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會反感一直拿「吃」當梗嗎

看板CFantasy標題Re: [閒聊] 會反感一直拿「吃」當梗嗎作者
ccyaztfe
(1357924680)
時間推噓32 推:32 噓:0 →:100

※ 引述《wei115 (社畜)》之銘言:
: ※ 引述《oz5566 (阿萊克修斯)》之銘言:
: : 中國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國家
: : 很愛說自己國家有文化底蘊
: : 但底蘊只在上層
: : 很愛說料理菜系法繁多
: : 但底層調味只有一種方式
: : 大家有在看中國美食視頻
: : 不難發現 底層up永遠都是同一套料理方法
: : 重油 重鹹 重辣 來蓋過不新鮮的食材
: : 紅了之後有錢了 食材不爛了
: : 料理方式才慢慢變得多元
: : 他們那個調味料當主食吃
: : 真的恐怖==
: 真的= =
: 逛支乎常常看到阿共在吹噓中國美食世界第一 其他國家都是渣渣
: 還看到有人吹到說食材不重要,說吃食物的原味太low看不出料理手法
: 全世界就中國人是吃貨,最懂吃
: 但實際上 中國賣最多的是火鍋(全部都辣油的四川式)和燒烤
: 這兩樣甚至不需要廚師,完全是資本下的產物
: 反而是傳統硬菜餐館越來越式微
: 最好笑的是 中國美食確實博大精深
: 他們嘲笑的外國食材運用、料理方式
: 都可以在中國的各種菜系中找到類似的東西
: 像是說日本生魚片原始,但實際上中國沿海都有類似吃法
: 說外國只吃食材的味道,沒有料理。但就連重口味的川菜都強調調味不能掩蓋食材本味

完全不意外

中國小說在寫釀酒也是如此

所謂的「好酒」一定是烈酒,越烈越好

描述好酒的句子永遠就是:這酒夠勁,夠烈

說實話,這麼愛喝烈酒,他們乾脆去喝生命之水算了

保證夠勁夠烈,一口下去爽翻天


所以說,絕大部份網小在飲食這塊根本是完全不懂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73.63 (臺灣)
PTT 網址

oz5566 07/09 09:15中國就沒文化底蘊 只有農村重口味文化

bnn 07/09 09:21中國喝酒就沒發展出葡萄酒的標準化描述詞彙系統

bnn 07/09 09:22甚至連酒精濃度定量也沒科學精神純靠嘴巴分辨

JohnShao 07/09 09:25就炒作白酒炒作到底層堅信只有高度數白酒才能代表

JohnShao 07/09 09:25中華文化,但事實上中式酒類還有其他的東西,不過

JohnShao 07/09 09:25跟調味以及料理一樣一般人不懂

exyu 07/09 10:54酒啊 我只知道他們很喜歡古代軍人去守邊疆(?)

exyu 07/09 10:55因為冷 所以要喝烈酒才會比較暖 不然就是吃辣椒

asho1018 07/09 11:06因為寫小說的沒去研究,只能用印象去寫就變大家都喝

asho1018 07/09 11:08高度酒,描寫詞彙也就那幾個,清代有排面的宴席喝的

asho1018 07/09 11:10紹興黃酒,點酒會玩個小遊戲考食客的程度,飯莊端上

asho1018 07/09 11:12一盤的酒杯下寫價格,主人品嘗後把要點的酒喝盡酒杯

asho1018 07/09 11:14倒扣,並說出酒價,說對了就是飯莊上賓,必是頭廚準

JohnShao 07/09 11:14不過紹興酒那個獨特的味道,現在一般人應該喝不慣

asho1018 07/09 11:16備菜色。現在小說寫食物都不講究,常常上錯菜

ccyaztfe 07/09 11:20中國在飲食文化明明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結果他們自

ccyaztfe 07/09 11:20己反而都捨棄不用

asho1018 07/09 11:21補充那一盤子的酒杯全部都是黃酒,跟葡萄酒盲飲一樣

JohnShao 07/09 11:21因為他們不知道/沒有流傳下來的居多

JohnShao 07/09 11:22日更壓力、很多作者本身學歷低、不是故事主軸等等

JohnShao 07/09 11:22都導致不會有人去寫這些

FrogStar 07/09 11:23日更又寫爽書 加上他們讀者視界大概就這樣 就更不會

FrogStar 07/09 11:23去查吧

darkbrigher 07/09 11:32描寫古人喝到高度酒千篇一律臉紅呆滯然後大喊好酒

exyu 07/09 11:34可是以前看中國小說是可以看到一些文化底蘊的

exyu 07/09 11:35作者懂的 反而是那時候看台言寫古代小說有點???

exyu 07/09 11:35但現在的就....蠻多已經不講究了

smallplug 07/09 11:38看中國美食YT留言就知道了

smallplug 07/09 11:39只剩油鹹辣,太複雜的口味他們吃不出來

kazuma2010 07/09 11:42因為講難聽就是以前窮 吃的都是亂七八糟食材

kazuma2010 07/09 11:42都靠調味壓過去的

kazuma2010 07/09 11:43不用講什麼底蘊拉 文革就燒光了 厲害的都出逃國外

kazuma2010 07/09 11:43有本事留在那邊跟你三年飢荒餓死幹啥?

kazuma2010 07/09 11:43早就在港台歐美賺飽了

kazuma2010 07/09 11:44所以現在就一堆小龍瞎麻辣燙而已 噗

kazuma2010 07/09 11:44小龍瞎這種有毒性疑慮的也是吃爽爽

dargen78 07/09 11:44不過真的初次碰高度酒,還是完全無預警的會喝得爽?

dargen78 07/09 11:44那甚至會割喉耶

exyu 07/09 11:56他們不是都覺得愛喝酒的 都是覺得烈酒最香 最爽

darkbrigher 07/09 11:59王剛炒個飯就要被懷疑乳華下架影片 這種環境最好會

JohnShao 07/09 11:59年份足夠品質夠好的正常高度酒(包含威士忌跟伏特加

JohnShao 07/09 11:59但不包含生命之水)其實不一定會割喉,會辣會熱但

JohnShao 07/09 11:59不一定會不舒服

darkbrigher 07/09 12:00出現廚藝大師XDDD 搞不好隨便都乳華被404

VBMO 07/09 12:01之前聚會同時喝對岸的高純度白酒和金門38/58高粱

VBMO 07/09 12:01覺得後者屌打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朋友帶的白酒等級不

VBMO 07/09 12:01夠高

linzero 07/09 12:11這也算刻板印象吧

ccyaztfe 07/09 12:24不過有趣的是他們對茶的理解倒是沒錯,還知道茶要品

ccyaztfe 07/09 12:24原味,而不是加一堆奇怪的調味料進去。

qwertiess 07/09 12:29雖然我也是茶類純飲派的,但不得不承認有些佐餐的

qwertiess 07/09 12:29調茶也蠻有趣的

darkbrigher 07/09 12:33原味茶純粹是鄙視古人跟草原蠻夷 故意唱反調

laugh8562 07/09 12:39不是歧視 不過感覺絕大部分起點作者是沒見過世面的

laugh8562 07/09 12:39寫不出來正常

radicalflank07/09 12:41他們的酒跟菸與茶早就被他們玩壞了,搞成炒作品/賄

radicalflank07/09 12:41賂用商品兌換券後就爛光了,在他們還沒亂搞的時候

radicalflank07/09 12:41都還可以買到很好的五糧液跟茅臺、黃鶴樓跟大熊貓、

radicalflank07/09 12:41普洱

sha09876 07/09 12:46因為只是剛好劇情需要吹捧主角的酒/美食而已,不是

sha09876 07/09 12:46真的要寫這些東西。所以作者才會選擇用簡單的概念帶

sha09876 07/09 12:47過吧。比如酒越烈越好、我大種花帝國什麼都能吃之

sha09876 07/09 12:47類的。

sha09876 07/09 12:47你認真寫搞不好還會有一堆槓精跳出來跟你吵

bnn 07/09 13:54文學價值其實常常會用各種新詞才表現出作者的創意

bnn 07/09 13:54但是那對標準化和規格化品牌化都沒有幫助

bnn 07/09 13:55茶也有一樣的問題 每個人用每個人的形容詞主觀描述

bnn 07/09 13:55炒作的就剩下一個掛牌(借牌)品名而沒有統一品質

bnn 07/09 13:58就不用提山寨文化和品牌分家習慣 詐騙假牌侵占市場

bnn 07/09 13:59然後便宜的爛貨銷量反客為主驅逐良幣

hans0913 07/09 14:53還是老話一句,飲食文化就在那裡,但是作者沒有文化

hans0913 07/09 14:53沒有紀錄片可以抄,當然就寫不出來

brian7045 07/09 15:10以前的中國網小確實還是有關於酒的描述,是之後才開

brian7045 07/09 15:10始變成烈酒就是好的

weltschmerz 07/09 15:23忘記哪個朝代以前 茶其實要加一堆佐料

唐朝啊,不過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怎麼喝

※ 編輯: ccyaztfe (114.137.73.63 臺灣), 07/09/2022 16:23:29

asho1018 07/09 16:28明清兩代喝茶還要加佐料,可見金瓶梅和儒林外史描述

asho1018 07/09 16:30台灣茶在包種茶製法出來前,習慣薰香製成,原味茶是

asho1018 07/09 16:31接近清末民初才在製程和品種改良下慢慢普及到市面上

asho1018 07/09 16:40加味茶也不能說不好,蘭州三砲台和罐罐茶也形成不同

你這麼說也對!像現在很多水果茶、花茶都很不錯

asho1018 07/09 16:41風味,能用低成本就享用,沒有優劣之分

asho1018 07/09 16:43揚州富春花局享名的魁龍珠就是數種茶葉相混而成

※ 編輯: ccyaztfe (114.137.73.63 臺灣), 07/09/2022 17:28:58

sharpwolf 07/09 20:06有腦的也都知道這些會嘲諷這做法炒輪胎皮都好吃xd

final951753 07/09 20:12加料茶不錯啊。珍奶應該能算是一種加料茶

ariadne 07/09 20:13現在通常看到的珠型茶是明代才盛行 更古早大部分做

ariadne 07/09 20:13成茶磚方便疊放跟運輸 磚茶風味就別太挑剔了 多加

ariadne 07/09 20:13些油鹽花果混合比較好喝

ariadne 07/09 20:22酒文化就別吹了 在元朝將蠻夷蒸餾技術傳入前 傳統

ariadne 07/09 20:22的中國酒因為酵母因素濃度20%頂天 超過這個濃度酵

ariadne 07/09 20:22母會死掉停止反應 就跟看到菜品有清朝才盛行的辣椒

ariadne 07/09 20:22說是傳統菜一樣好笑

asho1018 07/09 21:09其實球狀茶比較普及是豆腐機出現才大量出現在市面上

asho1018 07/09 21:10所以台灣老茶比賽30年以上的老茶以蝦米狀的半球茶為

asho1018 07/09 21:12判斷依據,因為舊手工製程大多難以達到球型,明代茶

asho1018 07/09 21:14指的是朱元璋的廢團改散,但依然是壓制為磚沱等型制

asho1018 07/09 21:15當時的貢茶俗稱人頭貢,指的一顆有人頭大小又暗含多

asho1018 07/09 21:15少人為走私茶葉掉腦袋

asho1018 07/09 21:24大陸茶葉大部分都條索狀,作球狀茶的比例偏少

ariadne 07/09 22:28是呀,但粉紅的尿性會跟你扯出現就算盛行,只好把

ariadne 07/09 22:28他提前到明代,也是很逼不得已,針狀的茶現在有的

ariadne 07/09 22:28也還挺棒的

asho1018 07/09 22:42後發酵的老磚茶在經過時間發酵,並不需要混合其他

asho1018 07/09 22:43就很好喝,個人品飲經驗

hans0913 07/09 23:12以前作者為了寫發明炒茶的橋段,會特地寫加料茶味道

hans0913 07/09 23:12很奇怪,我就想說擂茶明明就蠻好喝的,是中國沒有擂

hans0913 07/09 23:12茶了嗎?

jim99952 07/10 00:20有的給異界人吃辣條跟火腿腸然後講的好像什麼神物一

jim99952 07/10 00:20樣,完全無法理解

jeff123 07/10 00:28樓上 光是烤雞翅或火鍋就會寫外國人讚嘆不已

exyu 07/10 01:39突然想起 有作者寫炒飯 是可以超好吃的

s81109123 07/10 04:30最毒的是喝白酒後都會順帶說外國酒喝不習慣,讓後

s81109123 07/10 04:30扯到中國好棒棒

radicalflank07/10 05:36滿可惜的,他們明明在食這方面可以發揮很多

NOTHINGES 07/10 08:56三代看吃 中國小說作者有富二代富三代嗎? 不然一般

NOTHINGES 07/10 08:57平民在台灣頂多也偶爾吃個大餐就極限了 哪能真的常

NOTHINGES 07/10 08:57去體驗各種頂級美食甚至吃出心得來? 也許不是中國沒

NOTHINGES 07/10 08:58美食 只是小說作者接觸不到而已

ariadne 07/10 10:29現在陳年後發酵的老磚茶都炒到台幣六位數以上了吧

ariadne 07/10 10:30那些苦逼作者怎麼可能喝過 喝到潮濕發霉的就在驚嘆

icecream123107/10 12:31推文長知識

ming1053 07/10 13:42寫小說的很多自己教育程度都不怎樣還期望什麼 中國

ming1053 07/10 13:42人提飲食從來不講很多辛香調味料和食材都是地理大

ming1053 07/10 13:42發現之後才傳到東亞 就連最簡單的馬鈴薯燉肉都不是

ming1053 07/10 13:42什麼他們自古以來的菜式

ming1053 07/10 13:44看詭秘之主前面幾章那些讀者留言真的會被他們的無

ming1053 07/10 13:44知笑死

linzero 07/10 22:19高烈度的酒好像要陳年才會變得較潤喉,看過原理是說

linzero 07/10 22:19水分子與酒分子結合度更高。而這個可以用加工技術提

linzero 07/10 22:20

DICKASDF 07/11 11:15酒真的就沒看到有寫很好的 都只是高度數

DICKASDF 07/11 11:16還是我大中國五千年歷史到今時今日

DICKASDF 07/11 11:17還是只有烈酒 沒有國外的葡萄 奶 水果酒等

kanding255 07/12 07:58眼界和日更的文化限制了他們吧