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錄取] Columbia Math PhD 2019

看板studyabroad標題[錄取] Columbia Math PhD 2019作者
ChiangAlice
(本喵想要抓兔兔)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2

Program: Mathematics PhD, Fall 2019

Application Status:

Admission: Columbia(2/8), OSU(2/15, without Fellowship)
Rejection: Princetion(1/31), Harvard(2/7), Berkeley(2/8), Caltech(2/23),
UCLA(3/13), Umich(3/22)
Berkeley告訴我錄取率是33/549。
Waitlist: MIT(3/15)
Withdraw: Mcgill, Toronto, UMN, Upenn
Decision: Columbia

去完Columbia的Open House之後開始慢慢Withdraw學校。

Education: Bachelor of Science with Honors at NTU, 2013/9 ~ 2017/6

GPA: 4.21/4.3 (Major)
4.19/4.3 (Overall)

Work Experience: RA in TIMS, 2017/9 ~ 2018/3
NCTS, 2018/4 ~ 2019/6

Test Scores:

TOEFL: T91 R29 L24 S17 W21 (2017/10)
T104 R29 L29 S19 W27 (2018/04)
GRE: V151 (50%) Q170 (96%) AW3.0 (14%) (2017/11)
sGRE: 910 (96%) (2016/10)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3 from professors in NTU, 1 from a professor in Academia Sinica

Honors and Awards:

Dean's Award of College of Science, NTU (2017)
HU, DAKAI Memorial Scholarship,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TU (2016/2017)
Excellence Scholarship,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TU (2016/2017)
S.-T. Yau College Students Mathematics Contest
Honor mention in Algebra and Number Theory, Analysis, Geometry and Topology,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16)
Bronze medal in Algebra and Number Theory (2015)
IMO Sliver medal (2013)

我忘了為什麼CV沒放書卷獎了。

Other:

一篇在中研院的教授指導下做的專題的草稿。
--

前言:這是遲到快兩年的錄取文。在2019開學前因為各種跟學校聯絡的事情還有個人雜事沒有時間與心情來整理。開學後每天都在寫作業,假期只想玩,直到近日考完資格考才覺得可以動筆。
在整個過程中,我認為我做對了一些事,然而也做錯了很多事。我非常感謝一路上給予幫助的師長、家人、同學,與好友。

過程:在大學入學時就有出國讀博士班的想法,了解一些基本的數論問題並且決定朝該領域前進(暫時)應該是大三以後的事。儘管如此,大學時一開始並沒有把英文問題放在心上,到大三才開始處理這個問題。訂了一些雜誌也和英文老師拿了一些高中教材複習,而後考過畢業門檻。但因為大四時想專注在數學上,畢業後又因為兵役和開刀認為沒時間去補習班,考完第一次TOEFL後決定延後一年申請。另一方面,儘管大三時找了指導老師,大三和大四的讀書效率非常差——也許是因為逐漸嚴重的過敏問題和缺乏良好讀書習慣。後來
並沒有完成學士論文,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幸運的是,當RA的第一年,指導老師開的課和要我去參加Arizona Winter School的建議讓我後來能保持熱情,又參加了一位中研院教授的寒假短期課程並在2018年暑假開始在其指導下做出了一點事情。完成後,在不長的時間裡面生出了SOP與找到足夠的教授寫推薦信。

考試:

去完補習班後成功把托福考到100以上。儘管口說還是不忍卒睹,當時已經沒有心力再考一次了。聽力很莫名的在聽完補習班給的教材後分數就大幅提升了,口說和寫作都有和同學練習,其中很幸運的,有在美國讀大學的朋友願意當免費勞工來給予寫作建議。

數學領域可能非常不看重GRE的成績,儘管我沒去跟系辦求證過。有人AW2.5重考一次,我自己是很幸運在不盡人意的托福考試後,GRE考了個不會被叫去重考的成績。

sGRE我覺得我考的那份題目很簡單,但是聽說後來題目就有變難,所以沒什麼參考性。值得注意的是的確有學校會看sGRE成績,並有認識的人因此打亂計劃。

我覺得糟糕的口說成績可能是申請結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位UMN數學系的教授告訴我,他們的最低要求是23分。至於Columbia,他會要口說能力差的一年級去上英文課,所以網站上寫的總分100可能就是實際上的要求

選校:

一開始完全對各個學校沒有概念。我讀過的東西都是那些在各位一定會想申請的學校的人做的,所以完全沒參考性。後來是和教授討論(問教授)後決定的。

推薦信:

大三時兩位前兩年最熟的教授on leave,後來對系上教授的熟識程度就處在一個很尷尬的狀況。有兩間學校因故需要找第四個教授寫推薦信只能勉強找個修過一門課的教授。如果早點意識到這個問題的話,我會努力多和領域相近的不同教授打好關係。

SOP:

因為我沒有做出太多自己的成果,我寫了自己有興趣的東西、讀過的undergrad level以上的主題以及我對他們的一點點想法,並且簡述了自己做的專題在幹嘛。原本有超過兩頁,在和一位教授討論後刪改壓進兩頁(Princeton要求是一頁),並且有給另一位教授一位學長看過。我認為我能給的最好建議是要早點開始寫,並且多多找人幫忙。

Berkeley和UCLA要求多交一個Personal Statement,這個我問了幾個人都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寫的也很隨便,結果都沒上。

其他心得:

許多獎項實際上的用處應該很小,他們並不能很好地顯示申請者之間的差別。最重要的申請材料肯定是推薦信和SOP。對於指導教授以外的教授來說,課堂報告和其他學術演講應該是最好的能認識學生的機會。此外。平常可以多去教授們辦公室問問題和聊天,不要怕他們。如果自認缺乏動機、對問題背景的了解或讀書習慣有問題,應該都需要,而且都可以得到幫助。

--
仔細看你就會發現,L與Γ是相反的。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0.39.29.36 (美國)
PTT 網址
※ 編輯: ChiangAlice (160.39.29.36 美國), 03/22/2021 11:28:04

jaids03/22 21:49好強

orangeon1103/23 09:07學長太強惹

Bohr03/23 09:11學姊太強惹

xacid03/23 13:03

zhuzii03/23 23:32

dyLathetRee03/25 02:15

Godderek03/30 23:38有數學就推

willydp04/07 05:10學長強耶

Poincare04/15 01:29樓上超大學長

cmrafsts04/16 03:36willy自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