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WIT] 牛棚裡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週

看板Baseball標題[分享] [WIT] 牛棚裡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週作者
polanco
(polanco)
時間推噓 5 推:6 噓:1 →:7

完整標題:[WIT] 牛棚裡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0週記之49

作者:文生大叔

原文網址: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9343

臺灣旅美投手中,前期如王建民、郭泓志、曹錦輝,近期如王維中、胡智為、江少慶等人,在加盟當下都是以先發投手的身分簽約,也備受球團期待;但後續有些受到傷勢影響,有些因個人表現而被球團作出調整,最後都在牛棚找到自己的位置。

幾乎所有臺灣旅美投手在生涯中都要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就是由先發投手轉為牛棚成員;對大多數職業投手來說,這是生涯開始走下坡的起點,但若能善用自己的優勢,並加上持續不斷的努力,這些旅美投手大多能以這新的角色重生,再創佳績。

盡量簡單,努力不囉嗦,WIT就是每個星期的What I Think。

仔細想想,絕大多數的投手都跟隨著同一個生涯路徑:從先發開始、接著進入牛棚,之後或許有機會挑戰終結者的位置,但最後以牛棚投手的身分結束球員生涯。

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即使是在小聯盟備受期待的先發大物,剛剛上到大聯盟時也會被放在牛棚調整,之後才看適應的狀況來給予先發機會;但長遠來說,只要沒有因傷提早退役,「從先發開始,到牛棚結束」是多數職棒投手必須面臨的宿命。

臺灣旅美投手中,前期如王建民、郭泓志、曹錦輝,近期如王維中、胡智為、江少慶等人,在加盟當下都是以先發投手的身分簽約,也備受球團期待;但後續有些受到傷勢影響,有些因個人表現而被球團作出調整,最後都在牛棚找到自己的位置。

對於以電子遊戲來認識棒球的球迷來說,他們很難想像從先發投手轉換成為牛棚投手,在生理和心理上要經歷多大的衝擊;投手角色不能也不該隨意更換轉變,這對球員並不公平,也對球隊沒有好處。

舉例來說,先發投手如果沒有意外,出賽的頻率是固定的,在比賽前期所面對的壓力也較低,但先發投手需要面對對手打線兩輪甚至三輪,不管在配球戰略跟體力上,都要有計畫和變化;而牛棚投手每天都要有上場比賽的心理準備,而且往往都是在戰況緊繃的情況之下登場,一上場就必須完全釋放所有的能力,務求在短時間內壓制住對手攻勢,化解球隊危機,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出賽心態。

在日常訓練上,先發投手注重的是體力,還有多樣化球路的搭配,所以肌耐力的訓練特別重要;而牛棚投手重視的則是能快速釋放的爆發力,任何一位體能教練都可以告訴我們,這會兩種完全不同的訓練方式。

差不多就是馬拉松和百米賽跑跑者之間的差別;不能也不該任意變換的。

以郭泓志為例,受到多次傷勢開刀的影響,他很早就成為洛杉磯道奇隊牛棚的一員;雖然這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是他還是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放下了先發投手的角色,學會怎麼擔任一個稱職的牛棚投手。

當年一到美國,還被當成先發投手培養的時候,郭泓志就一直是每天最早到球隊報到的人,春訓時甚至常常天都沒亮就在休息室外等著管理員來開門,然後就到球場上去沿著全壘打牆慢跑,一圈一圈的跑到防護員來上班了,才回去接受治療。

那時受傷復健,郭泓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上場比賽,所以沒心情去想練體力練下半身,只是單純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時間,在腦子裡多想想每天的復健和訓練而已;後來養成了長跑的習慣就一直沒放下,即使身分轉換成了牛棚投手,他還是會留時間慢跑,那是他和過去身份僅存的連結。

先發投手在自己出賽的那天集中心思對付對手,其他輪休的時候只要保持體能鍛鍊、進牛棚做調整、並善用球隊資料研究下一次先發的對手即可;成為牛棚投手之後,郭泓志跟著幾位經驗豐富的前輩一起,學會了用完全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比賽的狀況,後續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機緣湊巧,甚至一度還扛起了道奇隊終結者的位置。

他說,那段時間他才真正學會怎麼去掌握比賽節奏,以及怎麼和打者鬥智;雖然要到比賽後期才有可能上場投球,但他從前輩身上學會,比賽一開始就要觀察對手打線當天的狀況和表現,然後預想以自己當天的狀況,如果上場投球的話要怎麼對付對手。

這些都是在擔任先發投手時不會想到的事,所以即使後來受到投球失憶症的糾纏,必須放下一切返回臺灣,郭泓志依然心心念念把這些心得和感想帶回中華職棒;不管是在統一7-ELEVEn獅隊還是後來的富邦悍將隊,他和牛棚成員們分享的不只是球技,還有心態。

他仍然是那個每天最早到球場的投手,也是那個比賽一開始就待在牛棚待命的投手,就算自己是個只會在最後才登場的終結者,或是也有可能未必會上場投球,但他知道身為球隊的一分子,最重要的就是在比賽時和隊友一起解讀比賽,掌握對手的動態。

郭泓志曾經不只一次在訪談中說過,旅美球員接受了棒球最高殿堂的洗禮,不該只是享受著自己所獲得的知識,而是應該將這些收穫帶回臺灣,與那些未能有機會出國、但同樣熱愛棒球的同儕分享;曾經旅美的球員就算不懂得教、不懂得怎麼分享,也應該要做好自己,以自己在球場的一言一行做年輕球員的榜樣。

他說加入富邦的時候,自己身手早已不比當年,但是球團希望他扮演引導的角色,多與學弟們分享訓練、球技、和心理建設方面的事,他欣然同意,也全心投入;他說每天保持最好的狀況到球場來,每場比賽專心在球場的動態上,這些都是職業球員最基本的敬業態度,已經接近球員生涯尾聲的牛棚投手,更該確實做到。

資深牛棚投手對球隊的貢獻度可能比不上先發輪值,但需要的治療和伸展可能更多,因此該什麼時候找防護員,該到哪裡去找防護員,都需要特別注意;牛棚投手的空閒時間比較好調整,在練球前、在開賽前就找防護員做好所有該做的,這些都是牛棚投手該有的貼心。

儘管最後離開球隊時的狀況未必完美,讓郭泓志曾經感歎說「老選手就像是一個自助餐,學到的東西和經驗都在這裡等你來拿來問,要是你胃口不好不想要,我也不會逼你」,但願意聽、願意學著去做的學弟們,肯定獲益良多。

這樣的清白,早就夠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35.4 (臺灣)
PTT 網址

tkucuh12/03 10:11所以....?

kkmark12/03 10:13所以是某人不受教嗎? XD

tkucuh12/03 10:14某人也是旅美回來的RP啊...

rogerkidd12/03 10:14他跟KUO比較要好吧,當初爆某人是邊緣人不也是他……

beautyptt12/03 10:16他是要說什麼

DPP4812/03 10:18他要說的話都在文章裡啊

jimmy88512/03 10:20講白的就是郭很認真、沒問題,那有問題的就是最近離隊的

lions40212/03 10:29所以暗指Ni?

hans719212/03 10:37應該不是說不受教 是暗指不分享吧

bire12/03 11:01文生以前是KUO在道奇的隨行翻譯 跟KUO當然很好呀

bire12/03 11:02文章內容當然也是只講郭 其它的就讓鄉民腦補了XDDDDDDD

NiNiboy12/03 11:11 這咖為了挺道奇台將講話都超級主觀 可悲貨 唯恐天下不

NiNiboy12/03 11:11

PCC200312/03 11:30這傢伙不意外啊,跟他要好的就講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