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為什麼勞的厚度能做的比其他家薄

看板watch標題[討論] 為什麼勞的厚度能做的比其他家薄作者
TCimht
(TCimht)
時間推噓67 推:67 噓:0 →:76

撇開ap pp不說

為什麼勞的厚度普遍做的比其他家薄?

應該不是其他家做不到吧

做薄成本也不會差那麼多吧

難道有人喜歡有厚度的錶?

有時看到Omega tudor 有不錯款式想入手

但看到厚度就打退堂鼓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192.47 (臺灣)
PTT 網址

ShotOnWall02/01 18:24厚度真的有感…OMEGA戴久超酸的

Sam3162702/01 18:26勞不得不說不論是鏈帶還是厚度戴起來真的舒適

damasucker02/01 18:30我的bb58不會太厚,而且重量輕戴起來反而比air king

damasucker02/01 18:30舒適欸

tonyni02/01 18:35but bb58 沒有日期 :-D

emo556602/01 18:35勞也是看款式,像樓上說的空霸或綠玻璃還有海史這類的也

emo556602/01 18:35是很厚

eyecolor02/01 18:36air-king底蓋上有防磁內殼,跟綠玻璃一樣

damasucker02/01 18:38904鋼材是不是特別重,所以勞會特別控制手錶厚度

eyecolor02/01 18:41海使為了抗深水水壓,做得很厚實

Random902/01 18:44特別是一些文錶厚度比勞水鬼厚 不知道是在賣什麼東西

romeo8402/01 18:56帝只有BB58輕薄好戴吧! 其他款也厚

romeo8402/01 18:57歐也是,挺納悶為何它們不能作更薄

Leostyle556602/01 19:06tudor 1926 系列很薄啊

sleeeve02/01 19:25可惡,勞力士竟然沒把這技術下放到帝舵><

feb02/01 19:28不得不說,同規格潛水錶中勞特別薄,是最明顯的優點。

lersnbfm02/01 19:4358蠻好戴的你可以試試 真心推

eitr270302/01 20:05GS如果薄一點就好了QQ

godbye4502/01 20:14GS真的偏厚==

zxc611355502/01 20:15岡本也很薄啊

sebustien02/01 20:29寶格麗最薄吧

sleeeve02/01 20:39Piaget也很薄阿 不過我覺得Polo厚度不怎麼樣

ivsna02/01 20:55徹里尼也很薄 雖然不是主流款的勞 但我覺得很厲害

biaw02/01 20:56不是每個機芯都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厚度嗎

MasterYi02/01 21:00eta就比很多in house還薄了

Radiomir02/01 21:00Mido潛水錶厚11.75mm

sunnymars02/01 21:17Omega真的也很厚又大…planet ocean都有夠大顆又厚

Random902/01 21:54海馬600設計很美 但很挑手 手太細的人戴會很像紀錄指針

TripleKim02/01 22:00同樣類型的錶款比較,勞就是比較貼手比較薄沒錯

biaw02/01 22:31dj36或探一36沒有比一樣是大三針,防水100m,還加裝法拉第籠

biaw02/01 22:31的smith everest還薄

ubs557w12902/01 22:32雖然非同級距,庫克船長蠻薄的

ttytt02/01 22:43別忘記勞的厚度 還能符合超級天文台的標準、準度沒話說

wowowowow02/01 22:47我覺得運動勞貼手主要還是oyster bracelet的功勞

TripleKim02/01 22:51DJ我不熟,但就計時碼表跟潛水錶來說,勞確實比例上比

TripleKim02/01 22:51較貼手

ShotOnWall02/01 23:11OMEGA 1120也是天文台機芯 然後又超薄 日差1秒

biaw02/01 23:22可能遇到勞力士就一定會想辦法設一些條件舉出一些例子來證

biaw02/01 23:22明技術力第一吧

mdtobe02/01 23:28Pelagos雖厚,但是鈦金屬的關係,比水鬼輕。戴起來蠻舒服

mdtobe02/01 23:28的。

TripleKim02/01 23:31勞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客觀來說同級潛水錶跟計

TripleKim02/01 23:31時比較薄沒問題

biaw02/01 23:33跟價位稍低的bathyscape 38mm比呢?

emo556602/01 23:59bathyscape可惜的點是沒有配鋼帶+機芯穩定度上稍微輸了一

emo556602/01 23:59些,不然尺寸真的蠻不錯的,跟58相比再小一點點

emo556602/02 00:01 https://i.imgur.com/Kai6nNb.jpg 上圖

huang091702/02 00:04推樓上一樣配置 https://i.imgur.com/GmHGw8P.jpg

jacky96052802/02 00:45實底蓋會不會影響厚度?機芯3235也不算很薄

sd78502/02 06:05舉Sinn U50為例 高規格潛水錶不是不能做的很薄 只是成本會

sd78502/02 06:05反映在售價上 而要又薄又好戴則是需要經年累月的技術累積

atropos02/02 08:44透背確實會厚一點

shermanqoo02/02 09:07人家在講普遍的優點 就有人喜歡雞蛋裡挑骨頭

shermanqoo02/02 09:07到底有多自卑 還是被戴勞的搶女友啊?

shermanqoo02/02 09:09帝舵除了58跟文錶 其他都很厚

shermanqoo02/02 09:15沛也是 又厚 機芯穩定度 防水都不及勞 文錶也不知道在

shermanqoo02/02 09:15厚什麼

biaw02/02 09:28普遍的是先射箭再畫靶嗎 怎麼又有奇怪的品牌粉絲出來歪樓

biaw02/02 09:31沒發現配那海外型是故意做粗壯的嗎 其他廠牌刻意的設計都被

biaw02/02 09:31當成無意的技術弱點?

shermanqoo02/02 09:38粗壯 然後防水50米 科科

shermanqoo02/02 09:38最近又改40咪了 是怎樣?

shermanqoo02/02 09:39粗壯 但其他性能不該打折扣啊 邏輯老師是不是時常請

shermanqoo02/02 09:39假啊

shermanqoo02/02 09:42三倍金大講得很中肯 自己拉上去看 不要整天只會黑 看

shermanqoo02/02 09:42不到優點 有一說一 很難嗎?

biaw02/02 09:52手錶大殼裝小芯的情形比比皆是 多半都是為了外觀設計 要以

biaw02/02 09:52畫靶粉絲的邏輯來說的話 同樣3135可以裝在dj34 那麼其他一

biaw02/02 09:52樣大三針100m天文台卻比dj34粗壯的勞力士都是技術力不足?

eyecolor02/02 10:14機芯厚度跟寬度應該不能放在一起比

eyecolor02/02 10:223235上鍊跟日曆組件輕薄化,加上70小時動力儲存盒的厚度

eyecolor02/02 10:22反而更薄,鏤空擒縱系統也更小加上更加簡潔的齒輪佈局都

eyecolor02/02 10:22讓機芯控制在更小厚度上又擁有精準度,這才讓整體錶殼可

eyecolor02/02 10:22以在更薄點

biaw02/02 10:26結果新水鬼比舊款粗壯

eyecolor02/02 10:273235擒縱叉的厚度是3135的一半

eyecolor02/02 10:27To biaw 你似乎沒看我說完,我不是說寬度跟厚度不能相提

eyecolor02/02 10:27並論嗎

biaw02/02 10:31那麼比起有透背有100hr有300m卻11mm厚的bathyscape呢

PaulOneil102/02 10:33機芯薄度也是工藝的展現,Omega目前就是克服不了厚度

PaulOneil102/02 10:33問題啊

eyecolor02/02 10:37To biaw,剛剛看了一下資料,新舊綠水鬼的錶殼厚度是一

eyecolor02/02 10:37致的。

biaw02/02 10:37omega 8系列的錶應該是外觀故意做厚的 其實8800和8900個別

biaw02/02 10:37是4.6和5.5mm 沒有比3135還厚

eyecolor02/02 10:39To biaw:這就是設計的功力了,904鋼材可以做到穩定防水

eyecolor02/02 10:39好配戴,機殼厚度又控制的好看

eyecolor02/02 10:40如果你要覺得其他錶廠是故意做厚的,那只能說勞比較懂得

eyecolor02/02 10:40消費者需要什麼錶了

biaw02/02 10:44omega at從2500世代的輕薄換到8系列之後就開始故意做的粗壯

biaw02/02 10:44 但是2500和8800個別是4.1和4.6mm 機芯厚度上並沒有差太多

biaw02/02 10:44 所以不是技術力突然退步而是刻意迎合市場的錶殼設計

biaw02/02 10:45謝謝樓上畫靶 勞力士做什麼都對

Herblay02/02 10:47大過年的大家脾氣還是好大 是紅包包出去太多大失血 還是

Herblay02/02 10:47應付討厭的親戚煩了

shermanqoo02/02 11:11反正omega都是故意 不是技術力 大家可以解散了

shermanqoo02/02 11:11勞就是好爛爛

shermanqoo02/02 11:11有一說一 不黑不吹 可能對某人來講蠻困難的

eyecolor02/02 11:14To biaw :我沒有要畫什麼靶,但市場需求是厚錶殼我倒是

eyecolor02/02 11:14第一次聽說

eyecolor02/02 11:52to biaw :如果你單以海馬300而言,8800機芯基於eta2892

eyecolor02/02 11:52a2演變而來,該機芯的厚度是很優秀的薄,4.6mm/55小時的

eyecolor02/02 11:52儲能都不錯。同時海馬300整體厚度也是控制的不錯,只有1

eyecolor02/02 11:523.6毫米。所以你的海馬也並不厚,你怎麼會說市場需求是

eyecolor02/02 11:52要厚的?

eyecolor02/02 11:55但是勞還是給人帶來服貼手腕跟薄機殼的感覺(縱使數據上

eyecolor02/02 11:55不是同等級最薄的),所以我才說這是設計的功力以及勞清

eyecolor02/02 11:55楚使用者的需求在哪。

biaw02/02 13:09勞力士絕對不是最輕薄 最防水 最舒服 規格最好的 但是在勞

biaw02/02 13:09粉裡面一定是最完美最平衡的設計(o)

romeo8402/02 13:38歐海馬300厚度有13.6,戴起來有明顯的厚度感。歐超霸3861

romeo8402/02 13:38背透款13.2,手感薄的很明顯

orientwatch02/02 15:57請問勞的權威,要幫我25萬入手的蒂芬妮藍的設計功力

orientwatch02/02 15:57,以及厚度也是很薄嗎

eyecolor02/02 16:01To biaw :我想勞戴起來的舒適感如何,全世界都有人分享

eyecolor02/02 16:01過,應該不是我說了就能算數了,而且本篇的發問者也是覺

eyecolor02/02 16:01得勞怎麼看起來蠻薄的,這應該不是光品牌logo就能夠改變

eyecolor02/02 16:01的事情吧

orientwatch02/02 16:34勞的工廠還有機台比較猛,組起來很薄,工具錶戴起來

orientwatch02/02 16:34要爽,不然卡卡的不蘇胡

lll156k152902/02 16:53重點不是數字大小而是手感吧 所以本篇算是沒問對題

lll156k152902/02 16:54光看數字勞就沒有薄到哪去

biaw02/02 17:40有的錶故意想做輕薄 有的表想要增加存在感 有的錶潛水用的

biaw02/02 17:40就是要大錶面 除了遇到機芯尺寸界限外都是廠家自己的設計

biaw02/02 17:40至於合身好戴又耐用的tool watch/ field watch明明就還不少

biaw02/02 17:40比勞力士優秀的

eyecolor02/02 17:41那你就買別的..又沒人阻止你

biaw02/02 17:43至於薄度 看勞力士二手交易裡面還很多愛說自己錶殼很肥厚

TripleKim02/02 20:54呃…殼肥這詞是代表未拋整或是幾乎無拋整…

Hermesnavy02/02 21:04歐米茄的錶帶真的戴起來比較不舒服。勞戴起來很舒服,

Hermesnavy02/02 21:04不過平價seiko也戴得很舒服啊

ShotOnWall02/03 09:08O的自製機芯都很重又厚 2500 1120戴起來就很舒服

shermanqoo02/03 10:16還有 不如實告知殼肥 到時候又被放鳥打槍

shermanqoo02/03 10:17像水鬼王 東方人很難撐

keyboyno102/03 13:49被錶殼肥厚笑死 我以為基本常識

rock133102/03 14:58戴個錶也能手酸 你草莓人是吧

rock133102/03 15:00手機都比錶還重 看你拿著滑手機看a片怎不見你喊酸

TripleKim02/03 15:52草莓人XDDD……我每次看到嫌錶重的也是同樣問號在心裡

TripleKim02/03 15:54手錶再大顆是能1kg嗎?主要是形狀設計是否貼手,厚度

TripleKim02/03 15:54跟錶徑是否匹配,重量倒不是重點

biaw02/05 14:24一樣的錶型如果鋼嫌累綴的換成鈦瞬間感受就不同了 重量當然

biaw02/05 14:24有差

trickart02/06 20:36薄度是技術力跟成本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