所列正常的問題,但問我研究經驗時,我先講 RA 跟教授做 banking 研究的經驗,結果他們就說我們沒有人做這塊,所以我就補另一個關於 corporate disclosure project。最後問他們對我有什麼建議,結果他們說並不擔心我的背景,覺得有一點 over-prepared,暑假就休息不需要特別緊張,但事後來看好像不是很正面的評價。

Maryland (1/22):一位 PhD Director 面試,主要專注在我的研究經驗,針對我的研究提出問題和意見。另外我記得教授問很多關於個人特質的問題,問我有什麼特質是適合讀博士,預期讀博期間會遇到什麼困難。最後他也表示我的數理背景很完整,暑假就放鬆即可。

OSU (2/17):一位 PhD Director 面試,一開始提到他是第一次招生,還在摸索要怎麼進行面試流程,中間沒問我過去的研究經驗,還蠻少見。基本上就大致問我的背景、申請動機,介紹他們的博士班,並表示每年大概收兩個人,然後問有沒有什麼申請資料,是沒有呈現在系統內。由於前後時段都還有面試者,這也算是比較快結束的面試。

這幾家學校我都只有拿到一輪面試,沒有拿到第二輪或者 campus visit 的機會,然後有的學校表示我在 waitlist 名單上,但過沒多久前面的錄取者都已經接受,我就收到拒絕信。另外一個特別的例子是 Houson,他們曾經在二月中寄信問我的 Skype 帳號,結果招生負責的教授說還不用面試,通知我在他們的 wailist 上。

而在二月中的時候,由於擔心自己今年可能全軍覆沒,因此又另外申請全職 RA,有拿到 Chicago Booth 的資料實作測驗,通過後就立即面試,兩位教授則是問我為何離開 PhD? 為何想申請 RA? 是否願意再花兩年時間做 RA 等問題。雖然最後沒接到這一個錄取機會,但在三月初的時候,Columbia 的 RA 招聘負責教授突然寄信給我,說我被之前其中一個 Chicago Booth 的教授推薦,所以也另外給我 RA 面試機會,儘管我根本事前不知道他們今年有徵人,所以並未投履歷,也算是一段意外插曲。

而在三月底,正當我準備找業界工作的時候,想說今年的申請差不多結束,可能該是時候離開學術生涯,該去金融業界打拼。此時 Utah 的招生負責人寄信問我,是否還對他們的博士班感興趣。由於 Utah 最早在一月中就已經發面試,並在二月底左右發錄取信,猜測是有人選擇別的學校,所以教授又另外寄信詢問其他申請者。

Utah (3/25):一位 PhD Director 面試,一開始先簡單寒暄這次疫情對於學校上課的衝擊,緊接著教授就問我為何離開財金博士班,經過我解釋之後,教授表示他當年也是財金博士生,一年級過後就內轉會計博士,所以他覺得從財金轉換到會計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後也問我的研究興趣,並且感覺他對我其中的一個 project 很有興趣,另外表示他有在做 banking 的研究,或許之後可以一起合作。結束之前突然教授就說他很喜歡今天的談話內容,就直接承諾給我口頭
admission,我也跟他說會直接答應。過大概三小時系上秘書就把正式錄取信文件寄給我,然後我就立刻回傳答應去 Utah Accounting PhD Program。事情在短短 24 小時內發生,從原本沒有剩餘的面試邀請,到有面試並且在結尾時直接拿錄取信,峰迴路轉,實在很不真實。


感想與致謝

過去六年在 Duke 和 UBC 求學,結果雖然不如意只拿回經濟跟財金碩士,常笑說在這兩家學校的五年期間,總共上過 28 門課,結果只有 7 門是碩士課,這兩個碩士實在課程很硬,都不走業界導向。在 UBC 期間更是完成所有會計、財金博士課程才離開,只能安慰自己過去的路沒有白走,有一天總是能把所有點連成線跟面。

三年前離開美國時有機會去了鹽湖城,有蠻好的印象,街道和建築物都很漂亮整齊,然後我是運動迷,猶他爵士在近年表現都很不錯,學校 Utah Utes 也是近年美式足球強隊,期待未來的五年博士班生活。很感謝上帝給我另一個實現學術夢想的機會,希望這次讀博士之路一切順利,能完成課業、研究、找到好教職,成為一位研究、教學兼具的教授。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家人、四位推薦信教授和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在留學版多年,從一開始看前人的申請文,到自己分享並且結交很多好朋友 (Zuces, redsa12, CTLien, pdeking, ianshadow, cerwe85, negitensai, yaawin, kuanmingchen, pacificajo, rogerwu0721, Organizer, Royster, wrane, tkking02...),這一次申請,也看了不少之前撰文感謝我寫申請文的朋友,實在是很奇妙的經歷。之後如果有要申請會計博士、財金博士、經濟碩士/博士的朋友,都歡迎站內信詢問。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8.189.187.69 (加拿大)
PTT 網址
※ 編輯: ccvc (128.189.187.69 加拿大), 03/29/2020 07:31:09

redsa1203/29 08:03推推!! 和最棒的夥伴一起爬學術這道高山!!

littlecomet03/29 08:06恭喜高手~~~

bridgephenN03/29 09:19

empennage9803/29 11:57

hsnuyi03/29 15:04強 還有Citi實習 之前企金MA打給我問我知不知工作內容 我

hsnuyi03/29 15:04說學了就會 結果直接沒下文XD

ccvc03/29 15:16樓上說到花旗實習,OSU的教授在面試的時候問我那段經歷

Organizer03/29 21:18會博太神啦 加油

threemore03/30 02:29很實用的內容,謝謝分享

flyingahead03/30 03:39推,謝謝分享,很勵志

pdeking03/30 08:14推推 雖然很多崁但算是有個好結果

tkking0203/30 09:47推推!繼續加油!

ning102603/31 04:47這過程太掙扎了,恭喜你獲得好結果!

cmark101204/01 13:45恭喜,一路看你的文,希望一起在商博領域繼續努力

indiroia04/02 02:56歡迎

lenux04/02 18:23這個經歷跟分享怎麼會是這樣的推文數 留學版推文數看來只跟

lenux04/02 18:23校名有相關性 跟內容無關 恭喜原Po

eateating9504/03 12:14推!

HoshiNoKirby04/03 12:43推 朋友在你貼文之前就透漏了XD 真的曲折但是也恭喜

HoshiNoKirby04/03 12:43你 另外也覺得樓上說的情況很明顯 某些MSBA留言數還

HoshiNoKirby04/03 12:43比一個top 10PhD還多

s880162tina04/03 16:55推個會博,經歷重重波折仍堅定申請的原po好勇敢!

negitensai11/12 14:42補推 媽我在這(?

dreamkd03/12 15:54推 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